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工作》2008,(15):9-9
5·12汶川地震后的灾后重建工作,是一项长期而持久的工程。与医生,心理咨询师等职业各自担当的职责相较,灾后救助中的社会工作者专业特质在于整合灾民的环境资源、有效评估灾民需求、挖掘灾民的自身潜能、建立成熟的社会服务输送体系、帮助恢复灾民的社会功能……等等。  相似文献   

2.
《社会工作》2009,(16):44-44
5·12汶川地震后的灾后重建工作,是一项长期而持久的工程。与医生、心理咨询师等职业各自担当的职责相较,灾后救助中的社会工作者专业特质在于整合灾民的环境资源、有效评估灾民需求、挖掘灾民的自身。潜能、建立成熟的社会服务输送体系、帮助恢复灾民的社会功能……等等。  相似文献   

3.
《社会工作》2009,(18):21-21
5·12汶川地震后的灾后重建工作,是一项长期而持久的工程。与医生、心理咨询师等职业各自担当的职责相较,灾后救助中的社会工作者专业特质在于整合灾民的环境资源、有效评估灾民需求、挖掘灾民的自身潜能、建立成熟的社会服务输送体系、帮助恢复灾民的社会功能……等等。  相似文献   

4.
《社会工作》2008,(13):58-58
5·12汶川地震后的灾后重建工作,是一项长期而持久的工程。与医生、心理咨询师等职业各自担当的职责相较,灾后救助中的社会工作者专业特质在于整合灾民的环境资源、有效评估灾民需求、挖掘灾民的自身潜能、建立成熟的社会服务输送体系、帮助恢复灾民的社会功能……等等。  相似文献   

5.
《社会工作》2009,(4):30-30
5·12汶川地震后的灾后重建工作,是一项长期而持久的工程。与医生、心理咨询师等职业各自担当的职责相较,灾后救助中的社会工作者专业特质在于整合灾民的环境资源、有效评估灾民需求、挖掘灾民的自身潜能、建立成熟的社会服务输送体系、帮助恢复灾民的社会功能……等等。  相似文献   

6.
《社会工作》2008,(22):11-11
5·12汶川地震后的灾后重建工作,是一项长期而持久的工程。与医生、心理咨询师等职业各自担当的职责相较,灾后救助中的社会工作者专业特质在于整合灾民的环境资源、有效评估灾民需求、挖掘灾民的自身潜能、建立成熟的社会服务输送体系、帮助恢复灾民的社会功能……等等。  相似文献   

7.
5·12汶川地震后的灾后重建工作,是一项长期而持久的工程。与医生、心理咨询师等职业各自担当的职责相较,灾后救助中的社会工作者专业特质在于整合灾民的环境资源、有效评估灾民需求、挖掘灾民的自身潜能、建立成熟的社会服务输送体系、帮助恢复灾民的社会功能……等等。  相似文献   

8.
5·12汶川地震后的灾后重建工作,是一项长期而持久的工程。与医生、心理咨询师等职业各自担当的职责相较,灾后救助中的社会工作者专业特质在于整合灾民的环境资源、有效评估灾民需求、挖掘灾民的自身潜能、建立成熟的社会服务输送体系、帮助恢复灾民的社会功能……等等。  相似文献   

9.
5·12汶川地震后的灾后重建工作,是一项长期而持久的工程。与医生、心理咨询师等职业各自担当的职责相较,灾后救助中的社会工作者专业特质在于整合灾民的环境资源、有效评估灾民需求、挖掘灾民的自身潜能、建立成熟的社会服务输送体系、帮助恢复灾民的社会功能……等等。  相似文献   

10.
《社会工作》2009,(10):16-16
5·12汶川地震后的灾后重建工作,是一项长期而持久的工程。与医生、心理咨询师等职业各自担当的职责相较,灾后救助中的社会工作者专业物质在于整合灾民的环境资源、有效评估灾民需求、挖掘灾民的自身潜能、建立成熟的社会服务输送体系、帮助恢复灾民的社会功能……等等。  相似文献   

11.
5·12汶川地震后的灾后重建工作,是一项长期而持久的工程。与医生、心理咨询师等职业各自担当的职责相较,灾后救助中的社会工作者专业特质在于整合灾民的环境资源、有效评估灾民需求、挖掘灾民的自身潜能、建立成熟的社会服务输送体系、  相似文献   

12.
灾后重建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社会工作以助人自助的专业价值理念,其服务领域相当广泛,灾害援救和灾后重建是社会工作介入的重要领域之一。社会工作运用专业方法对灾民进行科学的需求评估,确保灾民作为灾区重建的主体性地位;针对庞大的社会救助资源,社会工作合理统筹、整合资源,充当计划执行的协调者角色;针对灾区社会结构的破坏,通过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重建社会结构,重塑灾民场域。  相似文献   

13.
郑小蓉 《社会工作》2008,(22):51-52
灾后重建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社会工作以“助人自助”的专业价值理念,其服务领域相当广泛,灾害援救和灾后重建是社会工作介入的重要领域之一。社会工作运用专业方法对灾民进行科学的需求评估,确保灾民作为灾区重建的主体性地位;针对庞大的社会救助资源,社会工作合理统筹、整合资源,充当计划执行的协调者角色;针对灾区社会结构的破坏,通过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重建社会结构,重塑灾民场域。  相似文献   

14.
邹鹰  刘林 《社会工作》2010,(13):11-13
灾后重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这是党的救灾政策落实和群众利益具体体现的又一环节。目前江西省抚州市对做好6·21水灾灾后重建工作已经做了具体的规划和布局,相关的配套措施也已到位。民政部门是灾后重建的主力军,作为灾害管理的职能部门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最大限度地实现和保障灾民的切身利益?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5.
5.12汶川地震后,大批四川籍灾民外出打工谋生。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深度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他们在打工地的社会适应状况。统计分析表明,外出务工灾民普遍存在经济、生活、心理等层面适应不足的状况。社会工作可以分别从微观、中观和宏观等层面,通过个案辅导、小组活动、社区动员、政策倡导等方式,帮助提升外出务工灾民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灾后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5.12"汶川地震后,大批四川籍灾民外出打工谋生。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深度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他们在打工地的社会适应状况。统计分析表明,外出务工灾民普遍存在经济、生活、心理等层面适应不足的状况。社会工作可以分别从微观、中观和宏观等层面,通过个案辅导、小组活动、社区动员、政策倡导等方式,帮助提升外出务工灾民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灾后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赣鄱大地     
《社会工作》2010,(15):42-43
针对“6·21”抚州特大水灾,6月29日,江西省民政厅派出社会工作者队伍到灾区,帮助安置点灾民度过难关,恢复生产自救信心。据悉,洪灾发生后,江西省民政厅立即在全省范围内招募了5支社会工作者队伍准备开展灾后社会工作。先期派遣的社会工作者队伍是由江西省民政厅社会工作处、南昌市青云谱区社会工作者协会以及江西师范大学联合组成的8人小组,在抚州最大的两个灾民安置点,为妇女、儿童、老年人等群体开展社会工作。  相似文献   

18.
蒋艳 《社会工作》2009,(1):23-24
汶川地震的灾后重建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社工们的身影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社工们发挥着整合灾区环境资源、评估灾民需求、挖掘灾民潜能等专业功能,激发了灾区同胞重建美好家园的信心。  相似文献   

19.
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国社会工作首次亮相救灾和灾后重建,多家社工机构和专家深入灾区,运用社会工作特有的方法对灾民进行救援和干预,成为众多参与抗震救灾队伍中的一支特殊力量,据不完全统计,灾后1年时间中,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一千多名社会工作专业人员投身灾区一线,有媒体评价:  相似文献   

20.
张昱 《社会》2009,29(3):167-175
因灾而致难者,被称为灾民.因此,每逢有灾,就必有灾民.人们对灾民一词已经习以为常,问题在于,受灾群众在被标签为灾民,且这种标签又同时被受灾群众自我标签时,会形成一种怎样的文化,并因此改变了他们原有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这种被改变了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又可以通过怎样的途径得以恢复和重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