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论公共政策非公共性的表现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政策的非公共性是公共政策的实然属性,主要表现为"内在非公共性"和"外在非公共性"两个方面。"内在非公共性"主要源于公共政策的阶级性、"负外部性"和"非普适性"。"外在非公共性"主要源于公共政策问题构建的非公共性、公共政策目标的短期性、公共政策执行的偏差性以及公共政策过程的单方面性。  相似文献   

2.
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是民生问题,民声问题的产生与公共政策公共性有着密切的联系。以民生问题为导向,理性地探讨和审视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并对当前的公共政策公共性流失风险进行反思和探索,认真研究其规避路径,从而遏制公共政策公共性的流失风险,促使民生问题得到彻底的解决。  相似文献   

3.
公共性视野下的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政策天生的"公共性"和大众传媒本质的"公共性",使两者有了密不可分的关联性.在公共性视野下,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具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作为公共政策的新闻政策之与大众传媒的规范、大众传媒之于公共政策的影响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公共性"不是一个仅具单一面向的概念。就用以描述公共政策而言,它其实内含着多个被世人称道的可以被单独用以评判公共政策的尺度,它集中了诸多对于公共政策的价值要求。这些价值要求经过提炼,在当代都被凝练在了"公共性"之中。对于人性的关注,对于价值理性的高扬,都彰显了"公共性"对于公共生活的质的规定性,公共政策如能在这些方面具备条件,便可以称为具有公共性的公共政策。  相似文献   

5.
公共政策是对社会资源权威性配置的制度安排,要实现配置目标,公共政策必须具备合法性,以最大程度获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公平是公共政策合法性的根本,它体现了社会对公共政策的要求,也是公共政策的"公共性"的印证。公平不能停留在一视同仁,更要求考虑人的差异性。弱势群体是社会发展中处于不利地位的群体,其发展状况是否得到改善是考察公共政策公平与否的新视角。公共政策的公平性总是处于维持权利平等和特殊保护弱势群体的张力中,公共政策也正是通过对弱势群体的特殊保护彰显其公共性,自证其合法性。  相似文献   

6.
公共政策的公共性衰减:风险分析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正性、公平性、公开性是公共政策的基准性价值,是体现政策公共性的基本维度.公共政策必须以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为依归,实现公共化运行.然而,在实然层面却存在着公共政策公共性衰减的风险.实现公共政策的公共化运行需要从几个方面着手,其中坚守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是前提,提升公众参与水平是根本保障,推进信息共享与程序正义是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7.
行政改革中的制度安排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行政改革的现实基础是市场经济,它的制度环境则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行政改革的目标是要作出制度安排,对整个行政模式、行政体制进行整体重新建构。制度安排的底蕴就是规范的供给,一方面政府根据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为市场乃至整个社会提供规范;另一方面政府自身的行为和公共政策供给也是规范的。而一切规范的根据就是政府的公共性,政府的制度安排所要重建的价值观念就在于明确公共行政的公共性。政府公共性最为直接的体现是政府的规范体系和行政行为系统的公正性,行政行为和公共政策的公开化和依法行政又是公正性的必要保障。制度安排所要实现的是制度供给。在政府的实践运作层面上的制度供给主要表现为坚持利益导向;定位于为人民服务;廉价、廉洁、高效;保证自由秩序;提高政府能力。  相似文献   

8.
公共政策内含着基本的伦理价值如公共性、公平、正义等.但在实践中,工具理性扩张与价值理性式微以及政府的内在性侵蚀公共性使得公共政策总是在一定程度上偏离其基本的伦理价值.而通过扩大公民参与、提升公共政策主体的美德以及保持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衡平方能实现对其伦理价值偏离的矫正.  相似文献   

9.
我们主要从公共政策公共性的特定涵义入手,分析造成我国公共政策"非公共化"主要原因,并提出根本性的因应之道--公共政策过程积极而有效的公民参与.  相似文献   

10.
公共政策的根本价值取向: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莉 《理论界》2006,(9):28-29
公平是评价人与人之间涉及利益分配的社会关系的价值尺度,是平等与效率的协调与制衡,也是现代公共行政所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公共政策的公共性、权威性及合法性等本质蕴涵公平理念;要充分发挥公共政策的功能必须以公平为前提。因此,公平作为公共政策的根本价值取向,是公共政策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1.
沈莉 《兰州学刊》2014,(6):144-149
文章关注我国卫生体制改革的热点为题,利用不完备契约的激励理论模型,对我国大部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正在实行"收支两条线"运行机制改革所产生的公平、公益性回归和效率的提高作用进行经济学分析。模型从理论上证明了该激励机制可以激励代理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者),控制运行成本、提高医疗质量的服务,最终切断医务管理人员的趋利机制,实现公共医疗服务公益性和公平。文章作为寻证研究,为我国医疗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2.
公立医院的体制改革与治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回顾中国公立医院改革历程,分析其改革政策,认为政府财政补助不足、不规范的市场、扭曲的医院服务定价政策,以及政府管制和公共治理能力不足是造成目前医疗费用上涨、资源缺乏配置效率的深层次原因,而现行的治理结构又是导致公立医院费用上涨、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正如公立医院所有者职能不统一,缺乏评估公立医院组织绩效的手段,对公立医院院长缺少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等导致公立医院内部治理失效;社会医疗保险覆盖面小,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缓慢无法形成资源有效配置的市场结构等导致外部治理失效等等,为此我们提出,应该全面规范公立医院自主化改革。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公民社会已经兴起并且迅速成长壮大。我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不仅对公共政策的制定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对公共政策的执行主体、执行方式、执行监督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公民社会在影响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我国可以通过构建多中心公共政策执行网络实现公民社会对公共政策执行影响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我国农村政策改革的着眼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红梅 《兰州学刊》2004,(6):248-250
以人为本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农村政策改革的着眼点.当前我国农村政策中还存在着制定与执行不利的问题,需要从调动农民参与政策制定的积极性、发挥农村政策的作用等方面思考,更多地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关心农村政策问题,特别是农民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以人为本是我们作好农村各项工作的基本政策尺度.  相似文献   

15.
找回失落的政府公共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公共性"概念在不同学科领域和话语体系中有不同的内涵.公共性作为讨论现代政府基本属性和目的追求的一种重要工具,主要是探讨政府在代行公民权力时,怎样最大程度地体现公民的共同意志和增进公民的共同福祉.具体地说,"政府公共性"是指政府为解决公共问题、满足公共需要、维护公共利益、实现公平正义而行使公共权力、承担公共责任、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及塑造公民的公共精神.当下全球化浪潮和公共性危机、公共性缺失凸显了政府公共性研究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陈睿 《理论界》2014,(12):37-42
公共政策是对社会价值的权威分配,也是国家和政府的活动的依据与目标,因此公民参与既是公共政策的基本要求,又是检验公共政策在多大程度上代表民意的指标。本文梳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政策过程中公民参与角色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即传统社会公共政策过程中对公民参与角色背离,转型社会公共政策过程中公民参与角色的复苏和现代公民社会中公民权利意识觉醒带来角色回归。结合具体情境剖析其得失,为我们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如何吸纳民意和在多大程度让公民有序合理的参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困境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民参与是现代社会民主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我国公共政策制定机制的完善离不开公民的政策参与。公民的政策参与.有利于实现公共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利于实现和扩大公共政策体系合法性基础;有利于促进公众监督及保证政策的公共价值。我国的公共政策制定机制存在以下困境:主体性困境、渠道性困境、信息性困境、组织性困境。对此,应提高公民自身的参与意识与能力;畅通及完善参与渠道;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提高公民的组织化程度。  相似文献   

18.
在"营销功能扩大化"和新公共管理运动思潮的影响下,运用"营销"的理念和方法改进公共服务成为政府改革的一个重要面向。台湾学术界弥补了西方研究者没有把"政府再造"的重点放在政策管理层面上的研究缺陷,确立了"公共政策营销"研究在公共政策学科中的地位。台湾的一些地方政府在实践中也进行了政策营销的有益尝试。这些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对于大陆地区的政策管理和政策创新来说,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如何解决好现阶段公共需求的快速增长与社会公共服务不足之间的矛盾.是我国改革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之后的一个重要课题。重庆市作为全国公共服务均等化探索的实践者与领跑者,已经在制度创新方面取得初步成果。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劳动力供给无限大的情势正悄然改变之际,利用好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吸引和留住人才,对于重庆市长期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繁荣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转型的加速都不可避免地促进了众多强势利益集团的产生,其对我国公共政策的制定产生着日益重要的影响。因此公共政策的制定需透明化、程序化、民主化、法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