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天津是近代中国北方重要的工商业城市,从明清以来,社会慈善组织一直很发达,慈善事业也很兴盛,到清末民国初年达到了高峰。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的慈善组织在近代发生重大转型。对近代慈善组织的实际救助效果进行评判,不应仅据一时一事的具体效果,还应看其潜在的多重社会影响。本文以北京地区为例,从慈善组织的救助模式及其推广、救助人员的数量与质量、管理方式及其内在弊端等方面,对慈善组织的救助效果进行正反对比性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社科纵横》2015,(10):132-137
中国近代慈善思想的研究,有一批精辟论述,其视域主要集中于近代著名人物慈善思想、西学与中国近代慈善思想关系、近代慈善动因、"以教代养"思想、近代慈善组织思想五个方面。纵观中国近代慈善思想的研究,在以下三方面还应有进一步的开展,其一,近代慈善思想与传统的和西方的慈善思想应进行深入的对比研究;其二,"以教代养"问题的研究要逐步深入;其三,对社会大众这一层面慈善思想的探讨要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4.
慈善,是滚滚历史长河中一个永不褪色的主题。古往今来,慈善引领人们聚集在爱心和信仰的旗帜下,奉献社会、服务他人、关爱民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今天,慈善组织必将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 西方社会具有成熟的慈善文化,注重对弱势人群人性价值的终极关怀。社会工作就是从西方慈善救助中发展起来的制度体系,与慈善事业有着重要的渊源。虽然我国当前慈善事业不够发达,慈善文化不够成熟。但是,必定对正在推进的社会工作制度建设提供丰富的本土养料。 我国《慈善法》已进入立法程序,社会和公众对于慈善事业给予了极大的关注。那么,作为一项专业的助人制度,社会工作在完善和推动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方面将扮演怎样的角色?这是实践中需要破解的难题。本文特别邀请了社会工作的专家学者就这个问题作一探讨,以期达至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5.
我国传统社会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慈善理念。近代以来,传统慈善理念逐渐消解,而现代慈善理念还未建立。"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地缘优势和社区精英使社区成为培育现代慈善理念的良好载体。在现代慈善理念的指导下,个人和社区自治组织将是推动社区慈善事业发展的主体。由于个人和社区自治组织不是强势力量,在推进社区慈善事业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政府部门和社区工作专家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6.
刘念 《社会工作》2008,(3):10-10
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来看,慈善事业始终与社会工作紧密相连,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受到工业化所引起的社会结构变化的影响,早期社会工作不断学术化和制度化,逐渐演变为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现代意义的慈善事业是近现代才发展起来的非制度型的社会化公益事业。慈善救助则是慈善的内核和本质——无偿援助的一种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7.
郭亚楠 《社会工作》2011,(24):61-64
"郭美美"事件引发了公众对慈善的质疑和热议,将中国慈善推向了风口浪尖。从社会资本的角度分析,中国慈善面临公众慈善意识薄弱,慈善组织数量少、筹款能力弱、公信力较低,慈善立法滞后三大问题。未来中国慈善发展应提高全民慈善意识,积极构建慈善网络和提高慈善组织公信力。  相似文献   

8.
郭亚楠 《社会工作》2011,(12):61-64
"郭美美"事件引发了公众对慈善的质疑和热议,将中国慈善推向了风口浪尖。从社会资本的角度分析,中国慈善面临公众慈善意识薄弱,慈善组织数量少、筹款能力弱、公信力较低,慈善立法滞后三大问题。未来中国慈善发展应提高全民慈善意识,积极构建慈善网络和提高慈善组织公信力。  相似文献   

9.
窦玉沛 《社会福利》2008,(12):11-13
慈善事业发展前景光明 2008年是中国历史上极其特殊的一年,我国慈善事业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机。多难兴邦,受今年低温雨雪冰冻和汶川地震特大自然灾害的洗礼和激发,全社会的慈善意识普遍提高,公民参与慈善事业的热情逐步提高,社会慈善文化氛围大为改善;经过30年改革开放和快速发展,我国积累了雄厚的物质财富,人民群众生活普通提高,奠定了较为丰富的慈善资源;慈善组织数量发展迅速,慈善组织的活动浸透到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0.
建构慈善事业法律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慈善事业快速发展与立法需求 将各类慈善活动通过专门的机构(慈善组织),以系统、规范的方式(慈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运作,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社会保障体系的补充),就使慈善从传统的民间互助,转化为现代意义上的慈善事业。  相似文献   

11.
《社会福利》2012,(2):62-62
为促进全区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积极引导推动慈善组织健康发展,2月9日广西自治区民政厅召开了2012年度慈善组织工作会议,通报了《民政部关于开展“第七届”中华慈善奖评选表彰活动的通知》,研究部署了2011年度检查工作,并听取了慈善组织对该区下一步慈善事业促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主持人语:慈善,是滚滚历史长河中一个永不褪色的主题。古往今来,慈善引领人们聚集在爱心和信仰的旗帜下,奉献社会、服务他人、关爱民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今天,慈善组织必将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西方社会具有成熟的慈善文化,注重对弱势人群人性价值的终极关怀。社会工作就是从西方慈善救助中发展起来的制度体系,与慈善事业有着重要的渊源。虽然我国当前慈善事业不够发达,慈善文化不够成熟。但是,必定对正在推进的社会工作制度建设提供丰富的本土养料。我国《慈善法》已进入立法程序,社会和公众对于慈善事业给予了极大的关注。那么,作为一项专业的助人制度,社会工作在完善和推动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方面将扮演怎样的角色?这是实践中需要破解的难题。本文特别邀请了社会工作的专家学者就这个问题作一探讨,以期达至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3.
主持人语:慈善,是滚滚历史长河中一个永不褪色的主题。古往今来,慈善引领人们聚集在爱心和信仰的旗帜下,奉献社会、服务他人、关爱民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今天,慈善组织必将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西方社会具有成熟的慈善文化,注重对弱势人群人性价值的终极关怀。社会工作就是从西方慈善救助中发展起来的制度体系,与慈善事业有着重要的渊源。虽然我国当前慈善事业不够发达,慈善文化不够成熟。但是,必定对正在推进的社会工作制度建设提供丰富的本土养料。我国《慈善法》已进入立法程序,社会和公众对于慈善事业给予了极大的关注。那么,作为一项专业的助人制度,社会工作在完善和推动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方面将扮演怎样的角色?这是实践中需要破解的难题。本文特别邀请了社会工作的专家学者就这个问题作一探讨,以期达至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4.
主持人语:慈善,是滚滚历史长河中一个永不褪色的主题。古往今来,慈善引领人们聚集在爱心和信仰的旗帜下,奉献社会、服务他人、关爱民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今天,慈善组织必将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西方社会具有成熟的慈善文化,注重对弱势人群人性价值的终极关怀。社会工作就是从西方慈善救助中发展起来的制度体系,与慈善事业有着重要的渊源。虽然我国当前慈善事业不够发达,慈善文化不够成熟。但是,必定对正在推进的社会工作制度建设提供丰富的本土养料。我国《慈善法》已进入立法程序,社会和公众对于慈善事业给予了极大的关注。那么,作为一项专业的助人制度,社会工作在完善和推动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方面将扮演怎样的角色?这是实践中需要破解的难题。本文特别邀请了社会工作的专家学者就这个问题作一探讨,以期达至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5.
主持人语:慈善,是滚滚历史长河中一个永不褪色的主题。古往今来,慈善引领人们聚集在爱心和信仰的旗帜下,奉献社会、服务他人、关爱民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今天,慈善组织必将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西方社会具有成熟的慈善文化,注重对弱势人群人性价值的终极关怀。社会工作就是从西方慈善救助中发展起来的制度体系,与慈善事业有着重要的渊源。虽然我国当前慈善事业不够发达,慈善文化不够成熟。但是,必定对正在推进的社会工作制度建设提供丰富的本土养料。我国《慈善法》已进入立法程序,社会和公众对于慈善事业给予了极大的关注。那么,作为一项专业的助人制度,社会工作在完善和推动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方面将扮演怎样的角色?这是实践中需要破解的难题。本文特别邀请了社会工作的专家学者就这个问题作一探讨,以期达至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6.
主持人语:慈善,是滚滚历史长河中一个永不褪色的主题。古往今来,慈善引领人们聚集在爱心和信仰的旗帜下,奉献社会、服务他人、关爱民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今天,慈善组织必将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西方社会具有成熟的慈善文化,注重对弱势人群人性价值的终极关怀。社会工作就是从西方慈善救助中发展起来的制度体系,与慈善事业有着重要的渊源。虽然我国当前慈善事业不够发达,慈善文化不够成熟。但是,必定对正在推进的社会工作制度建设提供丰富的本土养料。我国《慈善法》已进入立法程序,社会和公众对于慈善事业给予了极大的关注。那么,作为一项专业的助人制度,社会工作在完善和推动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方面将扮演怎样的角色?这是实践中需要破解的难题。本文特别邀请了社会工作的专家学者就这个问题作一探讨,以期达至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7.
主持人语:慈善,是滚滚历史长河中一个永不褪色的主题。古往今来,慈善引领人们聚集在爱心和信仰的旗帜下,奉献社会、服务他人、关爱民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今天,慈善组织必将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西方社会具有成熟的慈善文化,注重对弱势人群人性价值的终极关怀。社会工作就是从西方慈善救助中发展起来的制度体系,与慈善事业有着重要的渊源。虽然我国当前慈善事业不够发达,慈善文化不够成熟。但是,必定对正在推进的社会工作制度建设提供丰富的本土养料。我国《慈善法》已进入立法程序,社会和公众对于慈善事业给予了极大的关注。那么,作为一项专业的助人制度,社会工作在完善和推动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方面将扮演怎样的角色?这是实践中需要破解的难题。本文特别邀请了社会工作的专家学者就这个问题作一探讨,以期达至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8.
《社会福利》2012,(1):61-61
民政部制定的《公益慈善捐助信息公开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已于近期向社会公布。《指引》的发布旨在为各类公益慈善组织和机构公开信息提供指导性规范,为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提供参考性文本,为社会和公众了解、获取和监督慈善捐助信息提供参照性标准,从而增强慈善捐助信息的透明度,提高公益慈善组织的社会公信力,引导公益慈善资源的有效使用,推动慈善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怀有仁爱之心谓之慈,广行济困之举谓之善,慈善是仁德与善行的统一。中华民族的慈善思想和慈善行为历史悠久,但发展到今天却面临慈善组织缺乏社会影响、慈善组织公信度缺失、慈善资金筹集渠道不畅、制度不健全且没有法制化、理论基础的缺乏等问题。新时期,社会工作者对推动慈善事业发展扮演着怎样积极的角色呢?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佛教逐渐复兴,施医送药等慈善方式是民国时期佛教服务社会、走向复兴的重要路径。当时佛教医药慈善团体从其慈善公益活动的内容上看可分为施医送药、培养医药人才、改良中医和临终关怀等几种类型。这些医药慈善团体以济世悯贫、振兴佛教为宗旨,为近代医药慈善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也能为当代佛教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