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麦苗 《南方论刊》2014,(8):80-81
年初,《新闻记者》杂志如期评选出2013年十大假新闻,再次成为新闻界的关注点。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虚假是新闻的大敌。杜绝虚假报道不仅是新闻行业的职业要求,更是媒体的社会责任。本文以2013年十大假新闻为例,浅析虚假新闻产生的根源、特点和漏洞,并提出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假货横行 ,害人不浅 ,新闻也不能例外。 2 0 0 2年初 ,上海一家新闻业务期刊对上年度一些媒体炮制的五花八门的假新闻进行盘点 ,在此基础上评出 2 0 0 1年度全国10大假新闻 ,并授予了相应的“荣誉称号”。这些假新闻在传播之初 ,曾经让多少人为之惊奇拍案、感奋不已 ,曾经让多少人毛发倒竖、热血上涌 !因此 ,这里有必要将其一一罗列重温。这 10大假新闻分别是 :1 最富想象力的假新闻 :上海将建 3 0 0层、能容纳10万人的摩天大楼 ;2 最匪夷所思的假新闻 :错位夫君夜换娇妻 3 0年 ;3 最伤中国人自尊的假新闻 :世界 10大污染城市中国竟占 8个…  相似文献   

3.
真实是新闻的基本要求,也是新闻的生命。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对新闻工作者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新闻的真实性,是指事实真实与社会真实的统一。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饱满的热情,客观真实的报道新闻,是受众和国家赋予每个新闻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4.
林新 《江西社会科学》2007,(12):201-203
本文在回顾近30年来中国新闻界人文研究的基础上,探析新闻人文内涵及其对新闻学建构所具有的价值。并提出,新闻的内涵不应只限定在"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或"经报道(或传播)的新近事实的信息"之上,而应定位于一种对人的生存状态、生存环境发展、变化的真实描述。因此,新闻人文内涵的确立是新闻学建构的基础,也是新闻媒介实现自己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所担负的责任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焦作通 《中州学刊》2008,23(3):248-250
新闻的真实性主要是本质真实.新闻本质真实的要求不能仅限于消息,而应当包括新闻评论、深度报道、通讯报道等各种新闻作品.各种新闻作品本质真实与否应按内容分类制定标准.除了自然界发生的和少部分社会新闻之外.其他新闻检验的标准主要是历史检验和实践检验.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图像处理的便利性,为图像的修改和图片制假打开了"后门"。一张新闻图片通过图像处理,会变得面目全非,让人真假难辨。新闻图片制假,不是技术自身的问题,而是一个从业规范和职业道德问题。仅凭技术手段是很难从根本上杜绝假新闻图片蔓延和传播的,重要的是媒体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新闻观。  相似文献   

7.
新闻真实性的意义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君喜 《社会科学》2007,(6):93-101
"真实性"是新闻传播理论中的"元命题",作为新闻理论的基础性核心范畴,对其"意义"构成层面的研究亟需加强。新闻真实性的核心是对新闻的"意义真实"的认识,意义真实包括现实性、可能性、解释性,意义真实应从原初意义、媒介意义、受众意义的"意义共享"层面来探求,而共享意义则涉及到新闻价值和权力的构成关系,所以,新闻的真实性意义实际上反映了价值和权力的博弈。  相似文献   

8.
一、什么是新闻的真实性新闻是什么?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的真实性,也就是客观事物通过传媒渠道的真切反映,其具体要求:一是构成新闻的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及缘由,必须真实可靠;二是新闻事实在整体和联系上必须合乎客观实际,所报道的个别事例要体现整体的真实、事件性新闻的现象与本质必须一致。三是对新闻的解释要合乎事实本身的逻辑,不能脱离事实加观点,也不能违背事实发议论。四是新闻的要素除准确外,不能缺漏,新闻中引用的资料、史实、数据,必须准确无误。新闻的真实性与文学的真实性是不同的,新…  相似文献   

9.
贾静波 《兰州学刊》2003,(5):195-195
做为新闻人都知道 ,新闻真实性至少有两个层面的意思 ,一个是具体的真实 ,一个是整体的真实。对于一个记者来说 ,采写一个新闻保证具体的真实是一个常识 ,对于一个媒体来说 ,保证整体的真实则是一种追求和责任。那么 ,如何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呢 ?首先 ,要认识到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工作者要坚持发扬实事求是的作风 ,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人群众 ,加强调查研究 ;报实情 ,讲真话 ,不得弄虚作假 ,不得为追求轰动效应而捏造、歪曲事实。美国前总统约翰逊 ,乘坐了一架加拿大政府的飞机。美国一家通讯社便立刻报道说 :约翰逊是第一位乘坐外国飞…  相似文献   

10.
顾尚品  张会斌 《理论界》2012,(5):161-162
本文以"天问"质疑"天条",一举颠覆了"不能创造规律,消灭规律"的传统说法,在学术原点取得了突破。其实,大自然规律并非不可改变,人类既是自然规律之子,也是社会规律之母;"物质运动"和"反复出现"乃是规律的本质特征。而新闻传播规律则是"真实报道主导,真实与失实报道无规则波动的传播过程"。  相似文献   

11.
何静 《理论界》2007,(11):132-133
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个具体事实必须完全合乎客观实际,它具有多层次的结构。然而。在实践中情况却显得极为复杂。首先,不带主观认知成分的纯客观实录是不存在的。其次,客观事实是复杂多面而又多变的,要想让一篇报道全面反映事实的确是颇有难度的。因而我们所能够做到的,只是不断地接近真实,使之不断完善。本文针对新闻的真实性问题,在对新闻真实性涵义以及新闻真实的科学意义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贯彻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新闻事业蓬勃发展,但由于一些新闻作品内容不真实、评论不适当等引发了大量的新闻侵害名誉权的纠纷。新闻媒体应充分认识新闻侵权纠纷产生的原因,并积极预防新闻侵权的发生,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有偿不新闻”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斌 《云梦学刊》2009,30(3):151-154
"有偿不新闻",就是指收受或索取了别人的财物,把公众本应该知道的信息隐藏起来,不报道,不曝光."有偿不新闻"现象不是偶然的,是新闻从业人员道德失范的外化.防范"有偿不新闻"的路径在于把加强新闻从业人员思想建设与加强监督机制、行政监管及法制建设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论新闻真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保军 《阴山学刊》2003,16(4):11-18
真实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新闻真实的本质是新闻报道与相应的新闻事实的符合性。就具体的新闻报道而言,一是存在论意义上的真实,二是认识论意义上的真实。就整个新闻传播界来说,一方面是具体真实,另一方面是整体真实。新闻真实是事实性真实、过程性真实、有限度的真实、即时性真实。真实把新闻与非新闻区别开来,真实是传播主体实现新闻传播目标的基础,真实是新闻传播的力量所在,优势所在,真实是满足接受主体新闻信息需求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5.
社会新闻通常指以报道当前社会生活中的社会现象、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社会风气和轶闻趣事为题材的新闻报道。与时政、经济、文教新闻相比较,它具有产生新闻领域的社会性、引起受众关注的广泛性、披露新闻主题的共同性的特征,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迅速崛起的电视新闻百花园中灿烂夺目的奇花。我们应充分发挥社会新闻的积极作用,努力提高社会新闻的报道水平。  相似文献   

16.
黎明洁 《学术论坛》2004,(6):130-133
散文式新闻论争不仅源起于实践对理论的推动,更源起于意识形态转型和多元价值社会的形成;散文式新闻会模糊新闻与文学的界线观点的提出,从根本上说是人们对新闻学缺乏底气的反应;对散文式新闻"惟美"的指责并非空穴来风,但不能否认它在改革新闻结构方面的成功;散文式新闻的出现是一次对报道模式单一化的成功革命,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7.
李志 《南方论刊》2006,(12):82-83
新闻报道必须真实,这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也是新闻界的行规行纪。无数新闻工作者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原则。然而,不无遗憾的是,在我们的新闻实践中,新闻失实的情况屡屡出现,虚假新闻成了新闻传播中的一个痼疾。本文试就虚假新闻的表现、危害及治理对策进行探讨。1.虚假新闻的表现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新闻工作者自身也存在重要的因素。应该说,多数虚假新闻是由于新闻工作者自身政治责任心不强、思想修养差、作风不踏实造成的,虚假新闻的具体表现为:1.1凭空捏造型。也就是纯属空穴来风,无中生有。2005年美国…  相似文献   

18.
数字时代的媒体生态重塑了新闻生产的时间结构,新闻生产节奏的加速引发了新闻人速度膜拜等异化问题。21世纪初诞生的"民族志新闻"突破传统新闻模式,在故事理想与时间哲学间进行协商实践。其采用沉浸式故事策略,在时间盈亏中评估"行动线",在主客位转换中寻找故事饱和的时间引爆点。"民族志新闻"把故事深描和文化阐释结合起来,拓展边缘故事世界,在心灵警觉中拓展时间道德意义,不但对传统新闻生产有所启示,在数字时代更有价值建构意义,并带来新闻"时新性"的哲学思考。结合中国语境,"减速记者"可以在灵活时空模型中寻找附加价值,媒体组织用时间结构化策略再筑专业之壁,而"民族志新闻"的应用有利于探索应对数字时代叙述危机的特色路径。  相似文献   

19.
新闻策划是时代的产物,是新闻事业发展的必然,是新闻媒体竞争的需要。它可以使新闻单位在竞争中保持优势,有利于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有利于新闻主题更鲜明,有利于搞好深度报道。在新闻策划中,需要把握好两个"度":一是宣传要适度,不能炒作过头,产生副作用。二是投入的代价要适度,策划带来的实际效益必须大于实际投入。  相似文献   

20.
新闻定义新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这种名不符实的局面必须尽快改变.新闻评论素有"媒体灵魂"、"媒体旗帜"之称,把"评论"二字写进新闻定义本是顺理成章之事.然而,新闻评论在传播活动中长期"有为",而在新闻定义中长期"无位",却是多年来的不争事实,这种"显失公平"的现象不断受到质疑."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将要发生"的"完全时态"报道方式早已诞生,新闻定义当予以"追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