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梁实秋以其闲适淡雅的独特风格饮誉散文界。他早年写作新诗,致力于文学批评,撰写过50余万言的论著,尤以《英国文学史》得到学术界好评,还独立译成莎士比亚作品40卷。他的文学业绩是多方面的,而散文独标一格,成就显著。梁实秋与散文结缘,可追溯到20年代初,1927年出版的《骂人的艺术》初露小品锋芒。他真正饮誉散文界,是在陆续写出《雅舍小品》的40年代。1939年至1947年,他共创作雅舍小品34篇,于1949年结集出版,风行一时,至今发行50余版,居20世纪中国现代散文发行之首位。《雅舍小品》,是梁实秋作为散文大家的奠基之作。朱光潜…  相似文献   

2.
徐治平是一位蜚声广西文坛的散文作家。他大学一年级就在《羊城晚报》发表了《在金笋丛生的地方》,敲开了散文艺术宫殿之门;二十多年过去,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出版了两本散文集:《在金笋丛生的地方》和《海灯法师弟子在边关》,最近又出版了散文理论专著《散文美学论》。他的散文创作实践了他的散文理论,以特异的色彩,赢得了广大读者的瞩目和赞誉。  相似文献   

3.
中国当代散文五十年文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文化角度对半个多世纪的中国当代散文创作和出版情况进行了整体性分析.文章认为新时期以前的大陆散文创作受到大一统文化规范的极大影响,导致了散文的文化思想一体化和文本结构的模式化;新时期以后出现的"大散文"的创作和出版,既是对新时期以前大陆散文创作的"政治文化"及其审美模式的反拨,又表现为文化思考的活跃与多元;其间,"文化散文"是一种具有浓郁文化色彩和浓厚文化意味的大散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和批判则是"文化散文"最突出的文化特征.文章分析了大散文创作的文化背景,并对大陆和台港"文化散文"的文化观念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散文三秀──评江西女作家梁琴、郑云云、王晓莉的散文创作熊述隆在近年的散文风景线上,女作家大有联袂携手、翩翩而出的态势。试翻开当今出版的任何一本散文选集,“她们”的作品无论数量的比例或份量的比重,均为多年来所罕见。这态势似乎仍在持续与发展。个中缘由固多...  相似文献   

5.
《新学术》2007,(5)
百花文艺出版社《原生态散文十三家》的出版,引起了散文界的广泛关注,作为参与者的作家之一,本文试图从散文的本质问题,诸如散文的主张和方法,应具备的素质和精神,方向和意识进行较为客观的分析和观察。  相似文献   

6.
俞平伯出版有五个散文集:《杂拌儿》(1928)、《燕知草》(1930)、《杂拌儿之二》(1933)、《古槐梦遇》(1936)、《燕郊集》(1936);另有集外散文多种。他的散文创作大致上可分为早期(1918—1923)、中期(1924—1928)和后期(1929年以后)三个阶段。早期散文的文化批判品格反映狂飙突进、风云变幻的“五四”时代精神和科学民主的进步思潮,是俞平伯早期散文的基调。这是在“五四”时代潮流的感召和影响之下,喷薄出来的反封建的激越心声,充盈着“破坏旧的,创造新的”的文化批判和社会…  相似文献   

7.
70年代末开始,林非陆续发表和出版了《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中国现代散文史稿》《我怎样写〈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散文研究的特点》《散文创作的昨日和明日》《我和散文》《我爱读散文》《对当前散文创作趋势的思考》《散文的使命》《关于当前散文研究的理论建设问题》《散文论》《访美归来》《西游记和东游记》《读书心态录》《绝对不是描写爱情的随笔及其它》《林非散文选》等。此外,他还为不少研究者的散文理论专著和散文选集写了序言,这些序言都程度不同地阐发或论述了他的散文新观念。新时期文学中,在散文界,林非是位成绩斐然的散文史家、散文理论家和散文作家。  相似文献   

8.
<正> 郭保林是位富有创新意识而实绩丰硕的散文作家,近年来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作家出版社等相继出版了五个散文集。他在散文创作中,注意更新美学观念,“锐意追求新的突破”(鲍昌《五彩树·序》),多向拓展了散文的美学境界,对打破散文长期以来封闭的思维模式,促进散文创作审美意识的开放做了可贵的探索。一郭保林散文美学观的拓展,首先是审美视野的扩大和开放——摒弃狭窄封闭的散文审美  相似文献   

9.
<正> 近年来,散文史研究日趋繁荣,已先后出版了多部断代的、专题的或全史性质的散文史。刘振东,高洪奎、杜豫三同志合著的《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就是其中的一部。这部书在理论建构上、研究方法和角度上都显示了自己的新特色,显示出了作者的强烈的拓新精神。该著的特色之一是打破了旧的写作体例,真正把研究重心放到了关于散文本体的论述与探讨上。中国古代学术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文史哲融为一体。这一点在散文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这种现象的出现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应当重视。然而在今天进行散文史的研究,应该从文史哲中剥离出仅仅属于散文这一范畴的因素,放在散文发展的序列中予以考察和分析。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的一个引人注目之处,就是打破  相似文献   

10.
梁启超不仅是多才多艺的学者 ,也是诗文兼长的全才作家 ,尤以散文创作知名于世。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 ,与其借助大众传播媒介——定期出版的报刊有直接关系。时代环境与传播方式的影响与他的深厚学养相融合 ,成就了他散文创作的鲜明个  相似文献   

11.
台湾著名学者作家余光中,福建永春人。平生著述极为丰富,迄今已先后出版了30余部作品。除了创作现代诗歌和撰写文艺评论之外,余光中还以富有独创性的散文知名于世。余光中的散文兼擅感性与理趣,将传统与现代冶于一炉,将诗情画意织于一幅,气魄宏大、想象富赡、笔力雄健、风格华美,向人们展示出了一个流光溢彩、婆娑多姿的世界;  相似文献   

12.
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史来说,苏雪林确是一位特殊的人物。作为学者,著述等身;作为作家,她亦颇多建树,尤其见之于散文领域。由于种种原因,有关她及其著作的评述久不见于大陆通行的各种新文学史,只偶而出现在近20年间出版的若干词典和著作中。  相似文献   

13.
张云龙同志的《清初散文三家研究》(齐鲁书社2007年12月出版)是在他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扩充而成的。论文开题于1997年11月,1999年5月通过论文答辩,出书时已是2007年12月。答辩时只有11万字,出版时则扩充为20余万字。可以说,这是云龙同志十年心血的结晶。所谓“清初散文三家  相似文献   

14.
刘白羽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小说亦丰,而尤以散文著称。其散文以鲜明的时代感与壮美风格独树一帜,与杨朔、秦牧并称为中国当代三大散文家。 刘白羽的散文集(包括通讯报告集)有二十多个。集大成的有《刘白羽散文选》(1978年出版),它荟萃了作者1966年以前三十年  相似文献   

15.
“饿乡幻程”(1922年出版,出版时曾由作者友人改为“新俄国游记”)和“赤都心史”(1924年出版)是瞿秋白同志早期写的两部优秀的散文集,在五四初期的散文创作中,至今仍以它们深邃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放射着夺目的光辉。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叶圣陶是以小说创作的杰出成就而赢得声誉的。然而叶圣陶在创作上本是多面手,并富有驾驭各种艺术样式的才能。且说叶圣陶的散文创作,他曾结集出版过《剑鞘》(1924)、《脚步集》(1931)、《未厌居习作》(1935)和《西川集》(1945)等多本集子,此外还有散见于各报刊的政论、杂文、小品、随笔和信札等数百篇。尽管郁达夫在1935年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时曾收录叶圣陶散文5篇(入选篇目仅次于周作人、鲁迅和朱自清),而阿英在同年出版的《现代十六家小品》中,如同郁达夫一样,也对叶圣陶的散文作品予以高度评价。然而,1949年以来的新文学史家和新文学选京,在谈及中国现代散文时,往往只提到《五月卅一日急雨中》等极少数几篇叶圣陶散文作品,致使一般读者难以窥见  相似文献   

17.
九十年代散文主题的思考贾焕亭80年代,是散文嬗变的时代,是散文观念更新的时代,是散文创作冲出旧套路、不拘一格、开拓思路和视野、自由潇洒地抒写自我的时代;但也是疏离现实社会、膨胀“自我”倾向开始冒头的时代。90年代,是散文走红的时代,是对散文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8.
胡天曙是近年来渐受人们关注的黎族作者,其主要创作成果为散文和诗歌。本文主要对其新近出版的散文集《溶溶黎山月》加以评介。  相似文献   

19.
散文的突破与崛起是90年代文坛引人注目的景观之一。一大批小说家,文人、学者纷纷加盟散文创作;各种散文集、散文丛书竞相出版。大量的文本以真实地袒露“自我”心路历程为突破口,极大地扩张了文体的内涵,从一种新的广度和深度上表现着处于社会体制和文化系统转型期的人们的外部经历和内在情感,生活状态与灵魂状态。我们说,当小说、诗歌、戏剧的潮涨潮落均已成为昨日风景,散文的走俏与繁兴或许是90年代中国文学的最大慰藉。  相似文献   

20.
西藏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六年结集出版的《当代藏族散文选》(以下简称《选》)是建国以来、同时也是西藏和平解放以来第一部由藏族作者创作的散文作品选集,它标志着当代藏族散文创作的长足发展。在《选》中,藏族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被作为沟通历史、社会和人生,表现时代精神,激励民族意识;揭示民族心态,表现人类情感;反映区域风情,彰著民族特色的创作素材和美感信息纳入作品。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