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现状近年来,上海郊区一些专业养殖户为追求经济效益,对国家的法令、法规置若罔闻,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罂粟,且面广量大,并呈逐年上升趋势。1991年全市共铲除罂粟×万株,92年铲除××万株,而今年截止5月份的统计,已铲除××万株,为91年的15倍。涉及全市2区4县、88个乡镇场、481个村、1571户,其中种植500株以上的有上百户。以种植的人员及其目的来看,主要有三大类:一是饲养鸡、鸭、猪、兔、鱼等养殖专业户,目的是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毒品威胁西部 在国际性贩毒活动的推波助澜下,境外的一些贩毒分子,利用中国与世界上最大的种毒产毒地“金三角”地区邻界等特殊地理条件,妄图把中国大陆作为由东南亚向香港以及美洲地区贩运毒品的跳板或“黄金通道”。境内外贩毒分子相互勾结,在中国形成两条主要的贩毒通道,一条是从云南——贵州——广西——广东——香港,这是国内最早的一条贩毒线路。遭到严厉打击后,罪犯们利用西北内陆地区幅员辽阔、各民族汇居、经济落后、文盲众多、人口文化素质低、解放前种毒吸毒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3.
麻醉剂瘾、毒品瘾类似于传染病。传染病来源的路线图如下:病人从机体分离出致病媒介(病毒、细菌),并影响周围环境;易受感染的人群,他们的机体没有对疾病的抵抗力,因为体内没有建立抵制疾病媒介的机制;传播渠道:空气、水、食物及一些昆虫。这种在医学上用于分析传染病传播的路线图同样适用于分析麻醉剂瘾和毒品瘾的传播。只不过吸毒信息充当了病菌的角色,其疾病来源是吸毒者和那些热衷于传播的人——贩毒黑组织。  相似文献   

4.
毒品犯罪作为犯罪的一种特殊类型 ,其产生除了与自然环境、社会背景、国际气候等客观因素有关外 ,犯罪分子特有的个性、气质、意志、情感等主观因素也是导致其犯罪行为的重要原因 ,特别是在制毒、吸度、贩毒过程中 ,犯罪分子的不同心理状态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好奇心理好奇心理是吸毒者最常见的心理表现。许多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常常是在某些场合看到别人吸毒 ,或者是在别人的诱惑下觉得吸毒新鲜、刺激、好玩 ,抱着试试看的好奇心理沾上毒品 ,逐渐深受其毒害而不能自拔。刺激心理刺激心理…  相似文献   

5.
正法国首间合法"吸毒室"已在巴黎市第十区拉里博瓦西埃尔医院内开张,这家"吸毒室"的正式名称为"危险性较弱毒品消费室",吸毒者可以在专业人员监督下,在此注射毒品,并接受治疗。据悉,这间吸毒中心设在医院里,面积450平方米,它有自己的独立进口,中心内包括接待柜台、一间等候室以及一间吸毒室。吸毒中心交给巴黎佳亚协会管理,每天可接待100人。每天将有一名  相似文献   

6.
毒品问题现状美国是世界上毒品问题最严重的国家,是全世界最大的毒品销售市场。目前,在美国市场上销售掉的各种毒品占世界毒品销售额的50%以上。九十年代以来,美国的毒品年销售额已达1,000亿美元以上。美国是全世界吸毒人口最多的国家。美国联邦政府《全国家庭滥用药物调查报告》提供的数字表明,美国一生当中至少使用过一次毒品的人为7200万人;每月使用一次毒品的人为ledo万人;每周至少使用一次毒品的人为221万人,也就是说,大约每100个美国人当中就有一个吸毒成瘾者。美国人每年花在购买毒品上的金钱高达500亿美元以上。毒品给美…  相似文献   

7.
马海蓉 《社会工作》2008,(21):46-48
一、“康复社”项目产生的背景(一)案主的需求 上海宝山淞南地区的吸毒人员大多是从杨浦、虹口等旧城区动迁而来的。该区的吸毒人员存在“三多”的现象。即导人人口多—99%以上为导入人口;生活困难多—80%以上处于失业闲散状态,靠政府提供“低保”生活;身患各类疾病多—33%的吸毒人员由于吸毒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脏器疾病,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遭受毒品的危害,早见于清道光年间末期。到建国前,由于地方军阀鼓励种植罂粟以充军饷,甘肃省内的武威、临夏、定西成为盛产罂粟的主要地区,由甘肃出产的鸦片"肃土",也曾是旧中国"三大名烟"之一,而恶名外扬。新中国成立后,短短三年时间,就一举将祸患百年的烟毒禁绝。近年来,由于受国际毒潮的侵袭和国内毒品消费的影响,我省的毒品犯罪活动又死灰复燃,尤其是毒品零包(每包约为1/15-1/10克海洛因)贩毒大量冒出,遍及城乡,进一步加剧了我省的毒品严峻形势,所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表现在:1形成了与大宗贩毒相配套的贩毒销…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怎么会吸上毒的?--青少年吸毒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龙辉 《社会》2001,(10):59-61
毒品泛滥已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 ,越来越引起各国政府和人们的关注。联合国国际麻醉品管理署在1999年年底报告中指出 :世界人口的10 %已卷入了毒品的生产和消费 ,并正在以每年3 %4 %的速度增长(《人民公安报》 ,1999.12)。特别值得关注的是 :从发展趋势上看 ,吸毒正朝低龄化发展。据1999年国家禁毒委对23个省、市、自治区的统计 ,吸毒者的年龄多数为17—35岁 ,占总数的85.1% ,其中最小的只有8岁(同上)。一、青少年吸毒行为的界定及其类型吸毒行为作为一种具有严重危害性的越轨行为 ,是指当事人明知毒品…  相似文献   

10.
蒋涛 《社会》2006,26(4):160-172
本文通过对重庆市南岸区戒毒所的调查,采用社会支持网分析方法,发现吸毒人员的社会支持网规模很小,吸毒网络具有秘密性和牢固性。其相识关系提供毒品支持,朋友关系和亲戚关系提供情感和经济支持。吸毒人员的吸毒年限、有抢劫和偷盗行为对注射吸毒行为和共用针头注射吸毒行为有明显的影响等一系列特征。  相似文献   

11.
吸毒人员回归社会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永清 《社会》2002,(9):50-53
毒品问题是当代人类所面临的最严峻的全球性社会问题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 ,在国际毒潮的不断侵袭下 ,在我国原已禁绝的毒祸又卷土重来 ,引起了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在“有毒必肃 ,贩毒必惩 ,吸毒必戒 ,种毒必究”的禁毒原则和“四禁并举 ,堵源截流 ,严格执法 ,标本兼治”的禁毒方针指引下 ,我国政府积极采取措施 ,取得了禁毒工作的初步成效。然而 ,禁毒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不少难题 ,例如 ,如何使吸毒人员戒毒并重新回归社会便是其中的重点难题之一。本文拟从社会学角度对此进行探讨 ,以期抛砖…  相似文献   

12.
D.科什科,A.达茨克维奇:《毒品新王国》,狄茨,1995,192页。据德国《新社会》杂志1995年第6期报道,狄茨出版社从法文翻译出版《毒品新王国》一书,作者是两位俄罗斯新闻记者迪米特里·科什科和亚历山大·这茨克维奇.他们接受法国反吸毒组织的委托,...  相似文献   

13.
1.社区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西部,长期以来居民与农民混杂,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改革开放后一些人南下广州、深圳打工,有人在富起来的同时开始吸毒,继而贩毒,并带动家乡的一些人共同贩毒,最后走上违法犯罪之路。当前L社区有刑释解教人员80余人。近年来黄山市L社区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有效地预防了重新违法犯罪,维护了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4.
小组背景这些年来我国吸毒人群(包括新型毒品)呈上升趋势。而且吸毒人群有低龄化的倾向,复吸比率极高,吸毒者对毒品有很大的依赖性,一旦染上毒瘾就难以戒掉。湖北作为华中毒品侵蚀的重要地方,并且以武汉为中心向周围的地区逐渐扩  相似文献   

15.
高英东 《社会》2001,(2):29-31
吸毒曾经被西方人称之为“美国病” ,虽然20世纪70年代以来 ,世界目睹了吸毒现象的全球化 ,但是 ,迄今为止 ,美国仍然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毒品超级大国。据联合国麻醉品管制署1999年6月提供的统计数字 ,美国市场上每年销售掉的毒品的数量约占全世界毒品贸易总额的33 4% ,仅大麻、可卡因、海洛因这三种毒品的年销售量就高达1 6万吨 ,销售额为1000亿美元以上。美国至今仍保持着拥有吸毒人口最多的世界纪录。美国联邦政府《全国家庭滥用药物调查报告》提供的数字表明 ,一生当中至少使用过一次毒品的美国人为7200万人 ,约…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座绿荫掩映的小山,前面,有排银灰二层小楼,紧靠马路边,矗立着一块醒目招牌,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武警汕尾市支队维安自愿戒毒中心”。戒毒中心,一个颇具神秘色彩的地方。在办公室,一位身善橄榄绿警服的瘦瘦的、高高的同志,肩上扛着副“中校”牌子,正与一位“白大褂”研究工作。原来,他就是支队后勤处副处长,叫郑佳因,戒毒所正是他们管辖,他讲起戒毒和他们的戒毒所,感慨万端,一五一十,“背”得那么熟练、那么准确。嫖娼、赌博、吸毒、很早很早以前,古人就把它们做为社会丑恶现象,划为“三戒”之列,尤其是吸毒,有言曰“天下物之恶,莫过于鸦片,鸩酒不容也。”二尺烟枪,不知坑害了多少人,一旦成瘾,便成为“面黧黑,瘦骨露、且深陷无光,耸两肩几没项,气息奄奄”的“鸦片鬼”,成为喘气的僵尸。而当今,占据毒品主角地位的海洛因,十斤鸦片才能提炼一斤,其毒性,岂不更是“火上浇油”?由于贩毒、吸毒,日甚一日,成倍增长,每公斤海洛因,在产地阿富汗为750美元,运到  相似文献   

17.
沪滇青少年吸毒的心理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毒品泛滥在当今世界已成为危害人类社会的严重问题之一。叨年代以来,全世界吸毒人数高达6-7亿,是Th次大战各方投入总兵力的5倍多。毒品威胁着全人类,威胁着整个地球。幼年代以来,国际贩毒集团趁我改革开放之机,力图从云南打开走私毒品的“中国通道”,致使毒品再度入侵我国,毒祸蔓延神州。截止对年底,全国登记在册的吸毒者超过54万,吸毒人员中85%是35岁以下的青少年。98年7-8月间,我们在上海和云南对在戒毒所内强制戒毒的229名吸毒者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由于不健康的心理因素而走上吸毒之路的,云南占56.3%,上海…  相似文献   

18.
为切实解决收容遣送工作存在的收容难、遣送难、安置难等突出问题,坚持在全省农村乡镇开展了以“无外出流浪乞讨、无遗弃家庭成员、无安置后反复”为内容,在城市街道开展了对痴呆傻智残人员、精神病人为主要对象的“联保监护”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分级逐层建立包保制度。在开展“三无”乡镇和联保监护活动中,全面推广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等形式的乡(镇)街、村居、社组、户四个层次的管理外流人员四级包保责任制。即乡(镇)街包村居、村居包社组、社组包户,家长(或亲属)包流乞人员。实行乡(镇、街)长与各村(居)委会主…  相似文献   

19.
周炜 《社会工作》2011,(5):50-51
做了七、八年的社工,接触了数百名药物滥用人员,看到了很多个人或家庭在毒品伤害中挣扎,无论那些案丰吸毒前的身份是大款、公务员、还是普通百姓,除了其中的一小部分得以康复外,大部分人就此沉沦。毒为何难戒,从生理上来说,由于毒品的大量摄入导致身体机能发生变化,短暂的生理脱毒后,  相似文献   

20.
来自滇沪戒毒所的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19世纪中叶那场鸦片战争的记忆被时间的长河缓慢地冲稀、淡忘,140年后华夏大地上的炎黄子孙突然发现我们已再一次地陷入国际毒品犯罪的重重包围之中,汹涌地毒潮滚滚涌向我国西南、西北、东北、华南边境,虽经多方堵截仍无法完全阻挡,以至从过境贩运毒品发展到吸毒蔓延。据统计,至1997年底全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达54万。按国际习惯估算,每个显性吸毒者I即已被公安机关发现并登记在册的吸毒)周围有5-15个尚未被发现的隐性吸毒者。我们若取系数6计算,全国的吸毒者总数已超过320万,约占全国12亿人口的2.7%,这些效率无论从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