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孟利民 《职业时空》2005,(18):42-43
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法律职业日益成为社会最热门的职业之一。特别是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确立,统一了法官、检察官、律师在内的法律职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标准。法学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法律专门人才的专门性教育。根据《中国法学教育改革研究报告》所得出的结论,我国培养的法律人才,应该是具有高尚品德和完整人格的、有坚实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基础的、系统掌握法律知识和综合知识并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身体健康的复合型法学应用人才。尽管我国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明确的,但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历来存在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之争。这种争论制约了法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因此有必要澄清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统一法学教育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根据教育部关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的意见,对多所高校法学培养目标进行分析比对,旨在为法学教育的重构提供变革基础,并参考其他高校行之有效的法学教育制度对法学教育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全球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及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构建背景下,检讨和反思了我国目前法学教育中存在着的问题,指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法律人才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及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杨立敏 《现代妇女》2013,(10):65-66
我国众多高校都开设有法学专业,农业高校的法学专业相对处于弱势.社会对法律服务多元化的需要,单纯的法学知识已很难满足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这就要求法学人才培养进行本门学科的专深教育,也需要与其他学科共同进行复合与交叉的培养.农业高校的自然学科正是其法学教育得以依托的优势资源,并为其法学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机.  相似文献   

5.
法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双一流"背景,分析法律硕士专业学科建设的现状,提出目前存在与法律职业的现实需要不匹配、课程设置不合理,双导师制度不成熟的问题。法律硕士专业学科建设应更好地为国家法治化进程培育优秀杰出的复合型和应用性法律职业人才;因此,结合法律职业的现实需要,优化课程设置,健全双导师制度,是目前法律硕士专业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6.
法学教学与法律职业具有密切的关联性.法学教学以旨在促进法律职业为目标,培养全方位专业能力的法律人才,同时法律职业是社会对法学教学成效的评判方式.  相似文献   

7.
21世纪为我国外语专业本科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传统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以这种模式培养的人才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国际交往的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需要的外语人才是新型的,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面对这种挑战。我国各大外语院校纷纷提出外语专业的本科教育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改变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文中着重以韩国语专业为基础,结合复合型人才的概念以及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途径,讨论韩国语专业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法学教育中实施双语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改革的必然趋势。地方高校在法学教育中实施双语教学是培养复合型人才、满足社会需求、提高高等教育教学需求的重要途径。在"双语教学"热潮中,法学双语教学在价值目标、师资、教材、教学模式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我们应结合教学实践与相关研究,探索适合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双语教学之路。  相似文献   

9.
中国与东盟的经济贸易合作日益深入,迫切需要面向东盟的专业法律服务人才。广西独立学院应抓住机遇,通过转变法学教育理念,定位培养目标,整合资源,提高师资水平等方式,培养面向东盟的优秀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10.
由于国际型法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法律英语教学作为培养法律人才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法学+外语"复合型人才可以大大提高法律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因此,通过教学改革整合教学资源,建立科学有效的法律培养模式,构建法学专业ESP课程体系成为教改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1.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培养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剖析现在中职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切实转变德育工作方法,从传统升学行为教育方式转变到加强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上来,从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职业心理、职业能力等职业素质入手,突出职业素质培养在德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2.
马涛 《职业时空》2013,(10):12-14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切实落实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环境,要根据职业活动的内容、环境和过程来研究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文章对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张陆庆 《职业时空》2012,(2):157-159
教师职业的社会责任是要把广大青少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人才的培养不仅决定于教师的劳动,而且决定于周围环境的关系。为了使环境符合教育学,教师必须遵循社会主义教师职业的道德要求,正确处理教师和社会的关系,教师职业要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和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叶朝 《职业时空》2012,(6):60-61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促进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职院校的共识。文章从产学结合、轮岗实训到顶岗实习的角度提出并探讨了高职学院班级"企业化"管理模式下的职业道德教育的创新,着眼于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和对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郑太升 《职业时空》2013,(5):140-142
高职教育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效果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需求。文章针对影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因素,就如何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建设进行了针对性探讨。  相似文献   

16.
刘强 《职业时空》2013,(10):56-57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职业教育电子电工专业教学已经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为了能够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应进行教学改革,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李俊虹 《职业时空》2013,(2):21-22,25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一直是各国高等教育研究的重点课题。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开展这一研究将有助于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使高等职业教育适应、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向普及化、特色化发展。高职教育应瞄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通过专业建设和人才创新培养模式,不断提升高职生的就业能力,从而更好地融入到地方经济建设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18.
彭军林  杨小华 《职业时空》2013,(6):29-30,35
为适应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要,作为高职文秘专业基础课程之一的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文章结合作者的教学体会,探索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教学内容的选择、文本解读、教学手段等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9.
学产研合作教育是高校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以河北北方学院农口专业产学研合作模式为研究对象,对目前农业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学内容与方式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利用学校专业优势,加强校企合作,提升科研能力及成果转化等方面探索了适合学校实际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学产研合作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20.
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共同构成了高职教育的综合实力。技能硬实力是高职教育的有形物质力,是"物质生产力"。技能硬实力体系主要包括:基本技能力、专业技能力、综合技能力和创新技能力。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的发展策略主要包括:师资队伍是关键、专业建设是核心、硬件建设是基础、实训建设是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