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新发展模式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一五”期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推动新型工业化与经济现代化的需要,是中国在未来新时期提高经济竞争力的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重点发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能源与环保技术、空间海洋技术;继续将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与发展循环经济相关联,创建节约型社会,强调“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及综合利用”;要着力推进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创新并定位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目标,"调结构、扩内需、惠民生",提升经济增长质量成为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经济工作的主基调.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政府要综合运用推动经济增长的九大核心驱动力,即时间经济意识驱动力、科技创新引领驱动力、新兴产业发展驱动力、民营经济发展驱动力、品牌效应驱动力、人才扶持驱动力、财政政策驱动力、体制与机制改革驱动力和舆论环境驱动力,把要素从生产效率低的地方直接调动到生产效率高的地方,实现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只有重新定位当前阶段经济政策导向的坐标,才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从而缓解资源环境矛盾,引领经济走上稳健和谐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谢涛 《创新》2011,5(4):38-41,134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北部湾经济区的必然选择。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带来了一系列重大工业布局和重点项目建设,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带来了明显的效果,但是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北部湾经济区应从产业布局的角度调整优化投资结构、产业结构等,促进经济区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4.
创新能够促进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升,推动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的构建,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的培育,创造新的需求并拓展消费空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创新是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驱动力。但是,对传统发展方式的路径依赖、资源配置机制的不完善、创新组织模式的不健全、市场环境的不配套以及创新文化和人才培育的欠缺,成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需要克服的主要阻力。要以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必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夯实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基础、打造有利于创新的市场环境、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5.
郭少华 《探求》2011,(4):10-13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当代共产党人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本文分析了正确认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本质要求,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关系,明确提出了基层党组织要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深刻把握经济发展的规律,积极探索“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方式方法,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长期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一直呈现出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长特征,随着国内资源环境的消耗与破坏、国际市场能源价格的大幅上涨,这种粗放增长模式已经亟待转变。中央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的战  相似文献   

7.
知识经济将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进而将引起就业方式的转变。在此情况下,高等教育如何适应这一转变,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无疑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一知识经济的出现将对传统就业方式提出重大挑战,实现就业领域的多方面转变,具体表现在:1就业结构的转变。农业经济时代,劳动者大多沿袭小农经济的自然就业方式,依靠人力或畜力在土地上从事传统的农业生产,第一产业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工业经济时代,在产业革命的推动和市场化的拉动下,越来越多的劳动者依靠机械力从事生产,工业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战场;知识经…  相似文献   

8.
张纯记 《学术交流》2012,(7):97-100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意图需要在区域层面上得到贯彻落实。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主要包括产业结构调整、投资消费结构调整、收入分配结构调整和空间结构调整等方面。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应坚持合理化与高级化导向,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区域投资消费结构调整应坚持促进消费导向,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消费环境,提高消费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区域收入分配结构调整应坚持人本导向,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收入分配调节机制;区域经济空间结构调整应坚持协调发展导向,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青年是劳动力资源中最具活力的群体。与全球众多国家和地区一样,我国也面临着青年劳动力就业形势严峻的问题,如何促进青年劳动力就业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亟须破解的一大难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举措使城乡劳动力就业的经济社会环境发生深刻的变化,既给青年劳动力就业带来阵痛也创造了机遇。只有牢牢把握机遇,尽可能减少阵痛,才能使庞大的青年劳动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劳动力资源的要求推进教育改革、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支持中小企业产业升级、强化企业在促进就业中的社会责任、提高技术工人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是促进青年劳动力就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经济发展方式包括生产、消费与分配等社会化大生产的三大环节的发展方式,阐述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必须实现生产结构、消费结构和分配结构的调整的理论观点,并分析了三者之间的相互制约与相互促进关系。在对“转型”与“升级”两个慨念的含义进行逻辑辨析的基础上,论证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是实现资源的优化重组,并探讨了实...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s     
《创新》2011,5(6):126-128
Changing the Means of Structural Adjustment for Transformation of Development Pattern SONG Ze Abstract: History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has proven that government-led industrial structural adjustment is unsuccessful. Facing the new situ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asks, new ideas of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should be clearly put forward that the government will create conditions to adjust the structure by the market. During the Twelve-Five Years, the most priority should be how to reform the way how to change the structural adjustment. If the "structural adjustment" approach, especially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can not be changed, many goals on economic transition are likely to fall again. Under the circumstance it is necessary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a unified, open and orderly modern market system, and effectively implement the market-pushed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approach, and strengthen the intermediary function of finance and inner trade and create good policy environment conducive to promoting the services sector in the process of structural adjustment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Key Words: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approach  相似文献   

12.
当前影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绩效不高的原因有许多,而企业改革滞后,产业政策实施机制不完善,金融体系不成熟,技术创新动力不足是最主要的原因,所以,产业结构调整的四位一体是深化企业改革,完善产业政策实施机制,加快进行金融体制改革,建立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技术创新体制。  相似文献   

13.
30多年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内含"功能思维→政府主导→理论引领→混合结构→人民主体"五个结构要素和相应的五个演进梯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进一步发展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责任和使命(执政为民)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实践创新),决定了其基本趋向应是在"深层结构→核心体制→运行方式"三个层级上进行改革并力争实现重大突破,体现为"调整结构→改革体制→转变方式→建构秩序"。  相似文献   

14.
工业能源消耗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目前降低南宁市工业能源消耗是实现南宁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南宁市工业能源消耗应从机制建设、结构调整、技术提升、法制建设等方面寻求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5.
钱津 《创新》2008,2(5)
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腾飞阶段的第5年了,我们需要在理论上对此有准确的认识。这样,我们才能做到认识与实践相统一,才能比较自觉地应对现实的高增长。在中国工业化腾飞阶段的初期,出现激烈的价格上涨,是市场客观的价格调整要求。我们不要将这种涨价误认为是通货膨胀,不要用通货膨胀预期的恐怖来宣扬腾飞阶段涨价的预期效果。中国的工业化是在新技术革命的导引下逐步走向腾飞。中国的工业化腾飞就是世界经济新的腾飞。中国的工业化腾飞将引领世界进入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6.
低水平生产过剩的结构根源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来科 《求是学刊》2001,28(1):39-45
本文认为 ,近年来我国经济中出现的生产过剩和需求不足 ,是一种早熟型的低水平的生产过剩 ,其根本原因在于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的扭曲 ,而结构扭曲的原因又在于市场化改革的不彻底性及产业政策的偏差。因此 ,要从根本上消除需求不足现象 ,就必须加速市场化改革的步伐 ,同时优化我国的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17.
论衰退产业调整模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衰退产业的调整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核心问题.不同类型的衰退产业有着不同的调整模式,即结构升级、资源重组、产业创新、区位调整.结构升级的基本途径就是流程变革、知识创新和网上销售;资源重组是通过资源在行业间和企业间重新配置来达到衰退产业调整的目的;产业创新主要是把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技术融入衰退产业并开发出全新的产品或产业的过程;区位调整是对产业区位进行重构,促进衰退产业的地理集中来增强衰退产业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程艳 《学术交流》2004,(10):78-81
面对经济全球化潮流,中国将走一条与传统工业化全然不同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目前对新型工业化的研究主要涉及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竞争创新、全局观四种视角。新型工业化道路之"新"在于两个层面:新的时代背景和新的体制背景。作为中国经济最富有活力的省份之一,浙江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方面取得了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值得进一步研究:重化工业的地位如何摆正,区域工业布局如何协调,新型工业化的衡量标准如何制定和指标体系如何建设。  相似文献   

19.
王司瑜 《求是学刊》2001,28(2):59-62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实现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加速优化产业结构的新阶段 ,具有与以往阶段不同的新特点 ,必须采取新对策 :推进基础产业的规模化 ,提高支柱产业的技术化 ,促进第三产业的规范化 ,增强高新技术产业优势化 ,形成与新体制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20.
产业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产业结构是由产业投资结构决定的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依赖于产业投资结构的优化。产业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和影响的关系 ,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和投资结构脱节的根本原因 ,在于经济管理体制。应把经贸委、财政、计委联系起来 ,建立产业结构与投资结构的关联体制 ,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