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在艰苦的战争年代,毛泽东仍以极大的精力领导了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并全面提出了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的思想.这些思想集中体现在《必须注意经济工作》、《我们的经济政策》和《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著作中.毛泽东领导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的思想和实践.不仅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也为社会主义时期的经济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从中国国情和革命根据地的实际出发,正确处理革命战争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的经济状况如何,关系到红色政权的存在和发展。中国共产党自创建革命根据地开始,就非常重视根据地的经济建设。1935年10月中共中央率红一方面军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吸取了革命根据地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适时地提出了对国内外开放,发展根据地经济的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及其实践,不仅对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而且为我党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3.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根据地军民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依靠群众,开展"工农武装割据",成功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地、新型人民军队的奠基地、井冈山精神的孕育地,以及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的汇聚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伟大实践代表了中国革命道路的新方向,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内在规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建设的典范.  相似文献   

4.
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出现严重的财政和经济困难之际,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根据地经济发展的思想,把"发展经济,保障供给"作为根据地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的总方针,坚持以农业为主兼顾工业和其他生产事业,因地制宜发展生产,自力更生,克服困难,正确处理经济发展过程中"给"与"要"的关系。毛泽东抗日根据地经济建设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略谈毛译东的根据地商业思想刘录开1927年10月至1949年9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和革命群众先后建立了15个苏区、19个抗日根据地和6个大解放区。毛泽东在指导这些根据地的经济建设中,逐步产生、形成和发展了自己的根据地商业思想,即新民主主义的商业...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在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夺取全国政权之后,其中心任务是什么?早在1933年,毛泽东曾明确地提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观点。数十年来,史学界、经济学界,尚未有人专门阐述过毛泽东的这一思想观点及理论问题。我们认为,研究毛泽东的这一思想观点,对于深入研究毛泽东的经济建设思想,探讨总结毛泽东晚年中断这一思想观点的原因,在新的历史时期,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初期,红军的主要任务是打仗、筹款、做群众工作,开辟、扩大、巩固根据地。随着革命根据地的开…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为挽救中国革命,深入农村用武装斗争推动土地革命,创建了大小十五块农村革命根据地,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犹如一把锋利的钢刀插入敌人的心脏。国民党反动派对此极端仇视,在军事上对革命根据地疯狂“围剿”的同时,又在经济上实行了残酷的封锁政策,造成了根据地军民的严重经济困难。为了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保证军需民用,党从根据地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了以发展农业为主,同时发展工业、商业的经济建设方针,领导根据地军民进行了各项必要和可能的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8.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思想,是党的统一战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发展和实践,具有较长的历史。红军长征途中,在大小金川革命根据地也曾初步地形成过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局面。回顾和研究这段历史,对于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加深认识共产党领导下多党合作的重大作用具有一定的历史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抗日根据地经济建设思想初探崔淑英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以极大的精力领导了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在实践中全面提出了根据地经济建设的思想。一、“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是财政经济工作的总方针抗日战争时期,我们的根据地是建立在个体经济的基础上,被敌人分割的游击...  相似文献   

10.
本文较全面地探讨了任弼时的经济建设思想:共产党在和平环境中最基本、最中心、最迫切的任务是领导经济建设;没有经济建设的成功,革命最终不会胜利;搞好经济建设,必须转变党的领导作风。这些思想对于我们认识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根据地中多种所有制共存的农业经济 ,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地中的经济以农业占绝大部分 ,农业在中国革命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它是革命根据地中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所决定的 ;是革命战争的需要 ;是革命统一战线的需要 ;是革命实践的结果。根据地中农业多种经济成份的存在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重要的启示。在广大农村中实行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 ,可以看作是对新民主主义时期根据地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这一理论的发展及运用  相似文献   

12.
试论邓小平同志在晋冀鲁豫敌后抗日根据地建设中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同志在晋冀鲁豫敌后抗日根据地建设中,结合毛泽东同志在这一时期的重要论述,创造性地提出了“革命的武装、政权、群众组织和党”等创建革命根据地的思想,不仅为当时的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认为,革命功能不是《共产党宣言》的惟一功能。《共产党宣言》作为共产党人的完备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有革命功能,也有建设功能。理解和运用《共产党宣言》中的建设思想颇为重要。邓小平、江泽民深刻认识和掌握《共产党宣言》的建设功能,并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共产党宣言》的建设理论。  相似文献   

14.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发动武装起义,开创了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的伟大实践。本文试分析这一时期共产党关于土地革命的基本指导思想。 一、共产党对土地革命重要性的认识 1927年5月,共产国际致中国共产党的信明确指出:中国革命,“没有土地革命,胜利是不可能的。”中共“八七会议”提出:“土地革命问题是中国的资产阶级民权革命中的中  相似文献   

15.
东固会师的原因主要是为安置伤兵计,为我有党有群众的休息地计,为救援井冈山计,东固的地理条件和毛泽东对东固山早有所闻,也是重要原因。东固会师的意义在于直接促进了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开辟,使东固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奠基石;为毛泽东提出建立全国苏维埃政权奠定了思想基础;促进了全国第一个省级苏维埃政权——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在吉安成立;促进了红六军、红二十军的诞生,东固成为红六军、红二十军的发祥地;使东固革命根据地成为红军三次反"围剿"的主战场,是红军战略战术原则形成的基地;促进了我军的经济文化建设,成就辉煌;使东固革命根据地成为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接力站;使东固经验影响到湘赣等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的经济思想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关于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理论;一部分是关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理论,内容是极为广阔和深刻的。在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概念与经济理论,其代表作是《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等,形成了完整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本文拟主要从毛泽东关于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经济形态的分析;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关于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的思想等三个方面论述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思想。  相似文献   

17.
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和保障。邓小平在领导百色、龙州起义,创建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期间非常重视党的组织建设,其主要思想和实践有: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组建一支以贫雇农、少数民族优秀分子为主体的党员队伍;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重视提高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初步形成民族地区革命根据地党的组织建设原则,为充实、完善党的组织建设思想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面对陕甘宁边区空前的经济和财政困难,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指导经济发展、解决财政困难的思想,这些思想的提出和实践不仅帮助边区政府和军民及其它根据地渡过了暂时困难,而且为以后根据地的发展和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文章对毛泽东在这一时期提出的关于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以及边区政府和军民的具体实践作了阐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同志教导我们:“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①“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②并指出:“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③五十年前,震撼福建的闽西武装暴动和毛泽东、朱德、陈毅同志率领红四军入闽,创建闽西革命根据地的革命实践雄辩地证明这一光辉思想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相似文献   

20.
第三世界国家共产党马列纲领派,是共产党中的一个派别。他们根据自己的思想理论指导,认为在目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情况下,各国党应该积极积蓄力量,等待革命时机的到来。在革命时机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应加强党的理论建设。其中对于指导思想、革命理论、党的建设、苏联解体、新自由主义全球化、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社会主义前途的认识是党的理论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