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念孙的《广雅疏证》和钱大昭的《广雅疏义》(合称"二疏")均集疏义与校勘于一书,是清代《广雅》注释与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对清代训诂学成就具有总结性意义。"二疏"体例不尽相同,补正脱文讹字各有详略,训释字义则十同八九。论搜辑之博,疏解之精,二者难分轩轾。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学界对《疏义》的研究严重不足,对其内容和价值更是缺乏客观的认识。在全面把握"二疏"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讨论"二疏"比较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尝试建立关系数据库,全面、客观地展示"二疏"在撰著体例、词义训释、文字校勘、佚文辑释等方面的异同,通过开展多层面的专题比较研究,以改变学界长期形成的重《疏证》轻《疏义》的研究现状和弥补二者各自研究的不足;同时,复原清代《广雅》注疏的真实样态和整体面貌,纠正《疏证》价值远高于《疏义》的认识偏误,为客观评价《疏义》和《疏证》的学术地位提供可靠的材料依据,也为人文学术研究的数字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广雅》的释义方法主要有声训和义训.其声训是对汉代声训的继承和延续;其义训对后世辞书编撰和注释家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经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唐李善以钩稽故实、征引出处的方法训释《选》文,成为《文选》的不朽功臣,然而,其疏漏之处亦在所难免。对此,王念孙不仅在《读书杂志》中有集中全面的论述,而且在《广雅疏证》中亦颇多探讨。本文即立足于此,对《广雅疏证》中王氏有关《文选》李善注的质疑与指正予以爬梳整理并试加分析评述。  相似文献   

4.
《广雅疏证》在同义词研究上具有重大的贡献,其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以"义同"说为理论建构了一个同义的意义网络;规范了前人的综合辨析同义词的术语"对文"和"散文";撷取了经史子集中同义词训释、辨析的精华。  相似文献   

5.
《广雅疏证》以"凡"语所说明的各种词义现象情况,包括七个方面,即:说明词的含义、说明词义引申现象、说明正反同词现象、说明两个词的含义相近、说明《广雅》和《说文》某些词义训释的理由、说明具有某种特征之物皆有某种含义、说明在散文对文情况下词义范围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广雅疏证》的写作时间梁保尔,雷汉卿关键词:王念孙,《广雅疏证》,写作时间《广雅疏证》的写作时间,最直接的记载可见于王念孙写于嘉庆元年(1796)的《广雅疏证叙》。叙曰:“念孙不接昧为之疏证,殚精极虑,十年于兹。”①因此可知《广雅疏证》当作于1786...  相似文献   

7.
《广雅疏证》因声证义的过程,往往就是揭示同源词的过程。作者确认同源词的主要根据是声纽。扩充于《广雅》之外的同源词揭示往往具有词族研究的性质。对于同源词的揭示,是《广雅疏证》为现代语言科学的建立所作出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广雅疏证》研究同源词的材料进行了归纳分析 ,论述了《广雅疏证》研究同源词的特点 ,总结了王念孙对同源词研究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广雅》为三国魏时张揖所作。揖字稚让,清河人,在明帝太和中(公元227——229年)为博士。(见唐颜师古《汉书注叙例》)据《隋书·经籍志》所载,张揖除撰《广雅》外,还著有《三仓解诂》《埤仓》《古今字诂》《杂字》等书,由此可知他是一个博闻多识、精通文字训诂的人。《广雅》的体例和篇目同于《尔雅》,始于《释诂》,终于《释兽》,分为上中下兰篇,今本作十卷,所收的词语几乎都是《尔雅》以外的,所以名为《广雅》。“广”  相似文献   

10.
对《广雅疏证》训诂术语“一声之转”“之言”“声近义同”“犹”表现的声转情况进行梳理,探讨王念孙古声类思想在具体训诂实践中的分合情况,进而深化对王念孙古音学思想和“就古音以求古义”这一因声求义理论的认识。研究表明,王念孙在《广雅疏证》中基本遵循了他的古声类二十三纽的划分格局。  相似文献   

11.
中华书局1999年出版的《汉语方言大词典》,取材于古今1200多种语言文字类著作,搜词宏富,体例谨严,是一部编纂得比较成功的汉语方言方面的大型词典。本词典的价值在于它实际上集了我国历史上有关汉语方言词语记录和研究的大成,是在语言方面对汉民族文化遗产作了一次大规模的整理和传承工作,其泽被所及将超过方言学或语言学本身。本词典的不足是在词典正文之前缺少一篇较有分量的引论或前言,不便于读者更正确地认识和使用本同典;在释义方面,少数词条会有争议。  相似文献   

12.
汉语方言大词典》利用古今学人丰赡的资料积累,收列词目21万余条,引用口语例和文献书证数十万个,涉及古今语言文字类文献资料一千余种,其他各类文献资料如诗文、词曲、戏文、笔记、小说、野史等近三千种。编纂方法上具有为所列词目——标注词性和方言系属等创新特点,但也存在着对同形条目有处理失当之处等缺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13.
《广雅疏证》中有大量的“对文异、散文通”,这种现象体现了在不同语境中言语义和语言义之间的有机联系,也反映了王念孙父子对语言义和言语义的认识。《广雅疏证》中的“对文异散文通”有两种类型:一组近义词的全部或部分词语的意义在“散文”中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4.
《词典》在编纂时,所用语言材料基本是以中土文献为中心,对佛教文献较少关注,这造成不少相关词目的失收。试举16例以作说明,以期为今后《词典》的修订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编排方式是否合理将直接地影响到词典的实用性及质量的好坏。规范、统一、严整、科学的体例是一部好词典必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汉语方言大词典》引用《甬言稽诂》1 400多条,既丰富了《汉语方言大词典》的内容,也扩大了《甬言稽诂》的社会影响。但在征引过程中,也存在“理解原书不准确造成的疏失”“原书表述不清晰造成的疏失”“引用原书文字方面的问题”“原书明显有误而照搬照录”等情况。为了还原方言本真,避免以讹传讹,有必要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17.
《汉语大字典》(第一卷)书证迟后举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大字典》(第一卷)有的义项下书证迟后,影响了字义的溯源问题。文章补充了一些例证,供编者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最近 ,由徐州师范大学周棉主编、 2 30万字的《中国留学生大辞典》 (以下简称《辞典》) ,已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主编周棉在 80年代中期即开始关注近代知识分子与中国的前途问题。 1 989年夏 ,他确定并开始了以“留学生与中国的现代化”为中心的“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的总课题之研究 ,得到了李新、张岱年、季羡林、茅家琦、谢冕、孙玉石、林非、叶子铭等著名专家的肯定和支持 ,被公认为“开辟了研究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的新角度” ,“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学术意义和创新价值”。因为此课题把留学问题放在中国社会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