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代史上,日本侵略者先后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第一次是甲午年(1894年)发动侵略朝鲜和我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战争;第二次是1931年“9·18”,发动侵犯我国东北三省的战争;第三次是1937年“7·7”,发动进犯我国华北、妄图侵占全中国和东南亚各国的战争。甲午战争以清政府的惨败、签订丧权辱国条约而结束;“9·18”事变,国民党反动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使东三省沦为日寇殖民地;“7·7”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和广大人民群众,同国民党等抗日力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经过8年的艰苦抗战,终于打败了日本侵…  相似文献   

2.
九一八事变,是在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旨在侵占中国东北、进而侵占全中国称霸亚洲征服世界的反动事变。西安事变,是在中国民族矛盾激化、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影响、全国各族人民抗日救亡浪潮的推动和张学良、杨虎城二将军的爱国主义精神驱动下发动的旨在促蒋反省、联共...  相似文献   

3.
华北沦陷区的经济地位及日本统制掠夺之特点居之芬1997年7月7日是“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60年祭。在60年前,日本所以要发动这场赌国运的大规模侵华战争、甚至不惜扩大为太平洋大战,其主要目的是要侵占和征服大而弱的邻国———中国,侵占她广袤...  相似文献   

4.
1926年7月正式发动的北伐战争,是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上最辉煌的战事之一。它的发动不是偶然的,至少具备以下条件:1.各种政治力量尤其是国共两党对北伐的认同。2.广东国民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和巩固。3.民众运动营造的有利社会环境。4.北洋军阀各派系间的战争和兵变提供的时机。5.苏联政府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西安事变是中国现代历史上石破天惊的一幕,张学良将军从爱国主义立场出发,发动和力倡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在事变的整个过程中,充分展现了张学良爱国主义、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思想三者交叉的矛盾复杂性。  相似文献   

6.
既判力原则指确定的终局判决对法院和当事人的强制性通用力。既判力作为现代诉讼法上的重要原则,却因我国民事再审发动机制的一些不完善和缺陷而受到严重的威胁和破坏。如法院作为发动再审的主体,检察院抗诉无次数限制以及当事人以"有新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等作为发动再审的法定理由,使发动再审出现途径过多、范围过广的现象。既判力原则与再审的发动是一对与生俱来的矛盾,承认并采取正确的制度设计来缓和二者的冲突,找到其中的最佳结合点,使之服务于诉讼,服务于法制,服务于社会,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国民党发动重庆谈判,是一次以和平为手段的主动出击。重庆谈判是抗战后期国共多次谈判的继续。  相似文献   

8.
潘庸鲁 《兰州学刊》2008,(8):115-118
刑罚权自身具有无限的扩张性,它的非理性发动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危害,在法治国家建设过程中必须对此加以有效的节制。社会正义从道义上和高昂成本从经济上成为制约刑罚权发动的两个重要元素。在对刑罚权进行理性节制时必须坚持一定的立场:以宪法为纲、遵循罪刑法定原则、贯彻人权保障理念、接受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和刑法谦抑性原则的牵制。  相似文献   

9.
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桂林文化城陈欣德由中国共产党倡导和推动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日战争所以发动、坚持和取得胜利的关键,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战略和策略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运用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烙印。在抗日战争时期,蜚声全国的桂...  相似文献   

10.
胡洪波 《家庭科技》2011,(11):25-25
发热,是小儿常见的临床症状。不少父母一见到孩子发热就惊慌失措,以为得了什么重病。其实,发热并不一定意味着病重,在多数情况下,发热只是身体和入侵病原体对抗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人体正在发动免疫系统抵抗感染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11.
贸易与西夏侵宋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宋复交战敌对状态时期,西夏是战争的主要策源地,西夏的频繁入侵和扰边活动给来的边防造成很大的压力,宋神宗在元丰七年曾说“夏国自祖宗以来,为西方巨患历八十年,朝廷顿天下之力,竭四方财用以供馈钢,尚日夜惴惴然,惟恐其盗边也”①。故北宋虽然在元丰、绍圣、元符、崇宁和宣和年间亦发动大规模的制夏战争,但就战争的动机而言,主要是为了解除边患,是以政治利益为前提,即属政治性的,或者说是对西夏入侵的一种反动。那么西夏屡屡发动侵宋的动机是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学界已从许多方面作了探讨,有人认为西夏是为独立而战,或是…  相似文献   

12.
《四川社科界》2005,(5):32-33
社会科学的宣传普及和咨询服务,是社科联和社科学会的重要任务。泸州市社科联在市委市政府、省社科联、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组织和发动社科工作者开展社科普及工作,在社科理论宣传、社科知识普及、社科咨询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在广泛发动和组织人民群众进行抗日斗争、开展游击战争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之后,抵抗了日寇百分之六十的兵力和伪军百分之九十五的兵力,为大反攻和夺取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础。因此,可以说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设,没有中国共产党组织和发动解放区军民开展敌后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要取得全面胜利是不可想象的。邓小平同志在抗日战争期间发表的论著,共有九篇收入《邓小平文选》。其中论述抗日根据,地建设的主要有三篇:《党与抗日民主政权人《根据地建设…  相似文献   

14.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所以,要看清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发动科索沃战争的真正目的,必须分析科索沃战争的政治图谋和经济动因。一、“人权”和“民族”问题只是掩盖科索沃战争政治图谋和经济动因的假面具在人类社会即将跨入21世纪的前夕,特别是在和平与发展为主旋律的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中,巴尔干地区风云突变,科索沃问题成了世界瞩目的焦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不仅在“人权”和“民族”问题的幌子下蓄意制造了轰炸南联盟的人间灾难和民族厄运,而且捍然发动了对我国驻南使馆的导弹袭击。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烽火,对于…  相似文献   

15.
一、百团大战发动原因的历史考察百团大战,亦称“大破袭战役”,它与彭德怀的名字紧紧联在一起:“文化大革命”中彭大元帅的最大罪状之一就是提前发动和指挥了百团大战,直接(导致了皖南事变)引起蒋介石的惊恐与分外仇共,通过皖南事变就消灭新四军主力八、九千人,以此推论而对彭德怀百团大战历史进行了全面的否定,这个罪责是否成立?还是从历史本身的考察说起。1940年2月,在反对国民党第一次反共高潮取得胜利后,敌伪顽在华北地区制造谣言迷惑群众,主要是挑拨八路军与地方民众的关系。诬蔑“八路军打游击,是游而不击”、“专打友…  相似文献   

16.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在“文革”中,为了限制或减少“文革”的破坏作用,周恩来利用一切有利时机同“左”倾思潮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文化大革命”的第一阶段(1966年5月全面发动—1969年4月中共九大),周恩来为保护党内外干部、支持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捍卫党的原则而斗争。1.保护民主党派人士。1966年8月18日以后,红卫兵运动迅猛发展,在林彪、江青一伙的煽动下,大批民主党派负责人、无党派爱国人士、工商业界上层人物以及少数民族、宗教、华侨界…  相似文献   

17.
罗大正 《齐鲁学刊》2001,6(4):95-99
辛亥革命时期,海外华侨在建立革命组织、宣传革命思想、发动武装起义、资助革命事业和声援、支持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等方面,对辛亥革命做出的了大贡献,展示出海外华侨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的英雄气概。  相似文献   

18.
再谈1926年北伐战争的发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6年北伐战争的发动,是国民党、共产党、以及联共(布)、共产国际及其代表和顾问,几方面合力作用所实现的。联共(布)、共产国际及其代表和顾问对北伐态度的变化与内部分歧,导致中共中央一度对北伐消极,并且直接影响了北伐出师后的政治方针,一开始就埋下了葬送北伐成果的隐患。  相似文献   

19.
发动反清武装起义是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要斗争手段,在整个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发动的重要起义就有十余次之多。可是长期以来,史学界对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评价最低、最欠公允的却是武装起义。相当一致的观点有三条:其一,依靠会党、新军,没有去发动工农群众:其二,搞城市起义,没有去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其三,单纯军事观点和军事冒险主义。  相似文献   

20.
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就在苏区革命根据地内发动和领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腐败斗争的群众运动,并先后设置了突击队、轻骑队和群众法庭等三种群众反腐败监督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