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3 毫秒
1.
在流动儿童与环境的互动中,因环境资源供给的不足,产生了适应性困难,影响了流动儿童的自我发展.帮助流动儿童适应,应认识到他们与本地儿童在生命历程及自我发展上的差异,了解流动儿童对环境变化和压力的反应,确认他们的需求,并针对需求从家庭学校、城市社区两大系统增加资源的供给,发展他们有效适应压力的能力,帮助他们在与环境互动时形成自主感和愉悦感.  相似文献   

2.
文化产业与城市发展呈现出双向互动趋势.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要素条件;城市有着发展文化产业集群所需要的文化资源、人才资源、资本资源、环境资源、消费市场和基础设施等条件.文化产业集群竞争力由要素系统、模块系统和效应系统构成.城市发展文化产业集群应通过整合文化资源,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科学的人才机制,拓宽文化产业融资渠道,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精心塑造文化品牌等措施,来促进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瑙鲁资源环境危机成因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瑙鲁是世界上最大的磷酸盐出口国之一,但近年来在储量告竭的同时,全国亦遭遇了严重的环境与社会危机.学界在探究危机成因时或强调殖民主义的破坏,或指摘瑙鲁人自身的"衰败".都有失偏颇.本文通过一种历史性的分析,认为危机是合力作用的结果:二战后瑙鲁环境的巨变引起了瑙鲁人生活的变化,促使全球市场文化渗入当地文化,形成一种不利于环保的混合文化.其后瑙鲁在独立及国家建设过程中又无视环境破坏,最终酿成了资源环境危机.通过对瑙鲁资源环境危机成因的分析,本文也指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文化与地方性文化之间存在复杂的互动关系,其过程与结果都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发展与产权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发展模式所造成的资源和环境的不可持续性,与人类长期形成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有关,也有产权安排方面的原因。由于资源与环境长期作为公共物品被用于经济活动,其产权界定不清,不能对经济主体进行有效约束,从而导致市场失灵,造成资源和环境的无效使用和破坏。在分析了资源和环境过度损耗的制度原因、不同产权安排对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效应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适合于可持续发展的产权安排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现状出发,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利用层次分析法、多目标规划评价预测模型等,分别评价和预测了该区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和海洋资源承载力以及大气环境、水环境和旅游环境承载力.在此基础上,参考单项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进行评价与分析.最后,提出提高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环境会计是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随着人类对经济与环境关系的逐步认识而形成的一门新兴会计分支.环境经济学是环境会计的"发生"基因,它能使人们认识到环境资源的本质和环境问题的起因,并且其许多分析方法可以直接为环境会计所借鉴.而环境管理学则是环境会计的生成土壤,环境管理也要求以会计信息作为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7.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一门发展迅速、新兴的交叉性和边沿性学科。加强该学科建设有利于形成具有特色的环境资源法学理论体系,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和积极作用。福州大学法学院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科点创立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对法律人才的渴求,特别是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需要,该学科的教学和科研规模有了长足发展。现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硕士点和博士点,已招收硕士生128人(已毕业85人),并与福州大学化学工程博士点联合培养绿色化工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方向博士生,形成了独…  相似文献   

8.
但瑞华 《江汉论坛》2007,(6):136-139
媒介和传播活动都不是社会生活中孤立的、无生命的东西;媒介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一定的空间、资源和社会环境,并形成对这种环境和条件的依赖,如受众资源、传播技术、传播制度、经济资源等;研究媒介要有生态的观念,要将媒介与传播活动置于社会大背景中进行考察和研究.据此,本文以社科期刊为例,提出建立良好的学术传播环境是学术期刊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末以来,人类面临严重的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产生的对资源与环境的需求超出了地球生态系统资源与环境的供给能力.资源枯竭,尤其是石油、天然气的枯竭,将使人类的生存、发展面临着极其严重的挑战.国际机构、各国政府和学者就资源环境危机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就可持续发展战略达成了很多共识.例如,提出了包括公平性、持续性与共同性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相信市场激励与科技进步能自动解决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环境问题等.  相似文献   

10.
遗传资源利用存在基因、物种、生态系统层面的环境风险,而生态安全作为融合生态文明思想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理念,应成为遗传资源利用环境风险规制的根本遵循。目前国内外遗传资源利用的环境风险规制政策与法律体系已初步形成,但实践中仍暴露出诸多问题,为此提出四条优化建议:应完善环境安全应急处理体制机制,构建环境安全风险识别、评价、监测体系,重塑遗传资源利用环境损害的责任机制与救济机制,加强对于遗传信息数字化利用的监管,以期加快形成完备的遗传资源利用的环境风险规制综合体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1.
环境资源市场价格是环境资源的产权价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蓝虹 《人文杂志》2004,(2):72-75
环境资源市场价格是环境资源的产权价格.只有当环境资源的市场价格等于其相对价格时,市场价格机制才能在环境资源配置中发挥正常作用.在瓦尔拉斯完全竞争模型中,权利被假定完全界定,而且交易费用为零,所以,传统经济学认为,资源的市场价格理所当然地等于其相对价格.但是,传统经济学忽视了,产权明晰是资源市场价格等于相对价格的必要前提.在环境资源市场配置中出现的外部性问题,其实质就是由于市场中存在着尚未界定清楚的权利边界,从而导致环境资源的市场价格与相对价格的严重偏离,外部边际成本就是环境资源的市场价格与相对价格的差值.而产权明晰与产权交易是纠正环境资源市场价格与其相对价格偏离从而使外部成本内在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质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旅游是科学旅游的一种,是地质科学走向旅游、走向市场的重要步骤.地质旅游融科普教育和休闲于一体,不仅迎合了人们追求科学文明的理想,也提高了旅游产业的品位.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是旅游活动形成的客体,是旅游业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旅游业的发展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也要尊重当代人与后代人平等享受资源的权利.  相似文献   

13.
王曦 《中州学刊》2008,(2):79-80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面临的重大瓶颈是资源环境的制约.党的十七大报告列举的当前我国面临的多种重大挑战中,"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过高"名列首位,报告因而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①  相似文献   

14.
试析生态文化的内涵及创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哲学的视角看,生态文化是兼顾自然之本体基础地位与人之世界价值中心地位,且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一种文化形态.从经济社会赖以存在与发展的资源与环境状况的现实来看,创建生态文化有着急迫的现实必要性:只有借由生态文化的创建,才能转变人们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从而使得资源和环境状况得以根本改善.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与水平的现实来看,低碳经济的发展、生态建设长效机制的建构、全民生态意识的培养和形成为生态文化的创建提供了极大的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建立健全环境资源权益的市场交易机制,是新时期生态环境治理的必然要求.针对目前通过市场化交易方式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理论研究比较欠缺的现实,本文阐述了资源环境产权交易是对生态补偿理论的进一步完善,结合西部地区实际,基于政府、市场与企业三方视角探讨了构建并完善西部区域性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可行性,提出了促进并完善资源环境产权市场交易的管理政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6.
程馨  张宁 《山东社会科学》2006,(10):106-107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一个新兴的学科,还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单就其研究对象而言,在学术界就没有一个一致的观点。本文结合“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从分析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入手,提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一个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积累了许多执政资源,主要包括:强大的工人阶级基础、中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极大提高的综合国力、宝贵的历史经验、光荣的历史传统和时代精神、和平发展与竞争合作的国际环境等.中国共产党应遵循执政规律,将执政资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相结合,与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相结合,充分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和科学管理方法,将这些执政资源合理有效地组织起来,发挥它们的最大效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全面加强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我国需要将传统的民事、行政、刑事审判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实行环境司法"三审合一"。"三审合一"有利于统一环境资源案件的裁判尺度,实现环境资源案件的优质高效审理,维护环境资源案件当事人的权益,对环境资源形成全方位、综合性的立体司法保护。这一审理模式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已取得了较大进展,同时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如诉讼程序的实质整合程度有待提高,案件审理的合法性与专业性不足,判决的适当履行存在困难等。为了完善环境司法"三审合一"模式,需要积极探索环境资源案件分类审理程序,合理设置环境资源专门审判机构,建立健全适应环境资源审判需要的法官队伍和专家队伍。  相似文献   

19.
环境保护合议庭、环境保护审判庭、环境保护巡回法庭等形式的环境法庭的成立和运行对我国环境与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环境法庭实行了民事、行政、刑事案件裁判的"三合一".这种"三合一"不仅仅是对涉及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案件集中裁判,更主要的是对涉及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民事与行政交叉案件、民事与刑事交叉案件进行统一审理.环境法庭要建立合理的案件管理程序,以确定每一类交叉案件的裁判程序,同时要建立诉讼和非诉讼的衔接机制.  相似文献   

20.
环境资源视角下我国城市建设用地的驱动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深入促进城市用地的快速扩张,客观上造成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严重压力.本文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和社会行为等方面探讨了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因素.最后基于环境资源的视角,给出了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