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1 毫秒
1.
一、后凯恩斯主义形成的方法论基础A.艾希纳撰文论述了近数十年来资产阶级经济思想的形成以及后凯恩斯主义形成的许多潜在过程.正如作者指出,这些过程之所以产生,是因为社会上对新古典主义学派的理论日益不满.尽管有过所谓"凯恩斯革命",而这一新古典主义学说依然是正统经济理论(经济学)的基础.艾希纳的文章对一些关键性的方法论问题作了论述,特别强调后凯恩斯主义学派对于基本经济问题研究的意义.然而,我们认为,关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中新学派形成的原因及其在总的结构中的地位问题,仍有必要加以补充,并对其基本的理论研究作出马克思主义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从微观基础研究到宏观基础研究:后瓦尔拉斯主义的兴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宏微观经济学经历了三次融合.在微观基础研究中,新古典主义把预期形成机制理论作为连接宏微观经济学之间的桥梁,而新凯恩斯主义则通过工资-价格粘性的原因解释和不完全市场结构的分析来构建宏观理论的微观基础.他们关于代表性主体、理性、均衡以及协调问题的观点都是不合理的,因此必须研究微观经济学的宏观基础.早在宏微观经济学分立之初,凯恩斯对这一问题就有所关注,西蒙开创性地提出了以"有限理性"为基础的"满意决策理论",新凯恩斯主义则从制度上来研究宏观基础,其协调失灵学派还提出了协调失灵理论.对宏观基础进行系统研究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后瓦尔拉斯主义,其学者指出,具有有限理性的微观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经济系统方程具有多重均衡解,从而引起经济周期性波动,但宏观制度的协调功能会使经济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3.
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爆发后,新古典经济学产生危机,凯恩斯掀起了现代经济思想史上的"革命".五六十年代,"凯恩斯经济学"的实施,导致了新的危机--通货膨胀危机,70年代后凯恩斯经济学悄然退场,各色"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一度回潮.80年代末、90年代初,高失业率和生产停滞重新成为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主要经济问题,"新凯恩斯主义"--"现代主流经济学新综合派"应运而生.经济学上的危机、革命和综合,是西方现代经济运行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改革与凯恩斯革命是发生于上个世纪东方和西方最重大的经济事件.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视角来审视,中国经济改革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凯恩斯革命对资本主义的发展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两者的同一性是:均撼动了古典经济学的基础,均创新了经济学理论,均具有相似的经济背景,均取得巨大的经济成就.两者的异质性是:其性质、目的不同,领导力量及发生的方式不同,生命力不同.  相似文献   

5.
本文的目的在于对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研究提出一个概略性的看法,并且指出它与传统凯恩斯经济学的异同。凯恩斯本人对经济如何运行曾有一个新颖的、著名的观点。他用形象的语言描述企业家的行为:他们被“乐观的情绪”所驱动。但是当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成为体系时,上述观点变为一个简单的模型,从而倒回到早期的思维方式中去了。我们坚决主张他的上述观点,这个观点在他的一些重要文章中受到了高度重视,它比正统的凯恩斯模型更有助于理解失业和经济周期问题。一、凯恩斯主义的某些重要观点  相似文献   

6.
美国凯恩斯派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逊在《经济学》一书中,曾援引维尔·罗杰斯的一句诗:“自从开天辟地以来,曾经有三件伟大的发明: 火、轮子和中央银行。”美国的联邦准备便是一个中央银行,即银行家和政府的银行。每一个中央银行都具有一种主要作用:控制社会的货币和信用的供给。凯恩斯派把控制货币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然而,与之分庭抗礼的现代自由学派,在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等一  相似文献   

7.
"凯恩斯主义"自本世纪三十年代出笼以来,一直被资产阶级吹捧为什么"凯恩斯革命",当作医治资本主义经济病症的"灵丹妙药".然而实践表明,采用凯恩斯主义不仅不可能避免经济危机,反而激化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使危机严重起来.近年来,美国资产阶级经济学派为了进一步挖掘凯恩斯的武库,提出重新评价凯恩斯,认为他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还有一些"新的分析因素"遭到了忽视,企图把凯恩斯主义推进一步.对于美国资产阶级经济学界这一新的倾向,《每月评论》(1977年4月)发表了这篇专论,予以驳斥,指出企图用凯恩斯主义去挽救资本主义危机只能是一种"幻想与错觉",而真正的解决办法是,出现"一个为使用而生产取代为利润而生产的社会".对凯恩斯主义的批判,提到了这种原则高度,反映了美国激进经济学派的激进观点,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相似文献   

8.
后凯恩斯主义的由来和发展──漫评《后凯恩斯主义》程秋珍凯恩斯(1883~1946年),20世纪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他长期在剑桥大学任教和主编《经济学杂志》,是经济学方面重要的、影响深远的国际知名人物。他写过许多论文和专著。但影响最大、最重要的著作则是...  相似文献   

9.
非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经历了三大发展阶段——古典政治经济学、边际效用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今天,非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仍然在新李嘉图流派、新古典学派和现代宏观经济理论的范围内发展着,并统治着西方.除了所作出的重要成果(发展经济学方法论)外,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至今所依据的仍然是资本主义特有的"自然主义",这种自然主义被资本主义视为"天然制度",视为理论上最合理、实践中最有效的经济模式.批判地评价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局限性和成就,可以避免毫无根据地抛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成就,有利于消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之间的尖锐冲突,  相似文献   

10.
从1945年到197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二十五年中,社会科学似乎正在出现一套包含各种综合性的范式,这套范式不仅能够提供使人类知识体系井然有序的、首尾一贯的论纲,而且也为利用新的研究技术以及采用迄今为止主要用于自然科学中的那些数学和定量模型来制定社会政策和计划提供了可靠的指导.这方面最好的例子是经济学.不仅新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的工作结合在新的综合(主要是P.萨缪尔逊的工作)中,而且新的宏观经济方法的  相似文献   

11.
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费尔普斯是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大师,他最有影响力的成就,是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将基于不完全信息和预期的微观经济分析引入到宏观的就业理论与工资和价格动态上,从而为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特别是就业与供给方面提供了一套"微观-宏观"分析方法,阐释了非均衡的微观基础.  相似文献   

12.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克·布洛格所著《凯恩斯后著名经济学家》一书于1985年在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布洛格是英国伦敦大学荣誉教授和白金汉大学经济学顾问教授。他对于00位现代西方经济学家们的生平与工作作了简要介绍。据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评论:本书是布洛格所著《凯恩斯前著名经济学家》一书的姊妹篇。从布洛格的介绍中可看到,20世纪3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和演变。这一发展过程可分为早期、中期和近期。在早期(三、四十年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是在凯恩斯经济学、数理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论、经济周期论方面发展。货币主义初露头角。计量经济学、福利经济学也刚问世。而米塞斯是奥地利学派最后一位代表人物。在中期(四、五十年  相似文献   

13.
一当前发生的一些事件对世界经济说来是严峻的,也给美国经济学家带来了烦恼.20年前老生常谈的繁荣与衰退问题,似乎已经得到解决;长期折磨经济学的思想分歧已经融合为一种"新古典综合论",从而把亚当·斯密的"无形的手"的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的  相似文献   

14.
罗宾逊夫人对新古典学派的抨击罗宾逊夫人在艾黎年度讲座上发表的演说,无非是重弹她在《经济学异端:经济理论中某些过时的问题》一书中的老调.罗宾逊夫人指责美国的经济理论在倒退,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已经倒退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前正统经济学那种无效的、非现实主义态度了.更糟的是,当代经济理论同凯恩斯以前的正统经  相似文献   

15.
"满的世界":非经济增长和全球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经济增长所增加的环境和社会成本要远远超过其所增加的生产收益 ,这在理论上是讲得通的 ,然而在新古典范式中却是反常的。但是为什么在另一个范式生态经济学中 ,非经济增长的可能性是显而易见的呢 ?新古典范式只是允许增长永远持续下去 ,但是并不强制它这样。从历史上看 ,有过强行增长 ,因为在一个“空的世界”中 ,正是依靠增长解决了马尔萨斯、马克思和凯恩斯先后提出的三个重大问题。现在被用来解决这三个问题的国家政策被“全球化”大大削弱了  相似文献   

16.
后凯恩斯经济学是以反新古典主流经济学面目存在的一支异端经济学流派。它经历了70年的传承演进和三代学者的批判、重建和综合,已在方法论、宏微观经济学和内部综合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成为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流派。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证的主要议题是:凯恩斯理论是与特定的制度相联系的,并且是视当时的历史条件而定的;凯恩斯对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问题有过论述,他提出了资本主义经济两个不同阶段演进的理论框架。一、凯恩斯的方法论和《通论》凯恩斯的方法论可理解为两个不同分析层次的综合。第Ⅰ分析层次,凯恩斯把资本主义经济界定性的特征与那些构筑供给和需求表的假定相结合。第Ⅱ分析层次则是,在上述理论中增加表明特殊经济发展阶段的具体制度、阶级和行动者动机的假设,并且探究这些制度性假设在理论上和行动上所具有的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货币经济学认为,货币政策收紧将抑制消费和投资支出,导致产出和通胀的下降,这被称为货币政策的需求面效应.但是,国外实证分析发现货币紧缩也可能伴随着物价水平的上升而不是下降.这使学者们开始关注货币政策对经济供给面的影响,从货币政策的成本渠道( Cost Channel)来研究利率与通胀之间的关系.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影响企业的成本来影响经济的供给面,这也被称为货币政策供给面效应.本文在国内外现有文献基础上,运用相关数据对我国是否存在货币政策成本渠道效应进行检验,从而为我国的通货膨胀动态提供新的解释,也为更有效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发展经济学,是目前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一门新兴学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发展中国家急于发展独立自主的民族经济,相继走上了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道路,这给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以莫大的吸引力。他们以发展中国家为对象,搜集发展中国家各种资料来作比较,研究其如何从落后状态发展成为现代化国家,着重研究这个发展的过程、因素以及所要采取的方针、政策。近几十年来,发展经济学的流派层出不穷,发展经济学的著作汗牛充栋。最初只是凯恩斯分子把凯恩斯理论引伸到发展经济中,如经济成长理论。后来进一步发展为各种理论,诸如“创新”理论、经济结构理论和贸易条件理论  相似文献   

20.
七十年代是资本主义的结构性危机时代。在危机中,近代经济学破产了,陷入了混乱状态。现在,近代经济学正处在重新改组的过程中。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基本发展过程是:古典经济学——庸俗经济学——新古典学派——凯恩斯经济学——综合的新古典学派。新古典学派以后的资产阶级经济学为近代经济学。近代经济学的破产直接表现为综合的新古典学派破产的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