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公共关系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传入中国的。当国人反复玩味这一陌生、新奇的概念后蓦然发现,现代公共关系的理论和实践在发达国家已臻成熟,我们滞后了近半个世纪。20世纪80年代中,我国掀起了公共关系热潮,一批公共关系的先驱和生力军在极短的周期构造了现代公共关系的第一层平台。他们从介绍国外的公共关系理论开始,在相对短的时间里创作了我国  相似文献   

2.
公共关系自20世纪80年代进入我国,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中国公共关系高等教育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全国有百余所高校设置了公共关系专业课程,20余所高校设立了公共关系专业本科、硕士等公共关系学历教育,为公共关系产业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目前,由于公共关系专业尚未进入教育部专业教育目录,  相似文献   

3.
中国公共关系教育从1985年起步,已经历了20年的风雨历程。在纪念20周年这一神圣而隆重的时刻,我们有必要对这20年作一个回顾和总结。一、中国公共关系教育20年经历的三个阶段从引进到成形(1985-1989)20世纪80年代,深圳、广州等沿海开放城市,借鉴西方和港台的习做法,最早在酒店  相似文献   

4.
中国公共关系事业正在走向成熟正像任何新生事物在成长过程中都不会一帆风顺一样,尽管中国公共关系在理论研究方面曾经有一个不错的开头,但是在实践中却难免要经历各种误区,从幼稚走向成熟。概括地说,这些年来,中国公共关系事业的成长过程,主要是围绕着如何认识公共关系的本质,以及如何根据这种认识来开展公共关系工作、为改革开放服务这个核心问题而展开的。关于究竟什么是公共关系?这是一个国际国内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一位美国学者曾收集了关于公共关系的近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公共关系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改革开放对公共关系普及与人才教育培养的迫切需求,各类公共关系读物风起云涌,一片生机繁荣的景象。25年来编辑出版的书著多达数百部。这些书著主要包括:光普读物:如手册、辞书、小读本等;  相似文献   

6.
公共关系和谐理念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关系的和谐理念纷争中凸显的公共关系和谐理念在公共关系引进中国的20年里,学术界、理论界围绕公共关系的本质、核心、理念、特色等一直争论不休。有的主张公共关系是管理职能,强调了公共关系的职能作用和价值;有的主张公共关系是传播沟通,突出了公共关系的应用操作;有的主张公  相似文献   

7.
现代公共关系理论,从外国传入中国。这公共关系到底是什么,在外国就众说纷纭,定义有几百种之多。在中国传播的十几年中,也有多种看法,因此也就有了多种说法。在探索过程中有不同见解,这是难免的,也是正常的。有的同志在多种见解面前,感到困惑,说对公共关系的认识,原来还比较清楚,现在越来越糊涂了。我说过,  相似文献   

8.
郭惠民 《公关世界》2009,(12):29-31
中国公共关系学术研究若从1986年国内出版的第一本公共关系著作算起,迄今巳满20年。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在中国进入全面公关新时代的背景下,力图在公共关系理论上有所突破、有所发展,提出了一些旨在“自主创新”的观点,有的甚至尝试构建新的公共关系卢纶体系或学派,其精神可嘉,努力可喜。  相似文献   

9.
徐宛笑 《公关世界》2008,(10):24-25
在中国公共关系教育发展的20多年时间里,针对公共关系教学,学者们从各种角度进行了系统地总结和提炼,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从总体上来看,这些研究多集中于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运用等方面,而立足于公共关系理论自身的对于公共关系教学的研究则显得相对缺乏。  相似文献   

10.
李亚  薛丽 《公关世界》2016,(21):20-23
2016年10月29日,由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和杭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6中国公共关系发展大会暨第7届西湖公共关系论坛"在杭州举行.本届大会的主题是:后G20城市国际化与公共关系使命. 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会长柳斌杰,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大平,杭州市政协主席、杭州市公共关系协会名誉会长叶明,杭州市政协副主席赵光育,杭州市人大副主任、杭州市公共关系协会顾问徐祖萼,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杭州市公共关系协会顾问陈红英以及业内的专家、学者、社会组织代表等参加了本次大会.  相似文献   

11.
公共关系传入中国20多年来,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由于这是个新行业,是个多边交叉科学,诸多专家学者理解认识不一,所以它传人中国20多年来,一直没有摆脱对公关的种种误解和曲解的干扰,严重地影响了中国公关业的快速发展。而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在  相似文献   

12.
公共关系这个概念进入中国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了。但公关的发展并不一帆风顺,误解或曲解它的仍大有人在。对此,加以分析可以看到——人们对公关的认识仍存在着以下误区:误区一、公关缺失化:认为公关可有可无,对公关很不重视,在机构设置上,许多企业包括众多的大型企业大都没有设立独立的公关部门,这种情况跟80年代中国企业里很少存在市场部一样。误区二、公关礼仪化:表面化理解公关,认为公关就是安排几个公关先生或小姐在企业交往中从事礼仪、接待一类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自上世纪80年代初,上海外国语大学就率先在大学校园开设公共关系的课程,至今已形成公共关系学“本科-硕士-博士”一条龙学科体系。2004年,美国公共关系协会会长、全球公关联盟(GA)等组团访问上外,对上外在过去在公共关系学领域的贡献表示了极大的赞赏。2006年,上海外国语大学被评为“中国公关教育20年突出贡献单位”。回顾上外公共关系教育方面的历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常务副主席兼学术委员会主任翟向东先生主编、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联袂编著的《中国公共关系教程》1994年3月在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这是中国公共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该书在中国公共关系研究方面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公共关系已走过了100年的历程,迎来了她的百年华诞。中国公共关系也伴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走过了20个春秋,步入了蓬勃发展时期。追溯中国公共关系走过的20年历程,从无到有,历经风雨。中国公共关系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值得总结。  相似文献   

16.
在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成立20周年之际,东华大学公共关系协分会继复旦、上外、上师大之后,成为了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的又一个学生分会。东华大学公共关系系作为上海第一个开设的公共关系本科专业已历时5年,其专  相似文献   

17.
5月12日,庄严神圣、辉煌、华贵的北京人民大会堂,闪烁着中国公共关系业祥和骄傲的光彩,回荡着中国公共关系事业的春之声。由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主办,中国公关协会学术委员会和《公关世界》杂志社联合承办的“中国公共关系教育20年成果表彰大会暨中国首届优秀公共关系案例大赛颁奖典礼”在人民大会堂河北厅隆重举行。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孚凌、原中国驻美国大使、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首任会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公共关系和谐论的提出,实现了20多年来中国公共关系核心理论的新突破。公共关系和谐论认为:和谐是公共关系核心本质的最高境界,是发展各项公共关系事业所寻求的极终目标和历史使命。经过5年的开掘与发展,现今公共关系和谐论已得到中国公关界领导的关注和一些学者的认同与肯定。现就公共关系和谐论的提出、论证、发展、科学化等问题,做一个完整的阐述说明。  相似文献   

19.
正公共关系进入中国已经有30年的历史,可是目前人们对公关的认识还是处在一种"熟知非真知"的状态。这里不仅包括一般的社会大众,也包括政府官员、媒体记者、大学老师,甚至是讲公关的老师,大家对公关的理解也缺乏一种普遍共识。我认为,要从"智慧之学"的角度,来重新认识和理解公共关系,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关系知识和理论体系。正如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所言,人类所有的智慧都体现在思考力、  相似文献   

20.
在这样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中国公关教育20年,大家刚才怀着激动的心情回过头来总结公关教育20年的历程和获得的辉煌的成就,刚才领奖的场面就是中国公关教育20年辉煌成就的一个真实写照和缩影。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国公共关系教育已经走过了20个春秋。20年来,中国的公共关系在引进、吸收中得以起步;在借鉴、消化中得以成长;在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