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安徽素有“多灾省”之称,从古代、近代安徽自然灾害对比研究中,不难发现,从西汉到清代前期,令安徽境内的水灾、旱灾的发生频率呈增长之趋势,其他灾害发生频率也不断增加,但从整体上来看,古代安徽自然灾害发生频率,与近代安徽相比,还是较低的。自然灾害的发生是不可避免与不断发展的,自然灾害对经济社会,尤其是广大农村的打击巨大。我们的先人在防灾减灾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在与自然灾害斗争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了较为丰富的减灾抗灾理论,今天防灾减灾仍任重道远,而重点则在于科学救灾和法治救灾。  相似文献   

2.
作为综合减灾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在自然灾害预测、防灾、抗灾、救灾等工作中都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通过管理措施使生物的减灾作用得到系统整合与效应强化,可改进减灾工作的效率与效果。该文从自然规律、变化与人类愿望、需求的联系的角度揭示了自然灾害与生物减灾“行为”的本质;提出了基态(原态、第一态、自然态)、中间态(第二态、影响态)与结合态(第三态、控制态)的生物减灾作用管理理念,以及第一态零干预,“无为而治”,第二态软技术干预、间接调整,第三态组织、控制的技术途径。文章同时提出了时空结构中以周期性瞬态为参照的自然灾害生物应变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我国区域减灾基础能力建设的需求分析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减灾需求的变化情况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但一般说来,综合受灾程度最高的地区作为我国自然灾害对社会发展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也应是我国减灾的重点地区.在考虑具体的减灾需求时,需考虑到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深度.总体上看,受灾损失的程度越大、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越深,也就越有较大的减灾需求.为有效加强区域的减灾基础能力建设,除加快经济发展以及大力提高减灾科技水平外,积极开辰减灾能力调查、合理地规划区域减灾能力建设及提高灾害意识也有着相当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分析山东省主要自然灾害特征入手,探讨了自然灾害对山东省农业经济的影响;重点研究了自然灾害对粮食产量与价格、山东省农民收入以及山东省农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大政府投入、风险管理创新等对策,对山东省农业减灾和农业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地区是自然灾害发生频繁 ,且灾情较为严重的区域 ,愈演愈烈的自然灾害严重影响本区生态环境的优化、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文章尝试对本区自然灾害的发生特征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分析 ,希望能对本区自然灾害的理论研究工作及实际的减灾操作有所启示和裨益  相似文献   

6.
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是湖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通过对两种减灾防灾措施效益的比较 ,指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是湖北农业减灾防灾的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 ,探讨了湖北灾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思路和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7.
民国时期安徽灾荒成因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然灾害是人类的大敌 ,做好自然灾害成因研究十分必要。本篇以民国时期的安徽为例 ,分析了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状况等自然历史原因和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准、战争、政治状况等社会政治原因对自然灾害形成的重大影响 ,以为现今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历史的借鉴、相应的对策以至于具体的办法  相似文献   

8.
灾害所具有的社会属性为人类减灾防灾提供了较大的可能性;任何灾害都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做好减灾防灾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减灾防灾具有明显的公共产品属性,政府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制度效率存在着"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当效率降低到一定程度时,需要进行制度优化和创新;我国的减灾防灾制度建设虽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存在诸多的不足,为此我们应通过优化和创新减灾防灾的相关制度,来减轻灾害危害,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给定自然灾害的多样性情况下,人类应对自然灾害的治理制度安排存在多样性和丰富性。在不同条件下,自然灾害治理制度安排成为降低自然灾害的脆弱性以及提高人类社会系统自然灾害的恢复力、适应力和变革力的重要手段。无论是脆弱性分析、风险管理还是治理,都没能有效地解释治理制度选择以及制度绩效问题。因此,引入社会生态系统分析的视角,将自然灾害治理制度嵌入到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的互动结构之中,构建了一个更加整合的自然灾害治理分析框架,识别了决定自然灾害治理制度安排的核心变量:灾害风险属性以及制度环境。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四个有关自然灾害治理安排的命题:多样性命题、风险属性-治理命题、制度环境-治理命题以及嵌入性-制度绩效命题,从而推进了对自然灾害治理制度安排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自然灾害是人类的大敌,做好自然灾害成因研究十分必要。本篇以民国时期的安徽为例,分析了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状况等自然历史原因和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准、战争、政治状况等社会政治原因对自然灾害形成的重大影响,以为现今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历史的借鉴、相应的对策以至于具体的办法。  相似文献   

11.
韩国是东北亚地区突发事件较多的国家。除自然灾害外,韩国的公共安全还面临着政治型、经济-技术型及社会型突发事件的挑战。近年来,韩国的应急管理进行了明显的转型,即从单纯应对自然灾害转向多灾种协同应对。此外,韩国应急管理全风险、全阶段、全参与的趋势日益明朗,正在朝着综合性应急管理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明代,庐州府自然灾害频发,主要以水、旱灾害为主,并附带有蝗、风、冰雹等灾害。这些灾害给当地的社会经济生活、生产带来了巨大损失。对当时的灾情将做详细分析,并从自然、人为原因两方面探究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以史为鉴,希望能为今后预防和救治自然灾害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绵延数千年的与自然灾害抗争的历史中,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以来的与自然灾害的抗争史是其辉煌的一页。今天,总结这一辉煌一页中的鲜活思想成果,将使我党的思想理论宝库增添新的财富。在新中国成立前28年中,尽管中国共产党还处在艰难的革命环境下,但是它以解救中国的劳苦大众为宗旨,为领导、帮助、关心受苦受难的广大人民群众应对、度过乃至战胜各种以旱灾、涝灾、饥荒、蝗灾和疫灾为主的自然灾害倾注了极大的心血。新中国成立后至今,发生大的自然灾害有上10次之多。从1949年旱、冻、虫、风、雹、水、疫等灾害,1954年长江、淮河出现大洪灾,到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在应对这些自然灾害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抗灾救灾的思想日益成熟。  相似文献   

14.
对1978-2007年中国自然灾害救助支出数据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分析表明,ARIMA(0,0,3)模型适合我国灾害救助支出建模。通过建模,结合求济人数与受灾人口之比、求助支出与受灾损失之比的统计数据,对我国自然灾害求助支出做了结构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最后,利用所建模型进行了短期预测。  相似文献   

15.
兼顾自然灾害长期经济影响评判的需要与可能,基于协整理论运用VAR模型与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中国自然灾害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的自然灾害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考虑自然灾害事件影响的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自然灾害是作为消极因素而存在的,其在短期和长期中都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较为显著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业减灾面临严峻形势,每年发生的农业灾害都造成重大损失,通过发展减灾农业才能确保我国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我国农业减灾系统建设已初见成效,今后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完善农业减灾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高农业减灾的技术水平,加强灾害教育工作,增加减灾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17.
汶川大地震是近三十年来我国遭受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对人们的社会生活造成重大冲击。历史经验表明,特大自然灾害往往会增加犯罪发生的可能性。灾时犯罪在时间、空间分布上,在犯罪类型、犯罪方式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特点。应对灾时犯罪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强社会控制、内化外部规范,防范群体犯罪的发生。对灾后重建阶段容易出现的性犯罪、财产犯罪和暴力犯罪要坚决进行打击。  相似文献   

18.
西北地区是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地区,尤其是在近代,自然灾害成灾严重,对社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研究近代西北地区自然灾害,对于更加深入地认识西北社会历史,探讨西北地区自然灾害的爆发规律以及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自然灾害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人权主流化的基本趋势以及国家契约观的哲学基础表明,必须用人权视角审视自然灾害立法。近年来,无论是立法目的、还是权利保障的范围、关注的中心以及立法的技术等方面,中国的自然灾害立法都体现了人权理念的深刻影响。尽管如此,在人权保障的模式、范围以及权利救济等方面,中国自然灾害立法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为了更好地保障人权,我们应该在自然灾害立法中建立“权利-义务-责任型”人权保障模式,拓宽权利范围,完善程序保障和畅通救济渠道。  相似文献   

20.
略论汉代抑制型防灾减灾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汉时期自然灾害比较频繁。汉代统治者和有识之士深刻认识到自然灾害的负面作用,忧患意识强烈,提倡灾前积极预防,临灾迅速开展救济措施,灾后实行补救措施。这使社会系统对自然灾害系统具有抑制作用,能够有效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