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中日关系是历史与现实交织的国际关系问题,也是文化领域中研究的政治课题.从文化的视角研究中日关系的未来走向,是中日关系逐步走出脆弱敏感状态,跃升到平稳坚实理想境地的软路径.中华文化和日本文化价值取向的不同决定了中日关系内在冲突的存在;历史文化观是中日关系积极发展的现实基础;文化求同存异观是基于共同利益下中日关系未来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日本政要频频参拜靖国神社 ,为中日关系的发展投下阴影。使得中日两国之间的历史问题再一次成为民众关注的重点。历史问题是制约中日关系的“瓶颈”。如何走出历史 ,面向未来 ,是值得研究的。  相似文献   

3.
历史问题一直是阻碍和困扰中日关系向前发展的"死结".近年来,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数次参拜靖国神社,更使中日两国的关系跌入谷底.2006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对华展开"破冰之旅",打破了中日高层五年不会面的政治僵局,本文探究了中日关系能否以此为契机突破历史问题的"瓶颈".  相似文献   

4.
历史问题一直是阻碍和困扰中日关系向前发展的“死结”。近年来,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数次参拜靖国神社。更使中日两国的关系跌入谷底。2006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对华展开“破冰之旅”,打破了中日高层五年不会面的政治僵局,本文探究了中日关系能否以此为契机突破历史问题的“瓶颈”。  相似文献   

5.
中日关系发展经历许多波折的原因很多,但两国国民之间感情亲近感缺失是阻碍中日关系发展的根本性因素.而中日国民之间亲近感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中日双方的不了解和历史偏见.因此推动两国关系的发展应重点关注和增进两国国民间的相互了解和感情.  相似文献   

6.
中日关系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中日关系史方面的研究成果,不仅仅具有学术价值,往往还有很明显的现实意义,甚至可以说,一方面,中日关系史研究,不可避免地受到现实国际政治的影响,另一方面,中日关系史研究的突破,也会对中日关系的很多方面产生影响。步平研究员多年来从事现代中日关系史研究,他的研究成果在中日两国都有较大影响,特别是他多年来积极从事中日两国民众之间在历史认知方面的沟通工作,取得不少进展,他还是“中日共同研究历史问题”中方首席委员,参与了共同研究的全过程。步平先生认为,应当用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更加理性的态度来研究中日关系史,这一观点已获得越来越多的赞同。  相似文献   

7.
中日关系的冲突不仅源于历史认知问题,还源于全球国家政治利益的博弈,也基于对同源文明的传承方式不同。如何打开中日政治关系僵局已成为21世纪中日两国面临的重要课题。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正确处理中日关系不仅关乎东亚政局的稳定,更是对全球发展的一种国家责任。因此,中日双方应着眼于历史,建立面向未来的正确历史认知观,树立新思维;中日关系的未来应以发展为指归,承担和谐发展与全球责任;文化与文明传承应成为中日关系未来发展的恒久纽带。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中日两国经历了从敌对到恢复邦交再到建立战略互惠的不同阶段.关系是一步步深入,是近代以来中日关系最好的时期.六十年来,国际形势、中日力量对比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中日两国关系也在发生着变化.民间交流始终是中日关系发展的推动力.中日两国的杰出政治家在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都很好地把握住了历史机遇,把中日关系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进入2l世纪以后,中日逐渐形成一种竞争、合作、发展的态势.中日两国共同努力,发展这种良好的态势.不仅对中日两国,而且对东亚乃至世界的和平发展也是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在处理和发展中日关系问题上,邓小平主张反对霸权主义是发展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坚持"三个面向"是发展中日关系的方向。在现阶段,处理和发展中日关系应当以邓小平的中日关系思想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中日关系是亚太地区复杂国际关系中的一组重要的双边关系,在21世纪初却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局。到目前为止,双边关系虽已走出困境并恢复到正轨.但困扰中日关系发展的现实问题并未彻底解决和消除,双边关系仍很敏感与脆弱。本文通过对冷战后中日关系的历史进行梳理,从现实主义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导致中日关系陷入困局的深层原因,指出困扰中日关系正常发展的关键在于双方因相互信任的缺失,难以跨越传统的“安全困境”,并尝试着探讨双方超越困境的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3):F0003-F0003
正齐齐哈尔大学中日关系史研究中心是齐齐哈尔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之一, 2006年建立,中心办公室设在齐齐哈尔大学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历史系。多年来,中心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沦为指导,积极开展中日关系史方面的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参与齐齐哈尔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活动,  相似文献   

12.
刘建平 《阴山学刊》2007,20(1):114-118
战争责任问题在20世纪末已进入跨国司法程序。但由于它与战后中日关系和新中国外交的历史渊源,作为政治遗产的战争责任问题和作为思想遗产的革命外交,在后冷战时代与亚太地区的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复杂的互动、共生关系。日本学者从历史、社会学、国际政治学等视角对战争责任问题已有相当的研究积累;对于中国学者来说,在这一问题意识下对战后中日关系和中国外交的再探讨是不可回避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山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王如绘研究员的新著《近代中日关系与朝鲜问题》(人民出版社1999年2月出版),是一部全面、系统研究近代中、日、朝三国关系的史学专著,也是一部沤心沥血,在体例和内容上都很有创见的力作。读后,深感这部著作有很多特色:1、自成体系,填补空白。近代中日关系与朝鲜问题作为史学研究的热门课题,多年来.中外史学家进行了不少研究,出版了许多专著,取得了可喜成果,但尚未有对近代中日朝关系作一全面深入研究的著作问世。《近代中日关系与朝鲜问题》一书系统地研究了从1870年至1910年这40年间的中日关系和…  相似文献   

14.
2007年是中日复交35周年.中日在复交后签署过三个政治文件,这三个文件的签订对中日关系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三十多年来中日关系是在一波三折的曲折进程中艰难发展的.回顾三个文件的签订及其重要性,对我们研究中日关系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伪满时期的日语文献作为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为追根溯源地解读当代中日关系提供了史料依凭,同时也为今天的中日领土领海等现实问题的研究开拓了全新的视野。本文以伪满时期日语文献中较为典型的《满洲评论》作为切入点,尝试厘清该文献资料中所记载的中日领土领海问题的历史线索,从前人未曾触及的日文史料角度来解析中日领土领海争端的历史形成及其背后成因,进而阐明伪满日语文献之于当代中日关系研究的价值与意义,探讨以文献推进当代研究多维度视角的全新可能。  相似文献   

16.
日本新安全战略及其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后日本的安全战略 ,先是依靠美国力量 ,实行内向型“专守防卫”,冷战结束后 ,转而采取外向型“介入地区战略”。日美防卫合作指针关联法的制定就标志这一战略的转变。虽然不能由此断定日本必走侵略战争的老路 ,但这必将深刻影响中日关系的未来走向。特别是日本对“周边事态”范围采取的模糊政策 ,实际上把台湾划入准备介入的范围 ,从而可能导致中日安全领域的激烈冲突。当务之急是中日之间要实现真正和解并建立信任关系 ,这首先需要日本在历史问题和台湾问题上表现出更多的诚意 ,也需要双方对中日关系的战略意义作出新的评估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民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内容和方式方法应该是多方面、多领域的,清理日本侵华思想是其中极其重要的领域,是一个深层次的方面.日本侵华思想导致了残暴的日本侵华战争,并把1945年之前的中日两国关系写实为日本的侵略和中国的反侵略,而且日本侵华思想也并未随着日本的战败投降而销声匿迹.相反,直到战后,它还潜在地影响着中日关系,使现当代中日关系的发展呈现出异常的态势.清理清除潜伏暗藏的日本侵华思想不仅是中国人民纪念抗战胜利的重要内容,更是健康发展中日关系的基础性工作,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任务.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复合相互依赖模式公认是解释国际关系最有力的理论之一.复合相互依赖有三个特征,即交往的多渠道、问题间无等级之分、军事力量起着次要作用,这些特征对解释中日关系的发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自2010年中日撞船事件发生以来,中日关系便龃龉不断,而伴随近来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所展示的强硬姿态,中日关系不断降温.日本的种种行为与举动都暗示着其军事帝国亡魂的复苏,日本行为的帝国动因值得警惕,如若军国亡魂之能量真被无限放大,日本重拾帝国迷思而决心迈向“大日本第二帝国”,首当其冲受到挑战的便是中国.即便这一设想有些耸人听闻,但也应未雨绸缪.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慰安妇"等战争遗留问题一直困扰着中日关系的正常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初,"慰安妇"问题的真相公之于众后,一场声势浩大的、要求日本政府正式道歉并承担法律责任的国际运动在世界各地蓬勃开展.近年来,诸如2000年东京女性国际战犯法庭的模拟审判以及中国"慰安妇"受害者长期不懈的诉讼抗争,使日本政府面临巨大的国际压力.2006年,对日本有着极其重大影响的美国国会,开始启动有关"慰安妇"问题的决议,要求日本政府正视历史问题,还受害者以正义和尊严.而今年3月,为了回应美国国会议案,日本首相安倍发表了否认"慰安妇"的不适当言论,激起了各国人民的愤怒."慰安妇"问题已经成为日本无法甩掉的历史包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