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残疾人社区文化建设可以有效的满足残疾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利于提高残疾人的社会交往能力,同时有助于发扬邻里互助精神,有助于促进残健融合。优势视角下的残疾人社区文化建设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充分尊重残疾人并挖掘残疾人自身所具备的优势和社区资源;积极为残疾人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搭建平台;最后要积极地从各方面链接资源为残疾人社区文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2.
2005年初,成都市残疾人联合会高新分会从各个方面就如何更好地为残疾人提供个性化服务以及个性化服务的内容、方式方法、个性化服务的具体步骤等进行了研讨。并就开展个性化服务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通过区残联建立的残疾人普查系统.了解到高新区5个街道的17个社区共有残疾人2218人。残疾人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就业、康复、子女上学和贫困救助等几个方面。为此,残联首先制作了“高新区残疾人培训、就业需求登记表”.根据从各方面了解的情况以及残疾人本人的需求,逐一进行登记。并通过残疾人的残疾类别、残疾程度、个人能力和需求.对其进行培训需求和就业能力评估。以便选择适合残疾人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冯文洁 《劳动世界》2017,(23):22-23
残疾人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需要政府与社会各界予以特殊的照顾,满足残疾人的最低生活需求,以缩小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在整个社会保障事业中的"短板"效应.通过分析残疾人基础理论研究,阐述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概念、内容以及特点,结合山西省残疾人对养老、医疗、就业等需求的满足现状,分析和残疾人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保障、教育保障、康复保障、就业保障等具体事务,探究山西省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适宜山西省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建议,构建出以政府为主导,以社会组织参与为主要力量,以有残家庭及残疾人积极配合为基础,统筹城乡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综合体系.  相似文献   

4.
残疾人就业政策制定的挑战在于既要保障残疾人员的基本生活,也要提供充足的措施以支持他们融入社会和工作。因此,大多数OECD国家经过长期探索,对残疾人就业政策进行了从保障到融合的转型,主要包括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政策。需求政策包括定额就业、反歧视立法、雇主津贴、庇护工作岗位;供给政策包括职业康复、培训项目、就业援助。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有8500多万名残疾人,他们的生活状况、康复、教育、就业等,关乎着千千万万个家庭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而其中,促进残疾人就业是保障残疾人幸福生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让残疾人增收致富、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和梦想的重要途径。一直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残疾人就业保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把残疾人作为就业工作的重点群体,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残疾人就业创业的政策文件,持续开展适合残疾人的职业技能培训,开发适残新业态,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可以说,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在这种平等、参与、共享的社会氛围中,更加坚定了为梦想而奋斗的决心和信心。如今,不少残疾人都在各自工作岗位上深耕细作,谱写精彩人生。  相似文献   

6.
海口市将进一步改善残疾人的生活和工作状况,保障残疾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包括脑瘫、智障儿童康复等在内的残疾人康复项目,有望逐步被纳入医保。  相似文献   

7.
刘珊 《劳动世界》2009,(11):57-61
残疾人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对残疾人提供社会保障是当代世界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本文利用实地调查的个案研究法,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从残疾人联合会的运做流程和残疾人对社会保障看法的角度切入,研究上海社区介入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现状和机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促进更多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残疾人实现平等就业,不仅会提升人力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而且有助于推动社会融合,增强社会和谐。本研究通过对上海市残疾人就业的主要做法和面临的瓶颈进行分析,发现就业机会少、自身条件差、就业层次低、收入普遍不高等仍是当前残疾人就业面临的主要难题。基于此,本研究提出通过拓展残疾人就业渠道、提升就业能力、完善就业服务、营造就业环境等进一步帮助残疾人实现更充分就业、更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9.
过去四年,匈牙利政府在促进残疾人就业上已花费50亿福林,共8万残疾人走上工作岗位。残疾人的就业培训主要在3家大型国有企业97家子公司内开展。包括为残疾人提供系统的就业培训、能力测试、融合计划等。  相似文献   

10.
(1990年12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2008年4月2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修订)目录第一章总则第六章社会保障第二章康复第七章无障碍环境第三章教育第八章法律责任第四章劳动就业第九章附则第五章文化生活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平等地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  相似文献   

11.
近日,山东省济宁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根据此文件,济宁市残疾人基本康复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残疾人低保标准适当提高、残疾人安居工程纳入统一规划、  相似文献   

12.
康复服务是现今精障人士较为需求的社会服务项目之一,但是从目前来看,精障人士的康复却受到各种现实条件的制约.对于精障人士来说,当服务是本社区可及的,那他们是可以在自己的社区进行康复.并且当服务是社区可及时,他们还可以有尊严地生活,他们的权利也可以得到尊重.S街道是苏州市社会组织提供精障人士康复服务较早的街道,但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作者结合自己实习所感,具体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改善社区康复服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残疾人就业保障是残疾人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之一。据调查,绝大部分残疾人是具有劳动能力或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但是由于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的不完善仍然解决不了他们就业难的问题。建立政府鼓励支持、社区组织为基础的残疾人就业服务模式是现阶段完善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成都市金牛区共有残疾人7371人,其中具有劳动能力的3281人。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自食其力,脱贫致富,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近年来,金牛区残联劳动就业服务中心针对钱疾人就业的特殊性,积极开拓就思路,寻求新方法。一方面加大对残疾人职业培训的力度,联系区劳动就业部门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和SYB创业培训班,培训残疾人近500人次;另一方面加大对残疾人安置就业的力度,坚持按比例安置为主,集中安置为辅,社区就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为补充。截至目前,全区共安置1190名残疾人就业,其中,用人单位按此例安置就业961人,社区就…  相似文献   

15.
●社区就业服务体系:发展面向老年人、残疾人、贫困家庭的社会福利和服务岗位,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商业和劳务服务岗位等。  相似文献   

16.
邓冉 《劳动世界》2017,(23):7-8
残疾人社会保障是针对残疾人设置的旨在保障残疾人权利的制度.它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结果,是对残疾人理念看法的转变.英国作为世界上最早的福利国家,其建立的残疾人保障制度体系项目详细且充满人性关怀.我国作为人口大国,残疾人数量巨大,了解英国残疾人保障对我国残疾人保障制度的发展将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有八千多万残疾人。残疾人就业援助是我国残疾人事业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作好残疾人就业援助对于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保障残疾人平等并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残疾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我们更应关注残疾人的社会权利保障情况,使残疾人平等充分地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本文在吸收先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残疾人保障服务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16个省、市、自治区的残疾人保障服务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为建立和完善残疾人保障服务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残疾人在心理与生理上与常人有很大的差异,对于残疾人的心理健康的关注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如何与残疾人进行沟通,以及完善残疾人心理健康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党和政府帮助我们解决了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难题,我们好福气啊!”年初,笔者随蒲江县残疾人联合会的同志一起到乡间回访残疾人的生产、生活情况,听到最多的就是残疾人对他们生产、生活发生转变的惊喜,对县残联实施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的感激。层层为残疾人建“家”2003年,蒲江县残疾人联合会从民政中单列出来,单列为全县残疾人服务的群团组织。为更好地服务残疾人,县残联从征收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拔出专款,在全县残疾人中招聘录用了12名乡镇残联专职干事,采取多种方式对村(社区)残协主席、联络员及乡镇残联专职干事和残联理事长进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