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法国农业现代化及其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英 《学术论坛》2005,(5):72-75
二战后,法国农业经历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迅速转变。长期稳定的局势、工业化的完成、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政策指导以及欧洲经济共同体农业政策的实施是法国农业现代化实现的原因。法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路径和做法是不能完全套用于我国的,但是,我们可以从法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近代农业向资本主义关系的演进形式,由于世界各国具体历史条件的不同,而呈现出多样性和不平衡性的特征."革命的法国范式"是欧洲中世纪比较典型的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基础上发展近代农业资本主义的演进道路,这种建立在小块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小农资本主义经济缺乏农民与土地分离的退出机制,不仅"剪断了法国农村资本主义的翅膀",而且严重地阻碍和拖延了法国从传统农业国转变为现代工业国的历史进程.当代法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特征是家族化、商业化、资本化、区域化、专业化、产业化、公司化、社会化、合作化及农民职业化交织在一起,既保持了欧洲大陆地区农业生产的传统特点,又顺应了当今世界农业国际化、一体化发展的新趋势,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3.
法国曾以高度集权闻名于世.法国1982-2004年的分权改革在继承以往分权改革的基础上,成功实施了分权改革,使法国走上了地方自治的道路.现在法国的地方自治有了宪法保障.法国的分权改革之所以能成功,因为法国已从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法国社会各派就地方自治已形成共识.改革者以政治实用主义来推动改革,法国人已形成了高度的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农业现代化概念内涵不断更新、充实和演进的过程进行了理论归纳,并从技术和经济两方面描述了世界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和动力.在对世界有代表性国家农业现代化条件和模式进行充分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模式选择和国外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5.
宋教仁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政治家,曾担任过民国政府第一任农林部总长,对发展农业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思想。宋教仁对农业的基础地位有着深刻的认识,他从多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农业发展落后的原因。宋教仁主张从加强农业理论方面的研究、建立健全各项法律法规和制度、提高农业生产力、设立金融机关和教育机构、培育科技人才等方面促进农业现代化。研究宋教仁的农业思想,对于我们当今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18世纪法国重农学派思想家第一次提出了近代意义上的农业发展理论,大农场制理论是他们的核心观点之一.近来国内学界重点关注重农学派重视农业的原则,以期借鉴于中国的当代农业建设.但是这一理论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系统梳理与深入研究,考察18世纪法国的大农场制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法国重农学派的农业发展思想和大农场制的意义,也有利于进一步思索同样是小农占优势的法国农村是如何共存大农场制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业必须走现代化之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期存在的小农生产结构必然要成为历史的陈迹,中国必须以农业现代化的实现确保新型工业化的实现,同时,中国的工业化在21世纪进入腾飞阶段之后,也已经具备了带动农业迅速走上现代化之路的强大实力和基本条件.农业现代化的规模经营将表明中国已经不再需要那么多的农民.强调维护小农家庭的生活及落后的农业人口简单再生产的延续,并不可以成为抵制规模经营的理由,而是忘记了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就是要从根本上取消小农经济.在现代化的中国农业发展中,还需要实现农产品的市场化经营,实现公司化运作,即不需要政府的管理作用直接参与其中.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民的减少和转移到城市或城镇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是极端重要的,是需要依靠理论界研究和全社会负责的.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国家必须承担农业技术进步投入的责任,农民将付出极大的代价.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则是必须培育适应现代农业需要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道路.“新四化”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进程,它们既是发展的手段,也是发展的目标;它们既有各自的独立性,亦有相互勾连、协调发展的意蕴.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有机结合,突破了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的对立,弥合了先进的城市与落后的农村之间的分割,走出了一条有别于西方“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发展路径.要真正实现“四化同步”,必须大力发展信息化,有效推进城镇化,积极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打破城乡分割,引导资源在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自由流动.  相似文献   

9.
从农业发展的内部动因——资源禀赋入手,以弗农·拉坦的实证研究和农业发展理论为依据,分析了美国、日本、法国等一些农业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以此来探寻各国农业资源禀赋和现代化路径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并提出农业现代化路径的选择要依据土地、劳动力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同时应完善农业经营组织方式,优化政策环境,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最后,结合我国农业资源禀赋特点和各地的实践探索,设计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农业市场化、国际化的宏观背景为浙江进行深层次的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新机遇.浙江农业结构调整要走出小打小闹的传统模式,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国内外农业资源,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创造有利条件;一方面,要依靠新的农业科技进行品种创新并诱导市场需求的形成,引导农民将生产要素投入边际报酬较高的优质高效农业.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要通过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经营方式等的变革,率先完成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飞跃.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从加快实现工业化转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所扮演的角色和国家对农业的政策导向也在不断调整。从经济结构转型视角,结合各国普遍发展规律和中国实践经验分三个阶段梳理我国农业的发展历程和政策转变逻辑。研究结果表明:1953年以前是农业发展的第一阶段,农业是我国的主导产业,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是国家的主要任务;1953—2003年是农业发展的第二阶段,我国在农业基础相当薄弱的基础上开启了工业化进程,这加快了我国工业化进程但也出现了城乡差距扩大、农业农村发展落后等问题;2004年至今为农业发展的第三阶段,我国开始了工业反哺农业,通过农业支持和保护促进农业发展,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党中央在深刻分析我国第三阶段整体经济发展特点及农业发展目标和要求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2035年左右农业发展将进入第四阶段,准确理解和把握农业发展阶段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理论溯源与实践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农业生产方式的选择上,古典主义、马克思主义、民粹主义这三大学术传统存在显著分歧,这不仅与它们的学术关怀不同有关,也与产生和发展的时代、地域、文化背景有关.我国目前农业的发展存在对西方"现代农业"如农业规模化、农业集约化、农业市场化等模式进行全面提倡和推广的趋势,无论在政策上还是实践上都显现了将其口号化、普适化和苛求化的征兆,而缺乏对这些外来模式解构和内化的过程.本文认为,在我国目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下,允许并提倡农业生产结构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多元性发展是适合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最佳路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应藉此来构建.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质就是实现农业发展的现代化,就是要不断推进农业的改革,破除农业发展存在的现实困境和体制机制方面的瓶颈.在此背景下黑龙江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有必要就如何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现代化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本文通过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内涵、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等各方面的分析,提出了农业现代化对黑龙江农业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社会实践价值,并提出了促进黑龙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锋  周林 《兰州学刊》2006,(3):191-192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基数大,人力资源存量丰富。但是农村人口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因此,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是知识经济时代和市场经济的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是推动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5.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举措.新时期,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已成为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国在土地流转、户籍管理、社会保障及再就业、财政支持等方面的政策仍然很不完善,严重影响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有效推进和农业现代化的顺利实现,因此构建科学、合理、健全的相关政策保障体系就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WTO与中国农业发展的正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农业的落后,中国消费者长期无法实现效用最大化,这使农业进一步落后.WTO能给中国农业发展提供贸易条件,增加其发展的外在促进力,使其有更清醒的认识,促使其加快改革和发展,这就是本文认为的WTO给中国农业发展提供的正效益所在.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与标志,农业现代化是农业机械化的动力和基础,推进二者协调发展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要以推进田间作业全程机械化为重点,分阶段实现农业机械化;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加快发展畜牧机械化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以农机新技术推广应用体系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农业装备水平;以推进农业产业化为重点,全面推进农机服务社会化;以培养创新型综合性复合人才为重点,实施农业机械化人才战略.  相似文献   

18.
农业现代化的就业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宁西 《兰州学刊》2013,(12):70-74
由于我国农业发展严重滞后于工业,农业基础薄弱制约了农业发展的潜在就业效应.随着我国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将会为农村劳动力就业开拓广阔空间,农业产业化将优化农业就业结构、农村城镇化将扩大农村就业规模、农民市民化将提升农民工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9.
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龙头企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获得了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我国"三农"问题仍然相当突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出路在于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要从龙头企业自身和政府两方面加快龙头企业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快提高.但农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矛盾依然存在,随着中国的"入世",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依靠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解决不了中国农业的根本问题.要想使中国农业经济持续向前发展,必须要通过农业自身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来实现农业经济的增长与现代化的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