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人口流动和城市化在中国和全球范围内不断地加强,这些都为中国大多数的农村青年提供了机遇.同时,大量的人口仍然留守农村,无论流动人口输出地有多么偏僻,它们仍继续与日新月异的城市密不可分.正因为如此,农村居民对城市和国家的发展与未来发挥着同等重要的内在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育全 《民族学刊》2011,2(1):66-74,87
边境村的社会秩序是否稳定,不仅关系到整个社会稳定的大局,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形象,甚至会影响到国家的周边安全。本文在对云南边境村党组织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影响云南边境村社会稳定的因素和防治对策,并提出了七条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考察了柬埔寨洞里萨湖流域浮村越南裔船民的社会生活,认为受到历史因素和现实文化隔阂的影响,越南裔船民还难以完全融入到柬埔寨社会中。但事实证明,在资源丰富、民族众多、文化多元的湄公河流域,不同民族共处共存才是民族关系实践的必然选择,历史经验值得沿河各国认真反思。  相似文献   

4.
高椅村民间信仰有祖先神信仰、土地神信仰、五通神信仰、净行神信仰等。这些信仰大多数都是在万物有灵观念的基础之上产生的。其中,五通神信仰曾经长期作为高椅村居民的主要信仰之一。高椅村的巫术活动也比较多,有小巫事、一般巫事、大巫事和傩戏四种形式。高椅村居民对信仰非常重视,信仰是他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高椅村民间信仰的功利性很强。从高椅村民间信仰可以看出湘西地区民间信仰的一般情况。  相似文献   

5.
关于赫哲族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状况的调研报告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近年来,赫哲族村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有所加强,但村与村之间的发展存在着不平衡。本文在分析制约赫哲族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诸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赫哲族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吴迪 《中国民族》2014,(3):47-49
目前,我国总计有68万个行政村、9亿多农民、500万名包括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在内的"村官"。"村官"虽然是最基层的干部,但却是贯彻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带领广大农民开创美好生活的强大力量,更是党和政府与农民群众之间实现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他们是国家行政体系的最基层,其重要性却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7.
周泓 《民族论坛》2011,(7X):44-53
杨柳青商型乡镇的基础形态和街村并体,构成其镇乡商农两半户持续存在的制度资源;商业与土地的关系并非如以往的研究那样分化对立,而是有交叉具态和功能的相互转换。村街权力精英之在野性,是基层制度化的主体能动所在。杨柳青农商依赖的衔合路径,也是其农人和居民双向选择的结果。这对时下农商制度的实践具有经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学术界对村域转型研究现状,认为应该从深化核心理念、提升研究单位、完善研究框架、拓宽研究路径等方面深入研究村域转型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发展动力机制,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具有用词对仗等文化特征。楹联文化历史悠久、用途广泛。对楹联文化的研究,可以提高民众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山西闻喜县寺底村有创作楹联的传统,在当代社会颇受重视,有固定的创作群体和传承群体,并在节庆和婚丧嫁娶人生礼仪场合广为应用。楹联成为寺底村的标志性文化,对传统村落的振兴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粤西潭村为个案,从乡村社会的信仰仪式与宗族整合和认同的视野入手,分析了该村的村庙与宗族的整合模式,并指出传统生产方式的恢复是民间信仰复兴的最根本的动力.  相似文献   

11.
村域经济转型研究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村域经济转型研究核心理念及理论渊源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长江三角洲村域经济转型研究的初步实践,构建了村域经济转型研究框架,同时提出在研究方法上应融入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比较研究等方法,以期取得良好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回顾,介绍"两头家"形成的社会背景、历史发展和特征.在此基础上,以家庭策略的视角对海南南来村"两头家"个案的家庭史进行分析.认为"两头家"是早期华南侨乡移民在"文化传统"与"社会结构"的框架下一种集体选择的家庭策略.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众多民族旅游村寨的典型代表(雨崩村)生计方式变迁对自然环境影响的民族志描述,发现:传统社会,雨崩村半农半牧、以牧为主的生计方式与自然资源基本处于平衡的良性状态;现代社会,旅游接待成为当地的主导生计方式,对自然环境产生了更为复杂、微妙的影响。这既与当地旅游开发经营过度商业化有关,又与雨崩村至今处于未通公路的封闭状态密切相关。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其他学科对可持续生计理论框架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关于地域社会的构成,宗族继嗣理论注重宗族裂变的作用,社会交换理论则强调"女性交换"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摩哈苴彝村口述史材料的分析,揭示了如下两个基本事实第一,宗族裂变分支的散布与婚姻联盟的范围在地域上可以是吻合的,由此消除了继嗣理论与交换理论的对立;第二,在父系社会中,不仅存在着"男性的继嗣"与"女性的交换",而且也存在着"女性的继嗣"与"男性的交换",后者亦为地域社会构成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5.
张朴 《西藏研究》2004,(2):99-105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梭坡乡莫洛村是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的藏族聚居村落。该村藏族仍然较好地保留着传统的婚姻家庭观念 ,藏族人民敬老爱幼、扶助弱小的传统美德也得到很好地传承和发扬光大。尽管今天遵循传统习俗仍然是莫洛村藏族的主流 ,但是 ,现代城市文化生活方式的影响 ,人口与土地日渐显现的矛盾 ,正促使莫洛村藏族的婚姻家庭观念发生转变。  相似文献   

16.
在甘肃永登连城镇牛站村流传着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的九天圣母传说。这些传说以民间写意的手法塑造了一个地方保护神的形象,表达出民众的乡土情感、国家话语、价值追求。为我们生动展示了口头叙事与村落信仰民俗的双向建构过程,同时也表达出了民众借助传说"再造传统"的过程,是"民俗是一种过程"这一理论的一个有效个案。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朝鲜族村经济发展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朝鲜族村经济发展状况及朝鲜族农村居民收人情况.水稻生产仍是朝鲜族村经济的主产业.2005年,黑龙江省朝鲜族村水稻种植面积达lO.9万公顷,产量达73.8万吨;各业总收入18.2亿元;有5万多朝鲜族劳动力出国劳务或进城经商办企业,劳务收入达11.5亿元.朝鲜族农户2005年人均纯收入达到409l万元.40%以上的农户为富裕人家.  相似文献   

18.
熊英 《西藏研究》2022,(1):113-121
“村转居”伴随着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而产生。西藏城镇化进程中“村转居”管理体制的研究与实践尚处于探索阶段。“村转居”管理体制仍有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如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不匹配、人才管理体制不完善、综合治理体系有待完善等,针对这些问题,应理顺管理体制、做好基础工作、完善集体经济管理体制和综合治理体系、加强人才管理体制建设,以促进西藏“村转居”工程的真正落地。  相似文献   

19.
仪式历来被认为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因素,影响到人类生活的诸方面。在生态和谐方面,仪式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仪式为人们制造了神圣的时间与空间。以云南省弥勒县西一镇红万村的密枝山祭祀为例,我们可以看出仪式与生态的依存关系,以及村民们如何在仪式实践中实现与生态的和谐。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21世纪中国人类学的复兴重振,必须吸纳五千年中国文化精髓,深刻体认当代中国各族群的生存境况与精神世界,切实地迈向人民,坚实地立足于中国社会本土,积极参与改善民生、提升民心的宏伟大业,通过推进社会进步、文化繁荣、人民幸福,建构中国人类学价值实现机制。华南紫村调查,在承续西方人类学传统理念的基础上,充分涵摄中国先哲们关于“民生”与“民心”的精辟阐述与充满睿智的见解,以此作为审视视角,描述以壮族为主体的紫村诸族群的生存环境、生活来源、生存压力、信念结构、忧喜哀乐、希望追求与心灵境界,并且借助人类学指导变迁理论,提出改善和提升紫村族群生存境况与精神世界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