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关于环境公益诉讼研究的文章比较繁多且趋于成熟,然而从环保基金这个角度来研究环境公益诉讼的文章比较少。2012年8月31日,第11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决定中采纳了建立公益诉讼制度的建议。但是,即使立法带来了环境公益诉讼的破冰之旅,解决了立法不明确和理论基础的争议,也只有从环保基金的角度解决了阻碍诉讼的经济制约因素,才能迎来环境公益诉讼的春天。  相似文献   

2.
诉讼效率作为我国民事司法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值得肯定的 ,但在提高诉讼效率的改革中 ,有的举措事实上已妨碍或损及了当事人对诉讼权利的行使 ,导致提高诉讼效率与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之间的冲突日益凸显。为此 ,必须在提高诉讼效率与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之间寻求基本的平衡点 ,明确两者在诉讼公正指标体系中的地位和对实现诉讼公正不同的作用 ,以使立法在提高诉讼效率和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之间能够作出合理的定位和选择  相似文献   

3.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环保NGO法律地位的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保NGO是环境保护的生力军,然而现行的登记管理体制不仅阻碍了环境NGO的发展,更直接导致了其在环境公益诉讼中的缺位。在现行的法律制度框架下,环保NGO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只能是诉讼支持者和诉讼代理人。要更大地发挥环境保护的"公民参与性",必须重构环保NGO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的法律地位,不仅要赋予其原告资格,还需要建立环境损害赔偿基金制度,使其成为诉讼赔偿归属。  相似文献   

4.
论当事人诉讼权利与法院审判权力的对立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事人诉讼权利与法院审判权力是民事诉讼法学中的一对基本范畴,二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而由于其行使主体、基础与本源等不同,二者又存在诸多差别与矛盾,从而构成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当今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应在深刻认识二者对立统一关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当事人诉讼权利对法院审判权力的监督与制约功能。即通过扩大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广度,以抗衡审判权力的强度;通过强化诉讼权利自身的救济机制,以发挥抵抗权与监督权的功能。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科学把握诉讼权利制衡审判权力的度,以确保诉讼运作机制的科学构建  相似文献   

5.
诉讼权利滥用是指当事人为个人利益而背离诉讼目的,非常态行使诉讼权利,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具体表现为盲目行使诉讼权利、恶意行使诉讼权利、不当行使诉讼权利三种情况。我国现有法律制度尚缺乏完善的对策制裁滥用诉讼权利者和保护被侵权者的诉讼权益,这在客观上纵容了滥用诉讼权利行为的发生。通过对诉讼权利滥用的含义与类型具体分析研究,总结其成因,尝试建构我国规制当事人滥用诉讼权利的体系。  相似文献   

6.
基金管理公司治理中的代理问题——一个过度交易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金管理公司代理问题的研究是以基金作为一个交易的黑箱展开的,而对于在这个黑箱中存在的问题的探讨很少。本文以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的定期报告数据作为研究对象,从过度交易对基金收益影响的角度分析基金管理公司的代理问题。研究发现,某些基金管理者的频繁交易并没有提高基金持有人的收益,过度交易在某种程度上损害了持有人的利益,导致了基金收益率的下降。  相似文献   

7.
被追诉者的知情权是指被追诉者对公安司法机关的诉讼活动,依法享有的了解案件有关情况及法律依据的权利。被追诉者的知情权是其行使其他诉讼权利的基础,体现了被追诉者的诉讼主体地位。充分保障被追诉者的知情权,有利于实现程序公正和诉讼民主。  相似文献   

8.
死者权益诉讼并非为了死者利益,而是为了死者近亲属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死者近亲属享有诉讼实施权的正当性基础在于其继承了死者生前取得但尚未来得及行使的侵权请求权及其自身因侵权行为而受有损失。该诉讼实施权的行使往往兼具私人执法属性。实际垫付人对侵权人、死者近亲属享有请求偿还必要费用的请求权基础极为复杂,但其享有诉讼实施权的正当性基础均体现为其系实体权利归属主体。公益代表人属于职务当事人,构成补充性法定诉讼担当。  相似文献   

9.
我国民事诉讼模式由超职权主义向当事人主义转换过程中,更加强调当事人的主体作用,法官职权得以弱化,这一变革对促进诉讼的民主化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若过于强调当事人的主体性而忽视了法官对民事诉讼进程的指挥作用,可能会导致当事人滥用诉讼权利从而引起诉讼迟延。因此需就法官对诉讼进程的指挥作用予以规范,设立法院行使诉讼指挥权的原则,即依法恰当行使原则、中立性原则及不违反辩论主义和处分主义原则,在此基础上将法院的诉讼指挥权分为程序性的指挥权和实体性的指挥权,以提高诉讼效率,实现实质上的公正价值,更好地保护当事人的程序权。  相似文献   

10.
连带责任诉讼形态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带责任的本质在于赋予债权人以选择性的请求权,从而加大债务人的责任,保障债权人的权利,这种实体上的规定如何能在诉讼程序中得到充分反映和运用,将直接影响到债权人权利的实现.理论上对连带责任诉讼形态的选择存在不同意见,焦点集中在类似必要共同诉讼还是普通共同诉讼的选择上.在现实法律环境下,应当结合连带责任的性质、诉讼标的的识别标准、连带责任的效力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不必作必要共同诉讼还是普通共同诉讼的选择,也无须在共同诉讼中采用类似必要共同诉讼的特殊类型,而应当立足于现实需要,立足于诉讼法与实体法的关系,充分反映当事人实体权利的行使过程.  相似文献   

11.
我国开放纳税人诉讼的必要性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纳税人诉讼是纳税人基于行政机关的不合理用税行为向法院提起的一种特殊行政公益诉讼。在我国开放纳税人诉讼,一方面能更好地以私权制约公权,另一方面能切实保障纳税人的实体权利。我国开放纳税人诉讼必须注意对适格当事人、代表人诉讼和举证责任等诉讼制度的具体安排。  相似文献   

12.
现有的诉讼费用以败诉方负担为原则,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亦适用该原则,由败诉原告全额负担,在法律适用上并无不当,但在情理上显失公平.这种不公平会给公益诉讼带来冷却效应,影响诉权实现,不利于维护公共权益,进而阻碍公益诉讼的发展.目前公益诉讼中原告诉讼费用负担存在的具体问题主要包括:立法之间出现冲突;检察院提起的公益诉讼,诉费由国家负担不合理;诉讼费用昂贵;法官减免诉讼费用随意性大.对此需采取明确诉讼费用的性质,规范立法主体;建立不同主体适用同等诉讼费用负担的机制;转移败诉原告负担诉讼费用的方式,即建立公益诉讼费用保险制度和公益诉讼救助基金;约束法官减免诉讼费用的权力.  相似文献   

13.
诉讼文化包括诉讼制度文化和诉讼观念文化 ,二者关系密切。诉讼制度的现代化必须以诉讼观念的现代化为先导。传统诉讼文化追求无诉等价值目标 ,成为制约诉讼制度现代化的主要因素。诉讼制度现代化的关键 ,在于反思和重构诉讼观念。  相似文献   

14.
开放式基金的特点决定了开放式基金具有高流动性 ,从基金管理人角度看面临着巨额赎回的流动性风险。本文通过对美国、日本和台湾地区开放式基金流动性管理的比较 ,分析了基金持有人的特性、基赎回动因、基金市场营销、风险对冲工具以及法律法规对巨额赎回的限制。在总结其流动性管理特点的基础上 ,借鉴成熟市场的管理经验 ,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现状 ,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检察机关当事人化主张将检察机关从法律监督机关还原为承担控诉职能的一方当事人。客观公正是为平衡控辩力量悬殊而对检察机关行使控诉职能的必要限制,与法律监督职能无关;我国检察机关基于法律监督权而享有的诉讼权力绝大部分也是控诉方当事人应该享有的权力,部分仅以法律监督权为基础的权力与诉讼规律不符,应予调整;司法公正的基础在于通过控辩平等对抗而制约审判权,无需借助该诉讼结构之外的法律监督权。  相似文献   

16.
公益诉讼是指为维护国家和社会公益利益而提起的诉讼.它是自然人或组织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方式之一.建立和完善公益诉讼可以完善我国司法制度,促进法治发展.它是我国民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我国公益诉讼制度,就要建立监督权力行使的权利运作机制,明确公益诉讼提起主体和条件及受案范围,提高公民的公益诉讼意识,建立我国的公益诉讼团体组织,并改善法院的工作效率和执法水平等.  相似文献   

17.
论辩护律师的诉讼权利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刑事司法中 ,切实保障辩护律师行使诉讼权利是实现其辩护职能的前提和基础。本文结合立法和司法实践 ,就律师的会见权、阅卷权、调查取证权、辩论权和律师执业权益诸方面 ,探讨如何加强对辩护律师诉讼权利的保障 ,以期推动我国刑事诉讼进一步民主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18.
法院行使诉讼指挥权有其理论依据,它利于提高诉讼效率,促进实质公正,也符合我国的司法传统.当前法官在行使庭审指挥权时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应从五个方面进行规范和完善,即加强庭前准备工作,明确庭审指挥权的内容,建立庭审指挥权纠错机制,建立家事案件庭前调解制度,强化对法官的庭审能力考评工作.  相似文献   

19.
针对基金经理在基金运作的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从近几年频频发生的基金"老鼠仓"违规交易行为入手,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分析基金经理的法律地位及应承担的信赖义务的基础上,提出以基金运作中涉及的各方主体的角度,完善对基金经理的法律监管,从而净化基金市场,保护基金持有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0.
司法实践中,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执行职务致人伤亡构成犯罪时,受害人或其近亲属要求国家赔偿只能另行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给当事人造成诸多不便,不利于纠纷的及时解决。我们从简化诉讼程序,提高诉讼效率,便利当事人诉权行使的角度出发,论述建构刑事附带行政赔偿诉讼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