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体现了刑罚的人道主义思想,是一种更人性化的监管方式,是通过关注青少年的犯罪人群,改善其处境,使其重新融入社会的一种措施。目前我国的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发展比较缓慢,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论述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的意义,分析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体现了刑罚的人道主义思想,是一种更人性化的监管方式,是通过关注青少年的犯罪人群,改善其处境,使其重新融入社会的一种措施。目前我国的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发展比较缓慢,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论述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的意义,分析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犯罪现象已经成为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社区矫正作为国际刑罚执行的新的发展趋势,对罪错青少年的社会回归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利用社区矫正这一新的理念、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为罪错青少年提供更好的社会服务,为我国的和谐社会创建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社区矫正是通过社区组织对青少年罪犯进行社会化教育,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使其适应并顺利回归社会的过程。社区矫正的过程、社区矫正的效果取得都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主要包括青少年自我因素、家庭因素、同辈群体因素和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5.
近十年,我国青少年犯罪研究重点集中于青少年犯罪现状、犯罪特征、犯罪原因以及犯罪预防这四个方面。多数学者根据青少年犯罪的现状来概括犯罪特征,并从网络、社会环境、文化与社会排斥等方面分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提出完善立法、净化社会环境、刑罚矫正与有效社区管理等预防和治理措施。这些已有的研究成果将给我们进一步研究青少年犯罪带来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犯罪日渐上升,为了避免青少年受到监狱暴力以及“交叉感染”等伤害,目前采取人性化方式将他们放在社区中进行矫正。本文从非政府组织参与青少年社区矫正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研究,以期对我国青少年社区矫正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社区矫正借助社会力量来控制犯罪,改变了以往国家单一的犯罪控制模式,实现了由一元向多元犯罪控制模式的转变。但囿于我国社区矫正法律规定的不完善,对社区矫正目标即改造罪犯的单一性认识,导致我国社区矫正犯罪控制功能难以有效发挥。为此,有必要以系统论为指导完善以社区矫正为中心的相关法律,以恢复性行刑为理念吸收包括被害人在内的其他社会人员参加社区矫正,充分发挥社区矫正犯罪控制之社会控制与法律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犯罪的社区次级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经进入一个全面的、加速发展的社会转型期,由于现代化的冲击,使以往意义上的社会控制机制弱化,造成大量社会问题的产生,其中之一是青少年犯罪的快速增长。根据现代化理论和社会结构理论,探求了现代社会社区变迁与青少年犯罪增长的相关性以及基于社区的预防功能和预防模式。  相似文献   

9.
社区矫正的概念及其性质新论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社区矫正的概念和性质问题,是决定能否对社区矫正工作进行正确定位和能否科学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新型犯罪矫正模式的基本问题。社区矫正是矫正机构将罪犯放在社区里进行矫正教育,在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矫正教育罪犯的新型矫正方式。社区矫正的性质并不是刑罚执行活动,而是对罪犯的管束保护或观察保护,具有限制人身自由的保安处分的性质。  相似文献   

10.
转型期的青少年失足与犯罪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问题成因是内在心理特点和外在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化、人性化、柔性化的介入手法,可以通过个案服务、社区矫正服务和倡导性社会工作等方法有效预防和矫正青少年失足与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犯罪是世界大多数国家面临的严峻问题。社区对预防青少年犯罪有着重要的特殊优势,可以为青少年提供其生存的优良环境。为了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发挥社区功能,应整合社会资源,净化社会环境,形成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社会联动机制,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青少年犯罪预防的社区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2.
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社会痼疾”,其犯罪行为是不良心理的外化体现。作为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矫正重要手段的心理干预对矫正未成年人犯罪心理、预防再次犯罪具有重要价值。大量研究表明,在社区环境中,针对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理矫正通常建立在主观的信念和零散的经验之上,由于缺少矫正效果的相应证据,难以实现预期效果。有鉴于此,文章通过Meta分析产生的系统评价结论为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理干预提供科学证据,并希望通过完善社区矫正法制建设,构建科学的心理评估与精准矫正机制、持续性干预的经费激励机制、多方社会力量协同的参与机制等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矫正机制,将研究证据广泛应用和推广至社区矫正司法实践,提高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矫正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3.
在美国社区矫正已成为普遍适用的司法和执法形式,尤其对对未成年犯的社区矫正项目形式多样,针对性强,且极为完备。因此,了解美国对未成年犯的社区矫正项目,对于我国加强和完善对青少年犯罪的治理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面对未成年人犯罪率日趋增长的趋势,我国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加大了对未成年罪犯的保护力度,尽量采取非刑事处罚及非监禁措施,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但从建立和谐社会的视角看还是远远不够的.如何从理性社会、人文关怀出发,预防和遏制未成年人犯罪,是世界许多国家共同面临的社会问题.笔者以为,社区矫正制度对未成年犯罪人更能体现出其它制度难以比拟的优越性,对于犯罪的未成年人适用社区矫正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社区矫正是一种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当前青少年犯罪社区矫近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A是安徽省某县社区服刑人员.通过对A的个性心理特征、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家庭状况的分析,社区矫正工作者对A进行了4个月的社区矫正,A从思想到行为各方面都有很大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理性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喻红粉 《南都学坛》2005,25(3):97-99
社区矫正作为新兴的矫正罪犯的方法,代表着犯罪矫正的未来发展方向。我国目前已经在部分省市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为了社区矫正在我国的顺利推行,应结合中国国情,理性地建构这一制度。要更新观念,明确我国推行社区矫正的目标,完善相关的立法,倡导建立有效的社区矫正执行机制,加强对社区矫正活动的法律监督。  相似文献   

17.
社区矫正作为现代社会的热点问题,倍受国内外学术界和实务部门的关注。在我国,随着社区矫正试点的推广与运行,社区矫正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刑罚方式。社区矫正这一理念本身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在其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受到刑法谦抑思想、犯罪的人格矫正理论、犯罪标签理论、复归理论以及"大社会"观念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8.
当前和今后的一段时间,我国的禁毒形势依然严峻,治理毒品犯罪仍然任重而道远。而开展毒品犯罪人社区矫正研究,发挥社区在治理毒品犯罪中的基础性作用,是实现毒品犯罪社会综合治理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社区矫正理论精细化的重要途径。在研究毒品犯罪人的个体和心理特征的基础上,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和《武汉会议纪要》,吸收群众组织参与矫正,构建以戒促矫的矫正模式,对毒品犯罪人社区矫正体系的完善和毒品犯罪的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流动人口涌人城市,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流动人口子女行为偏差甚至犯罪问题日益突显,成为城市治安的隐患。社会支持理论运用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方法,从个人层面、群体层面和社区层面介入,矫正流动人口子女的偏差行为,帮助其建立社会支持网络,恢复其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0.
彝族聚居区传统矫正模式与社区矫正的融合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彝族聚居区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典型,就犯罪问题而言,在犯罪主体、犯罪形态、犯罪心理和犯罪控制等方面都呈现出有别于内地的个性特点,而与之相关联的犯罪矫正也在不同程度上受族群环境、传统处遇、地域差异和民间习惯法的影响。在彝族聚居区推行社区矫正制度,需要考虑犯罪本身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与内地的差异性,并结合犯罪矫正的民族个性特点,实现传统矫正模式与社区矫正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