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4 毫秒
1.
黑暗意象丛是海子诗歌的主题意象所在。这一意象丛包括太阳、月亮、水、大地、麦地等多重意象,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和生发能力,是海子诗歌区别于同时代诗人,也区别于乡土诗人、抒情诗人的根本性标志。黑暗意象丛深刻地打上了海子自己的个性标签,代表了其诗歌的终极状态。  相似文献   

2.
诗歌是以意象为核心的语言艺术 ,无论是中国诗人还是英美诗人都把营造意象作为诗歌创作的焦点。然而 ,由于中西方文化传统的不同和自然环境的差异 ,诗人对“自然”意象的描写便呈现出不同的审美情趣和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3.
刘红梅 《船山学刊》2006,(2):144-146
在唐诗中,梧桐意象蕴含着丰富的友情意义,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诗人引梧桐为知己,也把知己比作梧桐,梧桐意象中含有知己之意;二是梧桐意象常被诗人用来表达友情与别情;三是“丝桐”是唐代诗人传递友情的工具。  相似文献   

4.
意象是构建诗歌意境的必备要素,诗人往往喜爱营造意象,用意象进行思考和表达.自然花草树木是诗人所钟爱的意象,随着时代的不同,也被赋予约定俗成的象喻意义,但由于诗人情感、审美情趣各异,也拥有不同的情思.杨花因其特质,在唐诗中经常出现,又因时代的不同,在数量、意蕴上而独具特色.杨花意象在和不同意象的组合中,也产生了不同象喻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由于诗人常常借助于自然景物来抒发情感,因此使得诗歌具有一种情景交融的特性。而情景交融是意象内容的核心,诗人们在意象经营中,情与景相互交融、契合,意境含蓄、蕴藉,从而使诗歌呈现出情景交融的意象美。  相似文献   

6.
徐秋明 《学术论坛》2001,(5):106-109
诗歌意象的选择和组合,带着诗人强烈的个性特征,体现了诗人的思想情感和风格特征.杜甫笔下那庞大而独特的意象群,表现了他的生活、理想和感情.解析这些意象,可以了解诗人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7.
花作为原型意象,契合中华民族士人高雅敏感的文化心理,历朝历代深受诗人们的喜爱.新诗兴起,特别是上世纪40-70年代新诗朝着激进和直白的主流发展,“意象说”受到冲击,但花作为原型意象,并没有被扼杀,反而深受部分诗人的青睐,当代诗人蔡其矫就是其中之一.他养花、爱花、吟花,对花的挚爱可以说到了痴迷的状态.他以花为意象表现美、爱和自由.蔡其矫诗歌以原型意象——花为载体,意象契合,神韵兼备,能旧象翻出新意,赋予花意象现代性意义,这是他对当代诗歌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邱晓 《人文杂志》2022,(1):100-108
杜甫诗中极富个性的“大水”意象是来自中国上古的神话意象,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含义和生命体验:一是诗人经历混乱和动荡的社会局势,二是诗人对疾病、衰老和死亡的个人化生命体验,三是洪水神话和黄泉大水隐喻的民族化的心灵结构。杜甫既是一个仁民爱物、关注社会的现实诗人,也是一个关心自己和“身体”的抒情诗人,还是一个恐慌焦虑的象征诗人。  相似文献   

9.
意象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在英语抒情诗歌中经常为诗人所使用。意象的使用成为诗人抒发情感、表达内心世界的一种艺术手法。文章通过对威廉·卡洛斯·威廉斯两首诗歌的分析,揭示了意象所表达的意蕴以及和诗歌内容与主题的密切关系,同时还提示读者意象是诗歌的灵魂,要理解诗歌的主旨和深层内涵,需要首先领悟诗歌中的意象。  相似文献   

10.
阮籍诗歌意象丰富 ,它表现了诗人不拘礼法的浪漫文人性格和深情至性 ,代表了诗人对纯精神的自由境界的追求。无常是阮籍《咏怀》诗的基本基调 ,诗人透过女性意象含蓄、幽微地呈现出相关的意旨与情感。《咏怀》以女性意象作为理想和精神追求的载体 ,和《离骚》有密切的历史传承和拓展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月"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一个经久不衰的意象,历来研究很多,但全面的总结并不多见.本文从历时角度考察了"月"意象的情感意蕴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嬗变情况:从先秦时期无特定情感意蕴的"日月"对举、诗情背景渲染,到汉魏"玩月"、"望月"的月意蕴情感寄托内涵的生发,到唐代诗人的"望月"、"味月"、"拜月",月意蕴哲理内涵和神话崇拜内涵的嬗变,并最终形成"赏月"文化的中华民族的"月"路历程.  相似文献   

12.
李瑛 《北方论丛》2004,(6):32-34
唐人送别诗色彩缤纷,情深意长,成绩显著,意象使用的个性化是主要因素之一.不同的诗人,受理想愿望、个性气质、情感类型、审美趣味等主体品质因素的影响,其诗歌在取向方面不尽相同.观照唐人送别诗中诗人取象与意象营造方面的特征,对于探寻诗人熔铸在意象中的深层意识,挖掘诗歌作品的文化内蕴,评价诗歌的美学风格,均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3.
陈伯海 《社会科学》2012,(7):166-174
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本质上是一种意象经营的艺术,包含着意象思维、意象语言和意象结构三个层面的问题。意象思维的功能在于生成审美意象,它立足于诗人由实际生活中所获取并积淀下来的情意体验,通过"运意成象"和"观物取象"的运作方式,将其转化为诗人的"意中之象"。意象语言的运用为使这一"意中之象"落实于由语言符号承载的诗歌意象,其关键乃在将语言的概念符号性能改造成意象符号,而利用词语之间的张力以发挥语言的暗示与联想作用,是实现这一改造任务的重要途径。至于意象结构的职能则在于组合意象以结撰文本,让诗歌作品形成能体现诗人内在情意结构的有机的意象系统,于是"意核"的设置与"意脉"的连通,便构成其刻意经营的焦点。总体上说,意象艺术三个层面的活动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其共同的结晶便呈现为由"意-象-言"合成的诗歌文本。  相似文献   

14.
许晓晴 《晋阳学刊》2007,(4):121-124
中古隐逸诗中已经出现了大量固定的隐逸意象群,用来表达诗人对隐逸复杂的思想感情,而研究中古隐逸诗歌首先需要了解中古隐逸诗人对隐逸意象的运用情况。根据中古隐逸诗意象的特征,可将其分为原型意象、衍生意象与自然意象三类,它们具有不断衍生发展的态势,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逐渐固定为文人表达自身隐逸情结的隐逸意象群。  相似文献   

15.
论抒情想象     
本文主张把诗的想象称为抒情想象.人们常以为诗的特征在于想象,或在于形象思维.抒情诗的确富有幻想色彩,但形象思维不是诗人专利.要谈诗人的想象,就离不开诗的审美知觉、诗的意象.抒情诗是以意象连缀而成的,诗的想象势必趋向构成意象结构,从而使自身成为意象的运动方式.意象语言才是抒情诗的特征所在.因此,谈诗的抒情想象必须从意象化的审美知觉谈起.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不同形态的现代诗歌在接受西方诗潮影响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西方象征主义意象艺术的影响。无论是20世纪20年代浪漫主义诗人,还是30年代现实主义诗人,对象征主义意象艺术皆作了有选择性的吸收。象征意象的最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形态方面。李金发第一个自觉地从形式本体层面上接近象征主义意象艺术的本质。30年代现代派诗人体现为意象的意境化以及对后期象征主义意象的生活化、智性化的成功借鉴。40年代的冯至与九叶派诗人建立起了一种意象象征的深层模式。中国现代诗歌形成的意象的象征化潮流,体现了中国诗歌现代性建构的必然要求,为中国诗歌的艺术传统与西方现代诗歌艺术形式的融合提供了最有效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现代诗歌对古典意象的继承与改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中国现代诗歌的意象表现传统。这一传统主要得之于中国古典诗歌艺术。古典诗歌的意象表现给了现代诗歌艺术以深刻的启迪 ,同时也成为现代诗歌意象营造所改造的对象。现代诗人有一部分直接承继了古诗意象 ,但对其加以现代性的改造 ;更多的诗人则从相反的思路理解和营造意象 ,使得新诗的意象成为具有非传统化的、体现出现代风采的诗性载体。  相似文献   

18.
在唐代诗人笔下,“绝域”意象通常指漠北、西域、岭南、辽东等中央王朝统治中心的边远地带。作为唐代诗人以中原地理、经济、文化背景为参照体系观照并重构唐代边塞地理环境的必然产物,唐代边塞诗“绝域”意象,是唐代中原诗人在边塞环境感知与文化表达过程中被典型化的符号象征,指示着那些距离中央统治中心区悬远、经济落后、文化习俗与中原汉族文化明显不同的边疆地区,是一种超越了单纯地理景观与诗歌意象的精神文化符号,是唐代中原诗人对中原地区的认同感、归属感与对“塞”外的恐惧感、逃避感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9.
大历诗歌意象的禅意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历诗歌中,流水意象、花意象、芭蕉意象出现的频率很高,这些意象往往突破传统意象的内涵,带有浓郁的禅理禅趣,体现出佛学对大历诗人思维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如电影画面的组接一样,有人把诗词的意象的组接方式称为诗词的“蒙太奇“。本文也就从意象的组接方式和技巧入手,尝试换一个较新的角度来把握秦观《踏莎行》的情感及艺术特色。纵观全首词,首先给人的直观感觉便是画面(意象)的纷呈多姿。篇首“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三句十五字便一下展示了三个不同时空、不同意象、各具寓意的典型画面。从表面看,这些意象之间省去了中介,互不联系,彼此独立成画。但从内在的情感及逻辑上看,它们的组合又表现为一定的“有序性“:“雾失楼台“,象征着往日京城的政治生涯及快乐岁月的不复存在;“月迷津渡“则意味着诗人追求的理想抱负已不可实现;“桃源望断无寻处“则是诗人进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