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类演化到今天,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科技发展对人类繁衍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科学技术总是在向前发展,人类在不断前进,自然界也在不断变化,它们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但科学技术的作用历来都是双重的,它一方面可以为人类服务,造福人类,繁衍人类;另一方面,它也可以加害人类,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破坏人类的进步。这是因为科学技术本身就是一种破坏力,即它能打破原有的平衡,建立新的平衡,当这种作用能满足人们需要时,它的作用就是积极的,当这种作用不能…  相似文献   

2.
“技术的危险在于它能改变人类,它能使人类行为和希望彻底扭曲。”面对网络技术带来的繁荣,人类静静思索:今天,“我们所造就的,也造就了我们”。本文选择网络时代大学生网民群体的越轨作为研究内容,希望通过对该群体越轨形式和特点的……  相似文献   

3.
老子的玄同思想罗尚贤一、天人之道须相符在老子这个“古之博大真人”的思考中,“万物”是一个有机整体,不仅包含天上风云,大地山河、动物植物、人工器具,还包含人类社会。人类,不过是万物的一类。但能思考的人类,与其它别类还是有区别的。因此,他认定:万物有万物...  相似文献   

4.
把人类的结局作为一个严肃的理论问题来进行专门研究,是今天的时代所赋予的任务,也是惟有今天才能解决的问题。从认识上讲,探索人类的结局是形成完整的人类观、深入把握人类本质、正确的理解人类的历史地位与作用所必需的;从实践上讲,是清楚地把握今日人类文明的实质及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正确地走向今日人类困境并迈向新文明所必需的。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科学地探索人类的结局,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人类的认识已具备了必要的条件,这既包括专门科学的大量具体材料,又包括哲学发展所提供的一般理论背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化何以能救世界人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文化何以能救世界人类?[台湾]陈立夫中国人从天道中,学到了“公”、“诚”、“仁”、“中”、“行”五个字,以形成人道,为他人做事的基础。传承数千年,成为文化道统,是人类共生、共存、共进化的原理。国族之强盛、世界之和平、人类之幸福,均将以其得到力行实...  相似文献   

6.
王剑 《晋阳学刊》2009,(3):67-70
作为人类所特有的思维形式,自我意识具有一种辩证本性,即能在一系列的反观自照中不断地认识自身、超越自身、重建自身。从哲学史的维度把握自我意识扬弃的路径,有助于积极推动人类主体的自我反思进程,并在此基础上质疑“自我中心论”及“理性本体论”,进而重新定位并诠释人类理性及主体地位,调试当下的实践行为和理念,使自我意识牢牢植根于现实世界中并真正成为人类精神的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7.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人类的结局是何等无奈、何等悲怆啊!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我们除了在无限的懊悔中发出绝望的呻吟外,还能做什么呢?!  相似文献   

8.
经济理性范式假定了希腊/基督教(Greco—Christian)的立场,即万物归根结底都仅为人类所用,人类自由地把环境商品化。追求利益是人类社会能持续发展的动力,但过分的向环境索取,使得人类的生存受到威胁。人类应该把自我行为约束在一个具有生态边界的社会中,避免生态崩溃而危及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以建构一个生态文明的社会。  相似文献   

9.
历史的转折与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然在系统层次上不允许被破坏。以往的人类同动物一样不具备动摇系统的能力,可以停留在自我中心水平上。现在我们已经掌握了足以和系统相抗衡的力量,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就是必然的了。在当代,人们已经从人类利益中识别出了人类根本利益,把人类利益和自然“利益”作二元区分,固守于人类利益的思维方式已经过时。人类根本利益是包容自然的,从它出发就能达到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境界。从人类中心主义到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对应的是人类从自我意识到自我约束意识的历史演进,它并不取消人类活动,也不意味着人类开发利用自然成为非法。它的深刻历史内含是人类进入了自我约束时代。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关于发展的新的战略思想,是当代人类社会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概念在农业和农村经济领域的体现。根据1991年4月,联合国粮农组织与荷兰政府联合召开的“农业与环境国际会议”上通过的“登博斯宣言”,农业可持续发展可定义为:“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基础的方式,并实行技术变革和体制性改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产品的需求不断得到满足。这种可持续的农业(包括牧业、林业和渔业)能维护土地、水和动物植物的遗传资源,使环境不退化,并且技术上应用得当,经济上能维持下去,从而…  相似文献   

11.
能思想、有理性是人类区别于它物的根本特征之一。纵观人类思维发展史,主要是三种思维方式的嬗变,即本体论思维方式、科学世界观的思维方式、现代的生成论思维方式,又可归结为预成论和生成论,生成论思维方式的产生是现实和必然,是认识史上的革命。  相似文献   

12.
特殊的衣服     
王颖 《快乐青春》2010,(11):28-28
大自然是人类的老师,我们能从大自然中学到不少知识,得到不少启示。  相似文献   

13.
近代以来,人类理性的光辉在实践力量的基础上确立了商品经济的统治权威,摆脱了自然经济条件下的人身依赖、权力依附关系,克服了人的自然关系的局限性,但无情的现实又置人类于物的抽象统治中:人的自然特性、个性差异、兴趣爱好都被淹没在冷漠的商品世界的普遍联系之中,人的思想、感情和活动都变成可替代、能度量的商品货币的对等物,人成了物质世界不断创造、不断消费的工具和手段,人在创造自我、满足自我丰富性的过程中逐渐丧失了自我。人类在利用商品、经济克服了人类自然关系局限性的同时,却又深陷于人类创造的社会关系的矛盾之中…  相似文献   

14.
存在了70多年、曾经是第二大世界强国并且是惟一能与美国抗衡的苏联,几乎在一夜间解体。这是20世纪人类社会最值得关注的事情。这是因为苏联的存在是人类第一次尝试以公有制代替私有制,是公有制对私有制的第一次否定;而其解体,又引发了人们对  相似文献   

15.
一、市场经济是唯一能促进经济增长的经济体制吗有的学者提出,“市场经济是唯一能促进经济增长的经济体制”。①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不可否认,市场经济问世以来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时至今天,市场经济也是促进经济增长最合适的经济手段之一。但论定市场经济是唯一能促进经济增长的经济体制,则未免有失武断和极端。1.没有市场经济的时候,经济合不增长,人类社会就不发展了吗地球上出现人类至今约300万年的历史了。而市场经济作为社会经济的主要调节机制或运行方式出现至今不过数百年。按照市场经济是唯一能促进经济增长的经济…  相似文献   

16.
当代归因训练三种模式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因训练在近年来一直是西方心理学界十分重视的研究课题。指导归因训练的理论观点有三种,即习得性无助模式、自我效能模式、成就归因模式。这三种理论为人类行为的控制提供了一条新的道路,并广泛地应用到心理现象研究的各个领域。归因训练的实施,能提高人类行为的动机,增加未来成功的期望,增强行为的持久性  相似文献   

17.
美并不是一种独立自在的自然现象,而是与人密切相关的一种社会价值。它的存在离不开人,离不开人类社会。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们所谈论的美或丑,都是相对于人或人类而言的。在人类出现以前,尽管大自然中的许多事物,如日月星辰、山川湖海、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等早已存在,但它们本身无所谓美,也无所谓丑,犹如它们无所谓善、无所谓恶一样。它们彼此之间也无法确定对方究竟是美还是丑。只有自然和人发生了一定的关系,自然对人才会有美的意义,也只有人才能欣赏美。这是其一。其二,虽然达尔文等人曾经提出对于美的意识并非人类所独…  相似文献   

18.
论灾难摄影     
灾难摄影是新闻摄影的一个重要种类,具有新闻传播的本质特征,它能发挥记录灾难,曝光灾况,警示人类,弘扬人性,抨击罪恶等多种社会功能,是一种真实记录人类生存发展的文化活动。对于灾难摄影的理论探讨将有助于新闻摄影研究的深化。  相似文献   

19.
《家庭科技》2011,(8):34-35
猕猴桃,即奇异果,它不但可用于治疗内、外、妇科疾病,还有保健抗衰老的功用。我国著名学者费孝通教授曾呼吁大力开发能为人类的保健益寿事业做出贡献的猕猴桃资源。  相似文献   

20.
论色彩艺术的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色彩自身的特质,能帮助我们分析色彩在人类艺术史上的存在特征。人类对于抽象色彩和抽象音响具有同样敏锐的反应与幻想力,这种幻想力科学地揭示了色彩的原始本质,闪耀着人性与智慧之光。同时色彩蕴涵着宇宙运动的秩序与和谐,它有着无穷无尽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