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现社会保障的法律保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严重的失业问题的存在 ,将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提上了议事日程。在我国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必须加强社会保障法制建设。这不仅是适应深化改革、维护权益、协调利益冲突的需要 ,更是规范社会保障管理有效运行、保障基金安全增值的需要。为此我们需要针对我国目前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的薄弱环节 ,通过完善立法、严格执法、规范监督、加强宣传等方面强化我国的社会保障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2.
浅析农村家庭保障、土地保障和社会保障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国军 《中州学刊》2004,(1):149-151
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功能的弱化使农民生命波折期基本生活的保障问题日益突出,由此,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成为一项紧迫的课题.本文旨在探讨家庭保障、土地保障和社会保障的功能和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必要性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3.
关于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社会保障立法实践中,还存在着立法工作落后,社会保障立法尤其是基本立法不足,现有的社会保障法制建设层次低、内容不完备,社会保障法律责任制度欠缺等问题。为此,必须十分重视和加强社会保障立法,建立起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4.
社会保障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系统性制度安排,社会保障理论对社会保障实践有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从社会保障内容出发,以“倒推”的思路进行理论探源可知,经济保障理论、服务保障理论、精神保障理论、行政保障理论是社会保障的四大基础理论,它们及其支撑学说共同绘制了一幅结构完整的社会保障理论图谱,这一图谱对厘清社会保障理论迷雾进行了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改革的路径依赖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杨 《兰州学刊》2006,(1):161-164
随着中国农村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已经成为农村改革的焦点。本文在梳理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变迁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路径依赖的历史和文化因素,及其对当前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的影响,提出了当前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的基本路径,即只有依靠农村土地制度和农村组织制度的创新,逐渐消解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才能进一步推动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6.
社会保障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建立和完善是当务之急 ,关系到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本文所探讨的核心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基本思路及全面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7.
张继海 《理论界》2008,(6):168-169
本文在新古典理论范式的现代生命周期消费函数理论模型框架内,从消费者行为假定的外部环境设定和内在主体设定两个方面,研究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和储蓄行为的影响。文章指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从国家-单位保障制向国家-社会保障制的转变增强了中国城镇居民面临的不确定性,扩大了收入差距.强化了居民的风险预期、理性程度和预防性头脑账户。文章得出结论,认为由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在转轨过程中过分强调个人责任和弱化收入分配,因此,抑制了居民的消费需求增长。  相似文献   

8.
二元社会保障体系下的农民工权益保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海霞 《学术界》2005,(2):205-210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城乡分隔的二元社会保障体系 ,农民工作为新的社会群体 ,却被排斥在这个保障体系之外 ,农民工的权益保障形成了制度性的缺失。因此 ,在不可能改变二元社会保障体系的前提下 ,针对农民工而推进社会保障的制度创新 ,就十分紧迫。本文认为 ,从近期看 ,推进这种制度创新应重点解决农民工的工伤保障、建立针对农民工的综合保障制度 ,以及将农民工等纳入工会组织等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伴随人口老龄化和经济转型的进程 ,作为社会保障核心内容的退休养老制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的退休养老制度经历了初始、停滞和改革三个阶段而形成了现今的以“统帐结合”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以企业保险、个人储蓄为补充的多层次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由于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和城镇退休金制度福利太高的双重作用使得新制度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 ,其中最为突出的表现之一便是社会保障的负担不断加重 ,退休金支出大幅度上升 ,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的激励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本文通过对退休年龄与保障水平 ,退休年龄与就业水平之间的关系分析 ,提出了以提高退休年龄来减少社会保障负荷的理论思路  相似文献   

10.
住房保障制度就是保障人人都有住房的制度;住房保障制度应是一个多数人受益的制度。当然,住房保障作为社会保障的一个方面,其建立、完善离不开其它保障制度的支持和配合。医疗、失业、养老等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可以对住房保障制度的构建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可以稳定居民的心理预期、促进消费观念的转变,有效解决低收入阶层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促进社会各阶层相互融合。因此,在关注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建设的同时,作者就如何完善我国的整个社会保障制度也作了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11.
开放经济条件下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旭红 《学术论坛》2005,(3):131-133
文章从明确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目标、完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城镇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以及建立稳定可靠的社会保障筹资体系五个方面提出了开放经济条件下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刘广明 《兰州学刊》2004,(6):200-203
对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忽视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的一个重大失误,农村中只存在以土地保障为核心的非正式的社会保障机制.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将九亿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既是经济发展的进一步需要,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本文认为,在未来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中,应将土地的保障功能置于重要地位,并通过完善农村土地法律制度来提升土地的保障功能.  相似文献   

13.
刘玮 《天府新论》2010,(2):99-103
社会保障是人类社会化解生活风险的需要,这种需要由于受到特定经济、政治与社会水平的约束表现出不同的剩余产品供给方式,从而实现被期望的保障功能。与此同时社会保障制度本身蕴含和实现着经济、政治及社会等方面的功能,这使得社会保障成为人类社会良性运转的重要机制,而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保障制度。社会保障的存在与发展是以不同的供给模式实现不同保障功能与其它能动目标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现行的筹资方式在实践中仍存在着诸如覆盖面小、征收力度不够、基金管理制度不健全、政策不统一等问题,难以保证筹集社会保障收入的需要。如何改革我国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方式,进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认为开征社会保障税,完善社会保障筹资方式,应成为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完善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5.
王丽英 《天府新论》2004,(Z1):75-76
在现在社会保障不断得以完善的城市之中,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做出很大贡献的农民工们却被整个社会保障体系所遗弃,他们的权益得不到保护,是社会的弱势群体.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国家要进行户籍改革、消除各种不合理的歧视;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制度创新,使城市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社会生活;应加强对农民工就业技能的培训,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十二五"规划已把改善民生作为今后主要的工作目标,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成为今后政府工作的重心之一。社会保障体系涉及诸多方面,关乎13亿国民福利。本专题研究以社会保障的收入体制运行状况和制度改革为切入点,组织学者进行研讨,分别就经合组织国家职业年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收入体制效率以及我国失业金体制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对社会保障体系的经济运行方式有一个清楚了解,并为今后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儒家文化圈背景下的家庭价值观与社会保障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儒家文化圈有浓厚的家庭观念.以新加坡为首的儒家文化圈国家和地区坚持走"先家庭保护,后社会保障"的路子.在社会保障政策设计中融入家庭价值观,运用减税(费)、家庭内部转移支付、住房优先等激励性政策维系家庭的健全与稳定,维护家庭的保障功能,减轻国家社会保障的负担.这种以家庭为中心构建社会保障制度的做法值得我国借鉴,我国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制度中都可以引入"家庭"这一概念,以维系家庭的保障功能.家庭保障和社会保障共同发展,我国才能以低成本度过人口老龄化高峰.  相似文献   

18.
汪敏 《理论界》2009,(1):6-7
完善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必须确立构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这一理念,然后因地制宜、不断完善具体的实践模式.改革与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土地换保障",为此,应明确"土地换保障"制度下的保障对象,分类、分层制定具体的保障办法,并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专项基金.  相似文献   

19.
两汉社会保障制度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汉代基本上已经形成了大体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优抚、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三个方面的内容,是我国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典型代表。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相比,汉代社会保障制度还相当粗放,具有保障水平低、只起辅助作用以及等级化、人治化等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20.
社会保障的人权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变化, 它的理念基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即由解决特定社会问题的手段转变为保障人权的措施。当代社会保障制度是以保障人权为出发点的, 人权是社会保障的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