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能够在巴赫金对话理论的指导下得以解决。解决的办法是教师对话文本,对话自我,对话学生,对话社会,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对话。对话的未完成性使得这些对话能够持续进行下去,推动了英语专业教学的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初中及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陆续颁布,对话逐步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对话引入阅读教学中,倡导师生,生生之间围绕文本展开多重对话。在这多重对话活动中,应该说师生与文本对话是核心,是实现阅读教学对话的前提,接受美学、哲学解释学也为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本文对师生与文本对话做了明确的界定和具体的论述,并提出了较为详尽的对话策略。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我国学界缺乏对宗教对话理论本身的具有创新性的研究。令人欣慰的是,段德智教授在《宗教概论》中,以存有的层次性理论解析了宗教的层次性结构,进而从宗教的层次性结构推导出宗教对话的层次性,提出从文化对话到宗教信仰层面对话的现实途径。该宗教对话理论既立足于中西宗教对话的实践,又凸显了中国传统对存有层次性和统一性并重的文化特色,构建了一种融入了东方智慧的宗教对话模式。  相似文献   

4.
对话主义理论提出了统觉视角、复调、外位性和狂欢化的概念,构成对话的三要素——对话者、对话内容和对话方式,在大学英语课堂中体现为课堂主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对当前大学英语课堂课文导入部分的对话现状的调查显示,教师、学生、文本三者间存在着严重的对话缺失或对话不足。本文提出了协商、采集、实施和反思四环节的实施策略,以构建师生有效对话,促进教师重新反思学生观。  相似文献   

5.
杜甫诗歌中存在着大量的对话现象。杜甫将对话进行了创造性的转换并灵活地应用到诗歌的各种体裁之中。若从对话在诗歌中表现形式来看,大致可分为完整的对话(即它具备对话的各个要素)和不完整的对话(或对话主体缺席,或对话信息省略,姑称之为“对话性”)。对话及对话性在杜甫诗歌中的创造性应用,不仅大大增强了杜甫叙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情感的蕴藉性和复杂性,而且还传递和体现着杜甫独特的“诗史”思维和浓厚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加拿大著名学者沃尔顿的谬误理论,从沃尔顿谬误理论的基础——对话理论即对话类型和对话的构成两个方面出发,阐述了谬误是产生于论证或论辩的对话情景之下的。以此为基础,沃尔顿阐述了对话中的谬误是如何产生的,实际上是由于对话规则的违背和对话的论辩技术的误用导致的。认为沃尔顿的谬误理论是语用的和辩证的,这种研究方向为逻辑学的发展,尤其是非形式逻辑的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国外对话教学研究已经持续近半个世纪,一直是教育学、语言学、教育心理学等领域研究的热点.通过回顾梳理国外对话教学文献,发现对话教学主要受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和巴赫金对话理论的影响;研究内容侧重对话教学特征、对话教学效果、影响对话教学的因素以及对话教学教师发展等方面;研究方法呈现出由定量研究向定性研究发展的趋势.最后,从开展对话教学的师资培训、对话教学实践以及对话教学评价体系等角度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期待为相关学者开展本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对话理论、对话诗学的基础是对话哲学,或哲学的对话论转向。在西方,哲学的对话论转向在某种意义上则是以康德的批判哲学为开端的,至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的存在论阐释学,特别是巴赫金的对话主义则走向了巅峰。但对话理论在实际的学术世界又是以多维化的面相存在的,如解释学、接受学、阅读学、主体间性、生态论、阴阳交感思想等等,当然还有专门的对话学理论。因此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新的整合、建构。另外,若从一种平等的关系结构或交流模式来看,中国哲学、诗学中也早就存在相关的对话论了,因此,也有必要建构一种跨文化的、贯通中西的对话理论。至于把这种新的对话理论模式转换成一种对话诗学,就更是一种具有开创性的工作,它是对巴赫金对话诗学的自觉的兼融和超越。  相似文献   

9.
微博有助于组织将公众引入对话传播,从而建设组织-公众间的对话式关系。从对话传播的视角,以Kent和Taylor的"网络对话传播原则"为分析框架,对10个政务机构微博的200条微博帖进行了分析,考察了政府微博的对话传播现状,并在3个假设验证的基础上,为政府如何有效地通过微博进行对话传播提出了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西方哲学史上,对话性影响深远,其流变历经五阶段:第一阶段指“苏格拉底对话”——通过对话探寻真理,这是一种辩证法对话。第二阶段是“梅尼普讽刺”,它以喜剧手法戏拟现实,“非圣无法”、“疾虚妄”,是一种文学性对话,也是对辩证法的变异运用。辩证法的内在思想对话构成对话性流变的第三阶段,康德和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其代表。第四阶段涉及新型对话关系问题的提出。布伯论述了对话的“我——你”关系问题,将对话性的研究提升至新水平。第五阶段始于20世纪初,巴赫金视“对话”为一种语言哲学方法,认为对话无处不在,并指出开放式的“复调对话”是对话的最高形式,从而全新地发展了对话性。  相似文献   

11.
从“断裂”走向“融和”:共同体主义的复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端于笛卡尔的主客二分的主体性,因其“唯我独尊”、“崇尚科学”等特性,导致了入与人、人与自然、甚至人与自我“对话”的“断裂”;当今的社会已进入了对话的时代,对话时代呼唤着交往关系的“融和”;对话时代的到来,对话思潮的发展同时激活了共同体主义的复兴。  相似文献   

12.
《语文新课标》强调了语文教学对话的重要性,指出语文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次在厦门马巷中心小学召开的生命化教育研讨会上,孙绍振教授指出语文课堂教学的对话有“文本内的对话”和“文本外的对话”。给了我们极大的启迪。  相似文献   

13.
从巴赫金对话主义语文学思想的角度,对倾听与阅读可以进行对话阐述。倾听就是对话,学习语文的对话就得学会倾听。阅读就是生动热烈的对话,阅读的对话性,构成了语文学不竭的动力。  相似文献   

14.
儒耶对话不应该是寻求"教义问最大公约数"的乡愿似的对话,因为这样的对话更像是哲学或神学意义上的对话,不仅掩藏了各自最根本的原则立场,而且回避了儒耶之所以需要对话的政治、法律、宗教、文化等一系列复杂因素.在儒耶对话中承认自己是以儒为本或以耶为本,是儒耶对话的真正起点,而处理好儒教和基督教的关系,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今后中国文化发展的格局.  相似文献   

15.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很多领域产生了重大启示和影响。在口头文学领域,对话理论为整个表演事件的考察提供了新视角,开辟了新领域,并为口头表述的研究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原则。文章借助对话理论中的三个核心概念:表述、对话性和对话策略,审视口头表述的过程和性质,揭示了对话理论对于口头文学研究的重要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巴西著名的教育家保罗·弗莱雷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彻底的批判,他批判了"讲授"的弊端,认为"讲授"把教学中主客体关系绝对化;他批判了"储蓄教育观",主张实施"对话式教学"。他的教育思想精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揭示了对话本质,他认为,对话是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是人类社会进行交流的重要手段,包括行动和思维等两个基本要素,他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二是揭示了对话的特征,他认为对话表现为平等性,提问是对话的前提和对话依赖于合作;三是揭示了对话实现的保障,他认为对话的顺利进行需要爱和信任、平等的话语权和谦恭的态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积极采取对话式教学模式,将有助于教育者充分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助于推进教学改革,构建和谐课堂,有助于教师创新精神的培养,有助于培育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从现代解释学与接受美学理论出发,试图探究一种新的平等对话型的阅读感知理念,由此阐述了对话型阅读感知活动的美学基础、平等的对话关系、创造性的对话方式.  相似文献   

18.
元明清时期,有着古老文化之根的纳西文化(纳)与汉文化(儒)发生了猛烈的碰撞,演绎了跌宕起伏的"纳儒"对话史."纳儒"对话的历史轨迹印证了文明对话的一般规律差异、碰撞、融合."纳儒"对话是少数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成功对话的典型个案,其中蕴涵着许多耐人寻味的道理.追寻历史上"纳儒"对话的历史轨迹,反思其中的得与失,从历史中寻求启迪,对全球化过程中多元文化间的平等对话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话理论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提供了新视角。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独特性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殊性,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话教学,应把握对话之基、体现对话之实、彰显对话之要、丰富对话之形,打造平等、和谐、高效、活力课堂,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吸引力。  相似文献   

20.
对话为高校辅导员提供了一种新的生存方式。高校辅导员对话式生存具有对话性和对话式双重含义,具有平等、自由、互动,融合、生成、创造,包容、共有、共存等特征。对话式生存是高校辅导员的必然选择,各种有效的策略有助于其实现对话式生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