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常生活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视域和现实场域.这一方面根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就源于日常生活,另一方面也是中西方不同境遇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殊途同归的价值指向.在日常生活研究视域和思维框架内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要遵循日常认同的特点和规律,经常化、具象化、文化化、制度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培育的必要选择和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2.
民主社会主义在指导思想、奋斗目标、社会变革方式以及哲学基础上都与科学社会主义有着明显的差异,本质上是一种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在历史上,民主社会主义政党先后在多个资本主义国家上台执政,并且对东欧国家共产党进行了意识形态的渗透,对科学社会主义造成了不小的挑战.因此,科学社会主义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飞跃,坚持批判民主社会主义的同时,辩证对待民主社会主义,吸收社会民主党的有益经验,才能有效应对民主社会主义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民本主义在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中发生了重大变化,成为批判封建制度、追求社会变革的思想,并且出现了否定剥削的乌托邦倾向.近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变革又促使人们重新发掘早期启蒙中的新民本主义,并且在对未来社会目标的构想中,批判了资本主义.孙中山的新民生主义是建立在"以民为本"之上的,他把民本主义推向极致,为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历史文化前提.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社会主义应不应该让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为中心展开论述。从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对商品经济持彻底批判的态度,到社会主义实践反映出来的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形式,表明社会主义不能没有商品经济,进而探讨了社会主义半个多世纪以来废除商品经济的理论原因。  相似文献   

5.
《江西社会科学》2015,(8):227-232
高校肩负着培育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使命,是传播思想文化的重要场所。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推动者和践行者,承担着引领社会风尚、推动文明进步的重要责任。培育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理论为指导,以日常生活为中心,并把日常生活新常态作为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一个新视角。日常生活新常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然要求;融入日常生活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途径;树立榜样是践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契合点;日常生活新常态是促进核心价值观教育大众化的抓手。只有实现日常生活新常态,大学生才能牢牢掌握好核心价值观这把总钥匙。  相似文献   

6.
哈耶克作为新自由主义的代表性人物,在复兴古典自由主义的同时,还集中批判了对现代社会有着极大影响的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运动。这一批判既有对某些既有的社会主义运动的真切批判,又有对某些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念的绝大误解,而且还与哈耶克自己的进化论理性主义社会理论并不完全一致。接受并回应哈耶克提出的理论挑战,我们可以更好地发展和坚持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念。  相似文献   

7.
列斐伏尔运用辩证法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进行了自己独特的解释和阐发,认为异化无处不在,把马克思只应用于经济领域的异化理论扩大到人类的日常生活中。他创造性地"误释"了青年马克思的人本主义异化劳动理论,将这种生产劳动过程的经济异化批判改造成为一种意识形态异化批判,进而泛化为日常生活、文化与国家异化的批判。  相似文献   

8.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现是当代国外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西方马克思主义”既批判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又批判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寻求一条既不同于发达资本主义、又不同于现存社会主义的“第三条道路”或“新社会主义”。他们反思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批判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种种弊端,在关于西方社会变革的动因、主体、途径及策略,未来社会的本质、特征与蓝图,未来社会主义模式等问题上提出了各种观点,形成了种种关于社会主义的“新”理论。在此,试作一述评。(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的理论内…  相似文献   

9.
《南方论刊》2004,(8):1-1
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全国上下都在用各种方式深切缅怀这位世纪伟人的丰功伟绩。邓小平以他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以非凡的理论勇气,从现实出发,顺应历史潮流,创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推动了社会变革和把中国带进了一个新时代。  相似文献   

10.
法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列斐伏尔在他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中阐述了诸多关于日常生活的概念,把日常生活的全面异化问题作为研究的着眼点,并对异化的现代性表现进行了批判,提出了解决方法,其日常生活批判思想具有开创性意义。当前我国正处在"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时期,处在现代化发展的关键阶段,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对解决人的现代性问题及异化问题、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伟大的"中国梦"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