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结合亲身教学和口译实践的经验,本文从口译课教学同语言教学之间的辩证关系、口译理论和口译实践的互补关系、学生口译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四个方面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与想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出发进行分析,认为奈达的理论对口译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教学中除了要继续遵循和丰富传统教学中涉及到的语言教学中的初级表层阶段的语言转换过程,更重要的是实现口译教学中的高级深层阶段———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只有在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双重作用下,才能使学生充分把握口译的动态对等,从而达到口译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3.
车艳秋 《理论界》2009,(2):152-153
口译工作的特点和难点常常不被业外人士理解.口译不是符号转换而是意念信息的释义.翻译因不同语言之间的不完全对等和文化差异而复杂.口译人员应具备较高的素质和综合能力,如双语能力、双文化能力、较高的智力水平、推理能力和记忆能力等.此外,口译人员要有成熟的性格和抗压能力.  相似文献   

4.
释意理论是以塞莱丝柯维奇为代表的法国释意学派在口译研究与实践中研究创立的口译研究理论体系 ,我国学者对释意理论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我国的口译研究与教学今后应当不断更新研究视角 ,向多学科融合发展、向动态研究方向发展、向口译技能训练方向发展、在口译课堂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向综合素质培养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释意学派翻译理论,结合商务英语口译特点及其教学,对商务英语口译教学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6.
由于历史原因 ,目前国内日语界一直认为口译是笔译的附庸变体 ,因此对口译的研究较笔译要滞后得多。要改变这种状况 ,必须从观念上改变这一看法 ,确立口译的独立地位 ,完善口译的理论 ,提高对口译课的认识和对口译教学法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口译教学技能训练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译教学研究一直是外语教学界的一个薄弱环节,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通过对吉尔连续口译训练模式的分析,提出了口译教学其实质是技能教学的论点,并归纳了连续口译所涉及的四种基本技能。然后针对四种不同技能特点和要求,提出了一些切实的训练方法和教学建议。希望对当前口译教学的改革和教学策略的创新能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往来互动愈加密切,英语口译成为了一项越来越重要的工作。高等院校、职业院校以及培训机构也及时把握市场机遇,纷纷开设相关专业。作为教育领域不可或缺力量的地方院校也是如此。但客观审视我国地方院校英语口译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效果,发现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来探讨创建符合实情的地方院校英语口译教学机制,创新英语口译教学改革、提高口译人才的培养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口译     
口译与笔译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译员除了必须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以外,还应有一定的“灵机应变”的能力。本文对口译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及技巧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谈高校英语专业口译测试的规范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译测试是检测考生口译能力并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口译测试中存在的问题,并以交际测试理论为指导,对口译测试的原则、内容、题型和评分标准等问题进行了综合研究和探讨,在此基础上对高校口译测试的规范设计和合理实施提出了具体建议和方案。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用叙事理论作为一个新的视角来研究口译过程的方法。阐述了叙事理论是如何通过框架设定来分析口译者参与和促进叙事和话语的传播,并与经典的口译释义理论相比,从叙事视角分析了口译过程。  相似文献   

12.
听力理解是口译过程重要的第一步,而从认知的角度研究口译已是学术界一大趋势。结构化认知语境模型在口译听力理解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认知的层面去分析口译中听力理解,能启发口译者,提高口译质量。  相似文献   

13.
综合英语和口译同为英语专业技能课程,开设时间却大不相同。综合英语开设在一、二年级,口译安排在四年级。众所周知,两门课程教学内容截然不同,但两者却存在着紧密联系,诸多口译能力可以在综合英语课堂习得,综合英语课是口译能力培养的基石。在此主要论述了三种可在综合英语课堂上培养的口译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理论联系实践,通过实例阐述跨文化意识在英语口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口译过程通过各项复杂的任务充分协调而完成,这些任务包括:听辨理解、记忆、笔记和表达,这几个任务都是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即接受信息、存储信息、识解信息和转述信息的信息加工过程。在口译过程三种模式的基础上,运用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析口译过程的各项任务是如何完成的。  相似文献   

16.
章媛 《学术界》2012,(6):104-116,285
《道德经》中“德”的范畴仅次于“道”,然而业界对其英译问题的研究却几乎未见.本文首先对老子之“德”的涵义进行梳理,再通过英译本中宗教类、哲理类、语文类和演义类典型译者对“德”的关键句的翻译比较,以及译者选词译“德”的心理历程的分析,得出译者因文化背景、历史根源、认知差异等原因,造成了他们对“德”的译解只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体会“德”的内涵,只能触及到老子思想内涵的某个方面,其不准确性与不完整性,甚至失误与谬误,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17.
交替传译是一个多任务同时操作的认知加工过程,它承载着多重认知负荷压力。以非职业口译培训学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影响交替传译精力分配失衡的因素有多种,且失衡现象是动态和波动的。对于多数非职业口译培训学员来说,其中口译技能的影响力最大。实验证明,“技能分解训练法”有助于提高学员的单项技能水平和单项任务的处理能力,从而能更好地实现注意力的有效分配。  相似文献   

18.
徐涤宇 《阴山学刊》2004,17(4):49-54
合同解释的主体,应专指受理案件的法庭或仲裁庭。合同解释的对象应为表示于外部的当事人的共同意思。具体解释方法在解释过程中,是分工合作地担任不同的任务,发挥不同的功能,从而在共同协力下完成发现合同意旨的任务。任意性规范对合同漏洞的补充功能毕竟是有限的。在不存在可适用的任意性规范时,解释者最终就必须求助于更为抽象的解释因素。解释客观化、统一化的理论,是针对格式条款而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