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反思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化面临的主要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工作经过20年的长足发展,已取得很大进步,但也存在着一些困境,需要我们以整体的视角对当前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现状作宏观把握,理论联系实务,考量自身、参照别国或地区的发展经验,认真反思发展瓶颈。本文首先探讨了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本土化三者的关系,并着重从社会工作专业化角度反思中国社会工作发展面临的困境,最后分析了社会工作发展面临的其他主要困境,并试着寻找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梳理了西方国家和中国香港的社会工作专业化历史,在总结其特点的基础上,将中国内地专业社会工作发展与之比较,并得出如下特征:第一,中国内地专业化过程不像西方社会经过漫长酝酿和积累,职业化先于专业化,在各种必须的专业特质缺乏情况下快速推进;第二,政府主导;第三,专业教育先于专业实践,其专业化的推动力量很大程度上来自社会工作教育界;第四,本土社会工作与专业社会工作的衔接还存在制度上的制约,社会工作职业化同现行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有一些冲突;第五,社会工作的理念和实践模式受西方影响很大,同中国社会文化相适应的本土社会工作知识体系尚未成熟。这些不同于西方和中国香港的发展特征使得中国内地社会工作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本文着重分析了二大困境:制度与组织困境;文化困境。因此,中国内地社会工作专业化在对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与价值观保持足够的敏感同时,对中国独特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及文化的主体性要有足够的体验和尊重。在文化、政治有很大差异的中国,应有不同于西方的社会工作实践。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性服务在不同制度文化背景下有不同的专业化道路,这并不影响作为一个专业和学科的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社会工作本土化是社会工作引入中国以来一直备受重视的问题。文章选择了社会工作伦理的角度,结合社会工作伦理面临的现实困境,探讨社会工作对社会需求回应的路径,提出通过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改造西方社会工作伦理、调整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关系并促进双方能力建设、优化评估机制以确保专业服务的质量和重视社会工作伦理教育等四个方面回应社会需求,对社会工作伦理的专业化和本土化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4.
赵学慧 《社科纵横》2010,25(9):55-56
本文对社会工作性质进行了反思,指出社会工作具有价值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在反思社会工作性质的基础上,对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认为社会工作是在转型期社会问题、和谐社会建设及社会工作专业的理念方法、受助者环境、社会工作专业的助人目标等多重影响下得到发展的。并提出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本土化、人本化等不同方向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5.
进入21世纪,中国社会工作实践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尤其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及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为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化与职业化的实践及其社会工作学科本身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对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此,社会工作教育应该如何回应呢?本文将做一些前瞻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徐云  鲍风亮 《社会工作》2009,(22):33-36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社区社会工作是一种以社区为服务领域的宏观社会工作,研究社区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对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发展以及社区、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在回顾了我国社区社会工作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就我国社区发展所面临的形势及问题做出了分析,从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发展以及对社区建设和发展两个层面浅析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并对实现社区社会工作专业化提出了大力发展社区社会工作职业教育、完善岗位设置及薪酬体系,提高职业声望、完善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提升社区福利性服务的地位、重视农村社区社会工作发展、走适合我国发展的社区社会工作专业化道路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古小波 《社会工作》2009,(10):27-29
两北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由于受到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的影响,面临着专业社会认同度低、师资专业化水平普遍较低、课程设置规范性较差和实验室、见习实习基地缺乏的困境,本文在分析这些困境的基础之上,拟对西北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做出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西北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困境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北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由于受到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的影响,面临着专业社会认同度低、师资专业化水平普遍较低、课程设置规范性较差和实验室、见习实习基地缺乏的困境,本文在分析这些困境的基础之上,拟对西北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做出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9.
凌文豪  张玲 《社会工作》2014,(3):136-140
目前社会工作专业和学科建设发展迅速,但是仍存在诸多问题,社会工作专业面临的对口就业困境就是其中一大难题。文章在总结学界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社会工作专业就业难题进行了剖析,最后着重从专业教学层面提出了缓解社会工作就业难题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赵芳 《社会工作》2012,(6):20-23
社会工作实践中几乎所有的实践工作原则都涉及伦理原则,或者是建立在伦理原则的基础之上,伦理方面的内容融入到了所有阶段的社会工作教育中。目前,在中国的社会工作教育中出现了严重的重知识、重技术,轻伦理现象。伦理知识的缺乏导致社会工作实践中伦理困境的频繁出现,而伦理困境解决的草率性和不一致性,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工作的专业化与职业化。加强中国社会工作伦理议题的研究,重视本土的社会工作伦理困境的探讨、将社会工作伦理教育纳入整个社会工作课程体系是社会工作教育及实践发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皮湘林 《社会工作》2009,(10):13-16
社会工作与伦理的关系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危机的产生,再到伦理对于社会工作的重新回归的发展阶段。社会工作中的伦理体系的构建既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已有的社会工作伦理价值体系,又要立足于中国的本土实际,既要充分挖掘我国传统文化资源,更要顺应中国当今社会主流的伦理文化的发展,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社会工作视野中的伦理应该是由多层次的理论与实践体系所构成,包括对社会工作道德哲学层次的思考,社会工作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构建,社会工作的实践机制以及社会工作伦理与相关学科的相互借鉴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进入了城市的打工子弟学校,关注打工子弟学校发展存在的困境及解决措施是有必要的。本文论述了打工子弟学校的缘起及其存在的内外困境,然后结合学校社会工作的理论和笔者参与的实务工作说明学校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对于打工子弟学校的作用,从而探讨学校社会工作介入的模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校社会工作实务课程的教学时常面临教学与实践分离的困境。笔者在《老年社会工作》课程教学中引入服务学习的理念和方法,将知识学习与社会服务相结合,以期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专业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对理论、方法和技能的运用能力,促进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内化和反思,探索适合我国文化情景及社会工作实践的实务课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认为当前的学生实习是以机构为本,这种实习环境促使不同的实习生抗逆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提高学生适应性有两个途径:一是学校以学生成长中心,加强与实习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二是实习生社会工作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认为当前的学生实习是以机构为本,这种实习环境促使不同的实习生抗逆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提高学生适应性有两个途径:一是学校以学生成长中心,加强与实习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二是实习生社会工作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社会工作实习模式的建立对于社会工作的专业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根据江苏工业学院社会工作实习模式,借用“二元论”的理论视角,分析了社会工作实习的维护系统,认为社会工作在社区(机构)系统不完善,案主系统隐性化,社会工作在社会公共价值观系统缺位的时候,社会工作实习只有充分整合其培育系统的资源,采用课程(课堂)实习为主,社区(机构)实习为辅.从本专业出发,逐步辐射全校,再向校外推广的外卷化的发展形式,实现自我增权,才是完善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姚振强 《社会工作》2009,(12):19-21
“助人自助”的社会工作信念强凋个人发展重于个人被动的需求,它植根于人的自由、平等以及人格的尊严、个人的存在价值等西方传统文化要素;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助人理念本质上缺乏基于普遍的人的尊严和个体独立人格的观念,助人的目标是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给与者与受助者之间形成了一种恩赐和被动接受的心理定势,他们之间缺乏真实的平等。在中国社会工作实务开展的进程中,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对社会工作价值信念理解上的差异.造成了诸如价值观选择的困惑、信念与现实的困境以及文化认同的矛盾。针对社会工作的文化背景问题,社会工作实务的开展应在文化能力的培养、价值观的选择以及自我意识的训练上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18.
英美医务社会工作起源于医院社会工作,北京协和医院社会工作开创亚太地区和中国医院社会工作的先河。蒲爱德是中国医院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的奠基人。她首次系统阐述开展医院社会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科学总结协和医院社会土作服务模式,明确提出医院社会工作者的配置原则、职责范围、服务方法和专业训练途径,为当代中国医院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宝贵历史经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理论意义和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进 《社会工作》2012,(11):35-37
口述史作为现代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在社会工作专业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社会工作者应用口述史方法,既可以体现其专业优势,又能够发挥社会功能。但口述史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必须注意一些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policy of purchasing social services and discusses how relevant organisations provide social work and develop it within local socio-political and cultural contexts. An ethnographic research method was adopted for the study by the first author while participating in social work development in Q City. We argue that the policy of purchasing social services succeeded in achieving “embedded development” but also created a “conjuncture structure” in cultural reproduction. However, due toprofessional social workers in China have, in practice, passively responded to the conjuncture there has been a failure to reproduce professional values of social work in the Chinese cultural context. Therefor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social work in China needs to strengthen cultural reflection in practical actions, focus on the exploration of cultural connections between social work practice and local communities, and enhance the cultural capacity of social workers in the local cultural contex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