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宋元康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4):90-94
在19世纪的美国小说创作中,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流浪汉小说在美国的新发展。它体现了传统流浪汉小说的基本特色,又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流浪汉小说的内涵。对《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小说流浪汉形象的基本特征进行了阐述,对其形象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2.
荣国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67-69
流浪汉小说发轫于古希腊罗马时期,在16世纪的西班牙逐渐走向成熟 ,出现了最有代表性的范本《小癞子》 ,作为流浪汉小说的典范 ,其与众不同的人物形象和别具特色的艺术技巧 ,对后世欧美文学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从而使欧美小说打上了深深的流浪汉小说的烙印 相似文献
3.
张浩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1)
马克·吐温在<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中的戏剧与文类反讽运用成功的增加了小说情节的张力,展示了小说主人公白人少年哈克真实的内心活动的发展轨迹,凸显了小说的各种现实主义主题,尤其是其中的种族歧视的主题,深刻揭露了和鞭挞了当时黑奴制废除前美国南方社会的扭曲的道德观念和堕落腐朽的社会风气.拟探讨小说中出现的戏剧与浪漫文类反讽,最后指出戏剧与浪漫文类反讽的成功运用标志着由马克·吐温着力推动的蔓国小说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流派发展运动转戾点的来临. 相似文献
4.
马克·吐温的儿童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借助儿童尚未受到成人世界人情世故和意识形态浸染的本真生命体验,以哈克天真无邪的眼睛来观察世界,生动地叙述了惊险刺激的故事情节,真实细腻地展现了纯真拙朴的童心世界,进而还原出世界的本来面貌,深化了小说的主题。而促使作家选用儿童视角进行创作的深层心理因素,则是作家的儿童情结与童年生活体验,以及深受圣经文化熏陶的对理想世界潜在的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5.
李志斌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6)
在历史长河中,以独特视角观照现实人生的欧美流浪汉小说,经历了不断演化不断发展的艺术历程.流浪汉小说的发展趋势,可以从作品的地域性、现代性和未来性三个方面来加以考察和预测.诚然,流浪汉小说的叙事艺术体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但其固有的创作阵容、艺术价值、影响范围和传承作用,则决定了它在欧美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吕婷婷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1):97-100
马克·吐温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所采取的空间叙事策略,展现了处理空间与空间、空间与时间关系的高超技巧,凸显了哈克在空间的逃逸中重构自我精神世界的主题,完成了小说中文本意义的建构,进一步展现了这部经典小说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从时空叙事视角,重温这部经典儿童小说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相同体裁儿童作品的创作意图、欣赏其独特艺术与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7.
毕凤珊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4,24(4):85-88
本文旨在通过剖析《麦田里的守望者》这部作品来阐释美国流浪汉小说所具有的定型化主角、历险记体裁、叙述体视角、插曲式结构、讽刺性意图和反传统异端精神等典型特征。同时 ,通过分析主人公的独特魅力、小说场景的特殊性和流浪结尾的特殊性 ,指出塞林格不仅继承了美国流浪汉小说的传统 ,同时又发展并超越了这一传统 相似文献
8.
9.
王林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
马克·吐温,这位在美国文学史上开一代创作先河的小说家,为后人留下了20多篇不朽佳作.其中,令人惊讶的是:在他全部作品中,两部描写少年历险故事的著作——《汤姆·索耶历险记》和《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始终处于最突出的位置,并一直被中外学者公推为其代表作.于是我们不得不深思这样一个问题,作为美国文坛杰出代表人物之一的马克·吐温为什么选择了儿童的角色,而又把他们塑造很空前成功?纵观文学界对马克·吐温作品及其人物形象的有关研究成果和论述,似乎都不能够圆满地答复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马克·吐温的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常读常新的魅力在于作者以乡土文学的广阔视野和百姓语言“白话”,真实地记录了19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美国国情;在于作者“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使其深层结构所蕴涵的意义有一份天真,更有一份深奥 相似文献
11.
周鹏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3)
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不仅有现实主义的描写、浪漫主义的抒情,更有蕴含着丰富意义的象征。本文分析了其中两个主要的象征,即“死亡”的象征和密西西比河的象征:重新审视了哈克——吉姆——汤姆的关系,并进而为该小说发掘出一种全新的阐释:哈克的密西西比河之游是为其不安的灵魂寻找精神归宿的旅行。 相似文献
12.
从《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不同译本看重译之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奠定了马克.吐温在美国文学史上的“林肯”地位,也成为现代美国文学的起源。为了翻译已经成为不朽的世界文学典型并浸透着美国社会与文化影响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译者对该小说进行重译。阐释学的演进、时代对不同版本的呼唤、译者翻译风格的竞争、不同层次读者的期待以及出版社利益的驱动等等因素都一致说明重译有其必要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尹静媛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4):81-84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讲述美国内战前白人少年哈克与逃亡黑奴吉姆乘木筏在密西西比河上漂流的故事,它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人间冷暖和世间百态。小说中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与岸上的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对哈克的性格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反映出作者对简单、自由生活的向往,对回归自然、重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渴望以及对人的贪欲的批判等生态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14.
马克·吐温是中国译介作品最多的芙国小说家,他的经典代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在我国流传的重译本很多。众多的重译证明了这部文学名著的显赫地位和马克·吐温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接受芙学理论从读者和译本两个角度分析了名著如《哈克》流传众多重译本的必然原因。 相似文献
15.
吕婷婷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93-98
马克·吐温是十九世纪后期美国文学巨匠,?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其最成功的作品。小说讲述了哈克帮助逃奴吉姆经历了一系列的奇遇之后获得自由的历险故事。小说以哈克所漂流的汹涌奔腾的密西西比河流为空间主线,通过场所的不断更迭,阐释了一个在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来回游走的儿童故事。本文借助空间叙事理论,尝试从地志空间、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三个方面分析?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空间叙事特点,以此探讨哈克在空间的逃逸中如何通过精神世界的重新构建获取自我认识,帮助读者深入理解逃逸的主题,为这部小说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张德明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29(4):91-97
本文从人类学的视野出发,结合容格有关集体无意识的心理学理论,对马克吐温的名著《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作了新的解释。文章在确定成长小说与成人仪式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小说的母题、原型、结构、人物,认为这是一部典型的含有成人仪式原型结构的成长小说。整部小说通过哈克的象征性的死亡与再生、出航与回归,充分地表达了文化与人格、社会与个人、'自世'与'他性'的冲突。小说的结局反映了作家面临上述冲突而作出的两难选择。 相似文献
17.
汤英莎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76-79
方言具有社会指示功能,它不仅传达文字信息,同时也负载着社会信息,个性化方言的使用会给作品增添地方色彩,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这在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