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立天 《人口研究》2004,28(6):39-40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成立,已经渡过30个春秋.人大人口所奋斗的30年,是适应实践需要创建、形成和发展我国人口理论、人口学和人口交叉学科体系的30年,是为我国有关部门提供卓有成效的理论咨询服务的30年,是为我国培养大批各级高等人口科学人才的30年.在我国30年来计划生育事业取得质的突破中,无疑蕴含了人大人口所做出的宝贵贡献.在这里,我谨以人大人口所创建最初4年(1974~1978年)曾是该所研究人员的名义,向人大人口所表示祝贺,表示敬意.  相似文献   

2.
邬沧萍 《人口研究》2004,28(6):35-39
弹指一挥间,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下称人口所)成立于1974年,至今已30年.我从人口所筹备到正式成立至今一直没有离开过.我同人口所可以说是风雨同舟30载.1951年,我从美国回到北京参加革命,在人大任教的半个多世纪中,有1/3的时间从事统计学的教学与研究,2/3的时间转到人口学的教学和研究,这只是从时间上来划分而已.在前1/3时间里,很大一部分是参加各种政治运动,仅上山下乡、社会实践就有6年.  相似文献   

3.
首届“历史人口学研讨会”会议纪要在中国人口学会的直接领导和资助下,中国首届"历史人口学研讨会"于1994年12月14~16日在复旦大学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有10名,分别来自中国社科院人口所、北京大学人口所、中国人民大学人口所、复旦大学人口所、西安...  相似文献   

4.
张敏才 《人口研究》2004,28(6):40-42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成立30周年了.所领导决定,把所庆活动与缅怀人口所创始人刘铮、查瑞传教授结合起来,在怀念中庆祝,在传承中发扬,以期人口所越办越好.他们约我写点纪念的文字,正好我也想有机会向人口所的老友新朋表达尘封已久的感激,于是随着回忆的思绪欣然命笔.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人口学研究与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口学学科的复兴和成长已走过了 30年的历程。为了使这块具有最深厚发展沃土的这一新兴学科在新世纪能够把握历史机遇、真正成长为社会科学中的朝阳学科 ,提升其在国际学术界应有的影响和地位 ,有必要对 30年来中国人口学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进行系统的回顾与总结 ,本报告就是在专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该报告对我国人口学科研机构的建立与发展、研究队伍的成长和特点、研究领域的拓展与深入、专业学术团体的地位和作用、科研项目的组织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合作、人口学人才的学历和非学历教育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 ,同时对我国人口学人才的需求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简讯     
中国人民大学学生人口研究会成立 由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系学生发起,有人口学、工业经济、财政、新闻等9个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共90多人参加的中国人民大学学生人口研究会,于1984年10月31日召开成立大会。邬沧萍、查瑞传两位老师分别代表人口所和人口学系出席了大  相似文献   

7.
背景《人口研究》是中国最早创办的人口学学术刊物,自1977年创刊以来它已经走过了30年历程。在人口学上,按照目前中国的平均世代间隔,30年也就相当于一代人的时间。然而,就是在这短暂的一代人时间,中国经历了最迅速的经济发展和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的人口学和人口研究也迅速成长起来。现在的《人口研究》和30年前时相比有了很大不同。浏览《人口研究》30年的历程,记忆中的许多往事使人感慨、动人情怀。《人口研究》见证和记录了中国社会的变化和中国人口学的发展。《人口研究》到了而立之年,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回顾《人口研究》30年,…  相似文献   

8.
根据中国—联合国人口基金《大学人口学研究与培训》项目1993年活动计划,以西安交通大学人口所所长朱楚珠为团长,复旦大学人口所所长彭希哲为副团长的P04妇女课题合作研究代表团一行5人,于1993年5月18日至6月1日在维也纳与联合国妇女地位提高司(DWD),在海牙与荷兰社会科学院(ISS)进行了合作研究。由于联合国人口基金的精心安排和合作双方的积极工作,实现了预定目标,增进了友谊。  相似文献   

9.
l引言1994-7-25~30,来自全国各地的近40位人口学者在北戴河参加了“中国生育率下降过程中的新人口问题及其对策学术讨论会”。本次会议是由《中国生育率下降后果与对策研究组》发起,由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国家计生委宣教司、中国人民大学人口所联合举办的。会议得到了联合国人口基金、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和中国人口学会的有力资助。中国人民大学人口所乔晓春博士作为研究组总负责人主持了本次会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副主任肖振禹教授、中国人口情报研究中心副主任顾宝昌研究员、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代表处中方高级官员金志诚先生、中国人民大…  相似文献   

10.
刘爽 《人口研究》2002,26(4):49-52
7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人口学研究有了历史性的进展.但是回顾这近30年学科发展的曲折历程,除了理论研究、学科建设以及实证分析等各个领域在不断的完善中迅速成长之外,十分令人瞩目的是:作为中国人口学发展的主脉之一,一些重大的、全局性理论问题不仅经常引发观点分歧、从而成为学术论战的"导火索",而且它们也始终是困扰人口学界的"难点"所在.而在这些问题中间,有关中国人口长远发展目标及其途径与手段的问题,显得更为突出和典型.  相似文献   

11.
背 景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从 1 974年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 30年的历程。回想这漫长而短暂的 30年 ,人口研究所的发展大致经历了 3个阶段。第一阶段 ,初创阶段 ,时间大致在 2 0世纪 70年代中期到 80年代末。当时我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 ,人口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形成了很大压力 ,计划生育工作提上了议事日程 ,人口问题和控制人口问题迫切需要作出理论回答。人口学学科建设也是一个空白。面对国家的需要 ,以刘铮教授为核心的人口所教师团队 ,励精图治 ,发展完善了“两种生产理论” ,提出了“对控制我国人口增长的五点建议” ,建立了我国第一个…  相似文献   

12.
纵观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历程,中国人口学从研究内容到研究范式无不深受其社会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近30年来中国的人口学发展可以分为逐步恢复、繁荣兴起、停滞不前和稳定发展四个阶段。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人口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不仅得到国内社会科学界的认同,同时也赢得国际学界的尊重,但必须承认,在其恢复和发展的30年中,仍显露出人口学基础理论创新不足、人口研究的数理化误区、人口研究成果重复性多且精品少等方面的不足。未来人口学研究将在人口与健康、人口迁移流动及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有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5月30日到6月2日,来自河北省各地的人口学系毕业生齐集河北师大,参加河北师大召开的人口理论研讨会。河北师范大学人口所从1985年至今,已毕业人口学大专班9期,学生三百多人。这些毕业生经过几年的工作锻炼,已成为各地计划生育战线上的骨干,部分毕业生已走上处级、科级领导岗位。  相似文献   

14.
中外动态     
长期以来,大都只是中国人出国拿学位的情形将有所改观;这是1992年9月18日上午在北京大学首届人口科学国际研究生班开学典礼上传出的信息.该班是在国家教委、卫生部、北京大学以及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的支持下,由一年多以前被命名为世界卫生组织生育健康与人口科学合作研究中心的北大人口所一手筹创的,其目标是为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三世界国家培养具有坚实人口科学理论基础、掌握现代人口分析方法与技术、能自如地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高级专门人材.为达到这一目标,研究生班就强化英语培训、人口学专业课程设置、硕士学位论文研究,以及实行淘汰制等制订了严格的培训计划.按照培训要求,为有利于学生开展国际交流与研究,研究生班将用英语授课;在研究方法和手段上,则特别强调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人口科学全面训练与新兴领域——生育健康的密切结合.  相似文献   

15.
河北大学人口研究所成立于1979年,是中国第一批接受联合国人口基金援助的10所高等学校人口研究机构之一。20世纪80年代,在联合国人口基金的援助和国家教委、国家计生委的支持下,人口研究所保持了很好的发展势头。1982年,受教育部委托,我所研究人员主持编写了高等院校试用教材——《人口学概论》,成为中国第一本人口学教材,1984年编写了《人口统计学》、《计划生育学》、《计划生育管理》,为人口学学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84-1990年,受国家计生委委托,  相似文献   

16.
李婷 《人口研究》2002,26(5):74-76
20 0 2年 6月 1 1日 ,由中国人口报社发起 ,中国人口报社、中国人口学会主办 ,江苏省计生委、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人口现代化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国家计生委副主任王国强出席并作了讲话。第五届中国人口学会常务副会长李宏规、田雪原 ,副会长邬沧萍、张纯元 ,中国社科院人口所、中国人民大学人口所、北京大学人口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口所、上海复旦大学人口所和宣传部、南开大学人口所、华东师范大学人口所、中山大学人口所、浙江大学人口所、厦门大学人口所、武汉大学人口所、山东社会科学院人口所、辽宁人…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生育率研究方法:30年回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是我国人口学及人口研究迅速成长的30年。生育率研究方法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中国的生育率研究方法既有从西方引进的各种生育率指标和模型,也有中国学者为了适应自己的需要而改进和创建的方法和模型。笔者从生育率度量指标和生育率模型两个方面总结我国生育率研究方法的应用及变化。对在中国生育率研究中所使用的主要方法进行回顾并对这些方法对我国生育率研究的贡献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8.
人口学方法是注重量化研究的人口学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文章总结了30年来中国人口学方法的发展特点及相关问题,指出对人口问题的研究催生了人口学方法的发展,但方法的系统性不够;人口数据资料的日益丰富推动了人口学方法的运用,但数据的开放性和准确性制约着方法的发展;在对国外人口学的借鉴学习中带动了中国人口学方法的本土化,但目前本土化方法仍显不足。  相似文献   

19.
背景 近年来,由于国际社会对妇女问题的重视,国内社会学界和人口学界在这方面的研究也渐渐成为热点,并在中国妇女的生育、就业、教育、参政等诸多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不少成就。特别是,举世瞩目的世界妇女大会将于1995年秋在北京召开,中国妇女问题也就格外引人注目,而女性人口学的提出和发展则丰润着中国现代人口学的成长。从本次笔谈的主题可见,我们将侧重人口学的角度对妇女问题展开讨论。讨论中提出了若干值得重视的话题,探讨了妇女地位与生育率的关系,妇女受教育水平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妇女的健康与生育健康问题以及妇女地位与人口发展的关系,还有对提高女性素质的思考等。本次笔谈或许不够深入,却是重要的——我们举办本次笔谈的目的也正在于唤起更多的同志对中国人口发展过程中妇女问题的关注,以期在不断解决现实问题的同时,也能使我国的人口研究提高到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人民大学人口所、复旦大学人口所和广西人口所共同主办的当代中国婚姻家庭与人口发展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2月19日在广西桂林召开。会议由周清、郑桂珍、底书贵同志主持,中国人口学会常务副会长刘铮教授、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代表处官员金志诚、广西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韦颂平等出席会议并讲了话。会议收到论文46篇。与会代表围绕婚姻家庭与人口发展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