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面向新世纪的马列文论研究”学术讨论会暨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第十七届年会于 2 0 0 0年 5月 8日至 5月 11日在上海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位专家学者聚首上海社会科学院 ,共提交论文四十余篇 ,就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回顾与前瞻、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当代形态即其他一些相关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回顾与前瞻  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回顾与前瞻是本届年会的重要议题。与以往会议及同类议题相比 ,参加本届年会的专家学者更注重的是“前瞻” ,而不是“回顾”。面对世界进入全球化进程的历史发展趋势 ,佛山大学社科…  相似文献   

2.
“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与民族文化多样性”学术研讨会暨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第22届年会于2005年10月23—24日在广西民族学院召开。会议围绕“中国与世界: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马克思主义民族文化经典学说的现代阐释”、“当代马克思主义与后殖民主义、文化多元主义等西方文论流派的比较研究”及其他有关马克思主义民族文学、文化理论的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来自全国各地的7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广西民族学院和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领导出席了会议。一、全球化与文化的民族性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吴元迈研究员在…  相似文献   

3.
1987年8月10日,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年会,于东方艺术宝库敦煌召开。大会议题为重新建构马列文论体系。到会同志对此命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一些同志认为,此命题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体系,不存在重新建构的问题。对马列文论,首先是坚持的问题。不坚持,怎么发展?提出这个议题,说明原来有问题。马列文论和毛泽东文艺思想,是高层次的艺术论。这是不能否定的。另一些同志则认为,此议题很有时代意义与历  相似文献   

4.
2006年4月7-8日,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召开了“文艺意识形态学说学术研讨会”。全国各地持有不同观点的近40位学者参加了研讨。该研讨会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吉林大学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研究中心、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共同主办。  相似文献   

5.
由广西师院、广西师大、柳州市社科联等10单位联合主办的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第11届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11月10日至14日在广西柳州举行。出席会议代表150余人,提交会议论文49篇。会议讨论的中心议题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反对文艺领域中的资产阶级自由化;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学。会长吴介民同志致了开幕词,阐述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反对文艺领域里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必要性和长期性,以及在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中要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十分注意分清学术行为和政治行为,贯彻双百方针,以便把马列文论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代表们就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艺学的基本原  相似文献   

6.
20 0 3年 1 2月 3日至 4日 ,第四届全国文艺学及相关学科建设研讨会在暨南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文艺学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 70多人会聚一堂 ,共同探讨文艺学学科建设问题。面对上世纪 90年代以来兴起的文化研究、文化诗学研究以及跨学科研究等发展潮流 ,本届研讨会提出了“文艺学学科的拓展与边界”的中心议题 ,着重探讨了当代文艺学面临的危机与自身建设、文艺学与其他学科的互动与反思以及高学位点的人才培养和教育等问题。与会专家都提到了当下文艺学面临的危机问题。山东大学曾繁仁教授指出目前社会文化的急剧转型对传统的文艺学理论…  相似文献   

7.
信息传递     
2011年7月22—24日,由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承办的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第28届年会在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召开,会议主题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学术月刊》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学术研讨会"暨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第24届年会于2007年10月21-23日在山东聊城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及科研院所的近80位学者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9.
赵宪章,1951年生于山东辛县,文学硕士,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从事文学理论和文艺美学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先后为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主讲过“文艺理论体系研究”和“马克思主义与现代西方社会思潮”等课程,指导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马列文论是赵宪章学术研究的起步。早在77年大学毕业不久,他就因参加《马列文论百题》等著作的编撰工作而受到学界前辈的赞赏。这期间他在《文学评论从刊》等全国著名刊物上发表的《阶级分析和历史分析相统一》、《(1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人的美学发现》等系列论文,以严谨的学风和独到的见解在…  相似文献   

10.
30年来,马列文论研究在学术界和理论界呈现出表面繁荣,而实际上萧条的局面。这一局面的形成在于其价值立场的缺位和批判意识的淡化,在于一定范围内马列文论在“讲什么”和“怎么讲”两个层面的意义被虚化,在于马列文论边界意识的模糊化。建构马列文论的当代形态首先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30年来的系列成果,尤其是其中关于文化、文艺的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11.
现代文艺学建构视野下的瞿秋白文艺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瞿秋白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文艺理论家,其文艺思想非常独特而富有创见。我国现代文艺学草创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经过“五四时期”学术典型的初步建构,到了上世纪20年代后期至30-40年代,各种不同文论话语之间发生激烈冲突,出现了各种“主义”的译介热潮,其中以瞿秋白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译介对中国现代文艺学的影响最为深巨。瞿秋白是马列文论“中国化”的重要奠基者和伟大开拓者,是上世纪30年代中国革命文艺理论的主要奠基人,是毛泽东文艺思想形成过程中最重要的中介人。  相似文献   

12.
自卢卡契1923年发表《历史与阶级意识》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家撰写了大批有份量的理论著作,并形成了文艺学不少分支学派。面对这一重要的文论现象,西方文论界早已在进行认真的研究。美国知名文艺理论家韦勒克为《二十世纪世界文学百科全书》撰写的“文学批评”条目中,称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简称西马文论)与心理分析、神话批评三足鼎立,为当今“真正具有国际性的文学批评”。认真研究西马文论的产生、发展及理论得失,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将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马列文论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如何继续发挥马列文论的指导作用,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如何正视当代马列文论研究中存在的“瓶颈”问题,是我们必须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症结.本文立足于当代马列文论研究的现实,试图从当代马列文论的发展与创新、中国传统文论和马列文论的融合,以及马列文论研究的跨学科视野这三个方面具体解读当代马列文论研究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域外文论本土化”与“中国文论他国化”是近年来我国文艺学及比较文学领域探讨的热门话题。推进此一问题研究的重要途径,是结合中国现代文论新传统的形成与发展,对其内在机制进行描述与深入的阐释。中国文论新传统是在百年中外古今文论对话的基础上,立足于现代汉语新文学发展的当前境遇,尽力寻求一种全新的文论思考及评论框架。大体而言,中国现代文论新传统由“左翼-马克思主义文论”、“人性-人道  相似文献   

15.
文艺美学的反思──“文艺美学在中国”学术研讨会侧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11月2-5日,由《文艺研究》编辑部、暨南大学中文系、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全国青年美学研究会共同主办的“文艺美学在中国”中青年学术研讨会在暨南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6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一学术讨论会。著名美学家刘纲纪、文艺美学学科倡导人胡经之、著名文艺理论家重庆炳。饶力子,作为特邀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学者以文艺美学的学科建设为中心,就“文艺美学的学科性质及其研究进程”、“文艺学与美学的关系”、“中国古代文艺美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等问题展开了认真而热烈的讨论。大家认为,虽然目前明确描述和界…  相似文献   

16.
全国第五届文艺理论年会于五月五日至五月十日在安徽省芜湖市召开。来自全国几十所高等院校、数十家新闻出版单位、报刊编辑部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及其同行参加了这届年会。 本届年会从新时期文学的现状和文艺理论的实际出发,几经审议,拟定了“新时期文学的现实主义问题”这个中心议题。在五天的会议上,代表们就此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观实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不仅对发展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新时期文学实践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梁一儒教授,生于1936年,山东省淄博市人。1959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曾在内蒙古从事民族文学研究和高校教学多年。现为山东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山大威海分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文系教授。先后兼任内蒙古文艺理论研究会会长、全国马列文论研究...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以来,马列文论经典文本释读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困扰着马列文论研究的进一步推进,经典文本解释上的混乱日益需要建立科学的释读规则,并在此基础上建构起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解释学,以引导马列文论研究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新发展。当前马列文论经典文本的释读,应着重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即翻译、语境和思维方式方面,这三个方面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论解释学建构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9.
全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学会第20届年会暨“国外马克思主义文论与中国文论建设”学术研究会,于2003年11月下旬在重庆西南师范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等全国各地高校的60余位学者参加了研讨会,大会共收到论文67篇。在研讨会上,与会学者就国外马克思主义文论与中国文论建设的关系这一主题,特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与新时期以来中国文论的关系,进行了广泛、深刻而热烈的讨论。与会者普遍感到,自20世纪90年代冷战格局崩溃以来,随着苏联东欧的急剧变革,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20.
郭浩帆 《文史哲》2001,(2):126-126
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十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0年 1 0月 1 5日至 2 0日在福州市召开。对2 0世纪近代文学的研究进行回顾和反思便成为本届年会的重要议题之一。郭延礼教授的《2 0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学术历程之回顾》一文把“五四”以后至 2 0世纪末近代文学的系统研究归纳为“开始期”( 1 91 9- 1 949)、“重建期”( 1 950 - 1 978)和“繁盛期”( 1 979- 1 999)三个阶段 ,认为尽管直到 2 0世纪 50年代前 ,“近代文学”还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科学概念 ,但鲁迅、胡适、郑振铎、阿英、陈子展诸前辈学者卓有成效的拓荒工作为近代文学研究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