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陈伟 《延边大学学报》2008,41(2):73-76,88
古代日本官人的出身资格大体分为五位以上的官人的子孙的荫子孙,六、七、八位的官人之子的位子和除此之外的白丁三种。荫位制是五位以上的有位贵族子孙的主要出身之路。古代日本的学校与官吏出身制度的联系不是很密切,大学的功能与其说是培养任用官吏的机构,不如说是在培养专家的同时,以使五位以上贵族的子孙广泛了解经学为目的的一种经学传播机构。  相似文献   

2.
唐平高昌之后,通过授予勋官等方式,将留居高昌的旧官人、首望及为乡闾所服者纳入唐王朝的官阶体系之中。所谓“旧官人”当主要指在高昌国时期任第五等级以下的中低级官吏,“首望”指乡闾之中的名望之家,“景行淳直,及为乡闾所服者”指百姓之中为人正直、处事公平,为乡民所钦服之人。唐王朝通过授勋、任职和授田等方式,维护旧官人、首望及为乡闾所服者的政治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以达到与之“共守”西州的目标。旧官人、首望及为乡闾所服者乃是唐王朝在西州建立并稳定其统治秩序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3.
肖伯纳是英国现代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家 ,其五幕传奇喜剧《卖花女》描写了一位有声望的语言学家息金斯教授用五英磅买了一个出身贫寒的街头卖花女伊莉莎作试验、作赌注 ,企图想改变她的语言 ,包装她的外表 ,让她变成一位似乎出身于豪门贵族的小姐 ,但是出身贫寒的伊莉莎不愿过着这种受人摆布的生活和精神虐待 ,要求重返原来生活 ,从而表现了作者“尊者自尊 ,贱者自贱”不可逆转的费边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4.
我国历代都极为重视官吏考核。从原始考课法到周朝的六计考核,从春秋战国的"上计"到秦汉官吏"考课"制,从《唐六典》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都官考课七十二法》、《五条课郡县法》、《三等黝陆法》、《六条课郡法》,从宋代的"四善四最"和金朝的"四善二十七最"到《明会典》规定"九年三考"制和《清会典》规定的"四格八法"制,我国古代官吏考核的法律规制一步步发展完备。对我国古代官吏考核法律规制进行流变考证,有利于探究其对我国当前行政责任法律规制的启示与借鉴价值,和对西方文官考核制度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大学寮是日本古代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关于大学寮的性质,自古以来就说法不一。本文认为大学寮是以中下级贵族子弟为主要培养对象的,培养中下级官吏的机构,同时也是古代日本律令制国家里名副其实的从事专业教育的最高学府。作为古代专制国家的学校,日本的大学寮没有做学问的自由,也不具备作为学校的独立性,这一性质与现代大学是完全不同的。  相似文献   

6.
孔母“额征在”,史称大贤德,并谓出身曲阜望族。究其竞:贤德是真,望族则假─—突出贫贱的最低阶层者也。本文先从先秦紧要制度“姓氏制”入手,考辨了“颜征在”一名虚豁失真,仅只是一位颜氏大家族名下的下女;继而以春秋贵族婚制“媵婚制”考论了她在家庭内地位之卑贱;然后又佐以她的亲密女伴─—贱妪及孔子本人“吾少也贱”的有力材料,确证孔母突出败民阶层,从而论证孔子亦属践民出身。此与历古迄今一致认定“孔母孔子出身贵族论”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7.
廖平(1852—1932),字季平,四川井研县人,是近代有名的经学大师,以经学六变闻名于世,自号六译先生。他一生经学一变平分今古,二变尊今抑古,三变小统大统,四变人学天学,五变天人大小,六变以《黄帝内经》的五运六气解《诗》、《易》。一生思想多变是廖平经学思想的特点。要掌握廖平思想发展的脉络,不能不首先解决经学六变的时间问题。这个问题似乎已经解决了。廖平本人著有《经学四变记》,说明了经学前四变的时间;他的弟子黄镕、柏毓东分别写有《五变记笺述》和《六变记》,有廖平经学后两变时间的说明;廖平的孙子廖宗泽撰有《廖平年谱》,对廖平经学六变的时间作了较详细的说明。这些  相似文献   

8.
《论语·雍也》:“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以往论者释儒,罕有联系子夏姓氏者,释君子有两种含义:有德者、有位者.进一步分析可说君子有四种含义.就已然性而言,除了以往所谓两种,还有第三种有德又有位者.第四种是孔子教育弟子君子应当如何如何,尚不具备已然性,就理想标准而言比较接近第三种含义.其实,无论两种还是四种,都是后人结合《论语》具体语境所作的分析,而在孔子心中和《论语》中,君子大概只有一种含义:有德又有位者;小人则是其反义词.儒在孔子时代,还是一种行业,这一行业包括承继了巫、史、祝、卜等王官知识技艺而以教师、治丧、相礼、占卜等为职业的所有术士.君子标准加上儒之职业性,就是所谓“君子儒”.子夏作为卜氏后裔、卜偃后人,出身于由贵族沦为民间术士而世代为人占卦决疑的贫寒之家.“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是孔子针对子夏的出身,对其进行入学教育的要点.  相似文献   

9.
经学与诸子学看起来是战国秦汉时期学术思想史上不太相关的两种思想资源,故昔人曾说汉代是子学时代转入了经学时代;其实经学与子学之间有很多联系,诸子各家皆有经,很多诸子学派也研究诗书礼乐,应当平等地看待经与子,经学传承中的很多内容都是子学发展的产物,尤其表现在重视学派的传承等方面。只是到了汉代,朝廷立五经博士之后,经子两者之间才逐渐有了一定的差别。儒家对诗书礼乐特别重视,看起来朝廷立五经博士是儒家取得了胜利,但是,诸子对于道的追求却被放弃了。  相似文献   

10.
实行公务员制度,是我国干部人事管理制度的划时代的重大变革。研究考察人类历史上的官吏选拔任用制度,可以使我们加深对实行公务员制度重要性的认识,更坚定地推行公务员制度。一在国家产生之前的原始社会,已经有了一定的管理机构和专门从事管理的人,如在我国有“黄帝置六相”、“尧有十六相”、“官员六十名”①的传说。但是,原始社会还没有后来意义上的官吏。国家产生后,才有了官吏队伍,从而也就产生了官吏的选拔任用制度。从人类历史上看,主要的官吏选拔任用制度有下列几种。(一)世袭官职制。这种官吏选拔任用制度亦称为“世官…  相似文献   

11.
服饰图案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本文主要阐述了原始社会服饰图案的起源,封建社会服饰图案的阶级化、等级化,现代社会服饰图案的多样化,并分析了各个时期的艺术表现形式,指出服饰图案反映了当时人的社会意识和审美心理活动。  相似文献   

12.
古礼丧服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依据丧期和祭礼的变化多次"易服"。"易服"具体可以分为成服、变服、受服、除服四种情况。"成服"是依据丧制从平时的服装改变为丧服;"变服"、"受服"是成服之后,依据丧期和丧情的变化对丧服进行的改易;"除服"则是丧礼结束后,改回平时的服装。丧服制度中,"服以饰情"、"变而从宜"的思想通贯于整个丧礼易服过程中,同时也是儒家"制之礼义"基本思想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3.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作为千年茶文化载体的茶艺馆成为茶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茶艺服饰是特定的职业个性和艺术个性的结合,属于茶叶经济的延伸产品。茶艺服饰应逐渐形成自身的特色,为茶艺事业的发展增添文化竞争力,提升文化消费品味。运用4p营销理论为茶艺服饰的发展提供策略,产品开发抓住其核心文化内涵,确立准确的价值坐标、因地制宜、因茶而异、依托已有茶文化品牌实施有效的市场拓展,专业化的茶艺服饰对现代茶艺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楚辞中的服饰描述有着丰富复杂的象征意义和极为重要的表达作用,这主要表现为:楚辞所写到的服饰常常是对人格之美的象征,并且楚辞中服饰所象征的美好人格有着多方面的内涵;楚辞中人物的服饰之美及有关描述象征和表现着一种强烈、执着的用世之志及此用世之志所遭受的重重打击;楚辞中有关服饰的某些描述还是人物在人格之美不获赏识、用世之志屡遭打击的情况下产生的忧结之情的表现或象征。楚辞中服饰的纷盛华美和香草服饰的频繁出现有其深厚的社会文化基础,楚辞服饰描述对人格和情志的象征和表达也有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5.
继承与发展、碰撞与融合——辽宁省满族民间服饰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运用民族学田野调查的方法,通过对辽宁省满族聚居的8个满族自治县的调查,了解和分析满族民间服饰在当代社会的生存现状,探讨民族服饰在当下社会如何同主流文化进行交流与融合,欲寻找出一条适合民族服饰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2009年对于中国广播电视是重要的一年,既是建国60周年,也是广播电视辉煌发展的60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电行业正面临新的挑战:体制机制的变革、"三网融合"的趋势、视听新媒体的冲击,机遇与挑战并存.广播电视体制改革创新面临进一步提速的问题,而体制的变革首当其冲,由此对公共广播电视体制的关注便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梳理2009年新闻学部分核心期刊的基础上,试图对2009年度公共广播电视研究的特点、一些重要研究议题的主要观点以及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做一简要勾勒.  相似文献   

17.
宫廷服用文化是宫廷诗歌创作中的一个重要视阈及独特载体。作为中国古典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宫廷服饰以其承载的丰富文化含义与古诗词曲融为一体。文章将从穿衣者阶级色彩、服饰外形以及服饰材质三个方面来探讨此类诗歌的翻译方法及技巧,向译语读者传达宫廷服饰的别样文化体验。  相似文献   

18.
服装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一种符号,人们可以通过服装这一符号系统彼此进行了解与沟通。服装是人的性别、年龄的符号,是显示人的身份地位的符号,是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符号。服装作为一个符号系统,这个系统是发展的、流动的、民族的、国际的。  相似文献   

19.
彝族服饰产业的生存和发展与其市场有密切的关系,要创办和发展彝族服饰产业就必须研究彝族服饰的市场,了解和把握彝族服饰市场。目前,彝族服饰市场没有形成规模,不活跃。应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以彝族服饰产业自身的改革发展,并结合民族文化旅游,采取多种措施开辟市场、扩大市场、巩固市场,从而为彝族服饰文化产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市场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在移动计算环境中,数据广播能支持大规模并发用户访问服务器上的数据,是提高移动计算系统可伸缩性的一项重要技术.介绍了数据广播的体系结构,提出了构建数据广播模型的关键问题,对数据广播调度算法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