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科学发展的显著特点是两个学科合为一体,并产生新的学科。六十年代,在社会学和民族学结合的基础上产生了民族社会学。这一新的学科具有双重任务:其一,研究各社会集团在文化、生活、语言、民族意识和民族关系等方面的民族特点,以及形成这些特点的社会条件;其二,揭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民族多样性,并掌握这一特点,象苏联这样一个国家,不能不考虑各民族的特点。苏联各族人民的社会发展过程是同一类型的,但民族特点在  相似文献   

2.
全世界分布着许多处于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同阶段的民族。民族是人们社会共同体的特殊形态,是由许多标志的总和来决定的:共同的语言和地域、接近的文化和习惯、共同的历史和法律规范,而在某种场合下又是一个国家。在苏联科学文献中,通常把民族划分三种不同类型。最早的民族类型是原始公社制度特有的部落和部落集团;随着奴隶占有制和封建社会形态的出现,产生了新的民族类型——部  相似文献   

3.
在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时代,扩大研究苏联多民族社会的民族关系和民族过程的问题极其尖锐地提出来了。从苏联新的历史性共同体——苏联人民的形成及其作用来看,这个问题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大家知道,这个新的历史性共同体是多民族的,但它的特征却是社会政治的一致、共同的领土、统一的社会主义经济、特点相同的精神面貌、一切大小民族统一的苏维埃生活方式。研究这个共同体的特性,揭示其历史发展中的民族关系,是苏维埃民族学的一个重要任务。苏联多民族社会的历史向全世界显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这一革命保证了我国各民  相似文献   

4.
苏联共产党在领导苏联人民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斗争中,执行着进一步发展各苏维埃民族共和国经济和文化的政策。当谈及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时候,我们不能不关心苏联各社会主义民族日趋接近的问题,以及将来民族融合和形成统一语言的问题。民族融合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和长期的历程。这不独需要社会主义在全世界获胜,而且还必须完成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在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差别也如同城市与乡村、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一样地保持着。可以设想,即是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民族  相似文献   

5.
人类的历史是一部包括一切有人迹地区的民族进化和民族转化过程不断发展的历史。这些过程的深度和强度是由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因素决定的。大民族和小民族集团的接触对民族过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小民族集团往往渐渐成为正在形成的或已经形成的部族和民族的组成部分,并给它们溶合于其中的那个民族共同体的语言、人种类型、物质和精神文化以明显的影响。民族过程的进行,在古代和中世纪通常是缓慢的,在近代其速度加快,到现代则达到特  相似文献   

6.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涵义就是要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而从现今各民族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出发,对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进行研究的要求变得越来越迫切了.在民族地区发展的问题上,我国学者中有人指出:少数民族之所以能生存至今的基本原因是他们依靠自己民族的特点不断做出对自然条件加以利用的努力,而这种努力的途径又是多元的.探讨这种努力及其途径在现代化过程中如何保持或变化发展的,这应该成为我国民族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研究以上述观点作为基本命题,集中讨论回族经商及其民族经济的问题:它从文化角度分析回族与经商的关系并利用个案研究探讨一个具体边区的民族经济运作的现状、特点、问题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我们试图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来说明一个民族的发展有赖于其民族特点和文化传统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跨境民族,就是居住在国境线两侧的同一民族。国家之间的疆界与民族的地域分界线是不一致的,跨境民族是民族历史发展和近现代国际政治作用的产物。在当今世界上,同一个民族生活在若干国家,一个国家包括有若干个民族,并有若干民族跨国境线而居的现象相当普遍。各跨境民族虽然分属于不同国家,有不同国家的价值观念和国家感情,但由于在民族形成的过程中,共同的历史文化,仍然决定了跨境民族整体的共同性和部分的差异性以及强烈的民族认同感的基本特点。同时,随着近代以来政治对于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大,各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和…  相似文献   

8.
一、民族特点民族特点包含着历史的、社会和文化的内容,是一个系统概念.是一个民族的民族特征和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方面与其他民族的不同点.民族特点具有发展的内含.它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民族特点通常还包括民族地区的特点.民族地区的自然环境,民族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内容,是形成民族特点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把握住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正确估量构成我国民族关系问题方方面面的基本情况,是做好民族工作的关键.民族学界和民族工作者努力探讨这个问题,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首先,研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民族关系的发展,必须把握住中国民族关系的历史传承.即现在中国的民族关系是怎么发展来的,中国民族关系的历史传承,同其它多民族国家比较,有什么特点.譬如说,中国同苏联,它们的民族关系的历史传承有什么不同.世界上所形成的多民族国家,大体有四种历史类型:一类是经过千百年来各种社会形态,各种政治的、军事的、经济文化的斗争或联合  相似文献   

10.
从乌拉尔到太平洋的辽阔的西伯利亚,在苏联主要民族区的组成中,具有许多明显的突出的历史文化特点。从远古时代起,在这一地区便已形成土著居民的各种独特的民族语言共同体和经济文化类型。研究西伯利亚的民族历史,不仅对弄清居住在那里的各民族的区域性民族文化特点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且可以从更广泛的总的民族学观点去了解世界历史进程某些阶段上不同社会文化现象产生和发展的一系列“全球性”问题。对现今西伯利亚具体情况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民族学研究,也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因为它能揭示西伯利亚地区各民族共同体(甚至最小的)在社会经济制度和文化生活方式上进行深刻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鲜明情景。  相似文献   

11.
建国50年中国民族过程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民族过程理论阐释建国50 年中国的民族发展和民族问题。文章依次简略陈述了中国民族的经济过程、政治过程及族体形态过程,然后着重指出,各民族从自在走向自觉,不断追求自身的发展繁荣,民族之间的共性日益增多,这是我国50 年来民族过程的基本特点。民族过程的推进及其与总体社会发展进程的摩擦和碰撞是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而各民族迫切要求加快发展与自身发展能力不足的矛盾、各民族的具体利益与以国家为范围的社会整体利益的矛盾和民族之间的矛盾是我国民族问题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苏联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联盟国家。它是根据各民族自由自决和各平等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自愿联合的社会主义联邦制原则建立起来的。在苏联,居住着100多个大小民族,他们之间形成了真正平等、兄弟般互助合作、互相尊重和互相信任的关系。在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国内发生的深刻而全面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改造,使过去各被压迫民族消除了落后状态。昔日民族边陲的各个民族,越过资本主义,和我国各族劳动者共同大踏步地奔向社会  相似文献   

13.
民族关系是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发生联系的各个方面.在各民族的联系和交往中,处于一个互动和变化的过程.它不仅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新的变化,而且由于各民族在历史发展、地理分布、经济生活和社会文化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内容、形式和特点.甘南藏区,位于藏彝走廊、西北走廊、中原文化和青藏高原的交叉地带.不同文化因子的出现,影响着当地的民族关系,为人类学家研究族群关系、了解多民族国家中民族关系提供了大量的田野资料.本文从文化的多元性的角度来描述当地民族关系的基本状况,从而对这种民族关系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一、概况由于意识形态、政治和社会-经济的严重扭曲而产生的苏联社会的危机,使苏联各民族的民族发展、族际关系的状态遭受了严重的损失。这同样也在加深危机,阻障社会的进步改革,产生离心的和分解的倾向,这些倾向威胁着苏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的完整甚至于生存。在斯大林主义时期及稍后,曾允许直接侵犯各民族的权利,各加盟共和国的少数民族受害尤甚。最终,苏联的民族国家制度本身不仅没有保证各民族的平等权利,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它的保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浅谈我国各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风格和特点——由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服饰展览所想到的苏儒光民族服饰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它是各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侧面的反映,具有各自的民族特点和艺术特色,体现了各民族文化艺术的精湛造诣和独特风格,由于...  相似文献   

16.
<正> 民族问题是在民族从形成、发展到消亡的长期历史过程中,由于民族差别而产生的民族间的关系问题。它表现为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的民族矛盾、民族压迫和民族斗争等等。随着民族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形成,民族问题也就逐渐成为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极其重  相似文献   

17.
由于教育活动所特有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着教育活动在民族形成过程、民族发展过程和民族消亡过程中都发挥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教育活动是促进民族形成、实现民族发展和完成民族消亡全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对社会进行根本的社会经济改造和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决定了我国民族结构的深刻的质的变化。在苏联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民族结构是由社会主义民族((?))、部族及一定数量的民族集团和民族性集团组成的。在我们的科学文献中,对社会主义民族的实质问题已广为阐述,而对社会主义社会民族结构的其他成分则较少注意,并且在解释上各抒己见。因此,必须弄清楚,在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什么是部族,什么是民族集团和民族性集团。  相似文献   

19.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水平反映在各民族的社会结构中。主要社会集团和社会阶层的对比关系,它们的政治和文化面貌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性质,根本上决定了各民族的利益和民族间的相互关系。列宁在解决民族问题时一贯注意到必须考虑“各民族不同种类的社会成分”。党在自己的纲领中肯定了社会过程的重要性。在现代条件下,特别重要的是磨灭各阶级间的界限,加强各民族社会单一性,以便发展文化、道德和风俗习惯的共同特征,进一步巩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原则在我国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胜利,新的社会和国际共同体——苏联人民的形成,正是这两点规定了社会意识的新性质,在这种社会意识中,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国际主义思想业已确立并且开始起着主导作用,这种思想赋予苏联各族人民的民族感情和民族传统以新的内容。苏联人的新的共同民族自豪感出现了。在这种背景下,揭示苏联各社会主义民族和部族的意识与心理,由于国际主义思想体系和社会实践的影响,也由于他们的繁荣昌盛和相互接近过程蓬勃发展而发生的深刻变化,这一任务便提到了第一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