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616"对口支援工程,一个帮扶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崭新模式,一个对民族地区实施全面帮扶的伟大壮举。"像全国支持西藏一样支持民族地区发展。"基于这一理念,2007年8月,湖北省委、省政府决定对全省民族地区实施的"616"对口支援工程在恩施市全面铺开。2012年是"616"对口支援工程实施的第5个年头。一年来,省直对口支援单位变"支援"为"志愿",带着对民族地区的深情厚意,主动行动,不断强化帮扶措施,加快推进项目实施,着力增强恩施市"造血功能",全力支持恩施市打造武陵山区"六个中心"(武陵山区域城市中心、交通枢纽中  相似文献   

2.
2013年7月11日,湖北武陵山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现场推进会在恩施市召开。会议认真传达学习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民委主任王正伟在恩施调研时的讲话精神,参观、考察、推广恩施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措施,形成合力,率先在武陵山区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  相似文献   

3.
信息传真     
正湖北省5个单位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二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近日,国家民委命名了第二批98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其中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芭蕉侗族乡、武汉市硚口区长丰街道百泽  相似文献   

4.
吴桃  沙建华 《民族学刊》2020,11(6):36-41, 157-158
位于武陵山区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金铃乡银杏村,是集少数民族、革命地区、集中连片的特困地区。一方面该村以自然山水风光为资源禀赋,以培育民族文化精神高地为乡村振兴“铸魂”、“赋能”;以“非遗文化+扶贫”的路子,激活了乡村的内生动力;文化扶贫直抵人心取得了“点石成金”的效果,让土家人充分享受到文化释放的红利。另一方面,该村作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以做深做实民族团结工作为抓手,充分让民族政策惠及土家万户,生动地实现了民族团结之花在土家大地上常开常盛。一个个串联成珠的实践案例,为武陵山打赢脱贫攻坚战更好地接续乡村振兴发挥了活标杆的示范引领作用,向世人展示一幅色彩斑斓的美丽乡村新图景。  相似文献   

5.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演绎归纳法。探讨武陵山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的定位及策略问题,旨在突显武陵山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个性特征,努力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成为促进武陵山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优势文化。武陵山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应当彰显区域文化特质、打造民族发展型体育文化、形成具有独特影响力的武陵山区域文化分支。  相似文献   

6.
<正>9月24日,"湖南民族团结进步十大新闻"评选结果揭晓,并向社会公众发布。这是湖南创新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模式的一次大胆尝试。据悉,今年4月至9月,为宣传贯彻实施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大宣传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进一步推动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行动组委会在全省组织开展了"湖南民族团结进步十大新闻"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7.
2016年10月31日,湖北“民族团结进步荆楚行”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活动启动仪式在湖北民族学院举行.启动仪式后,由恩施州人大常委会民宗侨外工委组织的“民族团结进步荆楚行”调研采访组,走进了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恩施市六角亭办事处解放路社区,感受该社区的城市民族工作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8.
走进大武陵     
<正>编者按本期"走进大武陵"分"文化大武陵"、"生态大武陵"、"发展大武陵"、"渴望脱贫的武陵山区人民"和"献策大武陵"五个版块,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武陵山区的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经济发展、贫困群众的生活状况以及相关领导和专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武陵山区民族地区6个县新型城镇化的实地调研,我们发现当前武陵山民族地区城镇化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城镇规划无序滞后;产业发展先天不足;民族文化传承任重道远;建设资金欲求无门;政策"洼地"严重失衡。要推进武陵山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应该采取以下措施: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尽快消除"政策洼地";大兴产业,优化结构,避免演出"空城计";拓展地方筹资渠道,千方百计"筑巢引凤";突出民族特色,坚持文化立城;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步骤和建设模式必须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0.
近日,国家民委主任杨晶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工作简报》第二期"湖北采取四大措施全力推进武陵山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一文上作出重要批示:建设"民族团结模范区"是武陵山片区《规划》确定的战略定位和重要任务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 湖北恩施市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认真贯彻落实中央﹑ 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 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校园活动,以"民族团结教育"为抓手,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校园活动亮点纷呈,打造了全市团结﹑稳定﹑文明﹑和谐的育人环境, 切实保障了民族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2016年4月18日至20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地、市、盟)国家民委、中央统战部联合督导组和湖北省考核验收工作组一行赴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考核验收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工作。督导组和考核验收工作组一行先后到利川市环保局、来凤县翔凤镇沙坨社区、建始县高坪镇闵仕坝村、恩施市施州民族小学等地实地考察,  相似文献   

13.
2011年8月18日,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召开的第五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湖北省民宗委主任谭徽在等领导分别为巴东县野三关镇石桥坪村、咸丰县黄金洞乡麻柳溪村、恩施市施州民族小学、恩施市个体经营户  相似文献   

14.
《民族论坛》2013,(9):10-23
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政策管根本、管普遍、管长远。长期以来,党和国家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实际,制定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为基本内容的一整套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湖南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工作,注重用民族政策和法规来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结合全省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具有本省特色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法规。这些民族政策和民族法规为解决我省的民族问题,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推进全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构筑了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5.
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是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加强民族文化教育,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重要内容。随着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的不断深入,相关研究逐渐增多,但缺乏对典型案例的系统性分析。湖北省经过严格审查、考评,推选出了民族文化进校园"十佳示范学校",本文经过对这十佳示范学校的调研,发现他们的成功有极强的共性,集中体现在思想认知、发展条件、经济投入、行政执行、工作路径、核心目标六大方面。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是系统的,十佳示范学校六大方面的作为,体现了系统性,通过结构和功能的形式具体呈现,六大方面对应的结构和功能分别是认知结构,发挥"稳固思想"功能;条件结构,发挥"提供基础"功能;经济结构,发挥"增强动力"功能;政治结构,发挥"提高效率"功能;实践结构,发挥"完成任务"功能;价值结构,发挥"坚定方向"功能。通过对十佳示范学校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实践总结及系统性分析,可以为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提供参考,也能为构建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评价指标体系提供思路和框架。  相似文献   

16.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第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州",全州8县市先后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市,在全国30个自治州中率先实现州县创建全覆盖。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族》2015,(2):20-21
自2012年以来,甘肃省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为抓手,探索丰富创建载体,大力助推民族地区发展,切实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在抓发展、惠民生、促和谐中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建设"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幸福美好新甘肃"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8.
2012年7月21日,湖北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经验交流会在神农架林区召开。会议传达贯彻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经验交流会精神,总结交流全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推进武陵山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成果和经验,分析创建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部署进一步推进创建活动和示范区建设的有关工作,命名了第五批湖北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并授牌。湖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  相似文献   

19.
覃庆贵 《民族论坛》2012,(19):10-11
<正>今年9月,记者随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月"文化艺术行"继续行走到怀化,再一次目睹在都市舞台已锻炼得炉火纯青的文化形式与在民族地区沉潜百年的传统文化的激情碰撞,互相分享,互相提高,融汇出一片各民族人民团结进步的深情,感触颇多!2011年我省民族团结进步行动组委会推出"文化艺术行"活动,旨在将"软实力"的文化以艺术的"硬功夫"行走到民族地区,把先进的文化艺术  相似文献   

20.
《民族论坛》2014,(4):9-11
正今年是我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行动的第6个年头。6年来,全省各级各部门牢牢把握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紧紧围绕"促进团结和谐,加快富民强省"主线,以团结进步行动为平台,凝心聚力,积极服务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推动民族地区发展,改善民族地区民生,维护民族关系和谐。民族团结进步行动已成为湖南民族工作的一张闪亮的名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