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阮兰岚 《经营管理者》2009,(17):396-397
传统的企业绩效评价注重以财务指标为主的财务报表分析,随着企业竞争环境的日益复杂多变,这种评价系统已经很难适应企业的需要,本文认为融合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综合绩效评价系统可以比较好的弥补财务指标分析的不足,是企业绩效评价的发展方向。最后,本文以民爆生产企业为例,简要说明了构建非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王冬梅  李娇 《管理评论》2007,19(7):47-51
综观我国现行的各类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有的没有将非财务指标纳入考虑,有的虽有考虑,但在指标的选取和权重的设置上仍有值得商榷和讨论的必要。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在进行绩效评价时应选取哪些非财务指标以及如何分配权重。并进一步指出非财务指标的设计应考虑信息使用者和分析者为企业管理服务的需要,即应注入战略元素且应随着企业所处行业不同及主导产品的生命周期不同而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3.
综合运用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体系,充分利用两种体系的优点,取长补短,便于对企业业绩作出更准确的评价。其中,新型财务指标模型EVA与非财务指标评价体系中的平衡计分卡模式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  相似文献   

4.
自十六大召开以后,民营企业进入了一个发展的时代,不管企业规模的大小,都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中小民营企业则更是顺应时代的潮流以蓬勃的姿态发展着。研究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则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目前研究民营企业的发展则主要是以财务指标为依据,但是在经济发展多元化的今天,单以财务指标为衡量企业发展的依据显然已不能反映出企业所存在的问题与其发展的潜力。因此,引入非财务指标对企业进行全面的业绩评价也起到了同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用综合财务指标衡量企业融资约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焰  张宁 《中国管理科学》2008,16(3):145-150
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是关于企业融资约束研究中普遍采用的方法,但近十年以来对该方法的合理性有越来越多的争议。本论文以kaplan和Zingales的研究为基础,选择中国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建立用于识别融资约束的综合财务指标评分模型,获得了可信度较高的度量企业融资约束的数值区间。研究结果为识别企业融资约束提供了可用的基本的方法,丰富了企业投资、融资研究和融资约束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李爱华 《决策探索》2007,(15):77-78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经营管理者激励约束机制,造就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队伍,是市场经济和国企改革的需求.激励约束机制既包含精神激励与以年薪制、期(股)权制、持股经营为形式的物质激励相结合的利益导向机制,也包含外部监督与内部监督结合的监督约束机制.近年来,国企改革在激励约束机制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整体来看,目前国企的激励约束机制与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笔者试就建立健全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构建高效的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对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存在激励方式不当、对经营者约束弱化等问题。应当建立合理的企业股权结构,促进资产所有者对经营者进行有效约束;切实规范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职权,使其相互制衡;建立健全长期有效的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规范和加强企业党组织对企业经营者的监督与约束。  相似文献   

8.
财务指标对企业竞争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钢 《管理科学》2004,17(2):72-77
对上市公司的主要财务指标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测量企业财务指标对企业竞争力影响的两个指标,这两个指标分别测量了财务指标对竞争力的总贡献与净贡献;通过分析财务指标对竞争力的总贡献与净贡献的大小,提出在我国目前阶段企业提升竞争力的现实途径应该是"先做大再做强",而不是"先做强再做大".通过分析各财务指标间的相关关系,说明企业各财务指标对竞争力的影响不是简单的累加关系,而是通过相互之间的作用最终影响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国企经营者激励机制,是指国家以企业效益最大化为动力目标,利用激励手段促使国有企业经营者积极经营,从而促进企业效益增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企业经营者个人利益也得到满足的机制.激励机制主要包括报酬激励机制、控制权激励机制和精神激励机制.其中,报酬激励机制是最重要的激励内容.  相似文献   

10.
苏婷 《经营管理者》2012,(17):70-71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已经取代资本和技术成为企业中最宝贵、最核心的财富。国有企业也不例外,国有企业中最宝贵的人力资源是企业经营者,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往往对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鉴于此,本文对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基于非财务指标的企业财务危机模糊预警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万希宁  王艳 《管理学报》2007,4(2):195-200
针对企业财务危机预警难以做到真实、准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非财务指标的企业财务危机模糊预警模型。应用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财务风险因素进行定量化评价,对定性的非财务指标采用模糊统计的方法,从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构建了财务危机的模糊预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检验,以期使预警结果更加真实、准确。  相似文献   

12.
王甄 《经营管理者》2013,(24):14-1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针对企业税收方面的措施也在不断完善。加大税收执法力度和税收监督检查力度、精细科学的管理税收工作等措施的实施,使得国家对于企业真正的财务情况有详细的了解,防止偷税漏税事件的发生。企业税负率是标尺,是衡量企业税负异常的标准和参照。通过研究财务指标的大小,分析和判断企业税负率的高低,同时防止出现罚款、补缴税款等不必要的处罚发生。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上市公司多维财务指标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利用财务指标建立财务预测模型时,常常需要选取若干财务指标作为模型自变量,从而构成一个多维财务指标体系。但由于财务指标间存在关联性,导致建立起的财务预测模型出现多重共线性,从而影响模型的预测精度。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因子分析作为理论基础,从实证角度探讨财务指标体系的降维处理。  相似文献   

14.
健全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我国目前在建立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健全 ,反映在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选拔、任用、培训、考核、待遇、管理、监督等许多环节。普遍存在收入偏低、职务消费混乱、激励不足、约束不力、贡献和报酬不相称的现象。解决这一问题 ,要作为一个系统工程 ,认真研究、统筹规划 ,形成闭环的激励约束机制。1.激励机制方面:(1)年薪管理权限不清。即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年薪由谁来定。一方面 ,工资总额由政府调控 ,国有企业不是分配主体;另一方面 ,有的国有企业自己制定分配方案 ,绝大多数民营企…  相似文献   

15.
张永安  付丽 《管理评论》2006,18(12):15-19,7
目前对于ST公司预警的研究,主要基于财务指标建构模型,并展开预警分析、监督公司财务状况。这种基于财务指标的预警分析虽能预先确立公司潜在的财务风险,但难以对公司的财务困境作出深层解析,因而突显此分析模式的局限性。在ST公司分析模型研究中引入公司治理、关联交易、投资者保护、对外担保等非财务因素,可以建立系统、全面的数理模型,从而提出更符合我国ST公司实际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上海市医药股份有限公司08年财务指标分析为例,从财务指标分析看医药类上市公司发展前景,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7.
传统财务指标体系存在缺陷,我们从企业财务能力的角度构建现金流量制财务指标体系,以期财务分析更趋准确。  相似文献   

18.
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分析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会计报表是我们了解和分析其经营状况的重要途径。我国现行的财务指标分析体系在企业财务分析活动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就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分析体系而言,它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就这些问题展开研究,并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9.
国有大型企业的"老总"们究竟该挣多少钱?多年来,这一直是困扰国企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最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及有关政策的研究"课题组在一份研究报告提出建议,认为对于国企经营管理者应当因企制宜地分类设计多元化的薪酬方案,采取多种分配形式,以建立切合企业实际、有效的经营管理者薪酬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20.
<正>国有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关键是要建立一套对企业的管理者激励与约束机制,这样使管理者的创新潜力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以服务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对国有企业来说也具有非常紧迫的现实意义。一、国有企业管理者激励约束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1.激励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1)激励强度不足。与其他所有制企业的经营者相比,国有企业管理者的总体收人偏低,机制不合理,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