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04年1月英国政府出台的赫顿报告,为英国广播公司(BBC)引发的凯利自杀风波划上了句号."后赫顿时代"降临,敏感谨慎成为"后赫顿时代"的标志,引发了新一轮关于新闻独立性的思考.文章试图通过对西方英美两国新闻传播法差异的解读,探讨媒体维护新闻自由权利的历史、现状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现实生活中,新闻事业的发展和法治国家的建设紧紧相连,但是新闻自由和司法独立之间却有着越来越多的冲突。新闻自由在中国法律中并没有作为一项单独的权利出现,而是散见于《宪法》和一些法律法规之中。新闻自由的内容不仅包括报道方面的自由,也包括评论方面的自由。媒体与司法的本质差别,导致了新闻事实和法律事实的不同。社会本位思想在传媒管理上的应用,可以缓解二者的冲突。若要实现新闻自由与司法的良性互动,对媒体知情权和表达自由权的保护是应有之义,在体制上也要进行媒体的去行政化。与此同时,在价值观念和具体职业操作中,要严防媒体自由度的过界,维护司法的独立性,提高司法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中外电视新闻的大家族中,调查性报道无疑是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同时又是最有难度的。对中美电视调查性报道的两个典型栏目CBS《60分钟》和CCTV《新闻调查》,运用平行比较和影响比较两种研究方法,通过节目形态、节目运作、新闻理念、话语空间等各个方面的比较,找出差距,吸取精华;发现问题,揭示本质,进而构建符合国情的电视调查新闻理论,为我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现实发展寻求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相关历史表明,新闻自由与法治存在着正相关性:发生是同步的,发展是互动的,发达是共享的。二者之间既不存在时间上先后关系,也不是简单的目的与手段。等待专门新闻立法和新闻自由至上论都是不可行的,需要司法机关在个案中对新闻自由权利与对应权利进行平衡,才能推动新闻自由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闻自由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但新闻自由的滥用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滥用新闻自由行为的一般表现是新闻侵权 ,对新闻侵权予以明确、合理的法律规定是非常必要的。同时 ,为了保障符合时代需要的新闻自由 ,又必须设置合理的新闻侵权的法定抗辩事由 ,使新闻事业在新闻自由与新闻侵权的互相制衡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新闻自由通常包括创办媒介的自由、报道消息的自由、发表意见的自由和批评监督的自由。新闻自由是言论自由在新闻传播领域的体现,是传统的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闻自由是新闻道德的前提条件。但追求新闻道德是追求新闻自由的基本路径,也是实现新闻自由的基本条件。新闻道德是实现新闻自由的基本保障,道德新闻则是新闻自由实现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8.
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曾是风行资本主义世界的一种新闻理论观点。笔者细读《报刊的四种理论》,在理解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的内涵的基础上,对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的区分新闻自由和滥用新闻自由的界限问题,自由主义理论的"人是有理性的"这一哲学假定的分析,以及新闻自由是一种阶级的自由这三点提出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新闻自由是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延伸 ,对于民主制度是必不可少的。但在伊拉克战争期间 ,一向标榜“新闻自由”及“独立、客观报道”的英美各大主流媒体却纷纷充当政府“喉舌” ,制造战争舆论。英国煤体的所作所为以及以“伊拉克情报”为导火线所爆发的英政府与BBC之间的“口水战”日益激化 ,从中也不难看出英国新闻自由是有局限性的。相比之下 ,我国的新闻自由尽管还存有缺陷 ,但其前景必将是美好的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其首篇政论性文章《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中,用理性主义和自由主义的观念批判了普鲁士新的书报检查制度内容上的虚伪自由主义和本质上的专制主义。马克思这篇文章的观点深受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影响,具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这也是其早期新闻观的特点,但文中通过对恶法的批判,反映出真正新闻自由应该是在真正理性视域内,在维护人民新闻自由权利的政策下进行的一种社会存在。  相似文献   

11.
2009年10月26日,美国国务院宗教自由办公室发布了《2009年度国际宗教自由报告》,该报告对198个国家和地区于2008年7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期间的宗教自由状况进行了评估。和往年一样,报告继续把中国列为特别关注国,对中国宗教自由状况进行歪曲。本文结合该报告出台的历史背景及其涉华部分的主要内容,揭示该报告的实质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知情权、新闻自由及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情权作为公民的基本人权已成为广泛的共识,而新闻自由是实现知情权的重要途径。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对知情权的规定存在相当大的空白,而新闻自由也没有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立法上的缺陷直接影响并决定了政府监督缺位、人权保护不力等现象。我国当前应借鉴发达国家在知情权方面的立法,从而更好地保护新闻报道的自由权。  相似文献   

13.
2006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新增了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要认定本罪,应注意理解"不报或者谎报"、"贻误事故抢救"及"情节严重"三个要素;本罪与其他安全事故犯罪发生关联适用时,应数罪并罚;本罪与滥用职权罪或玩忽职守罪发生关联适用时,应对不报、谎报安全事故情况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滥用职权罪论处。  相似文献   

14.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一些资产阶级思想家、政治家纷纷树起出版自由的旗帜,对出版管制加以鞭挞,对出版自由理念做出理论阐释。他们分别从政治、经济、宗教等多种角度提出了出版自由的主张,丰富了当时的出版自由理念。平等派作为一个党派性组织也投入到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中去,平等派的发展和争取出版自由的运动形成密切的互动。对于出版自由的追求成为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有力推动了当时的文化革命。  相似文献   

15.
亲历式报道是博客(blogger)独家报道的主要形式之一。文章通过对比由博客与专业媒体就同一题材分别撰写的亲历式报道和转述式报道,分析了博客亲历式报道的“在现场”优势,并对这类报道在多角度展示和跟进报道方面的弱势给以探析。  相似文献   

16.
清末的出版自由与报律的限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言论自由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出版自由是其延伸。清朝末年一些先进的思想家提出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的思想,出版业也开始起步。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清王朝通过法律的形式对新兴的新闻业进行了限制。文章对这一阶段思想家的言论自由的思想进行了介绍,并对清末相关法律进行了实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拒检运动是一场争取新闻、言论自由的斗争。新闻从诞生起就受到严厉的控制,国民党政府对新闻的严厉控制,引发了新闻出版界人士的不满和抗争。争取新闻言论的自由需要业界的一致行动,需要仁人志士的挺身而出。争取新闻、言论自由道路充满曲折和艰辛。  相似文献   

18.
新闻自由作为一种宪法赋予的民主权利,其性质的界定尚存在一定的争议。新闻自由作为宪法中明确规定的基本权利,它是一种制度性权利;除了具有传统意义上的保障公共舆论形成的功能外,在现代民主社会,新闻自由同时发挥着监督政府权力的作用。在内涵上,新闻自由与言论自由也存在差异。所以,新闻自由从性质上来说,是一项从言论自由中分离、独立的宪法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