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艺术与科学的探究〔加拿大〕J.O.扬刘卓红林竟平编译一伟大的风景画家约翰·康斯特帕在1836年皇家学院的系列演讲中提出了一个观点:“绘画是科学,它必须本着一种对自然规律探索的追求,”“风景画应该作为自然哲学的一个分支,绘画就是作实验。”康斯特帕在演讲...  相似文献   

2.
康久凌 《社科纵横》2010,25(6):120-121
鲁迅在美术方面的真知灼见与造诣尽人皆知,但是这位语言大师却用文字绘制了有声的画集,印象最深的首先是作品中对色彩的描绘,其色彩的缤纷、虚实、冷暖的调剂,使人感觉这是一位丹青高手;而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呈现给人的是不俗的风景画与风俗画;就是结构文章手法与修辞策略也运用了中国传统画的层层渲染、写意、白描等技法,表现出绘画美的特色。体现了鲁迅作品高超的艺术技巧。  相似文献   

3.
<正>1976年10月6日,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被"隔离审查"(在中国现代史上,称这一事件为粉碎"四人帮"),至1980年11月20日开庭起诉,其间,如何处理"四人帮",中央经过了反复的考虑。经历了由内部审判到最后公开审判的过程。这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是"首例"。同时,也是新时期中国法制建设的一次"特别实践"。  相似文献   

4.
现代信息社会,新闻媒体发挥着越来越强大的介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能力,这种能力使新闻舆论监督和所谓的"新闻审判"成为人们格外关注的一种社会现象。事实上,尺度如果把握不好,正当的新闻舆论监督也可能转化为不当的新闻审判。为此,有必要深入分析这一现象,厘清新闻媒体的职责与定位,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同时避免所谓的"新闻审判"对司法活动的过度干预,从而形成正常的新闻舆论氛围。在这之前,新闻审判是怎样出现的,开始引发越来越多的思考,弄清楚原因才有利于我们采取相应的措施去应对。  相似文献   

5.
《东西南北》2011,(16):77-77
齐白石上街买菜,见一乡下小伙子拉的白菜又大又新鲜,问:"多少钱1斤?"小伙子仔细一瞧,这不是大画家齐白石吗?他笑了笑说:"您要白菜,不卖!用画换。"齐白石明白了,看来这小伙子认出我来了,便说:"可以呵,不知如何换法?"小伙子说;"你画一棵白菜,我给您一车白菜。"齐白石来了兴致"快拿纸墨来!"小伙子买来毛笔纸墨,齐白石提笔很快就画出来了。小伙子接过画,把白菜全放下,拉车就走。齐白石忙拦住他,笑笑说:"这么多菜我怎么吃得完?"说着,拿几棵白菜走了。  相似文献   

6.
圣维克多山     
正保罗·塞尚(1839-1906),后期印象画派的代表人物,对色彩运用、造型有新的创造,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圣维克多山是塞尚家乡埃克斯附近的风景。围绕这一主题,画家孜孜不倦地探索了近20年,留下了许多同一题材的变体画。这幅作品是塞尚晚年的杰作,也是他艺术思想的集中体现。画中的景物飘浮在色彩之中,景物的远近关系、空间关系完全被几何形体所替代。如同一曲层次丰富而和谐的交响诗。在画的中部,有~棵高大的冷杉树,把画分成了两半,但这棵树并不是笔直的,而是微微向右倾斜,使它看起来像是在随风摇摆一般,这样画面才不至于太过呆板。在画的中部,有一条高架桥,从左至右,向下微微倾斜。为了平衡画面,塞尚在左边画了另一组冷杉树,笔直的线条,像一根楔  相似文献   

7.
吴子茹 《东西南北》2013,(12):27-27
荷兰人华士·胡博用他的两幅慈禧油画肖像,为我们留下了一个百年谜题。这两幅画,容貌的细节不同,精神气质更是迥异,这是什么原因呢?哪幅画更接近晚年慈禧的真实面貌呢?如果慈禧知道这位画家还另外为她画了一幅肖像,她还会对他说“Good”吗?  相似文献   

8.
冬雪 《社科纵横》2009,24(3):102-103
让.巴蒂斯特.柯罗,法国19世纪最出色的风景画家,他倾注一生为大自然而歌唱,作品中蕴含着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丰富情感。他营造、独创出了一种以古典主义框架和浪漫主义情节相融合的艺术风格,朴实而高雅,将法国现实主义风景画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9.
正如山水画在中国的地位,风景艺术在加拿大艺术史上也有同样的影响。在20世纪20年代,基于对加拿大北部荒野自然的爱、意图开创一种不同与欧洲传统画风、真实表现真正的加拿大的绘画风格的七位风景画画家(富兰克林·卡尔米歇尔、劳伦斯·斯图尔德·哈里斯、亚历山大·扬·杰克逊、弗朗西斯·汉斯·约翰斯顿、  相似文献   

10.
男人身上贴着一张"为人所不能为"的标签。家里的电视出现了噪音,白天听不到,但对一个喜欢夜深人静看碟的人来说,那"嗡嗡"的电流声实在太煞风景。翻说明书,打厂家电话,盯着电视机背后的那一堆输入孔发呆——这是第一轮折腾;利用网络搜索引擎,将所有搜索得来的相关网页浏览了个遍,然后注册专业论坛,向高手和非高手们请教,终于了解一堆专业术语、掌握了一些治疗疑难杂症的"偏方"——这是第二轮折腾;第三轮折腾便是不断尝试、寻找最佳解决方案,最后不忘将心得  相似文献   

11.
公元11世纪初,竹图就成为与人物画,风景画、花鸟画并列的中国画门类.这一时期堪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当时最著名的人物苏东坡(1037-1101)在其美学论著中首次提出了"文人画"的概念.他品评了其远方兄弟文同的作品,后者是竹图这一绘画样式的重要创立者.  相似文献   

12.
《社科纵横》2015,(6):102-107
本文从《名公书判清明集》的记录和宋代相关法令出发,还原了"田县丞遗属分产案"的审判过程。刘克庄为了实现"保家息讼"的审判基调,针对存在特殊身份的家庭,使用了"婆媳均分"这一不见于当时法令的分产办法,借用了户绝法和男二女一法的分产比例。在这件典型的"父母官诉讼"中,"男二女一法"并未明显运用于本案;男二女一比例的实际效果出乎意外。本案的审理显示出法令指导作用的减弱和审判官自由空间的扩大。  相似文献   

13.
培训广告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跃 《社会》2004,(5):24-27
在现代社会的"广告风景画"中,培训 广告虽是"后起之秀",其风头之劲,却丝毫 不亚于其它广告。培训作为教育投资的新热点,因其投资回报快而格外受青睐。中国加入WTO之后,无数国外培训机构对中国市场虎视眈眈;国内大量社会游资也纷纷投向这一"朝阳产业",大有"群雄逐鹿"之势。市场竞争的加剧理应让消费者受益,然而,面对大量"自吹自擂"、"荣誉堆砌"的拙劣虚假广告,消费者却更加迷茫了。  相似文献   

14.
画牛随想     
从前,有两位画家,画技相差无几。一次,一个人给两位画家出了一道题:在相同的时间内,分别在一张纸上画牛,看谁画的最多。一位拿到纸后,迅速地画起来,一头、一头、又一头……;另一位则并不急于动笔,沉思着,在最后时刻,迅捷地挥笔……。  相似文献   

15.
甲午夏日,经我牵线,王义胜老师邀褚少研先生为其洽印. 褚先生来到王义胜老师画室,两位先生相见恨晚,交谈甚欢.一位是学养深厚的资深报人,现任辽宁日报社副总编辑,业余时间治印经年,颇有邓散木之风;一位是鲁迅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桃李满天下,且为人谦逊,治学严谨,声名远扬.褚先生看到王义胜老师扔在画室地上的一堆废画,很是吃惊,眼前的情景显然超出了他的想象.在他的阅历中,像王义胜这样级别的大画家,一定是画一张成一张,随手画出的一幅画都是可以投入市场的.但是,王义胜老师却不是这样,一直对自己的绘画保持精益求精的态度,总是反复推敲、探索、重画.王义胜老师笑称:“我也是废画三千啊,总感觉没有一幅自己满意的作品.”  相似文献   

16.
正"总剪这窗花有点儿腻了,你教咱们剪点儿风景呗,枫树了啥的,等天暖和了再带咱们出去‘写写生’,多好!""行啊。"初春枝大气地答道,随手在墨绿色的黑板上画出一片枫叶,在旁边郑重地写了一个"枫"字,写完看了看,"写的不太好,哈。"初春枝是满族剪纸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多年来,她始终在家楼下的宜春社区教授满族剪纸,每周二的九点到十一点,是初春枝雷打不动的开课时间。方才提问的,是今天20来个学员中最活跃的一位老大  相似文献   

17.
康晓丽 《社科纵横》2005,20(6):157-158
音乐与绘画从理论上来说似乎是两种完全没有关联的艺术,前者是通过音响诉诸人们的听觉的感官,后者通过线条和色彩诉诸人们的视觉的感官。但在现实的艺术活动中,所谓音乐中的画面和绘画中的音乐感,又往往是艺术家们经常谈论的问题。每当人们在谈论艺术作品时,也常常会说,这首乐曲简直像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或者说,这幅画简直像音乐一样迷人,这是人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和艺术感受中形成的一种感性的经验,这种经验不仅表明了音乐与绘画之间的某种联系,而且也表明了音乐中可以表现绘画性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社科纵横》2015,(2):71-76
牵连犯理论作为众多的判断行为人所实施的数个行为是一罪还是数罪的原理之一,对案件的最终处理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但由于立法对牵连犯的规定并不清晰,导致司法过程中运用牵连原理审判案件时误判频出,尤其是在毒品犯罪过程中更是为严重,这损害了刑法功能及其价值的实现。本文以一类特殊的毒品犯罪案件为研究对象,从立法规定、牵连关系判断以及从一重处罚中"重罪"的选定三个角度对牵连犯在司法审判过程中适用困境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夏商周时期的神权法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君权神授;二是法由天定;三是法由神判;最后还包括天罚的内容.无论从法律的基础、来源、审判还是惩罚等角度来说,夏商周时期的法律无不包含着浓厚的神权因素.与西方的教会法相比,夏商周时期的神权法因其与祖先崇拜和王权的紧密联系而独树一帜,并最终经由天人合一而完成了从神法到人法的转变,这一转变的结果决定了中国几千年的法律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20.
<正>在上世纪的中苏国际文化交流中,除了俄罗斯文学、音乐、电影,其美术同样对中国产生了重大历史影响。国人对于厚重朴实、博大精深的俄罗斯绘画,尤其是现实主义经典力作,心底蕴藏着一种特殊情感。上海梅尔尼科夫美术馆举办"情系涅瓦"系列展览,意在展示艺术对于人类文明的贡献,同时也能彰显上海"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情怀。在该系列展览的参展作品中,不仅有俄罗斯当代最具代表性与权威性的艺术大师梅尔尼科夫、肖像画大师奥列什尼科夫、风景画大师法明的精品,还有新生代画家贝斯特洛夫、卡留塔、库尔科夫、别尔谢涅奥夫的佳作。这些经典作品从不同的学术角度,反映了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当代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