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王国维《人间词话》认为,纳兰词风的形成是因"初入中原,未染汉人气息,故能真切如此。"事实上,纳兰词学成就的取得恰恰得益于他与汉人,特别是与江南文人的交流。在其词中,他不仅屡提江南地,且常写江南景,同时不断地抒发与江南文人间的深厚情谊,这些均在证明他已染汉人气习,汉人的习性情趣、诗文风格对纳兰词成就的取得颇有助益。  相似文献   

2.
刘岳磊 《江海学刊》2015,(2):188-194
迄今为止学界尚未有明清词话史出现,这是词学研究的重大缺憾之一,因此有必要对明清词话史进行整体性建构。明清词话史的建构应当在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结合历时纵观研究、共时横剖研究、综合研究三种方式,以明清词话的编撰、版本、传播、接受、影响及其相关批评、理论问题为基础,探讨明清词话文体特征及文学意味,挖掘其文化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历代词话之间的顺承关系与演变历程以及各朝各代词话对词学发展的影响。探究明清词话史的建构对词话学、词学史等研究具有开拓意义。  相似文献   

3.
况周颐词学文献考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克强 《文史哲》2005,(1):97-102
况周颐为晚清词学四大家之一 ,其词学论著除《蕙风词话》之外尚有《香海棠馆词话》等十余种。《蕙风词话》是在其他词话的基础上编定的 ,况周颐改变早期各种词话无主题、无次序的状况 ,根据主题的需要设置理论框架 ,对各种词话加以取舍、编排和改动。况周颐《蕙风词话》之外的词学文献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丰富了况周颐的词学理论 ,扩展了况周颐的词学研究领域 ,还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4.
1962年5月毛泽东发表的<词六首>,是作者对多年前作品的传抄件"略加修改"而形成的.发表稿与传抄稿有较大的差别;发表稿既保留了传抄稿的高格调,又增强了传抄稿的诗味;发表稿保存了传抄稿的历史面貌,同时溶入了作者修改时的时代呼声;发表稿是作者本人殚精竭虑推敲与吸纳别人宝贵意见的结晶.  相似文献   

5.
再论宋代民间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宋代民间词散见于宋人笔记杂书、词话、类书和词选集,搜集整理比较困难,遂为历来词论家所忽略;所以中国文学史、民间文学史和俗文学史都只谈到唐代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的敦煌民间词。五十年代初,俞平伯先生始提出关于整理和研究民间词的意见。他认为:“严格说来,我们所讲说评论的,只是文人的词,不是‘词’。真的词论必须能诠明词的流行的实在情形,即包括民间的词,不经著录的作品。”他希望“若能够用上新观点来研究自然可以有更多的发见,给词史以一个新生的面貌”。八十年代初,笔者在《宋代民间词论略》中,通过对现存作品的初步分析,尝试探讨了宋代民间词的社会意义和艺术特点,粗略地描述了它的历史概貌。这篇文章曾引起词界的注意,而且几年之后还有一定的影响。但现在看来,文中某些论点已显得有些片面,尤其是从市民文学和民间文学的角度来审视,就觉更有必要作一些理想与材料方面的补充了。兹就宋代民间词的都市性特点、它的民间文学特征及宋代统治阶级和文人对民间词的态度等问题,再申论之。  相似文献   

6.
严迪昌《清词史》论陈廷敬说:他是京城大僚文人中的有重望者,诗文均精,以词名一时,有作品传世。此语肯定了陈廷敬在康熙词坛的地位。今所见陈廷敬词65首,其《尊文堂集》收词64首。丁绍仪《听秋声馆词话》载陈廷敬词1首,其卷10云:我朝如汤  相似文献   

7.
轶事词话是以记轶事、资闲谈为目的的本事词话,因其缺乏批评理论价值而往往被人忽视。本文列举四个方面,解析轶事词话的特殊价值所在:体现词为亡国之音的思想意涵、彰显时代精神的背景体现、“比兴寄托”说的早期表现、词体观念的认同和演变。要之,轶事词话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也是词学批评和理论的特殊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8.
清人的宋词史研究以扎实的史料辑考来支撑宏观上的理论建构.史料辑考以整理宋代词话,考订词人史迹,编选、校勘宋词为主要内容,其深层用意是要以纪事本末体与纪传体的形式来反映宋代词史风貌,通过保存、整理作品来达到"以词存史"之目的.清人在建构词史时,或以词人为基点,或以正变为骨力,或以风格为中心,基本做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但清人的宋词史研究淡化了对宋词原生状态的考察,缺失了宋词中数量庞大的俗词的身影.其根本原因在于词文学在宋、清两代的生存状态发生了改变,其直接后果就是使词这一在宋代原本非主流的、雅俗并存的文体被清人人为地抬作了宋代的代表文体与雅文学之典范.所以当下的宋词史研究与书写,不仅要深化、扩展和纠正清人的话语,更要弥补那些为清人所缺失、淡化的部分,最大程度地恢复宋代词史的本来面貌.  相似文献   

9.
<〈人间词话〉〈间词〉注评>(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是国内王国维研究权威陈鸿祥先生的新著.其突出的特点是,从东西文化的比较视角、现代与传统的张力场中,对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人间词>,给予了一种新的注释和新的阐述.并在这宏阔的综合注评中,给<人间词话><人间词>的文本研究,拓展了一个新的领域,起到了迄今为止对<人间词话><人间词>的当代注评的总体叙述的惊人效果,为我国对王国维<人间词话><人间词>的研究,推上了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传抄是中国古代知识复制最根本的方式,有其产生发展的渊源,对后世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传抄活动的主要动力是基于为往圣继绝学而"立言",或是宗教信仰的"修功业",或是作为知识人谋生的手段。一千余年的传抄活动,在传播知识和文化的同时,对传抄者的思想、著述方式也生产了深刻影响,述而不作引经据典的思维模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创造性,影响了近代知识产权思想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歌词的音乐性,是歌词区别于其他文学形式的一个重要特征。歌词对音乐的创作具有重要的影响,影响作曲家创作的情感、曲式的构思以及节奏与曲调,这就是歌词对于音乐的召示力,它是由歌词创作的主要目的和过程所决定的。它既包括内在的音乐性也就是走向和通向音乐的真挚强烈的情感,又包括外在的音乐性即歌词的语言风格、节奏、韵律以及结构。  相似文献   

12.
付红妹  张虹  霍素君 《河北学刊》2007,27(4):143-145
艺术品是艺术家心灵世界的外化,宋词亦不例外。宋代士人是宋词的创作主体和审美主体,他们的心理结构直接影响到宋词审美风貌的形成。在滋生于宋代特定的社会文化土壤的隐逸精神的影响下,宋词形成了清旷、疏放、空淡的一脉审美风貌。宋代士人既积极入世又保持精神自由、追求诗意生存的人生态度对当前的中国文坛乃至中国社会都是一种启示。  相似文献   

13.
西晋故事体歌诗与后代说唱文学之关系考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怀荣 《文史哲》2005,(2):58-65
我国表演艺术的发展,在汉代就已产生了以音乐伴唱演述故事的相和曲、横吹曲和杂曲歌,同时还出现了以讲说和唱诵故事为主的俗赋,以及将歌、乐、舞等多种艺术形式融为一体、表演故事的歌舞艺术雏形。西晋时期出现的一批故事体歌诗,正是汉代表演艺术进一步发展的结果,这些歌诗或歌咏正史中史实,或敷衍民间故事,或为前代表现历史题材的歌诗的改写,均为历史题材,具有一定的情节,并与音乐或歌舞密切相关。其所歌咏的历史故事和人物,成为后来说唱文学的常见题材;其集故事性与表演性为一体的特点,也被后者所继承。因此,西晋故事体歌诗不仅对说唱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说唱文学的重要源头。对它在文学史上的意义,有必要进行重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高翠元 《兰州学刊》2005,(6):270-272
唐代情爱传奇是唐代文士根据他们的情爱体验而创作出来的作品,在这些传奇中男性操纵着话语权利,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男权主义价值标准和审美趣味来叙事,故这些情爱传奇中深刻体现了男权语境中的文士的隐秘心曲.一方面,它折射出受传统文化影响的文士在本能欲求驱动下的色欲心理,另一方面又表现出文士对人的灵性和至情的强烈追求.  相似文献   

15.
刘建琼 《河北学刊》2007,27(4):137-139
文学主题的特性常常是社会形态格式的表征,忧生意识是宋词的文学特质。本文试图从创作时代的社会特性出发,本依词人心灵世界的构建来追溯宋词忧生意识的种种表现,寻找文学创作的根由以及作品和作家价值所在,为宋词的欣赏和文学的创作提供思考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汉语词汇的理据性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曾经指出,汉语中无理据的词占绝对的优势.这种说法并不符合汉语的实际.首先汉语中尤其是现代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合成词,合成词的理据是显而易见的.其次,汉语单纯词中有大量的派生词,派生词的音义来源于它的源词,因而也是有理据的.而作为派生词的源词的原生词则是我们的祖先通过用发音器官摹拟事物的声音、外部形状、动作行为等方式创造出来的,也是有理据的.  相似文献   

17.
从历史角度出发,对各时期实词与虚词划分标准问题作了简明综述,并予以扼要评述,以期使人们对实词与虚词划分标准问题有更明确与客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歌如按流行区域来划分,可分为乡土民歌(乡村)与时调小曲(城镇)两大类,二者之间有着极为复杂的渊源关系。但如要从乡土民歌中划分出时调小曲,做出畛域分明的区分界定,又颇为困难。从明清之际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凤阳歌》(乡土民歌)演变为《凤阳花鼓曲》(时调小曲),最后形成《花鼓戏》(戏曲)的生成过程,可以窥见明清之际时调小曲产生的渊源及其发展情形。  相似文献   

19.
邓晓玲 《北方论丛》2001,(4):122-123
词汇是语言基本单位,词汇储备量不足是学生学习外语的最大障碍。故应在教学中千方百计地帮助学生增加词汇有效储备量。识记单词的科学方法有三种。其一,两种识标法-机械识标与理解识记结合使用,相互辅佐;其二,如何与遗忘抗争--根据人识记与遗忘的规律及时的再现所学的再现所学的新单词即在遗忘之前复习再现是识记单词的科学方法;其三,根据科学识记单词的规律,安排词汇讲解,复习再现及提问、测试等教学手段,方能帮助学生增强词汇有效储备量。  相似文献   

20.
刘聪颖  魏丽娟 《河北学刊》2012,32(4):253-255
本文运用生态美学原理,从磁州窑诗词生态叙事、生态意境、生态精髓等方面阐释磁州窑诗词绿色写作中蕴涵的生态智慧,以期开拓磁州窑诗词研究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