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走过15年的历史.15年来,围绕国有企业的改革,国家先后采取了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改革经营方式等措施,增强了企业活力,为企业进入市场奠定了初步基础.这表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制度创新阶段,这是深化企业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一直是个热点问题.近年来,全国许多地方陆续对国有中小型企业甚至大型企业进行了以产权结构多元化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企业改革后,如何衡量改革是否成功,需要提出验证的标准.本文从是否符合改革目标、是否符合政策要求、是否损害改革主体这三个方面提出了十条检验标准.如果国有企业改革后,达到了这十条标准,就可以初步认定改革已基本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3.
一、国企改革发展的现状分析 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从1983年起步,主要经历了放权让利、承包经营、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等阶段.特别是1997年,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三年目标,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到2000年底可以说已基本实现,这主要体现在: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利润大幅度增加;国有小企业改革继续推进.但是,三年改革与脱困是一个阶段性目标,实现这个目标绝非国有企业改革的结束,而是为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4.
国有企业攻坚改革是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困难与问题仍然困扰着国有企业,同时宽松的经济环境也为国有企业攻坚改革提供了有利条件.国有企业攻坚改革应抓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全力推进抓大放小、千方百计搞好再就业工程等三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目前,企业改革不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矛盾仍很突出.产生这些矛盾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对此,许多专家学者作了广泛的探讨.有人认为是体制问题,有人认为是改革力度不够,等等,在我看来,这些因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国有企业管理主体的问题,也就是人的问题,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观念问题.笔者对此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对当前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现象的现状、原因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重构国有企业监督约束机制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7.
李利英 《中州学刊》2007,4(2):54-57
改革以来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国有企业中出现了生产率上升的同时利润率却呈下降趋势的“效率悖论”现象。把市场竞争和国有企业的利益分配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纳入到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中分析,可以看出其中的深层原因是,一方面市场竞争的加剧在促进国有企业效率提高的同时降低了利润率,另一方面国有企业改革改变了企业的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分配格局,所有者相对地位的弱化也是引起“效率悖论”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文章着重从经济学的角度论述了当前国有企业改革中人们普遍关注的几个重要问题:为什么要坚持以国有企业为主导,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主要难点及原因,怎样才能解决国有企业改革的困难和矛盾.文章认为,国有企业在与市场经济接轨过程中,也会产生类似于西方经济学所称的“代理人危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实现国有资本人格化,培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集体经济人”.  相似文献   

9.
一、新疆国有企业改革现状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了“用三年左右时间 ,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 ,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 ,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的目标。以此为标准 ,新疆初步实现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目标 ,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 )大多数国有企业基本脱困 ,国有企业经营状况出现好转 ,赢利能力显著增强截至 2 0 0 1年 ,在新疆 1 2个重点工业行业中 ,5个行业亏损 ,7个行业盈利 ;同时 ,新疆 1 5个地、州、市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盈利的约占 53 7% ,达到了大多数地区、…  相似文献   

10.
童丽丽 《兰州学刊》1998,(2):26-26,21
国有企业改革在经历了放权让利的初步阶段以后,八十年代中期又提出了政企分开的著名论断.此后,如何实现政企分开便成了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思路.直到1994年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至今,实现政企分开一直是理论界和企业界关心的热门话题.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对政企分开这一论断的理解也应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11.
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必然涉及所有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是所有制转轨的关键,这决定了俄罗斯转轨过程中国有企业改革的迫切性.俄罗斯对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途径是私有化,并主要分为小私有化与大私有化两种方式进行.总的来看,俄罗斯私有化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格局,而且也较为顺利地实现了私有化的目标:建立以私有制经济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俄罗斯在对城市的国有企业实行私有化的同时,也对农业进行了改革.农业领域的改革主要涉及农业土地私有化与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改组等问题.尽管俄罗斯的农业改革没有取得预期成效,但随着俄罗斯经济形势的好转以及农业政策的调整,其农业已出现好转态势.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全党重要而艰巨的任务。要坚定信心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江总书记的讲话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指明了方向,坚定了全党全国人民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新局面的信心。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多年的改革也为国有企业的进一步改革创造了条件,如何实现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根据江总书记讲话精神和我国企业现状,我认为应当坚持国有企业"一体"和政府机构与社会保障体制这"两翼"改革的联合推进。"一体两翼"相关联,硬制约国有企业是整个社会经济运转的中心…  相似文献   

13.
尽管相对于共有产权的租值消散特征而言,公共产权制度的确是一种改进;然而与共有产权有别,由于公有产权存在着明确的利益受侵犯的"名义主体",因而共有产权在公有产权制度环境中的作用就更易表现为(或是诱导)过度竞争.作为公有产权权度中的一个典型的代表,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特征也极易引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过度竞争现象.突出表现在:国有企业管理者权利的不完全,不仅严重削弱了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努力提高企业利润水平的动机与积极性,而且也极易引发企业间的过度竞争行为;现阶段国有企业产权制度下所存在的所有者缺位现象,也易于引发企业间的过度竞争行为;此外,国有企业的战略定位由于不具备经济意义上的合理性,无形中也促进了过度竞争现象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一) 国有企业的改革步履艰难,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僵死的用工制度,是阻碍企业搞活,弱化内部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因。几十年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孕育了一套以固定工为主体的用工制度。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用工制度改革的传导效应,以及国有企业初步改革的尝试,国有企业也开始部分推行劳动合同制,逐步形成了以固定工为主体,固定工和合同制工人并存的用工双轨制,这对于打破单一的固定用工体制,促使部分劳动力合理流动,搞活企业有一定作用。但这种双轨制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企业仍未能完全获得充分的择优用工的自主权,职工也未能完全地获得自由的择业权利,企业内部  相似文献   

15.
国有企业改革目标到底是注重保值增值还是社会责任,答案的模糊不清造成了改革悖论.国有企业不断横向合并和纵向兼并也增加了垄断程度,降低了市场的有效竞争,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明确政府和企业的边界和责任.新时期应推进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经营范围要进一步缩小,应完全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垄断型国有企业的治理和监督机制要透明,进一步增强内部和外部的竞争性,公众利益最大化目标应完全明确;资本化、股份化的道路只能解决“怎么走”的问题,不能解决“走到哪儿”的问题.要解决国有企业“走到哪儿”的问题,应该通过引入独立的第三方监督体系进行改革目标定位.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只有国有企业改革成功,中国经济才能真正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丘仲宜 《南方论刊》2002,(11):22-24
一直以来,国有企业都坚持渐进式改革.中国加入WTO之后,在世界经济的影响和紧逼下,国有企业改革提前进入"快车道",多年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步表面化,伴随而来的稳定问题也日益突出.当前,国有企业必须一手抓改革,一手抓稳定,坚持"两条腿走路".只有做到改革与稳定并重,改革与稳定协调,国有企业在加快改革的同时,才不会"后院起火",才能抓住机遇,加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利润分配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学术界对国有资产利润管理是否采取二元财政模式,利税分流政策是否可行,国有企业利润分红的收支主体、比例确定、使用方向等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但由于没有现成的模式,学者们在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上仍存有分歧.随着改革实践的发展, 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已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问题之一.而梳理国有企业利润分配问题的研究动态,不仅有助于厘清学术界在国有企业利润分配问题上的研究思路,也有助于推动国有企业利润分配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18.
试析毛泽东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探索偏轨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0年代中后期 60年代初期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开始了改革的探索。然而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导致毛泽东的改革探索逐渐偏离了正确的轨道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的理解比较偏颇 ;快速赶超发达国家的发展战略为改革的偏轨埋下了隐患 ;阶级斗争观念的影响 ,导致其对改革存有疑虑 ;复杂的国际环境使毛泽东担心改革会导致修正主义的危险 ;高度集中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使毛泽东在改革探索中出现的错误倾向未能得到有效防止 ,改革探索最终偏离了正确的轨道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目标和指导方针.按照改革目标和方针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是全党全社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检察机关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就检察机关应如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更好地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服务作一些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20.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国有企业职工的下岗问题日益显现,成为制约国有企业改革的一大障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下岗,是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指的是部分国有企业职工离开工作岗位,只领取部分生活费,一定时期天工作可做,或无限期失去工作的现象。也称为待业、歇业,实际上就是失业。目前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1)承包制国有企业优化劳动组合裁减的富余人员;(2)国有企业关停并转和企业进行租赁、拍卖等形式的产权重组后部分职工失去工作岗位;()产业结构调整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