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战以前,日本金融资本的表现形式是财阀。二战以后,日本金融资本以企业集团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体现出不同的特征。战后日本金融资本所体现出来的诸多特殊性,与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日本产业结构的调整等因素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
一九七三年底以来,一场战后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苏修社会帝国主义经济也深陷危机泥淖。危机的风暴猛烈冲着资产阶级的统治基础,震撼着千疮百孔的帝国主义和苏修社会帝国主义制度,“忽喇喇如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资产阶级统治集团惊慌失措,束手无策,统治阶层内部争吵激烈。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垄断资产阶级陷入极大的苦闷之中。  相似文献   

3.
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这一部光辉著作中,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考察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分析了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和矛盾,揭示了帝国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列宁在这一部光辉著作中所阐述的一系列原理,是我们今天剖析苏修社会帝国主义的锐利武器。 (一) 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是发展到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的统治已经确立、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国际托拉斯开始分割世界、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把世界全部领土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五大特征论”不能反映列宁帝国主义论的具体结构。金融资本和殖民压迫是列宁帝国主义论的两个基本要素,在这两个基本要素的基础上,列宁把帝国主义战争归结为列强金融资本实力与其殖民地份额的不平衡。通过金融资本的主导地位、宗主国对殖民地的双重控制方式、帝国主义的不平衡性这三条线索,列宁把握住了帝国主义的具体结构,为后人分析这一结构的变化进而确定帝国主义论的发展路径指示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关帝国主义在全球的霸权统治正受到挑战,但他仍然借助其军事、经济和政治上的优势试图统摄全球,建立起新的国际秩序。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殖民列强剥削、掠夺着亚非拉地区,但他们内部又因分赃不均而时常爆发冲突。在美国垄断统治的重压下,国际资本主义规则和美元被赋予了绝对权力,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并加剧了美国的全球垄断。基于此,一些人提出了跨国资产阶级理论,但其实质与“超帝国主义”理论如出一辙,是为帝国主义服务的。工人运动、社会革命和民族解放战争对帝国主义的全球统治造成了威胁,亚非地区人民的反封建反殖民斗争冲击着帝国主义特权。多极化世界的加速崛起以及围绕新兴经济的国际合作的加强,必然会瓦解美帝国主义对世界经济的垄断,从而使其霸权统治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6.
列宁创建帝国主义理论以来,特别是二次大战以后,垄断资本出现了许多新现象、新特点。这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垄断资本广泛开展经营多样化;通过大规模合并,实现资本和生产更高度集中;垄断组织康采恩的新形式——混合联合公司大量出现;垄断资本对外扩张的加强,跨国公司的普遍建立;金融资本、金融寡头统治新形式的发展;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的加强溶合等等。垄断资本的这些变化对帝国主义的经济、政治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一九七三年底以来,一场战后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苏修社会帝国主义经济也深陷危机泥淖。危机的风暴猛烈冲着资产阶级的统治基础,震撼着千疮百孔的帝国主义和苏修社会帝国主义制度,“忽喇喇如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资产阶级统治集团惊慌失措,束手无策,统治阶层内部争吵激烈。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垄断资产阶级陷入极大的苦闷之中。苏修叛徒集团迫不及待地抓住这个时机,把这种形势看作是进行一场政治投机的大好机会,他们扬言发现了一个据说可以拯救危机的妙计,胡说什么“要消除危机的最重要原因之  相似文献   

8.
美国占领政策的转变与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刘晓莉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战败投降,其推行侵略战争,靠掠夺邻国发展经济的政策,在二战中遭到惨败。战后初期,日本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经济濒临崩溃。然而,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却出现了“奇迹”,仅仅用了大约...  相似文献   

9.
早在战后初期,伟大领袖毛主席就曾经指出:“美国帝国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增强起来的经济力量,遇着了不稳定的日趋缩小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这种市场的进一步缩小,就要引起经济危机的爆发。”自从毛主席作出这一科学论断之后,美国已经接连爆发过五次经济危机,当前美国这场经济危机已经是战后第六次了。  相似文献   

10.
马来亚(包括新加坡)是工业不发达的地区。过去长期的英国统治,使对外贸易带有严重的殖民地性质。战后,在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的影响下,马来亚联合邦于1957年8月31日犾得“独立”,其后新加坡亦于1959年6月5日成为“自治邦”。新的政权执行了反对社会主义、投靠帝国主义的对外政策,殖民地经济的性质没有改变,它的对外贸易也服从于帝国主义的需要。本文将以第二次大战后的资料,着重探讨帝国主义竞争、掠夺下的马来亚对外贸易的一些情况。由于联合邦和新加坡在经济上关系密切,特合并论述,并以“马来亚”一词来表示。  相似文献   

11.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日本帝国主义统治集部内部曾在北进、南进战略问题上争论不休。战后,国内外史学界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本人拟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帝国主义理论的经典作家和著作,多出于历史学家所谓的"古典帝国主义"时期。霍布森对帝国主义作了一种经济解释,他用国内消费不足和储蓄过度来说明帝国主义。希法亭是马克思主义帝国主义理论的奠基者,他对金融资本作了透彻的分析。熊彼特从社会学的观点来解释帝国主义,他认为帝国主义是一种社会结构中的返祖现象。回归帝国主义理论原著,重新研究帝国主义,有助于认识全球化时代的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3.
作为冷战后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将视点瞄准以经济为主要内容的国际战场上。通过控制关键的经济领域,把贸易逆差作为世界经济的储藏库,使国际组织成为美国的工具,在信息领域保持霸权等,从而把经济控制作为美国统治世界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4.
不结盟运动在当今世界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这是战后国际关系变化过程中出现的最重要特点之一。本文拟就不结盟运动的起源和作用作些初步的探讨。不结盟运动的起源一、不结盟运动产生的国际社会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力量都有了很大发展。帝国主义实力的增长,总是有其政治野心的膨胀相伴随。战后的美国,野心勃勃地妄图独霸世界,而这时其它的资本主  相似文献   

15.
英语帝国主义就是英语的统治地位。这种统治地位的形成与保持建立在英语对其他语言所不断产生的结构和文化的不平等的基础之上。英语帝国主义的特征就是统治和不平等。  相似文献   

16.
三、经营多样化的经济后果战后经营多样化和混合联合公司的广泛发展给美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带来了严重后果。这里着重分析对美国经济的深刻影响。经营多样化和混合联合公司发展的最突出的后果是资本和生产的高度集中和垄断统治的空前加强。根据联邦贸易委员会统计,1947年美国制造业最大200家公司拥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产业垄断资本和金融业垄断资本集中和垄断进一步发展。两者溶合或混合生长的手段和形式有了新的变化。垄断资本集团联合所有制已成为现代金融资本所有制的主要形式。结果是金融资本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统治加强。某些西方学者提出“金融资本消失论”,极力掩盖当代金融资本统治的本质,是与当代资本主义的现实相违背的。  相似文献   

18.
在太平洋战争后期,美国对华政策重心转向政治目标——扶持中国成为大国。为实现这一目标,美国从政治、外交、军事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蒋介石在中国的统治力量,力图实现中国的统一,使中国成为能在战后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国”,以服从于美国战后世界的规划与安排。正是在这一过程中,美国政府放弃了对华政策中的现实主义成份,无条件地支持蒋介石政府,与腐朽、反动的蒋介石国民党政权捆绑在一起,从而奠定了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基调,也埋下了战后美国对华政策失败的根源。  相似文献   

19.
从“两权分离”出发导出股份制财产是社会财产的论断,是马恩股份制理论的精髓部分。希法亭《金融资本》作为最早以马克思主义名义分析帝国主义的专著,完全否定了马恩股份制理论的精髓,全盘否定了股份制。列宁《帝国主义论》沿着《金融资本》的思路,也完全否定股份制,在政治上给十月革命提供了理论根据,但在理论上却存在不足之处,使股份制成为帝国主义专利品,使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远离股份制实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以及贯彻落实《决定》的伟大实践,使股份制在理论和实践上步入正确轨道。  相似文献   

20.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但私人垄断日益向国际化发展,形成许多私人国际垄断组织,而且国家垄断也日益向国际化发展,以致产生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形式.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形式是国家垄断发展的新形式,是国内形式的继续和发展,它的产生是有深刻政治背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削弱了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力量,德、意、日三个资本主义国家是战败国,英、法两国经济也受到严重破坏,只有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随着战后经济恢复和发展,帝国主义国家间争夺市场斗争尖锐化了.战后,社会主义革命在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