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世纪30年代是美国文学批评专业化的关键起点。发展自芝加哥大学"哈钦斯学院"通识教育改革时期的芝加哥批评学派,在其核心人物R.S.克兰的带领下,以建立作为独立人文学科的文学批评为目标,融合实用主义哲学中的工具主义、实验主义等思想,开拓出一种具有多元视野的批评方法论体系。芝加哥批评学派与"新批评"派立身于不同的哲学传统并基于不同的人文教育视野,导致了两派在文学研究道路上的分歧。深受实证主义影响并试图建立本体论批评的"新批评"派走向了文本的封闭,而克兰的批评理论则延续了实用主义的传统,与时俱进,直面时代问题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以来,对于西方学术思想的介绍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一个问题,即许多介绍都不是立体的.立体性研究对于深入了解西方学术思想十分重要.俄国形式主义的领头人什克洛夫斯基1982年写了一本与其20年代的书同名的<散文理论>.他抛弃了当年贬斥内容的纯形式观点,承认了知人论世的重要性,甚至还承认了所谓永恒真理对于艺术的重要性,还强调了解时代、斗争与革命对于理解作品的重要性.与当年相比,什克洛夫斯基的政治立场与文学观的变化是巨大的.对于结构主义,什克洛夫斯基的态度是总体否定,但也有部分肯定.他还批评了结构主义不问实质只看表面相似的分类法,其实不问实质的缺点俄国形式主义就存在.俄国形式主义是回避本质,只看现象的.他又批评结构派滋生了许多术语,但滋生术语的情况在俄国形式主义那里也存在.英美新批评是与结构主义文学批评亲缘关系最近的流派,它们都是形式主义流派,都以作品为中心,都忽视作者.当然区别也是明显的,新批评注目于文本的细读,注重对意义的阐述与艺术的分析,而结构主义则研究作品是如何组织的、其叙事方式与话语方式如何.与韦勒克从统一性上看待布拉格学派和结构主义的关系不同的是,坚持英美新批评立场的乔纳森·卡勒,则对结构主义文学观作出了尖锐的批评,生动地体现了一种多元并存,又相互斗争的图景.乔纳森·卡勒的英美新批评派的立场是十分坚定的,他是站在英美文学传统的立场,坚持新批评派的观点,并以自外于以至于批判结构主义的态度来讲话的,所谓<结构主义诗学>,不过是划出了他讨论的范围,并非是他本人主张的表达.热奈特同意叙述作品可以从诸如思想性等角度来研究,实际上他是仍然坚持内容与形式的分离论的.托多罗夫对结构主义文学观的三个重要问题:释义与结构的关系、结构与文学史的关系、结构与审美的关系,作出了阐述,既力图维护结构主义文学观的一些基本论点,又想对遭人指责的无法辩解的缺点加以弥补,生动地体现了、典型地代表了叙述学兴起与建立的过程大体结束之际,叙述学家们的理论表现及其心态.托多罗夫将释义与诗学看成相互游离的两个方面,他的论述前后矛盾,反映了结构主义文学观的困境.由于结构主义诗学的内向性难以被克服,不能解决诸如与文学史、美学等方面的关系.由此,托多罗夫应对指责、弥补缺陷,以建立结构主义诗学的壮志,不得不伤感地陨灭了.  相似文献   

3.
新批评的某些理论观念无可置疑地衰落了,但是,其"细读"法却至今影响深远.库恩的"范式"理论让我们从一个新的视角考察新批评的理论创造.新批评的"细读"法及依此编写的文学教材构成了文学研究的"范例",这一范例奠定了新批评在西方文学理论发展史上的地位.新批评的"范例"具有客观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等特征.新批评的范例即语义分析方法,切合文学作品是语言编织物这一本质,其理论探讨的空间仍然十分巨大,这对于我们在新世纪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与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以来,对于西方学术思想的介绍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一个问题,即许多介绍都不是立体的。立体性研究对于深入了解西方学术思想十分重要。俄国形式主义的领头人什克洛夫斯基1982年写了一本与其20年代的书同名的《散文理论》。他抛弃了当年贬斥内容的纯形式观点,承认了知人论世的重要性,甚至还承认了所谓永恒真理对于艺术的重要性,还强调了解时代、斗争与革命对于理解作品的重要性。与当年相比,什克洛夫斯基的政治立场与文学观的变化是巨大的。对于结构主义,什克洛夫斯基的态度是总体否定,但也有部分肯定。他还批评了结构主义不问实质只看表面相似的分类法,其实不问实质的缺点俄国形式主义就存在。俄国形式主义是回避本质,只看现象的。他又批评结构派滋生了许多术语,但滋生术语的情况在俄国形式主义那里也存在。英美新批评是与结构主义文学批评亲缘关系最近的流派,它们都是形式主义流派,都以作品为中心,都忽视作者。当然区别也是明显的,新批评注目于文本的细读,注重对意义的阐述与艺术的分析,而结构主义则研究作品是如何组织的、其叙事方式与话语方式如何。与韦勒克从统一性上看待布拉格学派和结构主义的关系不同的是,坚持英美新批评立场的乔纳森.卡勒,则对结构主义文学...  相似文献   

5.
小说<一千英亩>是在文化研究领域对莎士比亚经典剧作<李尔王>进行多重解读的基础上的互文性写作.作品借助女性主叉的叙事、生态批评解析、新历史主义批判--解构美国梦等不同层面的文化批评策略颠覆传统权力话语,并赋予文本新的意义,从而在这个美国中西部农业家庭的历史叙事中蕴含了对当今人类发展状态的强力寓言.  相似文献   

6.
吴元迈 《学习与探索》2008,2(1):179-180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是一个十分重要和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20多年来,中国大量引进了20世纪西方文艺理论的各种观念和模式,从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到法国的结构主义,从英美新批评、女权主义到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文化研究、生态批评,等等.  相似文献   

7.
雷蒙德·威廉斯不仅是英国文化研究的开创者,更是推动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当代转向的最为重要的理论家.他通过吸收、借鉴和批判F.R.利维斯及其"细察派"的批评方法,不仅超越了利维斯主义的局限,还弥补了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欠缺,发展出了以文学细读为基础的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重新发掘这一线索,不仅有助于理解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经验及理论建构过程,也能够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历史回顾与当代发展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8.
汪保忠 《社科纵横》2011,26(6):103-105
文学研究中,读者的地位向来不受重视,特别是俄国形式主义和英美新批评,更视文本为一个意义自足的系统。虽然注重文本细读,但不考虑读者的意义建构。随着接受理论和读者反映批评的出现,文本中心论让位于读者中心论,这带来了文学研究新的范式。  相似文献   

9.
新批评(The New Criticism)是20世纪前半期英美一些学者--从瑞恰慈(I.A.Richards)、艾略特(T.S.Eliot)到布鲁克斯(C.Brooks)、韦勒克(R.wellek)等--关于文学理解和文学批评的观念、方法的总和,是他们的文论思想的交集.新批评有自己的信念和性格,它改变了20世纪英语世界的文学批评实践,盛行数十年,最后在捍卫原则和荣誉的代际战争中英勇阵亡.  相似文献   

10.
温潘亚 《学术交流》2001,(6):128-130
文学史的写作不可能没有理论批评成分,即文学史观的介入,它具体包括两个层面文学观和历史观.作为一种具有历时性和开放性的观念系统,科学的文学史观是建立在对文学本质全面而正确的理解和把握之上的.那种把文学史的多系统纵向发展与多层面联结组合起来的努力,目的就是为了建构一种科学的全方位的文学史观,用以寻找文学这棵大树生长的年轮,流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11.
目前,经济领域中的分配不公已演变为严重的社会政治问题,影响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急需为收入分配领域提供更有力的政策保障,对于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新时期收入分配不公平的根源和后果,结合著名的"库兹涅茨收入分配倒U形曲线"论述了共同富裕的可能性,并探讨了解决收入分配不公平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谢于碧 《创新》2009,3(4):83-85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通过对新形势下新农村思想工作面临的新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探讨新形势下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之路,促进农村工作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司瑜 《求是学刊》2001,28(2):59-62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实现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加速优化产业结构的新阶段 ,具有与以往阶段不同的新特点 ,必须采取新对策 :推进基础产业的规模化 ,提高支柱产业的技术化 ,促进第三产业的规范化 ,增强高新技术产业优势化 ,形成与新体制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14.
On March 19, 1969, the Full Bench (Plenum) of the RSFSR Supreme Court adopted a resolution "On Judicial Practice in Cases of Crimes Comprising Vestiges of Local Customs" [O sudebnoi praktike po delam o prestupleniiakh, sostavliaiushchikh perezhitki mestnykh obychaev].  相似文献   

15.
高翔 《求是学刊》2013,40(5):116-122
基于东北沦陷前期诗歌生产的颓势,《新青年》诗歌编辑于1938年刊出"新诗特辑",初显了其为振兴东北诗坛做出的努力,可称为"新诗歌"专辑的前征象。《新青年》附刊"新诗歌"专辑的出版,是东北沦陷区期刊诗歌编辑挽救新诗的一次重要行动,也是东北现代诗歌历史的一个独特现象,具有重要的文献意义和研究价值。"新诗歌"专辑显示了以知名诗人金音领衔的阵容可观的诗人群体,诗作呈现出以个体生命的体验表达对社会、人生、理想的认知和贴近现实的书写与抒情等特征,显示出中国古代诗歌与西方现代诗歌的双重影响,诗人对现代诗歌与古代诗歌创作格调的双重选择与探索。  相似文献   

16.
社会权力:法治新模式与新动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国家提出的以国家权力制约国家权力等法治模式大都没有超出国家机器内部约束的范围,公民和社会组织难以参与.从国家机器外部启动制约国家权力的社会力量,即以社会权力制衡国家权力,应该成为国家权力制约国家权力机制的重要补充.构成社会权力一般需要具备三个要素:是享有人权与公民权的社会主体;拥有相当的社会资源;具有对社会和国家的影响力和支配力.随着现代国家向民主化、法治化演进和现代社会向多元化发展,各种民间社会组织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权力源.近几百年世界历史和当代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彰显了社会权力的巨大影响力和支配力.当前中国公民和社会组织维权活动也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发挥社会权力的积极作用、实行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的共治将会为实现社会主义法治、防治权力腐败提供一条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靳新来 《学术交流》2006,(7):159-162
新时期文学以叙述苦难的方式开始新的历程。从“伤痕”到“反思”,再到“人性呼唤”,新时期文学在书写苦难中发现了“人”。这得益于转型时期特殊的文化环境,文学与变革中的意识形态达成的默契。但不无夸张的“感伤姿态”、对苦难的传奇性美化等,又充分显示了文化环境对创作主体的强大制约力和创作主体意识觉醒的艰难。在政治化的文化环境中,作家的创作总是不可避免地受制于这种环境,同时又试图对此有所超越而确认自身的美学位置。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经济学界,尤其是关心生产力经济学这一学科的经济学家大都知道我是我国生产力经济学的倡导者,知道我对生产力的概念的一贯主张。人们知道我国经济学界在生产力的概念问题上有一个生产力两要素说和三要素说之争。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生产力是由生产者、生产工具、生产对象三个要素构成。  相似文献   

19.
20.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 3 0周年 ,两国各界正在举办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 ,庆祝这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年份。此时此刻 ,相信所有关心中日关系的人都会感慨于中日关系 3 0年来的巨大发展 ,期待以 3 0周年为契机 ,共同推动两国关系在新世纪取得更大发展。3 0年前 ,中日两国老一辈政治家从各自国家利益出发 ,高瞻远瞩 ,顺应潮流 ,实现邦交正常化 ,揭开了两国关系的新篇章。这其中凝聚着他们巨大的政治勇气和超人的政治智慧。中日关系的重建和发展 ,不仅给双方带来了重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也为缓和亚太地区紧张局势、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