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教育隔离主要表现为学校隔离,在不同性质的学校就读的随迁子女之间就处于一种空间隔离的状态。调查发现,学校作为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社会化的主要场域,不同类型的学校蕴含了随迁子女与本地学生的不同社会交往逻辑。公办学校就读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在发展同伴关系的过程中受到了很大局限,在民办学校就读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接触的大部分是相同身份的同学,与本地的学生几乎处于隔离的状态,对他们的社会融入感产生了负向影响。家庭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对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社会融入感产生了显著影响,其社会融入感不仅具有代际传承性,而且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相似文献   

2.
对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教育两种途径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流动人口子女是流动人口中的特殊群体,在整个社会变迁中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本文从流动子口子女、城市居民子女、流动人口家长和学校教师四方面分析了流入地实现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教育的优势,对公办学校的主渠道和民办学校的辅助渠道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一个人能否在青少年时代形成健康的人格对其一生都有深远的影响。人格的形成是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更不容忽视。不同的家庭模式对子女的人格发展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在学校中,教师和同伴对青少年的影响也非常重要。在社会生活中,社会文化导向对青少年的人格发展也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因此帮助青少年发展和完善健康的人格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4.
要解决留守儿童离开父母成长而带来的种种问题,最重要的是提供有利条件让流动人口子女跟随父母迁移。要进一步为留守儿童提供保护和保障措施,就要依据迁移规律首先了解什么因素影响流动人口子女随迁;因此,流动人口子女随迁的选择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对于政府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度量流动人口安排子女随迁的选择性,发现流动人口自身能否提供子女的物质保障是其决策的最重要因素,另外,流动人口的迁移状况和职业性质也会影响其子女随迁。进一步依据中国人民大学的“北京市1%。流动人口调查”数据,用logistic回归模型阐述儿童自身特征、父母社会经济条件、生活条件和社会身份背景等影响因素的作用,研究发现,母亲是否外出、父母外出时间、儿童就学难易程度、住房条件、生活成本是流动人口子女是否随迁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兰州城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兰州城区部分6~14周岁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现状的调查表明: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的客观环境较差。在学校的义务教育中,被调查对象对学校基本满意;学校的教学和课程基本适应学生发展需要;老师对待本地孩子和流动人口子女差别不明显,个别方面有所差异;流动人口子女与同学关系总体来说比较好。大多数流动人口子女自我评价比较肯定和积极。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不但需要家长树立科学、理性的教育观念,学校内也要建立平等的教育环境,政府方面更应采取一定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中国出现大规模的乡城迁移和城际迁移,流动人口呈现出总量迅速增长和在城市居住时间不断延长的主要趋势.在现阶段,由于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问题往往成为这一群体工作、生活的最大影响因素,由此衍生出来的矛盾引起社会的关注.本文通过国家人口计生委的2010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工作调查原始数据,通过区分流动人口的户籍特征和流动类型,对15岁以下流动人口子女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学业结构、学校类型等进行深入分析,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城市教育融入问题得到了广泛关注,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不足.为了了解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城市教育融入的现状,笔者对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X小学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诸如民族文化、课业基础、家庭、年龄等因素对流动人口子女城市教育的融入有较大影响.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的分析,进一步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普及流动人口子女九年义务教育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大量、快速流动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需求。而城乡社会文化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上的差异性对流动人口子女学业、习俗和价值观教育产生的影响,值得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运用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对女性流动人口的婚育情况进行分析,重点研究了2014年女性流动人口的初育年龄分布特征及差异。研究发现,女性流动人口的初育年龄与曾生子女数呈负相关;流动导致初育年龄推迟,近年来婚育年龄差距呈扩大趋势。2014年女性流动人口的平均初育年龄为26.9岁,且平均初育年龄流动人口不同的人口学特征、社会经济特征、流动特征及生育地和再生育意愿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基于"全面两孩"生育政策背景,针对研究结果,政府应当加强流动人口妇幼保健服务管理,社会应当宣传倡导新型生育文化,而流动人口本身也应当合理安排生育时间和计划,共同提高流动女性的生殖健康水平和出生人口素质,从而促进家庭发展和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0.
流动人口急增,流动人口子女已成为一个庞大群体。而庞大的民工子弟学生的教育问题不仅是学校的问题更是个尖锐的社会问题。文章分析了城市流动人口子女难以融入城市教育环境的原因,并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