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贾谊继承了荀子之学,又深受黄老之学的影响,而荀子之学与黄老之学在很大程度上是统一的。和荀子一样,贾谊以儒家思想为基础,运用黄老道家的治学方法,广泛地吸收百家之学,融会贯通。贾谊的很多学术特点既是对荀子之学的继承,同时也可归属于黄老之学的范围。贾谊的儒家思想因素往往被他纳入自己的黄老学系统,因此,他不能成为所谓"醇儒",同时,人们研究他的黄老之学也无法忽视其儒学中心和基础,这种思想类型和学术风格是从荀子那里继承下来的。贾谊的荀学师承使他的原本具有黄老学成分的学术思想很自然地向黄老之学靠拢,最终成为以进一步黄老化的荀学为主体的新型儒学。  相似文献   

2.
对于荀学脉络的考察,齐鲁两国的思想至关重要,而此二国的思想渊源亦应从其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结合考察。理解荀学的"人性本恶"也不仅于荀学内部进行诠释,若从齐鲁二国进行文化反思,则可获得新的观点,并进而理解荀学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戴震虽以考据名世,然其最为看重,同时对清学影响最为深远者却是他的新义理学.其缘起于惠栋"经之义存乎训"的思想启迪,进而发展出由词明理、以训诂考据通达义理的方法论原则,并运乎此法,对程朱理学入室操戈,重构理学的思想体系,复而化方法为信仰,以德性必赖智性,重振了以荀学为代表的儒家智识传统.可以说吴派催成了戴震的思想转型,而戴震又校正了吴派对宋学取舍的分裂情状,并在吴派否定宋学的形上义理后,又建构了朴学的新义理学.具体表现为阴阳气化的天道观,血气心知的人性论,积学尚礼的工夫论.这一建构在儒家内部以荀学为方法,在思想外部又是有清以来社会文化的产物.戴震新义理学的形成,与清代荀学复兴、礼学崛起彼此关涉,互相同构进而同步共振,它们共同融汇成了清代思想史上的智识传统.  相似文献   

4.
<正>荀子是原始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20世纪以来,荀学研究日益受到学界的关注,涌现了一批学术成果,丰富了荀学研究。历史上的荀学曾广受非议,直至今天,扬孟抑荀的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因此,客观评价荀子思想及其地位,仍是一个长期的课题。近读李桂民新著《荀子思想与战国时期的礼学思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9月版),感觉  相似文献   

5.
冯友兰的荀学研究成果主要通过《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三部哲学史著作呈现。《中国哲学史》注重运用西方哲学的研究范式和现代学术方法对荀学思想进行体系建构和概念分析,使荀学思想系统化;《中国哲学简史》重点在于论述荀学的政治哲学思想,通过“正”和“负”的研究方法让西方人更好地理解荀学思想的核心命题;《中国哲学史新编》则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和立场的指导下,融合新理学体系对荀子哲学进行重构,阐发荀学思想的价值,为当代中国的哲学发展提供智慧和营养。  相似文献   

6.
荀子的礼学思想是荀学的核心,而荀子的礼学体系则是在礼性关系的基石上构架起来的。从“礼性之关系”、“礼性相分对立之根源”和“礼用之于性”三方面,探究了礼性关系。在荀子那里,礼性关系之所以呈现这种状貌,从思想根源上考究,无疑与荀子主张性恶论直接相关。值得一提的是,以礼学为核心的荀学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本身不存在自相矛盾问题。  相似文献   

7.
由于受传统和历史的影响,学术界对荀学的性质和定位,仍然存在着问题。无论是从儒家学统上还是在道统上,荀学都是孔子儒学的承继者和光大者,是毫不动摇地维护和弘扬儒家学术知识统一理想及人格和社会政治理想的重镇。  相似文献   

8.
清初情欲观中“重学”“崇礼”思想的凸显是荀学由“潜”而“显”的重要表征。清儒以自然情欲论而重视外在知识学习、积累对情欲“向善”的引导作用;由探寻情欲的有效规约而尊崇礼学,荀学因子确然闪现。在清初学风由“尊德性”而“道问学”转轨过程中,荀子思想的“时代义理”被重新阐发,促进了清代“道问学”传统的确立,成为荀学在近代复兴的前奏。  相似文献   

9.
荀学与思孟学派的差异及荀子诗学的独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荀子所处的文化历史语境与子思、孟子相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导致了荀学在价值取向与言说策略上与思孟之学的重要差异。而荀子诗学与孔子和孟子诗学相比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性也是这种差异的反映。  相似文献   

10.
武侠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所内蕴的文化心理在中国社会中具有不衰的精神影响,并渗透于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王立教授在多年中国文学主题学研究的基础上,由人民出版社于2005年3月出版的<武侠文化通论>从主题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等角度对武侠文化进行了观照,体现出广阔的研究视野和学术胸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