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德谟克利特是欧洲哲学史上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的唯物主义原子论是古希腊罗马哲学中的一颗璀灿的明珠,受到了中外哲学史界的极大重视和高度评价。这位曾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实验自然科学家和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还以其丰富的伦理思想对全部伦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  相似文献   

2.
亚里斯多德在伦理哲学方面全面地概括了整个希腊时期科技伦理思想,肯定了这一历史时期科技伦理思想的正确内容。他以自身科学的智德尺度,考察了众多科技领域,初步形成了他科技伦理的思想体系,成为西方科技伦理思想体系化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3.
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以英雄主义的姿态站在黑格尔的肩膀之上,通过对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比较研究,剥掉了伊壁鸠鲁原子论形而上学的外衣,向世界宣告了他的伦理激情,彰显了其对自由的渴望,并提出了实现自由哲学的道路,即"世界的哲学化"和"哲学的世界化"。虽然此时马克思的伦理思想还存在重大缺陷,但这为我们全面理解马克思伦理思想的萌芽、发展过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照系。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伦理思想:科学地探讨了科学技术与道德的关系;提出科学技术为人类服务的科技道德原则;阐明了科技道德的主要规范。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伦理思想是批判地继承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科技伦理思想和生物学家达尔文的科技伦理思想精华创立的。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伦理思想及其理论主要来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鲁迅创作中的旧文化情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传统伦理思想、鲁迅的死亡意识、以及他的"鬼气"观三方面进行探讨,指出鲁迅与传统的关系并非仅仅一个"反"字所能包容和概括,而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列宁是继马克思和恩格斯后最伟大的革命导师,他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过细致的研究,在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共产主义道德"的观点。列宁的共产主义道德立论是其政治伦理思想中最具特色的思想内容,蕴含着丰富的伦理价值和人文关怀。研究列宁的共产主义道德对建设和谐社会、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墨子消费伦理思想以"兼爱"为核心,以消费合宜性的社会向度与民生向度表达了其"兴利天下"的消费正义。墨子认为,消费应当"兼"及天下众生,并富有爱人、利生的道德内涵,他从人性欲生的视角,阐述了消费不仅担负着养育万民之"生"的"生生之道",也承载着义利天下的社会责任。墨子以消费利"生"的合宜性为度,剖析了消费的民生主义特色,与孔子以"礼法"为核心的消费观念不同的是:墨子消费伦理思想表现出强烈的关注民生的道德实践的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8.
陈亮的事功主义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及特征可概括为"理欲统一"的道德观、"义利合一"的价值观和"学为成人"的人生观。陈亮的事功主义伦理思想以"道存于物"、"道在事中"、道物统一的世界观作为理论基础和逻辑依据,这种伦理道德观反映到义利关系问题上就是坚决反对把仁义道德和实事功利对立起来,认为道德和功利是统一的。这种义利合一、注重事功的伦理思想,落实在个体的道德实践和人生理想上,就是主张"学为成人"。  相似文献   

9.
德谟克利特是古希腊繁荣时期最重要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创立的原子论唯物主义哲学既代表当时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最高成就,又对以后的古罗马哲学乃至近代唯物主义哲学发生深刻影响。恩格斯指出:“古希腊的哲学家都是天生的自发的辩证论者。”作为古希腊繁荣时期唯物主义哲学最高成就代表的德谟克利特哲学,当然会有辩证法的因素在其内。但是,在一些欧洲哲学史的教材和论著中,论述他的唯物论思想甚多,而论述他的辩证法思想则甚少,在这种情况下,对德谟克利特哲学中辩证法因素的探索,更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儒家科技伦理思想深深植根于儒家思想的宏观系统之中,儒家科技伦理思想中经世致用的科技观念、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以德化知的知识理念以及天人合一的整体思想等对当代中国科技伦理体系构建、促进科技发展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托马斯.哈代的作品中蕴含着独特的生态伦理思想:他对自然的描写,体现了生态整体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一体,也控诉了工业文明和人类欲望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他对女性的塑造,表现了女性与自然的天然联系,揭示了女性与自然都是男性、理性和工业文明的压迫对象;他赋予动物以主体性,提倡尊重动物的权利,认同动物的情感。哈代作品中的生态伦理思想虽然复杂,却并不矛盾,有着内在的统一性,既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又体现了道德关注的"同心圆"倾向。  相似文献   

12.
论爱因斯坦的科技伦理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和思想家,是千百年来难得一遇的超级天才人物.他的科技伦理思想十分丰富,主要有:科学从本质上说是至善的,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科学应用的伦理二重性;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与道德品质比其纯粹理智的成果更重要;科技伦理问题的解决应从多方面入手.深入挖掘和阐述爱因斯坦的科技伦理思想,对于今天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将具有特别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1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说过:“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 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74页)这并非过誉之词。青年时代的马克思对古希腊原子论所进行的研究就是一例。他在大学毕业时撰写的题为《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差别》的博士论文在科学、哲学上所具有的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重视。古希腊原子论创始人是留基伯,德谟克利特继承了他的学说,作了相当完整的阐述。此后,伊壁鸠鲁又推进了德谟克利特的理论,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然而,从古希腊罗马开始,不少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对伊壁鸠鲁采取了一种粗暴的态度。他们将他看成是德谟克利特的剽窃者和败坏者。在中世纪教会和神父那里,伊壁鸠鲁更成了无神论的同义语,绝  相似文献   

14.
贝尔纳是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科学史家,他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下写成的《科学的社会功能》等著作,系统阐述了他的科技伦理思想。他反对科学对道德中立的观点,认为科学与道德是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的目的是为一切人类服务.科技的发展可以培养人的美好德行。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也要求道德的推动,科学家更应具有高尚的道德。从这个观点出发,贝尔纳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憧憬将为科学造福人类开辟更广阔道路的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5.
约翰·斯图亚特·密尔是近代功利主义的集大成者 ,他的功利主义伦理思想是对边沁等功利主义者思想的完善。密尔认为幸福是行为的目的 ,功用原则是评价行为善恶的唯一标准。在西方伦理思想史上 ,他的功利主义伦理思想被看作是规则伦理的一个典型代表。但实际上 ,他的伦理思想是对功利主义伦理与美德伦理的调和。这种调和一方面从理论上揭示了两种伦理思想传统的各自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另一方面又为分析当代中国若干道德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王夫之的人性论是其历史地位与作用的最显著体现,也是其全部伦理思想的立足点。理气合一、性气合一是其理论基点,理欲皆性是其人性论思想的核心,其理论之意义在于他第一次把人欲纳入性中,并对人欲作公欲与私欲之区分,强调人要不断取"仁义礼智之理"和"声色臭味之欲"去"合两"而为性,从而进一步提出"继善成性""性日生日成"的光辉命题,具有重要的近代启蒙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在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政治伦理思想,主要表现在借鉴西方进步思想,培植先进的政治理念,超越中国古代传统的"民本"思想,赋予其全新的时代内涵,博采中西精神文化之长,提倡新时代的民族精神等方面的政治意识伦理思想;维护人的权利和尊严,树立公仆观念,加强政治道德,注重政党伦理建设等方面的政治制度伦理思想;修身内省,陶冶人格,存心做大事,不可存心做大官,替众人服务等政治行为伦理思想。孙中山政治伦理思想具有积极意义和巨大的历史进步性,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  相似文献   

18.
袁燮"心即理"的宇宙本体论、"性情皆善"的人性论、"本心即道,循而行之"的认识论,延展了陆氏心学;而他哲学思想指导下的政治伦理思想则进一步丰富了心学,将心学向政治伦理化的方向作了极大的发展,其"顺民心、得民心"的民本观、"以德、仁治天下"的君道观和"磨砺进取求统一"的军政观,无不迸发着浓烈的忧国忧民意识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科技伦理思想具有以下基本的精神特质:天人合一、以道驭技、以人为本和经世致用.天人合一是哲学基础,它决定了传统科技伦理思想的基本走向和理论旨趣;以道驭技为理论核心,它构成了传统科技伦理思想的光辉的一面;以人为本是价值归依,它深深根植于科学家和技术工匠的心灵之中;经世致用为突出特点,它奠定了中国传统科学技术以解决实际问题见长的风格.这些主要精神是中国传统科技伦理的菁华,是处理当今世界科技发展过程中诸多问题的历史依托.  相似文献   

20.
私人财产权不仅是一个单纯的法律确认问题,其背后隐含着重要的正义伦理思想,以正义伦理思想为基础获得了其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私人财产权不仅是一种天赋的自然权,还是人类自由意志的集中体现,国家基于人们对权利和自由的部分让渡得以制定私人财产权法律制度。私人财产权是正义的,具体来说,私人财产权的原始取得属于"归属正义"而非"分配正义";基于法律行为而取得的私人财产权属于具有等值性的"交换正义";私人财产权从整体上来说属于"纯粹的程序正义"而非"实体正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