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关于《萤窗异草》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萤窗异草》是模拟《聊斋志异》的著作。它与《聊斋》相仿佛,神仙、鬼狐、精怪的幻化;公案、趣闻、社会传奇的敷演是它的主要内容。每篇篇末,加以“外史氏曰”,以短评的方式揭示或深化作品的旨要或透露其讽喻意义,也是《聊斋志异》的模式。《萤窗异草》中的许多篇章脱胎于《聊斋志异》,或从《聊斋志异》的某些篇章演化出来,如《温玉》之于《莲香》;《柳青卿》之于《狐梦》;《田一桂》之于《马介甫》;《徐小三》之于《晚霞》;《宜织》之于《婴宁》;《痴婿》之于《小翠》(川剧剧目有《痴婿》,也是演《小翠》);《田凤翘》之于《连琐》;《舆中人》之于《瞳人语》;《续稔殃》之于《稔殃》;《续五通》之于《五通》;……有时章法、句式也套用因袭。总之,应该承认,《萤窗异草》是模拟《聊斋志异》的作品。  相似文献   

2.
《萤窗异草》是晚清印行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摹仿《聊斋》笔法,凡分三编十二卷,共收录独立成篇的小说笔记一百三十七篇。由于文学史家素来对这部书评价不高,因此罕见有人对它进行专题研究。近读薛洪同志所撰《萤窗异草》一文,多获教益,惟文中视该书为乾隆年间作品,则似宜斟酌。谨略陈管见如后.乾隆成书说的主要依据,是关于本书作者的认定,所以当先从作者谈起。关于《萤窗异草》的作者,现行文学史著述一般都称为浩歌子。这应当说是对的,因为该书每一编卷首,均标明“长白浩歌子著”。编者作这样的署名,意在说明作者是个满人。至于浩歌子的真名,本书《初编序言》云:“未悉为何时人,或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的人神恋故事以女神式居多,从作者的身份和作品的文化立场以及来自民间传说等要素看,女神式人神恋故事绝大多数是持民间文化立场及价值选择的。女神式人神恋作品对美丽女性的赞美、爱恋,女性对自由平等式的男欢女爱之唯美爱情的追求,女性主动追求性爱情爱的婚恋生活,他们超越官方文化的制度律令和世俗功利婚恋的美好自由情怀等,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先人的人性之美,具有现代社会之人性美的审美性、现代性、超越性品格。  相似文献   

4.
论清代传奇体小说发展的历史机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清代传奇体小说发展的历史机遇陈文新清代是中国文言小说取得全面收获的时期,传奇体小说与笔记体小说都攀登上了各自的峰巅。其中,传奇体小说以《聊斋志异》为代表,追随者有和邦额《夜谭随录》、长白浩歌子《萤窗异草》等。传奇体小说是在明末至清康熙年间臻于极盛的...  相似文献   

5.
《倾城之恋》作为小说的标题。首先给人一个阅读的提示。张爱玲在拟定这个书名时,她期待读者首先会赞成作品将讲述一段动人心魂的爱情故事。“倾城倾国”一词,语本《汉书·外戚传》:“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据此,女有美色,倾城倾国,一旦进入文学叙事,显然就要暗示一个非凡的爱情传奇。但是,读完了张爱玲这篇小说就会发现,说它是传奇故事,不如说是一个反传奇的故事。书中女主人白流苏并不是美貌惊人,流苏与范柳原成婚,交易的因素亦多于爱情的因素。作者是在“倾城”的本源意义上(倾覆、倒塌、沦陷),使倾城之恋名副其实。 一、两类时间 看张爱玲的作品,与看那一时代许多作家的作品感觉不同,这种不同的感觉概言之,是时间差。 柯灵在回忆中说:“我最初接触张爱玲的作品和她本人,是一个非常严峻的时代。1943年,珍珠港事件已经过去一年多,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和中国抗战胜利还有两年,上海那时是日本军事占领下的沦陷区。”①这种感受,我们在许多作品中可以看到:老舍的《四吐同堂》、巴金的《火》三部曲。在此前后(1943年前后)还有萧红的《生死场》、路翎的《财主的女儿们》……。这是集体记忆中的历史时间:严峻,生死存亡之秋。  相似文献   

6.
郑维萍 《中州学刊》2006,(4):229-231
《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分别是中国著名剧作家汤显祖和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重要的古典悲剧作品。两人生活年代接近,两部作品的创作仅隔三年,表达了同样的反封建主义思想的爱情主题,但却在戏剧矛盾冲突的原因、过程、人物性格、尤其结局方面各显异调,其原因在于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7.
爱神的失落与回归——中国古代神恋心态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恋,特指人与神的爱情,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这是一种十分普遍的文化现象,如巫山神女梦会楚王,洛神伏妃泪别曹植,天女下凡助董永、龙女入尘寻柳毅等。这种神恋故事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本文拟从神女的神性与人性的特征入手,通过古代始祖崇拜与爱情表现的关系,分析我国古代神恋心态的宗教根源及社会效应,探讨古人社会、政治、人生的忧患与超越意识,从而揭示神女和神恋的真正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婚姻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 ,而要把这个主题表现得具有鲜明特色 ,作家对女性婚姻爱情心理的深切把握和透彻理解至关重要 ,然后再通过艺术形象生动表现出来。在这方面 ,张爱玲和玛格丽特·米切尔无疑是两位杰出的代表 ,她们虽然处于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 ,作品却有某些惊人的相似。《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的代表作 ,《飘》是玛格丽特·米切尔唯一一部作品。两部作品都写婚姻爱情。两部小说的爱情婚姻不是充满诗意和浪漫情调的那一种 ,而是现实的和功利的。情感婚姻一旦与功利连在一起 ,就无所谓真正的爱情。白流苏与斯佳丽的爱情婚姻悲剧…  相似文献   

9.
韩小龙  邹华 《兰州学刊》2006,2(11):84-86
同样是描写乱世中爱情为主题的小说,《倾城之恋》与《飘》在故事情节生成、人物形象塑造、审美风格形成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程度的相似性。但表现在形而上的审美意义上又有较大的区别:《倾城之恋》以心理描写见长,表现出作家价值观恋世与弃世的无奈的悖论;《飘》则侧重于背景烘托,用雄壮有力的生命主题旋律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10.
蒲松龄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自其问世以来 ,对清中叶以后的文言小说的创作 ,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一时间仿效聊斋志异而作的文言小说纷纷继起。比较著名的有袁枚的《新齐谐》 ,沈起凤的《谐铎》 ,满族作家和邦额 [乾隆时人 ]的《夜谭随录》 ,长白浩歌子 (乾隆时人 )的《萤窗异草》 ,以及宣鼎的《夜雨秋灯录》等。然而 ,遗憾的是 ,几乎不曾有人注意到它对白话长篇小说所造成的影响。事实上 ,《聊斋志异》不惟对文言小说的创作发生影响 ,而且 ,还直接启迪了白话章回小说的创作。根据我们已经获知的材料 ,发现乾隆年间 ( 1 736 - - 1 795…  相似文献   

11.
《伤逝》是鲁迅对过往爱情的祭奠。"逝"的是爱情,"伤"的是事后才认清,所谓的爱情,本质不过是"文学爱情"而已。他以自身在恋爱中的切身感受为基础,勇于自剖心迹,在孤独时想以爱情逃出空虚和寂寞,结果发现,文学爱情使人变得更加空虚和寂寞,甚至还可能导致对方生命的死亡。五四时流行的恋爱自由,并不能直接通往婚姻自主,更不能走向个性解放。鲁迅以小说的形式,警醒着后来人,要认清文学爱情的本质,不要再堕入和他一样的深渊中。  相似文献   

12.
《长恨歌》、《梧桐雨》和《长生殿》三部文学作品遵循了两大规律,即爱情与责任双线并行的文脉规律、爱情与责任双线汇聚生成结局规律。两者对立时悲剧发生,和解时成功团圆。而且这两个规律也通适于多数古代爱情作品。规律存在的根本原因是自由爱情的享有者与责任自觉的担负者必须是同一主体。两大规律的发现,既昭示了古代自由爱情通向现代爱情的必由之路,也使我们对当下文学研究以及创作中把爱情或责任,尤其是前者绝对化的趋势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3.
列维纳斯在其哲学写作中,很少使用例子和故事,这是不是对他异性的一种缩减,从而与他对他异性的倡导背道而驰?因为故事或文学,比起哲学论述更加多义,更加他异,也更能表现道德两难问题。故事、叙事这一视角,提供了一条重新理解列维纳斯思想的路径,涉及其思想中“言说”与“所说”的关系,以及言说的“述行”等问题。一方面,列维纳斯对“故事”抱有怀疑;另一方面,在他的哲学论述中又可以发现某种隐含的“叙事”,以及后期对于这种“叙事”的刻意消解。通过对故事、寓言与现代寓言之间的辨析,可以发现一种列维纳斯哲学与卡夫卡式现代寓言以及《塔木德》解经之间共通的可能性。对于哲学与叙事的思考,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思考“如何伦理地阅读列维纳斯”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4.
《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以下简称《安》)是莎士比亚在他的创作高峰期写作的一部悲剧作品,它虽然不能与《汉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相媲美,但仍不失为莎氏的一部优秀剧作。而《长生殿》则是我国清代戏曲家洪的代表作,就内容而言,这两部作品都可称为“爱情政治传奇剧”,前者写的是古罗马时期,罗马执政三巨头之一———安东尼与埃及女王克莉奥佩特拉之间的爱情故事,以及罗马执政者之间的政治斗争;后者则是以安史之乱为背景,写了唐明皇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的爱情传奇。这两部戏剧均有一定的史实依据,其情节也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15.
无名氏是四十年代与徐讠于齐名的“后期浪漫派”小说家。他以《北极风情画》(以下简称《北极》)和《塔里的女人》(以下简称《塔里》)获得盛名,后继续创作“无名书六卷”及爱情自传小说《绿色的回声》等。解放后无名氏其人其文都几乎湮灭无闻。但是,甚至是在文革之中...  相似文献   

16.
孟令军 《理论界》2020,(4):88-94
王安忆的《荒山之恋》采用了双层结构对比,两条主线并行的方式,故事在男人出轨前后的矛盾纠结和女人面对爱情时的温柔果敢中上演他们各自的命运悲剧。笔者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析文本中男主人公大提琴手在自我实现过程中的需求,从人最本能的性的角度出发,直接反射人性的弱点,揭示出作为个体的人在自我实现和人生困境中所作出的艰难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都市里的野美人》是著名作家张一弓的一部新作,(载《十月》八八年第四期)这部作品的出现,标志着张一弓的创作视野已从农村转向城市;其所关注的问题,已从社会历史现实,转向人本身。这部作品的情节明显地带有虚构性,但这个不真实的故事读后却在读者心底发出深沉的询问:什么是爱情?爱情与婚姻发生冲突怎么办?创作是不是潜意识的升华?  相似文献   

18.
作为美国19世纪最优秀的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是一位思想极为活跃,并且富有勇敢精神的浪漫主义作家。从霍桑的众多代表作品中可以看出,他能够将表现历史和道德的故事内容以艺术作品的形式呈现出来,并用其独到的思想和富有内涵的语言真实地呈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在他的作品《红字》中,就彰显女性追求自由和独立的理想与愿望。  相似文献   

19.
作为高尔基的名作《海燕之歌》、《我怎样学习和写作》等名作的一位译者,我是非常敬爱高尔基,同时也是非常热爱他的作品的。高兴的是在我的生活当中,有不少难忘的回忆,又都是同高尔基的名字和他的作品紧密相连的。记得早在二十年代末和三十年代初.当我还是一个十八、九岁的青年时,我就读过高尔基的处女作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当时很为草原上勇敢的雄鹰左巴尔和美丽傲慢的姑娘拉达的爱情的悲剧结局所震惊;后来又读过他的另一篇小说《伊则吉尔老婆子》,长久地又被勇士丹柯高举着自己燃烧的心,在黑暗的大森林中给人们照亮前进的道路的故事所激  相似文献   

20.
小说创作与影视表现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莫言 《文史哲》2004,(2):118-121
根据莫言20年前的小说《白狗秋千架》改编而成的电影《暖》获了中外两项大奖,是因为其中很动情很人性的东西迎合了当今成年人的怀旧情绪;电影对小说中哑巴、瞎子的改编,使电影更具观赏性了;《白狗秋千架》之所以被莫言认为是部重要作品,是因为在这部作品里莫言才开始找到了"高密东北乡"这个文学舞台,才开始发现"纯种""杂种"的文学用语;《红高粱》之所以能打动导演张艺谋,并非因故事新奇,而是因为小说所传达的张扬个性的思想打动了他;小说家没必要迎合影视导演而媚俗,好的小说未必就是好的电影脚本,小说与影视有密切联系,但又应是各行其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