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7 毫秒
1.
毛泽东在政论文写作中追求语言新颖活泼的生动美,炼词炼意的变化美,以喻明理的形象美,古色古香的典雅美,节奏有致的音乐美,表现了驾驭语言的娴熟技巧。  相似文献   

2.
汉语修辞可以分为语法修辞,语汇修辞和语音修辞。语音修辞手段的运用叫炼音。炼音可使作品具有音乐美,音乐美是由音韵的和谐、节奏的匀称、乐律的回环跌宕等因素综合形成的。诗词语言也讲究音乐美。诗词语言的音乐美是语句的音流、声韵、节奏等符合乐律的安排形成的。高尔基说:  相似文献   

3.
艾青的诗歌,富有绘画美和音乐美。艾诗的绘画美,具体表现为构图简约,形象富有质感和意境创造的诗意美。以诗歌的内在旋律感动读者的心灵、注意表现音乐的流动美和象征手法的运用是艾诗音乐美的三个特征。  相似文献   

4.
语言的音乐美主要体现在节奏上,在汉语中,诸如音节的顿、韵脚、平仄、叠音、双声叠韵,以及某些相同的语音成分,它们都可以是形成节奏的“可比成分”。由于它们连续交替地出现,方才构成语言的音乐美。本文讨论形成语言音乐美的各种可比成分及其作用。较之于音乐,语言形式缺乏音乐旋律中音程、和弦等表现手段,故要使语言具备尽可能完美的形式,便要求尽可能多地调动语音中的可比成分,表现语言“交响”合成的节奏美。文中还论及语言节奏美的修辞魅力。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师直接担负着语言教育任务。教师使用文明礼貌语言 ,可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美。教师的语言应体现出汉语的音乐美 ,修辞美 ,措词美。  相似文献   

6.
音乐美是中国诗词语言重要的美学特质,和谐流畅是它的基本特征.本文借助音乐中"和声"及"和声色彩"的概念,从押韵、节奏等方面对中国诗词语言音乐美的丰富变化进行探讨与研究.旨在揭示其音乐美和谐中变奏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7.
成语在发展形成的过程中,受到汉语固有特质的影响。具有汉语固有的音律特点。汉语不仅是言简意赅的语言材料,同时也是具有突出的语音修辞功能的语言材料,它具备构成语音音律美的诸多因素。成语的运用,可以表现出语言的匀称美、抑扬美和重叠美;成语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汉语音乐美的表现力,是表现语言音乐美的有力手。  相似文献   

8.
论闻一多诗歌的音乐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常说,诗是“音乐的语言”,是最美的语言艺术。闻一多在创作实践中对新诗的抒情美、形式美作出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探索和开拓。一九二六年他在《诗的格律》一文中,提出新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就是对新诗形式美的理论概括;而音乐美则是诗歌形式的本质特征,诗歌的其他形式要素统摄于音乐美。 “一切艺术都趋向于音乐”。在语言艺术中,诗歌的音乐性是最强的。离开了音乐美,就没有好诗。“古人诗即是乐”。诗在其源头上,与乐同为一体,是以歌唱的形式流传。直到今日,诗歌仍然是一种可诵性的语言艺术,往往更重视作用于听觉感受。音乐性,是诗歌的一个重要特质。黑格尔说:“音乐和诗有最密切的联系,因为它们都是用同一种感情材料,即声音。”郭沫若说:“人类的语言发明之后,一种兼含着明确意识的音乐出现,它便是诗歌。”他们从不同角度一致肯定了诗与音乐的直接的内在联  相似文献   

9.
艺术体操教学中的美育是以学生为对象 ,以美的形体、美的动作、美的音乐、美的语言等为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同时指出搞好艺术体操教学的关键是提高教师素质  相似文献   

10.
口语叙事的纯朴美、含蓄蕴藉的弹性美、节奏鲜明的音乐美和隽永深刻的思辩美是舒婷诗歌语言的主要审美特征。在诗人们纷纷于传统与现代的围困中进行语言实验与改革之时 ,研究舒婷诗歌语言的审美风范和个性姿态 ,对当下诗歌创作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音乐的二度创作是赋予音乐作品以生命的创造行为,是实现音乐作品审美价值的重要环节。笔者认为,音乐二度创作的成功是以特殊的音乐素质为基础;以完美而高超的表演技巧为条件;以深刻的思想、丰富的人生体验、广博的文化知识和艺术修养为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前对汉魏六朝的琴赋音乐美学思想之研究尚未充分展开。在这一时期十三篇琴赋的飞扬文采之中,包含着一些音乐美学思想,从中可以窥见汉魏六朝之际器乐审美思潮之概况,即材料选用与制作的“梧桐天性美”、演奏过程的“潇洒风度美”、赏析过程的“渐入佳境美”、艺术效果的“怡心养性美”、艺术感染力的“众物乐其美”等五大音乐美学风貌。  相似文献   

13.
《葬花吟》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为主人公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而写的一篇重要的代表作,以其绚丽的意象、悲愤的格调、优美的文辞、铿锵的音韵传唱至今。七位英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再现了原诗的意美、音美、形美:注意咬文嚼字,译出了原诗的意境;注意译诗中韵的运用,再现了原诗的音美;注意使用跨行手法,转存了原诗的形关。  相似文献   

14.
明清传奇的主体由韵文组成,因此,音美是明清传奇文学文本中最直观的特征。然而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于不同的语系,在语音系统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音美特征在译文中的再现存在极大的困难。针对这个问题,本文进行了深入研究,既分析了音美特征在翻译时存在的困难和可能采取的翻译策略,也制定了译者在从事明清传奇的翻译工作时应该遵循的翻译原则,希望为明清传奇的英译提出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美国诗人爱伦·坡将诗歌定义为“美的节奏之创造”,认为诗应该以美为目标,给人以美感。他的代表诗作《致海伦》(To Helen)、《乌鸦》(The Raven)和《安娜贝尔·李》(Annabel Lee)无论从忧郁美、音乐美还是古典美来说,都是爱伦·坡独特诗论和美学观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6.
音乐和诗歌具有天然的联系,音乐性是判断一首诗歌好坏的重要标准。自古以来,诗论家就认识到这一问题,并从多个角度加以阐述,但大多只言片语不成系统。及至明代,茶陵派诗人李东阳以“调”论诗,以“具眼”、“具耳”辨格,诗歌和音乐的关系得到极大的阐发,然其后鲜有系统的论述。嘉隆年间,“后七子”中的谢榛可以说是明代屈指可数的音韵大家,他对诗歌音乐美的重视构成了其论诗的重要一环。在《四溟诗话》中,谢榛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诗歌音乐美的重要意义:音乐美是诗歌不可缺少的审美特征;音乐美对于表情达意有独特作用;以诗歌的音乐美为标准改前人诗歌。  相似文献   

17.
音乐美学研究中不能将音乐素养与音乐的创作者、欣赏者的道德水准简单化地统而论之。音乐修养与创作者和欣赏者的道德水准无关。音乐美是一种无形象、无概念、无观念指向的纯粹性的美,是对人类具有普遍意义的形式美。音乐具有高度的自律性,它不依附于观念的认同或者形象引起的联想而具有独立美学意义。音乐研究应该遵循音乐的本体特征,首先认识到音乐的形式美感。   相似文献   

18.
试谈《登楼赋》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粲的<登楼赋>讲究意境、韵律、修辞三方面的巧妙配合,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其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如下四方面意境(中国古典美学中一个重要而独特的范畴)、音乐美、形式美、典雅美.  相似文献   

19.
语音修辞就是利用语音的各要素之间的配合、协调达成音韵和谐、节奏鲜明的语言乐音美。通过分析2014年巴西世界杯部分比赛现场直播解说词的语音材料,语音修辞美在世界杯赛事解说词中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语调和谐美、语速快之节奏美、音节整齐匀称与声调平仄相间之韵律美。同时对语音修辞美的效果进行探讨,从而引起人们关注语言交际中的语音修辞。  相似文献   

20.
《旅心》和《红纱灯》是穆木天和冯乃超旅日生涯的结晶,不仅情感特征更多地带上了日本"物哀"色彩,而且在朦胧幽玄的情调,对自然界声色的高度敏感,对音乐美的探索以及其象征主义中包孕浓厚的唯美色彩等等方面,都表现出对于日本文化的广泛吸收与交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