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8 毫秒
1.
刘颖  王艳秋 《理论界》2013,(9):113-115
近年来,学术界从多个视角对民间信仰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特别是在宗教自由和政教分离呼声日益高涨的背景下,对民间信仰问题的研究显得更为重要。通过对民间信仰与宗教、民间宗教以及民俗信仰之间关系的讨论,来梳理民间信仰的宗教本质,并分别从其作为文化现象、宗教现象、社会行动以及政府规范对象的角度出发分析其内在功能,提出政府对民间信仰进行治理的途径在于在宗教法治化的大框架下,管理与服务手段相结合,合理调整治理结构,使其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
河神信仰作为一种民间信仰在东方有着悠久的历史。河神信仰其实质是一种对水文化的崇拜,滥觞于农业社会对于风调雨顺的美好愿景。因此,不论是中国、日本、朝鲜抑或是印度古代社会都有对于河神的崇拜。佛教大量吸收了古代印度的河神信仰体系并赋予河神更多的利益众生的功能,逐步将其佛教化。佛教传入中国后,其河神信仰、龙王信仰、天王信仰与中国传统民间宗教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佛教特色的河神——龙王——天王信仰模式。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宗教的信仰模式及其对中国民间宗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宗教的信仰模式表现为多神崇拜和末世信仰。这一模式对中国民间宗教产生了重大影响。如果说中国传统宗教与中国民间多神崇拜的信仰模式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在中国传统宗教中,其信仰的对象毕竟是属于自身体系内的神灵,而中国民间宗教信奉的对象杂糅了不同宗教体系中的各种神灵。传统佛道二教特别是佛教的末世信仰是以精神解脱为终的,而以白莲教为代表的中国民间宗教的末世信仰则是以反抗和推翻现实社会为终的。  相似文献   

4.
清代湖北汉水流域是民间信仰比较发达的区域,民间信仰根植于民众的万物有灵思想和鬼神崇拜,是各种思想意识的重要影响力量,形成诸多文化现象。民众的生活、政治的稳定、儒生的宗教身份、道教与民间信仰相互吸收,彼此同化,巫师对民众信仰的激发都与民间信仰密切相关。民间信仰对地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随着地方社会变迁,由兴盛转向衰落。  相似文献   

5.
许丙泉 《船山学刊》2011,(3):116-119
西方宗教文化发达,中国传统文化中孔子儒家思想给人们提供生活的信仰,有人认为是中国的宗教。但信仰和宗教不能等同,孔子儒家思想提出"仁"的观念,是对人的全面深刻的思考,包括理性和非理性两方面。非理性的需要导致信仰,产生宗教;理性则与宗教相对立。孔子儒家思想包含信仰,但不是宗教。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与民间信仰有关的两个问题进行思考,认为价值中立的“民间信仰”与贬义色彩浓厚的“封建迷信”这两个词不能划等号,民间信仰中虽也存在着“一般的迷信”,但属于次要部分;民间信仰是一种信仰形态,从严格意义上看,民间信仰不属于宗教,但就广义而言,民间信仰也是一种宗教现象,出于研究工作的现实需要,不妨把民间信仰解释为“准宗教”.  相似文献   

7.
明清"宝卷流民间宗教"的兴起与传播,汲取传统文化资源中的西王母形象与信仰,创造了作为至上神的西王母和影响更大的无生老母。与以往神话、仙化、道教和民间信仰中的西王母不同的是,民间教派宝卷与信仰中的西王母神格和形象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西王母的这种新的形象与信仰也随着民间宗教及其信仰载体宝卷的流传,扩布到台湾和东南亚地区。  相似文献   

8.
《江西社会科学》2013,(10):204-209
民间信仰作为一种独特的宗教文化形态,是一种合理的民众的地方性知识。从理论层面上看,民间信仰正功能背后潜藏着负功能,但民间信仰的正功能要大于负功能。从实证层面上看,农民对民间信仰的功能普遍持实用态度。农民的个体性特征影响着他们对民间信仰功能的认知和态度,民间信仰的传统功能存在着不断被赋新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福建有着悠久的宗教历史和门类繁多的宗教及其流派。目前,除了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等五大宗教外,还有多种多样的地方性宗教和民间信仰。这些宗教和民间信仰,不仅在历史上对福建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产生过重要影响,而且至今仍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正确对待现实生活中的宗教现象,并对宗教现状进行正确估计和客观分析,把握其发展趋势,这对于帮助我们更好地对现阶段宗教进行合理调适,使之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十分必要的。(-)福建与全国一样,其宗教状况是与党和政府的宗教政策密切相关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
当前,民间信仰已成为多学科的研究对象。相比民俗学、历史学、人类学等学科而言,社会学较少涉入民间信仰研究。本文提出有关民间信仰的一套比较系统的社会学研究论纲,即从社会学的现实研究取向、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理论运用和道德责任五个不同层面来分别阐释对民间信仰开展的五个方面研究:现状研究、实证研究、关系论研究、理论解释和批判研究。本论纲乃希望达到三个目的:其一是呼吁社会学学者能更多地关注民间信仰现象、参与到民间信仰现象的研究队伍中来;其二是提供一套民间信仰的社会学研究取向、研究方法、研究视角、解释路径和研究立场,供其他学科批判或借鉴;其三是希望能摆脱以基督教为主要研究对象发展而成的宗教社会学理论在解释中国经验时的尴尬处境,推动中国本土宗教的社会学理论建设。  相似文献   

11.
民间信仰——中国最重要的宗教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民间信仰被定位成"封建迷信"而遭受打击,没有取得合法的地位,同时学术界对此也存在偏见,对民间信仰缺乏科学、客观的认识.本文通过民间信仰概念的由来及其演变、民间信仰与儒佛道三教的关系、民间信仰与王朝政权的关系、解放以来民间信仰的发展实态等四个方面,阐明民间信仰其实是中国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因此也是最重要的宗教传统,并提出民间祠庙可以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有效舞台.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民间信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民间信仰探讨罗伟虹民间信仰是流传于中国民间的一种信仰心理和信仰行为。在我国,信仰系统宗教的人所占比例并不高。而民间信仰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是构成中国汉民族信仰心理的重要方面。正是这种分散的、不系统的、不登大雅之堂的民间信仰,数千年来潜移默化地...  相似文献   

13.
李越 《兰州学刊》2012,(4):220-222
基督教信仰和近代中国社会民间信仰传统是严重对立的。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过程就是与中国原有民间信仰组织体系争夺信众的过程。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而言,近代很多民众之所以入教也和民间信仰问题密切相关。民众入教后的某些行为反映出其思想深处所潜藏的神功崇拜观念。  相似文献   

14.
赵天改 《理论界》2010,(11):168-170
合祀现象在中国民间信仰中古已有之。笔者以河南方志资料为中心,论证了中国民间信仰中合祀的类型,并把合祀背后的驱动因素归结为:经济上的不宽裕,或节省意识的驱动;淫祀针对国家祭祀政策的一种自我保护;地方巫觋在利益驱使下的有意推动;统治者对主祀者崇高地位的突出强调;中国民间信仰中的多神崇拜,及宗教观念的淡薄等五项。  相似文献   

15.
民间信仰的社会凝聚机制:性别角度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霞 《天府新论》2005,(5):103-106
从性别的角度来看,中国民间传统的女神崇拜之所以具有社会凝聚功能,首先在于崇拜对象本身的博爱形象的魅力。在形象上,女神都姿容温婉、慈眉善目、神态安祥,富有女性柔美的气质,令信众产生亲切感。这对于广大下层民众无疑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其次在于实际生活中女性的家庭和社会角色的影响。女性崇拜与中国女性在现实中家庭和社会角色的密切对应,正是其获得认同、维系人心的坚实基础。最后是制度的规制和引导。传统国家努力使民间的女神信仰体制化,希望它们发挥社会凝聚功能,但传统国家对民间信仰的规制,却完全以男性社会的伦理道德为准,忽视了女性信仰主体在其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文史哲》2010,(4)
如何安置被称为"宗教"、"迷信"的民间信仰及其结社,是近代国家建设中每每出现的问题。通过对明治以来日本关于民间信仰话语的爬梳,可以确认近代日本关于中国民间信仰(特别是信仰结社)认识的知识背景;从日本到中国的认识投影不是简单的复制,会因人、因时、因地而出现交错,各种关于中国民间信仰的称呼——邪教、迷信、宗教、新宗教、类似宗教,可谓其表征。从这一考察中还可以看到,在"东洋学"或"支那学"之外存在着一个绵延不断的非主流的中国研究传统,它通过"道教"(通俗道教)这一言语装置表现出来。道教研究既来自对"东洋学"或"支那学"之批判,更受到了日本"民俗学"方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间信仰在现实中的生长力及文化价值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莉 《兰州学刊》2005,2(6):233-235
在理性知识话语以"愚昧"、"疯狂"、"浪费"等词语将民间信仰视为现代理性人的敌人的情况下,人类学对民间信仰进行的社会文化研究,对于理解中国社会--文化全貌有着重要意义.传统复兴现象的出现与不同区域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表现出来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有关,民间信仰的复兴,反映了民间把"过去"的文化改造为能够表述当前社会问题的交流模式的过程.在中国力图进入全球化的现代化过程的时候,考察民间信仰和现代化的关系,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课题,这种研究包括民间信仰是否包含现代化或反现代化的精神和伦理,以及现代化过程中对民间信仰的实际遭遇和现状的反思.对于学界而言,中国民间信仰素材所能提供的理论阐述,将具有前所未有的独特体系.  相似文献   

18.
略论黎族苗族民间信仰文化的意义及其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黎族苗族民间信仰文化的意义民间信仰具有自己的特点 :它还未从老百姓一般的精神文化、物质生活和社会组织中分化出来 ,它还是世俗社会结构的一部分 ,它在民众中传承了千百年 ,已经成为文化传统的一种根基。民间信仰的含义 ,是通过一系列崇拜神灵的仪式或者惯行来体现的。当代国际民俗学界民间信仰研究新趋势的要点是 ,尽可能从民众集团的内部来了解他们的思想信仰的真实面貌 ,根据民间社会的秩序和民众观念的内在理性来说明他们的风俗的含义。用英格利奇—里克的话来说 :“我们在注视一种文化。这就是说 ,人们的日常生活 ,人们如何创造意…  相似文献   

19.
金泽 《文史哲》2006,(1):7-9
民间信仰作为中国社会研究的重要视角,以其对和谐社会建设所具有的重大促进意义,愈来愈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承担教育部社科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民间信仰与中国社会研究”以来,从民间信仰与宗教的关系入手,首先对民间信仰与中国社会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国内外学者撰写的本组笔谈,就是一部分相关的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20.
鄂伦春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历史比较悠久,但可考证的史料却很少。因此,研究鄂伦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经济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道德观念等方面的情况,不能不依靠大量存在于鄂伦春民间的各种传说、神话,说唱、叙事歌及萨满神曲等。 鄂伦春族民间文学反映了鄂伦春族人民的原始信仰观念。即:万物有灵、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这些信仰习俗对于鄂伦春族的风俗礼仪,尤其是对于他们的意识形态及思想观念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作用。 对自然的崇拜是人类最早的宗教、意识活动,也是对自然界最初认识的反映。恩格斯曾写道:“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历史初期,首先是自然力量在人们头脑中获得这样的反映。”费尔巴哈也说过:“自然不但是宗教的最初的、原始的对象,而且是它的始终如一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