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涉及职业病的工伤认定虽然在工伤认定的实务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比如在无锡,每年因职业病申请工伤认定的案件仅在30件左右,但是,近几年因职业病工伤认定而引发的行政争议,却在无锡市、县两级发生了多起。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第十九条的规定,对依法取得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进行调查核实。  相似文献   

2.
离职前后两次工伤的一次性待遇如何计发【案例】蒋先生的公司于2017年3月关闭,与所有职工终止了劳动合同。其中1名职工在办理终止劳动合同手续时,领取了以前发生的工伤(8级伤残,非职业病)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其在离岗身体检查时发现疑似职业病,2019年1月诊断为一期尘肺,认定为工伤并鉴定为7级伤残。现在是否需要向其发放工伤7级伤残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若必须发,是否可以抵扣掉已经支付的8级伤残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相似文献   

3.
现实中,我国职业病救济不足和不及时等问题非常突出。建议对职业病范围秉持开放式的态度,将因职业而造成的其他疾病尽可能多地纳入法定范围予以认定;简化职业病的认定程序,将职业病认定直接纳入工伤认定的范畴;简化劳动争议纠纷解决途径;设立职业病保障基金,或者建立职业病救济的绿色通道,对无法获得工伤保险待遇的职工予以救济。  相似文献   

4.
停工留薪期是指职工因工负伤或患职业病停止工作接受并享受有关待遇的期限。因此,如何正确计算工伤职工的停工留薪期,对保护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龚宇萍 《新劳动》2002,(18):18-18
近日,广州首次将工伤康复纳入工伤保险范围,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广州市社会工伤保险工伤康复管理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是全国惟一一个对工伤、特别是职业病康复所作的专门性规定.也是继今年5月国家颁布实施的《职业病防治法》后.又一个关注普通劳动者身心健康的相关法规。  相似文献   

6.
政策吹风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应急管理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印发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的通知人社部发〔2020〕90号各地人社部门要与应急管理部门、卫生健康部门、工会和行业主管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协调联动,加强联合检查,督促用人单位认真落实工伤预防主体责任。要建立完善信息交换、数据共享机制,实现人员信息、事故信息、职业病信息和涉及安全生产事故和职业病的工伤信息等相关数据共享,及时对各类安全隐患、工伤事故苗头性问题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强)度超标现象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手段重点治理,提出限期整改建议。  相似文献   

7.
概念解读工伤复发工伤职工工伤复发,是指职工因工伤事故或患职业病,经过医疗机构必要的诊断治疗,包括采取病情检查、确诊、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医疗措施,确定工伤职工伤(病)情痊愈、终结医疗、终止停工留薪期,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定伤残等级后或者正处于劳动能力鉴定过程中,工伤职工原有病情不同程度地重新复发。  相似文献   

8.
工伤认定的关键环节:调查核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工伤认定的立法精神就是最大可能地保障劳动者因工作或与工作相关活动中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能获得医疗就治、经济补偿和职业康复的权利。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从事工伤认定的人员在受理工伤认定过程中,应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立法精神对千差万别的工伤情形作出综合判断。《条例》第19条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令第586号(2003年4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5号公布根据2010年12月20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10.
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  相似文献   

11.
《劳动者》2005,(7):42-42
我单位有一名职工由于工作岗位特殊的原因,造成双眼视力下降,去年被认定为职业病,并经劳动部门鉴定为工伤九级。此后,该职工被重新安排了工作,今年3月,该职工认为病情加重,要求重新鉴定工伤等级。后被鉴定为工伤七级。在如何理解“本人工资”时,该职工与单位发生分歧,该名职工认为应当以其认定为七级工伤前的工资为“本人工资”基数;单位认为,应以其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工资为“本人工资”。请问:我单位的观点是否正确?  相似文献   

12.
津劳社局发[2009]46号各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各委、局(集团总公司)劳动保障部门,各有关单位:为更好地贯彻《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维护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现就工伤认定工作中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的,一般应向用人单位坐落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相似文献   

13.
川劳社办[2007]30号《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16180-2006)(以下简称“新标准”)将于今年5月1日实施。为做好新旧标准的衔接,实现新旧标准的平稳过渡,劳动和社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山东省东营市出台三项措施,健全工伤认定工作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完善快查快报制度。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的,用人单位应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24小时之内,通过电话、传真或邮件向东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行政部门报告一并报送事故现场和受伤部位照片及相关视频资料,2日内书面上报《东营市职工工伤事故报告单》。  相似文献   

15.
一、建立工伤保险费率浮动和奖励机制为促进安全生产和工伤、职业病的预防,调动企业参加工伤保险的积极性,成都市劳动局1998年6月出台了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费率浮动和奖励办法,建立和完善了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费率浮动和奖励机制。工伤保险费率浮动,以收支率作为考核指标。收支率为社会保险机  相似文献   

16.
工伤保险是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通过社会统筹,建立工伤保险基金,对工伤职工因在生产、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和罹患职业病提供医疗救治、生活保障、经济补偿和职业康复等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但关于工伤保险很多人还存在一些“知识误区”。  相似文献   

17.
《劳动者》2005,(10):39-39
你好!《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一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所谓原工资福利待遇是指前一个月的工资吗?此工资具体包括什么?如果该员工只是上班半个月就发生工伤,那么员工工资应该如何定?如果单位拒付这笔费用,员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8.
法的溯及力,也称法的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法对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如果适用,就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没有溯及力。国务院于2003年4月27日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第64条规定:“本条例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本条例施行前已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尚未完成工伤认定的,按照本条例的规定执行。”这里明确规定了《条例》是有条件的溯及既往,即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职工已经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了工伤认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职工工伤认定仍在受理认定中,即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尚未作出工伤认定结…  相似文献   

19.
<正>问:2008年10月,陈某到某公司从事电焊作业,双方签订5年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2013年1月,申请人经医疗机构诊断为:疑似尘肺,建议到职业病诊断机构检查。2013年8月,陈某经职业病防治所检查,诊断为:疑似尘肺病,要求1年之后复查。2013年10月,某公司以双方劳动合同到期为由,  相似文献   

20.
工伤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险制度中最先建立的保险制度之一。工伤险是国家为了保障劳动者在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和患职业病后获得医救治、经济补偿和职业康复的权利,分散工伤风险,促进工伤预防的一种会保障手段。在社会保险的险种中,工伤保险制度实行无责任赔付的原,也就是说,不论因为是谁的责任,员工发生工伤,都应由雇主(用人单)缴费的工伤保险给予赔付,员工不缴费。工伤保险要与工伤预防、职业防治、职业康复相结合,由国家统一制定工伤和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工伤保险实行社会统筹,设立工伤保险基金,对工伤职工提供经济补偿实行社会化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