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青少年一代由于对传统价值观念内化程度不深,出现许多行为偏差,如青少年犯罪、吸毒、抽烟、酗酒、自杀、暴力(侵犯)行为、少女怀孕等等。其中,青少年暴力行为近些年呈现了上升的趋势。预防和干预青少年侵犯行为已经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青少年一代由于对传统价值观念内化程度不深,出现许多行为偏差,如青少年犯罪、吸毒、抽烟、酗酒、自杀、暴力(侵犯)行为、少女怀孕等等。其中,青少年暴力行为近些年呈现了上升的趋势。预防和干预青少年侵犯行为已经成为一项相当迫切而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电视中的暴力:传播、形式、背景与主题》(Gunter,Barrie ;Harrisson ,Jackie;Wykes ,Maggie ,2 0 0 3,ViolenceonTelevision .Distribution ,Form ,Context,andThemes,Mahwah ,NewJersey :LawrenceErlbaumAssociate ,Inc .,30 7pp .,ISBN 0 80 5 8 4644 1 .)电视常常被指责表现了过多的暴力。本书所研究的不是所谓电视暴力的影响,而是对2 0世纪90年代中期暴力出现在电视中的程度进行系统分析,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在书中得到了详细而全面的阐述。尽管研究在英国进行,但作者强调,电视的暴力传播原理在其他地方同样适用。本次研究…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一个民族最核心最牢固的特质,它反映了社会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文化以各种方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个体的生活及整个社会的运行产生着极大的影响。暴力文化背离了主文化方向成为违法犯罪的诱因。它对人们行为的影响特别是它与暴力型犯罪的相关性引起的社会危害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我们要正确认识暴力文化的社会危害性,提高广大群众认识和利用媒体的能力。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强文化市场管理。  相似文献   

5.
余明友 《社科纵横》2011,26(7):75-76,84
导致社会侵犯行为的心理成因主要有挫折感与压力、挫折的应对方式失当、个体的人格障碍等;满足社会成员的各种基本需要以减少挫折感,加强抗挫素质教育和抗挫能力培养等是预防和减少社会侵犯行为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6.
反对暴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暴力是有意伤害某人的行为,也是今天的年轻人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每年每1 2名中小学生中就有一人受到武器的威胁或伤害,而年龄在1 2~1 4岁之间的人最有可能成为暴力的受害者。关于年轻人中间暴力增加的情况,人们众说纷纭。导致暴力行为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在你的生活中出现得越多,你采取暴力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与此同时,统计数字表明2 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社会中因年轻人造成的暴力事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暴力的原因人们为什么对他人或自己采用暴力呢?这个问题很复杂,但经常是出于以下一个或几个原因:( 1 )表现:有的人用暴力来释放…  相似文献   

7.
“网络暴力”是网络技术风险与网下社会风险经由网络行为主体的交互行动而发生交叠,继而可能致使当事人的名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益受损的一系列网络失范行为.它的产生,主要涉及网络技术发展、社会急剧转型及网民群体结构三个风险源:网络技术的风险特性是催生网络暴力的潜在根源;社会转型过程中风险的无序释放是催生网络暴力的现实动因;网民群体年轻化的结构特点和泛道德化的文化心理是催生网络暴力的重要因素.应对网络暴力的关键在于,通过建构以政府部门为主导、以社会力量为主体、网民自主参与的多元化治理结构,以减少各类风险发生交叠、共振的频率.  相似文献   

8.
王平 《浙江学刊》2012,(4):204-209
本文依据社会表征理论,提出新的电视对观众行为影响的研究框架,以此分析电视婚恋交友节目对当代青年婚恋社会表征的呈现过程,以及社会表征对青少年恋爱观的影响。通过深入剖析婚恋交友节目的表征呈现策略与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探索性地分析婚恋社会表征对青少年爱情价值观、角色认知和行为模式的影响。研究结论认为,电视婚恋交友节目呈现的社会表征并没有客观地反映社会现实,不利于青少年形成健康的恋爱观,建议加强对现实类电视的监督,并在多学科领域开展媒体对青少年影响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9.
王天夫 《社会》2006,26(1):36-60
家庭暴力的研究领域充满了各种争论。在对现有的理论作出综合阐述和评论后,本文运用全国范围内有代表性的随机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中国城市夫妻间的暴力冲突及其对健康的影响。本文发现,夫妻间的婚内暴力冲突在中国城市家庭中并不少见。其中,施暴者夸大而受害者隐瞒其受侵犯的经历。夫妻间的嫉妒情绪显著地增加暴力冲突的可能性。比丈夫收入更高的女性受侵害的可能性更高。生活压力,如学龄前小孩和较低的社会经济地位,增加暴力冲突的发生。家庭暴力对受害者,特别是女性的健康状况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电视媒介研究中,一个最为现实的问题是:如何评价和测定电视对人的影响的心理学方面。电视在社会舆论及人们思想倾向的形成方面拥有巨大的潜力,因此它是调节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三分钟阅读     
幼儿多看电视易变小恶霸家长宜陪看据报道,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为逾1200名4岁幼儿,进行为期2至7年的跟进研究发现,幼儿每天若多看一小时电视,日后做出恶霸行为的机会便会增加6%。幼儿每天看电视时间愈长,入学后出现野蛮恶霸行为的机会愈大。研究员指出,虽然他们并未仔细将幼儿所看的电视节目内容分类,但据数据所得,近60%电视节目含有暴力成分。研究人员甚至指出,即使部分节目内容不属暴力,但当中或包含待人不礼貌的态度,如  相似文献   

12.
限制电视节目低俗化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美国曾出台一系列措施控制电视暴力与色情.净化电视屏幕,监管体制不断完善.我国电视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在市场化过程中节目内容的低俗化也有愈演愈烈之势.美国这些监管低俗电视节目的举措目前对于我们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北京人的收视行为与收视模式——探寻电视受众心理图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 5次大型问卷调查 ,本文对中国尤其北京电视受众进行心理图式探讨 ,发现电视已经成为大众的生活背景 ,几乎所有受众的收视行为和伴随行为都发生在一种特定的收视场 ,从而形成一种具有当下社会特征的收视模式 :儿童特权。  相似文献   

14.
姚华 《社科纵横》2004,19(3):62-63
恐怖主义犯罪是采取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 ,对公众产生恐惧和威吓 ,以达到其政治或其他社会目的的行为。恐怖活动组织是恐怖主义犯罪活动的主要载体和表现形式 ,它与犯罪集团、黑社会及黑社会性质的组织有严格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恢复性正义的核心是疗治创伤、复原破裂的关系。它倡导了一种具有前瞻性的社会和解思路,不仅强调化解社会成员内心中的怨恨、愤恨或者憎恨,而且强调矫正社会结构中的关系不正义,预防潜在的或潜伏着的社会伤害行为,变革蕴含着结构性暴力与符号暴力的制度安排。在实现恢复性正义的过程中,和平、真相、责任与宽恕是四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它们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只有在这"四要素"得到实现的基础上,人们才可能从社会伤害行为中解放出来,重新构建或恢复相互承认,实现和解。  相似文献   

16.
"人肉搜索"既是正义之器,又可能演变为网络暴力.在公民社会与政府体制"双重不规范"和宪法权利"现实残缺"的条件下,"人肉搜索"实质上充当了宪政供给不足时的一种替代性机制.徐州立法禁止"人肉搜索",试图在保护隐私的法律精神下匡正"人内搜索"可能带来的个人权益侵犯,无疑是符合法治精神的,但却存在着管制色彩过浓与缺乏利益衡量思维两条硬伤.美国等国家的法治经验也告诫我们,对于"人肉搜索"的法律规制需要慎行,或许宪政视野下的网络公民社会才是我们更应该关注的话题.网络促进了当代中国宪政文化的整合与转型,"人肉搜索"中产生的网络言论自由膨胀和网络暴力也会在网络公民社会的构建中得以实现宪政理念下的自我规制.当然,为实现这一目标,需着力解决好塑造网络公民、推行网络自治和深化政治参与等三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电视中出现的暴力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事实上 ,自从 2 0世纪 5 0年代出现电视以来 ,美国政府一直为电视可能给公众造成的影响而担忧。当时的人们希望电视成为一种新的教育手段。电视刚刚问世时 ,拥有它的人寥寥无几 ,播出的节目不多 ,而且主要是在下午和晚上播出。当时谁也没有意识到它可能对美国产生的影响。那时的节目中的英雄是真正的英雄 ,而且善良总会战胜邪恶 ,而电视中的智力竞赛节目则对观众的知识进行测试。到了 60年代 ,一切都变了。家里有电视的人达到 5 0 0 0万。那是一个反叛的时代 ,发生了狂热的示威、暗杀总统和越南战…  相似文献   

18.
婚外性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客观存在,也是许多小说、电影、电视和戏剧的重要题材。它无疑涉及到我们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对社会风气、对人们的道德、心理等发生着很大影响。但从社会科学角度对其进行认真深入的研究,则还是很不够的。美国的社会科学工作者,特别是社会学家、心理学家、行为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加强对公权力行使的高效监督与约束,有利于促进私权利的快速发展与实现。但互联网在发展中也存在着诸如网络暴力横行,单边、不良和垃圾信息泛滥,个人信息资料遭泄露,大肆侵犯著作权,滋生网络无政府主义等问题,均不利于互联网本身的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因而有必要加强对互联网的治理。而互联网治理的基本路径可以概括为政府与民间互动,全球国际组织与主权国家协作,技术手段与规范手段并举,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治理。  相似文献   

20.
美国法院通过对美国专利法条文的灵活解读,突破了专利权的地域性,使得在美国境外发生的特定行为构成侵犯美国的专利权.此外,根据补充管辖权原则和异籍管辖权原则,美国联邦法院可以在特定情况下受理侵犯外国专利权的诉讼.美国法院在专利诉讼中发展出的这种“超地域性”,是美国实用主义法哲学观和学术研究共同推动的结果.本文认为,通过单个国家的司法实践突破专利法的地域性是有局限性的,应寄希望于在专利合作保护方面进行国际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