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6 毫秒
1.
货币的出现是与交换联系在一起的,交易是理解货币的产生、演变的起点和切入口,交易的本质是信用关系,交易依靠信用才能维持。而信用本身也不能独立存在,它需要有相应的保证机制。这种保证机制在交易的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形式,遵循的是隐契约信用→正式契约信用→权威契约信用的规律。而货币的产生以及货币的国家化、国际化正是在这一规律的作用下在交易的演进过程中自发产生和演化的。  相似文献   

2.
我国目前的企业信用现状及其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泽纯 《理论界》2003,(1):75-76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已基本步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之间交易关系和交易行为更多地表现为信用关系,不仅银行信用关系日益广泛,而且企业间的商业信用规模也不断扩大,与市场经济信用关系发展紧密相连的“社会信用”机制开始发挥其纽带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代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由于实行市场经济的时间较短,我国社会信用发育较晚,信用体系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这在客观上严重制约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尽快建立我国社会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3.
现代信用社会与征信社会是两个既有联系但又并不完全等同的概念。现代信用社会应是以制度信任为基本支撑,以人际信任为交往基础,社会信用体系健全完善,信用文化建设卓有成效,实现社会成员互信互利的和谐社会。现代信用社会显然比征信社会层次更高,征信社会仅仅是现代信用社会建设的第一阶段。现代市场经济交易经济、契约经济、信用经济和法治经济的特征,使现代信用社会建设成为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内生要求。  相似文献   

4.
秦凤鸣 《东岳论丛》2002,23(6):46-48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生命线。一个城市、一个地区市场经济能否健康发展 ,信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经济学意义上的信用 ,是体现债权债务的一种契约关系。在中国目前的金融环境下 ,金融业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源自于社会信用的短缺。应当以个人信用体系为突破口 ,促进信用信息的商业化 ,确立与契约社会相适应的全新的信用观念  相似文献   

5.
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维持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一个基本的、重要的因素 ,就是社会以契约的方式确定经营者之间经济联系的信用关系 ,信用是市场关系的基本准则。提高社会信用程度 ,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各级政府、执法机关以及每一个企业、公民共同努力 ,对违反社会信用的现象多管齐下地进行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是以货币为媒介的信用经济 ,它的运作是以信用为基础的 ,稳定可靠的信用关系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没有信用机制就不可能有完善的市场经济。失信将会动摇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产权是信用制度的基础 ,将信用度建立在产权约束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了责权利对称的原则。我国目前信用所存在的问题 ,也说明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 ,就要从道德、产权、法律等方面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是以货币为媒介的信用经济,它的运作是以信用为基础的,稳定可靠的信用关系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没有信用机制就不可能有完善的市场经济。失信将会动摇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产权是信用制度的基础,将信用度建立在产权约束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了责权利对称的原则。我国目前信用所存在的问题,也说明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就要从道德、产权、法律等方面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8.
方旺贵 《南方论刊》2008,(7):12-13,15
信用是交易的基础,也是判定市场经济体制是否完善以及是否有效的标志。信用的产生和维护是靠制度来作保障的。法律制度是维护交易信用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有时它在维护交易信用时是软弱无助的。在交易过程中,交易方式的选择是确保交易能否顺利发生和完成的关键。本文将从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支付方式的角度分析信用与制度的关系。结论是,口头承诺的信用是没有保障的;由契约条款表达的信用是有限的;互为制约式的双边治理是交易方式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9.
杨丽洁 《理论界》2004,(3):168-168
社会信用体系是现代市场体系的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交易以信用为前提,更多地表现为信用关系。现代市场经济就是建立在错综复杂的信用关系基础上的信用经济。市场化程度越高、市场规模越大,信用关系就越复杂,社会信用体系的作用也越明显。一、充分认识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意义(一)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建设我国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以全球统一的信用体系为支撑,信用环境对全球范围内资源配置的影响越来越大。我国要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相似文献   

10.
王舒健  李钊 《贵州社会科学》2007,207(3):121-124
信用不仅属于道德范畴,而且属于经济范畴.信用可以内生于市场交易,是经济主体追求长期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也是市场经济得以正常运行和效率得以充分发挥的基础,作为经济范畴的理性选择结果的信用,也将升华为道德范畴的自觉行为.构建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一方面要加强道德教育;另一方面要深化市场经济改革,建立现代市场经济秩序,将信用内化为人们理性选择的自然结果,这样才能最终建立稳定的社会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11.
<正>现代市场经济的一大特色是信用的广泛发展、信用的急剧膨胀、信用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全面渗透。信用关系已从最初的银行业务和经营活动扩展到几乎所有的支付活动和交易过程,各种信用方式已为社会接受并迅速成功地发展。其生命力来自于它既提高和促进个人及社会经济活动的运行水平,又为社会的契约制度提供了强有  相似文献   

12.
赵爱玲 《齐鲁学刊》2007,25(5):117-121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集中论述了其信用思想。他认为信用从奴隶社会开始就以古老的生息资本的形式——高利贷资本存在,但信用真正大范围地发展和发挥作用是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信用是经济上的一种借贷行为,是从属于商品货币关系的一个经济学范畴,也是一种人格主张、一种公众信仰,一定意义上也是一个道德和伦理范畴。信用产生的必然性及信用内涵的复合性,一方面决定了其在资本主义生产运行中必然具有的双重社会效应;另一方面也蕴涵着资本主义信用作为一项关系范畴的本质和秘密。  相似文献   

13.
市场纪律、效率与信用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是信用。中国改革转轨过程中 ,出现了社会信用过度透支和滥用的现象。社会信用的严重缺失 ,加大了社会交易的成本 ,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经济质量 ,导致国内需求不足。应借鉴国外经验 ,建立规范化、法制化的企业和个人信用机制 ,规范信息披露制度 ,确保信息的双向流动和多向流动。培育以诚信为核心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 ,加大法制建设 ,建立完备的信用制度监督制约机制 ,以全面提升社会信用水平  相似文献   

14.
建立信用系统工程探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建设应视作一项系统工程 ,不能就信用而谈信用。发达国家信用制度产生的社会前提是完善的产权制度和发达的交易形式 ,而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阶段信用缺失有体制上的深层原因。在充分认识信用生成环境的基础上 ,应当逐步建立起与之相配套的信用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呼唤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高度发达的社会分工体系,因而信用关系空前发达复杂。现代社会分工体系是在现代信用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现代信用关系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和灵魂。本文分析了我国社会信用的现状及其危害,信用缺失的原因,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目标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张红 《东岳论丛》2003,24(4):137-138
社会信用本质上是社会交往关系的产物 ,它主要揭示了社会单体和群体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在社会交往中建立的一种信用关系。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社会信用的现代价值主要包括 :社会信用的经济价值、社会信用的政治价值和社会信用的文化价值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大部分交易都是以信用为中介的,信用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良好的企业信用是企业当前以及将来谋求市场利益的重要保证之一。目前,我国部分企业存在信用缺失问题,因此,必须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用法律的、道德的、经济的、行政的手段根治信用缺失问题,让诚信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8.
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没有发达的社会信用就没有成熟的市场经济;现代市场经济的最终确立与西方的近代社会科技发展分不开,信用和法律是维系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两个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9.
赊卖赊买是在商品—货币关系的基础上产生的以自愿协议的延期收款、延期付款为特征的商品交易方式。这种方式的商品交易活动在晚明经营领域内普遍发生。经营性赊卖赊买有利于社会现有商业资本的充分使用,促进了晚明的商品流通和市场交换。  相似文献   

20.
社会信用已经成为当前各界关注的重大问题。社会信用的内涵是社会行为活动沿时间轴变化的规则。容纳社会信用的形态是社会契约 ,而残缺契约造成的信用资源流失 ,是其供给不足在微观社会层面的重要原因。社会转型的两种状态 ,决定了社会信用的需求结构。社会信用的供求矛盾往往是结构性的失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